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网络教研

张一文等:“影像化生存”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探*
【时间:2020/12/30 】 【来源:《高教探索》2020年12期 】 【作者: 张一文 张灵 韩世姣】 【已经浏览3189 次】
    摘要:“影像化生存”对“文本化生存”构成冲击,致使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兴趣日减。教师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冲破“文本化生存”的束缚,开拓文本与影像相结合的新路。依托教育信息技术,选用现代视听文本,构建教学功能影像,压实影像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辅助作用,提升课程的情景化与吸引力,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影像化学习需要,催生课程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影像化生存;文本化生存;大学语文;教法改革
 
    在视觉文化盛行的影像时代,“影像化生存”正日益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而把“影像”与“生存”较早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群美术家与艺术策展人,他们在2004年的“上海双年展”(Shanghai Biennial)中,把年展主题定为“影像生存”(Techniques of the Visible)。从此“影像化生存”由现象而话题,绵延至今。其内涵在于:“我们的生活世界充斥影像,被影像包围、建构,由此又可以说,影像是我们的依之而生者,是images we live by.”[1] 影像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影像化生存”背景下,当下大学生何以对《大学语文》意兴阑珊、兴味索然,致使该课程濒临边缘化生存境地?如何与时俱进、对症下药,挽救和提升学生对“文本化生存”为主的《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本文以《大学语文》中比较枯燥的写作理论教学为例证,提出要改善教学供给侧,通过影像赋值课程,探究具有价值理性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连续性案例设计与解决方案。
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张一文,上饶师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博士;张灵,上饶师院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韩世姣,上饶师院文传学院副教授。(上饶/334000)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影像辅助教学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XJG-18-16-5)的相关成果。
 
一、近年来《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矛盾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百年老课,顶层设计对其还是非常有利的。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人才培育系统中的意义与价值有目共睹。新中国成立以来,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其他专业普遍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大学语文》课程,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更是如此。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这个传统一度中断,华东师范大学是改革开放后重开《大学语文》课程的首倡者。即使是在台湾,也规定学生必须在大一甚至大二都要进修诸如《大一国文》或《大学国文》之类的学分课程。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些年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矛盾,是学生日益增长的影像化学习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文本化课程改革之间的矛盾。或者说,《大学语文》课程“文本化生存”态势与大学生“影像化生存”偏好,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矛盾,又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节,导致该课程应有的吸引力流失和专业化水平下降。《大学语文》课程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也越来越不受教师待见,生命力萎缩,边缘化趋势明显。
 
    “影像化生存”与“文本化生存”相冲突,有其必然性。前人研究表明:“读图时代”的到来形成了当代文化的“图像优势”,由此引发了一场“图文战争”,“图像主因型文化”将取代传统的“语言主因型文化”[2]。“媒介课程资源”在课堂实施中的广泛渗透,对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的课程提出了挑战,应该“通过课程资源管理来实现图文互补利用”[3]。也就是说,图像之于语言、媒介课程资源之于纸质资源,有天然的比较优势,双方产生矛盾冲突,并不突兀。
 
    本文所称“影像化生存”,可以理解为学生离开了影像就难以生存,用学生的话来讲,就是“视频可以续命”。而“文本化生存”是指课程离开了文本就无以立身,所谓“文本皮之不存,课程毛将焉附”。前人研究以“课程性质定位模糊、课程地位边缘化、学习主体过于功利、课程研究匮乏”论述《大学语文》课程的式微,不无道理。[4]而在笔者看来,《大学语文》被边缘化,正是学生热衷“影像化生存”与课程沿袭“文本化生存”矛盾博弈的结果。
 
    (一)学生热衷“影像化生存”
 
    首先,文本化生存的《大学语文》被边缘化,与大学生“影像化”成长环境密切相关。从“技术化影像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00后大学生,他们从小接触电子传媒与现代影像,对影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对传统老套的文本有着本能的抗拒。所谓大学生的“影像化生存”,就是指大学生离不开影像,影像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对传统板书与PPT教学为主的《大学语文》课程索然寡味?这不能不看到是学生的成长环境因素在起作用。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追逐者,以年轻人为主或许是一个例证,在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影像逐渐走上了当下大学生人际交往、表达思想、吸收新知、增长才干,甚至是生存发展的C位。
 
    其次,《大学语文》教学之所以产生供需矛盾,还与大学生在“影像化生存”背景下深陷其中的流行文化有关。“流行文化已渗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5]。当代媒介化社会境遇表明,娱乐、趣味、休闲的流行文化,通过手机等传播媒介,占领了大学生的精神享受与消费的制高点。而《大学语文》本质上不具有天然的娱乐、趣味、休闲等特点,是相对更富有政治内涵、体现国家意志的学科。性质如此不同,学生应对的态度也就不同。不少大学生,谙熟影像时代的生存法则,明明是现象世界,却喜欢用影像去表达。流行文化也正以“影像化生存”方式,挤压着《大学语文》“文本生存化”的空间。通过网络,搜索观看视频化电影、音乐节目,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爱好与习惯。从三大电信营运商的报道中,也能看出大学生及其同龄人,使用网络的资费普遍高于他们的父辈。大学生浸染影像多了,读纸质书少了,主动搜索《大学语文》之类网课的就更少。大学生写东西的少了,在社交媒介上交流时,多以语音留言和发送表情包取代哪怕是微型写作。流行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多“语文快餐”,流行文化给大学生造成的“移情心理”,已经负面影响到他们对《大学语文》的需求与课堂文化的认同。
 
    此外,《大学语文》在文本与影像的博弈中落败,还与名著本身的影像化有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许多文学名著都影像化了,学生反而很少去读原著文本,更对由名著选编而成的“拼盘式”《大学语文》味同嚼蜡。当代大学生从小就从电视里“看过”四大名著,对他们来说,名著是以影像的方式铭刻在脑海中的。影像固然不等于作品,但是影像来源于文本。文本若不能够影像化,其入脑入心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大学语文》教学若不追上“影像化生存”的步伐,其学科地位只会越来越低,越来越边缘。
 
    (二)课程沿袭“文本化生存”
 
    首先,《大学语文》由“文本化生存”导致的课程危机,表现在教材方面。板子不能光打学生手心。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符号,已然成为社会的重要构件,却没能成为《大学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大学语文》教材依然延续了高中语文课本的编写体例,以选编古今中外优美的范文为重要内容,穿插或单列文学史、阅读与写作理论知识,沿袭“文本化生存”态势。《大学语文》因而被称为是高三之后的“高四语文”,尽管大学语文也确实无法与高中语文全然切割。可是这对于刚刚从高考中胜利走来,还有“考后疲软症”的大学新鲜人来说,《大学语文》明显缺乏吸引力与课程魅力,还不如有外籍教师加盟的《大学英语》更有诱惑力与神秘感。再加上对《大学语文》“无用之用”缺乏切身体认,因此,许多学生从实用主义出发,学习过于功利,对《大学语文》课程,采取虚与委蛇、勉强应付、只求不挂科的被动学习方式。
 
    其次,《大学语文》“文本化生存”致使课程边缘化,也表现在教法方面。因为课程性质与定位,作为一种语文性通识性教育,承载一定的意识形态使命。无论怎样改写教材,《大学语文》以范文为主的“文本化生存”状态难以根本逆转,完全“去文本化”也是不现实的。能够有所作为的,就是授课者的教法革新,改革教学供给侧,以影像化的思维去化解危机,突破“文本化生存”的藩篱。不过,现实当中,我们许多资深语文老师的教学习惯,还满足于一卷在手,抑扬顿挫的朗读,漂亮的板书,实质上的经验主义与填鸭式教学,偶尔也会在板书或PPT诸多的文字中,带入一两张解释的图片。殊不知,新的教学时尚往往是在大量优美的图片影像资料中,植入精炼的文字作为解释。尤其是当勤奋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例如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慕课),很容易搜索并分享了他山之石后,对本土化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更挑剔,更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此外,《大学语文》课程式微,还与教学管理脱不了干系。大学英语四级不过不能毕业,大学语文没有“过级考试”。有的省、市、校教改课题零经费,教师的教改积极性不高,核心期刊也很少发表诸如《大学语文》之类的教研成果。不少高校并无《大学语文》专任教师,该课教学通常不计入工作量,而是以“批发价”课酬,摊派给相近专业老师去讲授,水课多于金课。有的教学管理还停留在检查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本的“本本”主义,只订购教材不买影像教学资料,类似的纸质化“文本化生存”,导致一种闭环,师生双方都困在环中,漠然视之,却也相安无事。
 
    总之,与“影像化生存”的大学生短兵相接的“文本化生存”的《大学语文》,明显处于守势甚至是劣势。当“文本化生存”遭遇“影像化生存”,产生的矛盾冲突乃至课程危机,暴露出的教学问题,直接影响到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与审美能力等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水准与永续发展,迫切需要危机干预与积极面对。
 
二、《大学语文》教学矛盾化解的对策
 
    本论认为,“文本化生存”与“影像化生存”很像是同室操戈,极有可能握手言和。两者的矛盾也许会长期存在,但并非不可调和。相对的“竞争优势”也有可能转化为绝对的“合作优势”。一味地抱怨学生受“影像化生存”裹挟而不认真学习《大学语文》,这于事无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矛盾化解与危机干预,在于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改善教学供给侧,翻转课堂。而影像化策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重要手段。特别地,“影像辅助教学”是本课题组一直在探索的连续性案例设计与危机解决方案。
 
    前人研究表明,“影像辅助教学法”是教法改革的方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南大学罗宗宇教授在《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初探》中,认为文学与影像互读,是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赵宪章的《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对此也多有涉及[6][7]。藉由影像赋值于课程,使课程增值,提高含金量,也有可能。不少大学教材,例如朱栋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这本教材初版时,微信还没问世,扫码看图无从谈起。而2014年第二版,则在每章开头,都附有微信二维码,学生可以扫描查看相关教学影像,这是文本与影像的“亲密接触”,能使教材与课程都得以增值。
 
    2011年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论现当代文学课堂融入影视资源的得与失”主持人廖美琳,认为“融入影视资源”可以优化类似课程教学。张青在《“视频辅助教学法”在耳科颞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从医学层面,支撑了影像或视频辅助教学的可行性[8][9]。可见,把多种现代视听文本与教学功能影像,分享给当代大学生,既能赋予《大学语文》课程以丰富的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取得双赢结果,体现合作优势。
 
    面对《大学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以影像化的思维,来适应新时尚,探索新路径。顺应“一屏万卷”新潮流,用健康向上、富含精神营养、镶嵌了知识点的影像,来引导大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影像素养,体现德育功能。而尊重与满足学生的需求,符合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事实上,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早已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共识。本文认为,遵循《大学语文》教学规律,以《大学语文》教学所必需的影像资料在教改中“如何选择、如何应用、应用如何”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像辅助教学法”之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意义,是能够构建该课更受新时代大学生欢迎的“生本”教育案例的。从大学生的成长实际出发,发掘高品质现代视听文本与教学功能影像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补充与辅助作用,也实在是学生厌学“倒逼”老师改革的结果。
 
三、行动研究:影像辅助教学法的应用
 
    顺应《大学语文》教学矛盾化解的对策,本课题组展开了行动研究,并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写作理论教学中,采用影像辅助教学法,使影像的“竞争优势”化为影像与文本双赢的“合作优势”,取得了一些应用成果。
 
    大学语文是母语教育在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一般的《大学语文》课程,都包含阅读与写作教学内容。而其中的写作理论教法方面,大多存在老化、僵化、不适应时代等问题,不足以促进或提升大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就无从落实“生本”教育,也不能让学生深刻领会写作理论的精髓,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相关的理论来指导写作,还有可能影响母语教育在大学阶段的实施,加速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趋势。
 
    面对《大学语文》写作理论难以让学生入脑入心问题,不少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蜻蜓点水,其教学遭受种种冷遇。我们改善教学供给侧,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改进了课堂教学方法,设计了“影像辅助教学法”,对传统的写作理论教学套路进行了革新。通过“影像辅助教学法”,让枯燥无味的学院派高头讲章,变为理论与影像互读,提升了课程的情景化与吸引力;藉由“融入影视资源”,优化了该课程相关内容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所用《大学语文》教材,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大学语文实验教程》(陈思和、张新颖主编),以其中单列的第七单元《立意与构思》、第八单元《组织与结构》、第九单元《修辞与风格》三章写作理论教学为教改内容,通过采用“影像辅助教学法”,选编了高品质现代视听文本,制作教学功能影像,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体现德育功能。使《大学语文》写作理论传授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教学”,转变成新时代大学生对写作理论的“朝圣”之旅。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首先是影像资料准备。本课题所指“影像”,是指经过类型化细分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多种现代视听文本,以及教学功能影像。它们是从各种影像资料中,嵬集、甄别、编辑、整理、加工与写作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必需的影像资料。包括作家传记片、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著名教授学者的在线教学、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电视散文、经典诗歌朗诵视频、课本剧与微电影。这些教学影像与教材同步配套与有机结合,是重要的学习媒介。选择与剪辑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价值判断与美学追求,形成适用标准,体现德育功能。
 
    其中,“现代视听文本”一般是现成的影像,可购买、免费下载或者在线播放;而“教学功能影像”,多指由任课教师,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剪辑制作的具有创新意识、体现教学功能的视频。
 
    其次是教改实施对象的确定。本研究选取本校外国语学院2017、18、19级英语专业本科三届6个班级300余名学生作为教改实施对象。写作能力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不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水准。英语专业学生,基于将来工作(例如书面翻译)的客观需要,学习写作理论的主观能动性更高,对创新型写作教学的渴望更强烈。学好写作,可以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与职场上发挥较大的效用。
 
    2.教学方法与过程
 
    我们把学生分为实验组(A组)和传统教学法组(B组),分别采用“影像辅助教学”和“常规板书与PPT教学”实施教学。在教学结束后发放试卷和调查问卷,对AB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加以理论化,形成更具价值理性、可复制可推广的连续性案例设计与解决方案。
 
    针对第七单元《立意与构思》、第八单元《组织与结构》、第九单元《修辞与风格》三单元内容,我们为实验组(A组)选择播放了以下现代视听文本与教学功能影像。
 
    2.1.第七单元《立意与构思》,课本列出5篇范文,包括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张爱玲《更衣记》、琦君《髻》、黄永玉《永远的窗口》、贾平凹《秦腔》,旨在表明:立意就是作者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构思则是体现作者立意的思路,也就是写作者的思想或者情感所经过的表达路线。如何进行构思?除了因人、因事而异有不同的构思方法外,就作品本身而言,迥异的样式和体裁,其构思也应有不同。[10]
 
    要理解接受这种写作要领,并转化为内在写作能力,光读几篇范文远远不够。本研究“融入影视资源”,从“中国大学慕课”网上下载了盐城师范学院吴苏阳副教授的10分钟教学视频《构思》、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谈审题立意与选材》(26分钟,这是我在国外留学时收集的影像,经过我们课前剪辑处理。以下同)两段影像加以辅助。尤其是后者,以三个年轻人类似“三口相声”的情景演出,把写作理论通俗化、戏剧化、可视化,给我们的学生别开生面的感受,也为学生喜闻而乐见。
 
    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范文,我们还利用“快剪辑”软件,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的8集电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节目之《张爱玲的家庭背景》、重庆电视台《品读》节目之《髻》、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之《黄永玉凤凰城中讲述童年逃学趣事》《贾平凹和他的朋友及读者》等影像资料中,剪辑制作5分钟短片《范文作者趣闻1》,分享给学生。老一代教育工作者经常动手制作幻灯片,在“影像化生存”的今天,我们自己剪辑教育影视,构建教学功能影像,也是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的表现。

2.2.第八单元《组织与结构》,课本也列出5篇范文,包括张中行《命运》、汪曾祺《葡萄月令》、陈从周《园日涉以成趣》、王蒙《春之声》、陈丹青《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旨在表明:立意与构思是文章的内在意蕴与脉络,组织与结构是它的外在体现。相对于立意和构思而言,文章的组织与结构是一种可以分辨的外在体现,它一般是具体的、有形的,它可以体现为展开叙述、描写或者论述方式、角度和结构,更可以借助于许多具体的表现手段。组织与结构是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的基础。[1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为学生选择播放了上海东方卫视艺术人文频道纪录片《今晚,一代园林大师陈从周》(23分钟)、经过剪辑处理的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谈文章的组织结构》(18分钟)等影像资料。
 
    我们剪辑制作的本单元5分钟《范文作者趣闻2》,取材包括CCTV《发现之旅》的《纪念张中行先生诞辰105周年座谈会》、CCTV《科教》的《老头儿汪曾祺》、凤凰卫视《文化纪事》之《围剿王蒙》、西藏卫视《西藏诱惑》节目之《陈丹青的西藏往事》等,以多快好省的方式以飨学生。所建构的教学功能影像注重了内容的科学性。
 
    2.3.第九单元《修辞与风格》,课本的5篇范文,出于不同的作者之手,文体不一,修辞手法各异,风格也呈不同的面貌。或者幽默(林语堂《冬至之晨杀人记》),或者凌厉逼人(雷海宗《专家与通人》),或者讽刺(聂绀弩《韩康的药店》),或者率真洒脱、无所顾忌(韩美林《换个活法》),或者沉郁豪放(周涛《巩乃斯的马》),旨在向学生表明:修辞就是怎把文章写得简洁、准确、明白、通顺,以便达到交流和表达的目的,如何表达得鲜明、形象、生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而风格就是作品中表露出来的,构成作者精神特性的形式。它是在文章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12]

    为了让学生入脑入心,我们选择播放了从“中国大学慕课”下载的《认识修辞》(华北科技学院吴海娟老师播讲,10分钟)、北京大学新传学院陈汝东教授《语序句式语体风格修辞》(10分钟)等影像资料,进行辅助教学。也制作了作家传记式的教学功能影像,与学生分享。
 
    在传统教学法组(B组),我们实施并加强传统板书与常规PPT教学,没有刻意播放相关现代视听文本与教学功能影像,只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上传了相关视频供学生自学,以体现课程资源的均衡与公平。
 
    3.教学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本课题所指的“辅助教学”,是指以教师讲授为主,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安排影像播放,做到适时适量,实现教师主讲、影像辅助的开放式教学。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影像只能也应当只是文学教学的一种参照和辅助”。[13]
 
    所谓“适时适量”,必须符合教学规律,服务于课程需要。适时方面,一般来说,一节课内学生通常有三个容易走神的“关键时期”(开始上课时、一堂课大约进行到一半时、临近下课的几分钟)。这三个时段适时播放影像,效果最佳。适量方面,前期实验研究表明,每节课播放不多于三个教学影像为宜,稍长的影像可以利用两节课中间休息时间分享。
 
    与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相比,“影像辅助教学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辅助影像资料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配套同步与有机结合,使枯燥无味的写作理论知识,得到影像化阐释,克服了多媒体课件“书本搬家”、“电子黑板”、学生成了“观光者”等常见弊端,避免落入“讲不来,视频开”、“放片就像放水”等娱乐化、庸俗式电化教育窠臼。或者说,这是富含了任教者智慧成果的探索,具有价值理性,而不仅仅是工具理性。是教育理念与行动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教学工具的现代化。
 
    4.教学评价与统计学处理
 
    评价是在相对封闭的系统下,对于学生所获知识、原则、方法等的等级性评估。“随着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得到普遍认同,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也逐渐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14] 本研究首先利用我校颁行的理论课教学考核评价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评价。考核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内容,共计100分,20个细分项目。此外,通过课堂写作知识测试与问卷调查,进行专门教学评估。
 
    成绩与对教学过程的总体评价,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首先使用Kolmogorov-Smironov检测数据的分布情况。对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使用Wilcoxon秩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计算。学生成绩以p<0.05、教学过程评分以p<0.0083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需要重申,利用数量分析技术,分析和确定有关因素间相互作用方式和数量关系,这在人文艺术类学科研究中,并不占优势。
 
    (二)教改效果
 
    从对比实验研究来看,差异性教学效果明显。
 
    成绩方面,影像辅助《大学语文》写作理论教学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学生写作知识成绩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各分数段的人数比较,实验班学生成绩90-100及80-89分数段,比对照班分别高出10%及25%。分数在70-79、60-69、<60分数段人数,相差8%、4%、及2%。当然,写作不比自然科学,试题未必有标准答案,评分存在主观性。这样的分数上的统计学差异,要如何校准,才能更说明问题,还需要深究。
 
    问卷调查评价方面,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学生对教学过程评价大有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总分符合正态分布,可以使用配对t检验,发现教学内容和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4/5=.0082,双侧)。因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不符合正态分布,所以使用Wilcoxon秩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显示教学效果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81,双侧)。而在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因篇幅所限,相关统计表格从略。
 
    (三)实证研究讨论
 
    “影像化生存”与“文本化生存”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其把文学经典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现或者说分享给了观众。在学理价值方面,本研究提出“现代视听文本”与“教学功能影像”概念,影像择优进课堂与适时适量使用,以及所选标准、价值判断与美学追求,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建构的连续性教学功能影像,在教学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扭转了《大学语文》课程“文本化生存”劣势。
 
    在研究应用方面,差异性教学成果明显。本研究实验已表明:实验组(A组)通过影像辅助教学,能提升讲课效率和内涵,增强课程的情景化与吸引力,提高学生理解力、听课兴趣与学习成绩,较好地完了成教学任务。非实验组(B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学的评价(问卷调查),均相对落后于实验组(A组)。此外,实验班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粘性”、地位认知与出勤率,也比对照班学生更为乐观。说明通过影像增值于课程,也提高了课程的地位,形成学生爱学、教师乐教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较强的可操作性,即使是不同学校的教师来任教,通过我们这个教改“操作系统”(教案与影像),学生“所见即所得”,所得到的知识、受到的启发和锻炼,肯定也是相同与客观的。尽管个案研究容易以偏概全,本研究所取样本与教改实验对象也相对有限,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也并非不能够说明问题。或者说,本研究的结论,在同一条件下,还是具有可证性的。
 
    除了上文所列的实证案例外,读者还可以登录“超星学习通”上饶师范学院教学平台,搜索、关注、使用与批评我们的影像化策略下的《大学语文》全部教学成果,包括这门课总计90个相关的现代视听文本与教学功能影像。
 
四、小  结
 
    本文所论,其实如同一个类似的微观问题:“学生不卖老师的账,老师怎么办?”学生为何不卖账?因为现在的学生不是过去的学生,而现在的老师大多还是过去的老师。老问题需要新办法(当然并无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来解决。并非要求老师迎合学生,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希望老师能够与时俱进,因时制宜,新瓶装新酒,尤其要擅于运用现代视听文本与教学功能影像,来辅助课堂教学。而不是学院派高头讲章,教条主义,照本宣科。
 
    创新的教学方式未必全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未必全非。以发展的眼光看,《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应该翻转,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征。面对热衷于“影像化生存”的当代大学生,教师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跳脱“文本化生存”的羁绊,依托信息技术与影像资源,压实学科影像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辅助作用,催生课程发展新动能,奋进大学新时代,开创语文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许江,高士明.影像与现实的反思——2004年上海双年展[J].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04):88-93.
    [2]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文学评论,2005(6):136-144.
    [3]高晓文.挑战与焦虑:课程中的“图文战争”现象研究[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14(12):60-64.
    [4]杨锐,贾金媛.大学语文的困境与出路[J].长治学院学报,2015,32(01):103-105.
    [5]孙永梦.流行文化对大学生阅读的影响分析[J].文学教育(上),2020(02):124-125.
    [6][13]罗宗宇.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初探[J].大学教育科学,2012(04):35-37. 
    [7]赵宪章.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江海学刊,2010(01):183-191+239.
    [8]廖美琳.关于现当代文学课堂融入影视资源的思考[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上旬刊), 2013(07):88-89.
    [9]张青.“视频辅助教学法”在耳科颞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0):29-30.
    [10][11][12]陈思和,张新颖.大学语文实验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179-180,209-210,237-239.
    [14]吴立军,田启波.评“教”还是评“人”?!——基于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研究[J].高教探索,2020(08):57-65.
    [15]徐翔.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原因与对策[J].学园,2018(07):44-45.
    [16]陈乐.本科教育的起点:康奈尔大学本科写作课的理念与实践[J].大学(研究版),2019(Z1):95-10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885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