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母语教育

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又题略谈母语高等教育的意义)
【时间:2007/10/12 】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 【作者: 李瑞山】 【已经浏览9329 次】

学术笔谈  栏目主持人:陈洪教授

大学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主持者言: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界甚至文化界关注的热点。讨论的焦点超出了一门课程如何开设、如何讲授的技术性层面,而与人才培养模式、民族文化传承、母语的现状与未来等理论色彩很浓的问题联系到了一起。由于国家的“十一五”文化事业规划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的课程,这个问题便再度升温。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专题的讨论会,并计划出台有关政策与措施;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召开了课程定位与改革的研讨会。为使认识在更富有学理的层面上深化,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每位作者都是本领域内富有经验、卓有心得的一线教师,文章的角度各不相同,点几可以引发学界更多的关注与讨论。

    中图分类号:1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67(2007)01-0033-09


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瑞山

    近年来,随着汉语文化处境的变迁,汉语教学在国际上逐步展开,国内学界和公共舆论开始关注母语及母语教育问题,重视母语价值、提高汉语地位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等院校中全面施行中国语文教学,切实推进大学生汉语文能力培养和素养教育,更紧迫地提上了日程②。

    在目前母语教育必要性的讨论中,普遍谈及的有两个原因:一是母语水平降低影响了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评价甚至是就业前景,其严重程度日益显现;二是语言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汉语教育是强国战略之所需。这样的认识自然是正确且尖锐的。而如果我们将母语教育的目标设定得更久远些,从更广阔的时空视野来考量,则将开辟另外的角度,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质素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但是民族国家强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继绝开新光大之所系—而这些,正是由语言的基本性质和母语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母语教育的精义之所在,是我们重视母语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由。

    20世纪以来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和其间众多学者的相关论述,为我们今天重新思考和深刻认识母语及母语教育提供了坚实、理性的基础。撮其要点,则是:追寻其远,人是有语言的动物,人类是“语言地存在”的生物;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基础,是支配和决定人类思想的因素;人用语言来理解和解释世界,人的世界由语言构成。人离开了语言,就无所谓生活,在存在的意义上,语言就是人生,就是生命;语言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状态。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③,我们活在世上,其实就是活在语言之内,超出语言之外,任何一种生存都无法想象。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手段,语言更是构成了人的思想,人的语言就是思想本身。语文不是任取任弃即用即丢的工具,语文不是独立于人的生命的外在的东西,而是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是人生命的组成部分;学习语,就是探究生命的意义。人创造了语言,同时又被语言所塑造,人类的一切无不表现于语言;人在语言中感受生命的实存性和具体性。人在语言中如鱼得水,走进语言,就像走进了自己的家;而失去语言,也就如同失去了家,一切都无所适从、无从谈起—海德格尔的名言“语言是存在之家”④,语言是我们存在的最后家园,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这就是语言之属人的本质,也是语文教育于人之素质养成的根本意义。西方古代“自由七艺”的前三项:文法、修辞、逻辑,恰是语文的内容;在古代中国,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更是士子学人一生的事业—均是深悟语言之道的育人理念。高等教育的目标永远是人性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大学里的“语文”同样应该是重要的素质教育基础课程。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所谓“工具性”的定位或强调,则在很大程度上无视或遮蔽了语文之人的生命和存在的意义,有使母语高等教育失却精义和本根,沦为缺乏生活气息和属人本性的纯技巧传授的可能。

    更有进者,如伽达默尔所言:“一般来说,语言能力只有在自己的母语中才能达到。这就说明,我们是用母语的眼光学会看世界”⑤,我们用母语思考,用母语言说,我们在母语中生活。“母语”概念有几重含义,母语状况有多种情形⑥。虽则从权利上谁也无法强制每一个体认定哪种语言为自己的母语,但母语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母语就是民族语;就中华民族特别是其中绝大多数的汉族来说,以汉语为母语早已不言自明—这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情感态度,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得以维系和延承的重要因素。洪堡特早就说过:“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语言与人类的精神发展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它伴随着人类精神走过每一个发展阶段—局部的前进或者后退。从语言中可以辨识出每一种文化状态。”⑦一个民族的所有文化信息都积蓄封存在本民族的语言之中,只要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把握着民族语言的生命,民族的精神文化的传统就会延续下去。

    有句话说得好:“当一个人能够非常漂亮地运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时,她同时也就显示出了对这种语言和自己祖国的热爱。”⑧但面对母语,我们做得如何,我们珍惜了吗?爱她吗?也许只有在程度不同地遭遇“母语剥夺”或“母语失却”⑨时,我们才会珍视享有母语的幸福、获得母语的自觉?前者如在长达50年的台湾日据时期及大陆沦陷区的个别时段;后者则如那些海外游子或称“文化漂流者”的境遇和觉悟:他们长年旅居他乡,反而切身地体悟了中文的力量、汉语的魅力;有的作者在异国教授汉语,与操持英语及其他西方语言的人们朝夕相处,感到母语“简直成了我在异国的安身立命之物。我从来没有感到我与我的母语如此亲近过,从来没有从母语中得到如此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母语在我的身上不再是处在母语环境中那些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⑩,从而把母语作为安身立命之物。母语使在海外的千百万中国人,每个人都在移居的国度中延伸和拓展了故国的生活—“天涯何处无芳草”,母语就是祖国的芳草 ⑾。这对身处全球化境况中的新世纪大学生是很好的启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0年起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母语日”,这是一个恰适的提醒。就个体而言,母语多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习得,从呀呀学语起就融进了我们的血液和生命;不论是老大还乡,还是异地回迁,最亲切、最能融化心灵的干涸的,就是家乡的声口;最易坚守、也最难割舍的,就是这乡音。学习母语就意味着在这个语言世界中成长,母语塑造了我们的存在、我们的文化个性和生命轨迹。“中国语言是我们喝奶时喝下去的” ⑿。母语对于我们,是空气,是阳光,更是水和粮食。就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几乎无法设想从母语中离去的生活,我们只能“在母语中生存”。即便是在难如人意的生活里,唯一使我们保持尊严的能力和“财富”也是我们的母语。悠久、丰富、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汉语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谓汉语的“危机”,不在表层上外来语和网络符码的大举进入,恰恰对母语的轻率押弄的态度才最使人深切忧虑。大学应引导青年一代深人理解母语在我们生命中的位置,把尊重、敬畏、护卫、热爱母语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和精神责任来自觉担承 ⒀。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母语教育不同于外语教学,它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除了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担负着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的功用。而这一特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学子语文水准的不如人意,根源在对语文之属人的品性缺乏理解和觉悟,对自己的母语缺乏热爱之情和敬畏之心。高等学校的语文教育,就承担着经由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根本上培育学生自觉的语文观念和母语意识的历史使命。

---------------------------------------------------------------------------------
收稿日期二2006-12-07

注释:

① 这里说的“母语高等教育”,特指高等学校中面对全体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汉语文教育,亦即近20年来所习称的“大学语文”及其他相关课程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

②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一规定,对全国高等学校开展正规、持久、全员的母语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③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节。

④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一书“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一节,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0页。

⑤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633页。

⑥ 参戴庆厦、何俊芳《论母语》,《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李宇明《论母语》,《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1期。

⑦ 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发展的影响》,伍铁平、姚小平译,见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第28页。

⑧ 俄国总统普京夫人柳德米拉语,见《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35期。

⑨ 参李宇明《论母语》,见《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3期。

⑩ 康正果《母语之根》,见《生命的嫁接》,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页。

⑾ 对于母语的忧思和母语意识的觉醒,有很多诗文涉及,如《母语》(梁小斌)、《母语之根》(康正果)、《语言的故乡)(鲍尔吉·原野)、《在母语中生存》(彭程)、(诗人与母语》(张枣)、《伦敦》(王家新)、(教中文》(熊秉明)、《母语》(孙文波)、《华语情结)(余秋雨)、《善待语言》(郭小聪)等。多数见于李瑞山编撰《语文素养高级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69页。

⑿ 杨绛语,见张者《杨绛:万人如海一身藏》,《文化自白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⒀ 参读陆谷孙《留住我们的精神线索》,见《余墨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3806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