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陈洪李瑞山:“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
【时间:2011/11/1 】 【来源:社会科学报 2009年7月23日 】 【作者: 南开大学 陈洪 李瑞山】 【已经浏览6291 次】

    我国高校重新设置“大学语文”课程,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三十年后的今天,大学语文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大学语文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近三年来,经过全国高校的努力,大学语文教育的整体状况有了明显改观,舆论环境趋于好转。比较突出的表征,一是从全国范围看,在不少学校,大学语文课受到重视,得到较积极、较普遍的开设;对于“大学语文”课的定位,也就是对语文高等教育意义的认识,包括教师们从事“大学语文”工作的思想境界,都有明显提升。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去年底在全国范围作了普遍调查,涉及五百多所高校。数据说明,最近三年中,大学语文教育被重视的程度和这种重视在教学层面落实的力度,都是呈上升态势的。二是在社会舆论上,三、五年前,关于“大学语文”的讨论,很多媒体的评论、报道多在质疑这门课开设有无必要,或者认为课程的状态如何被“边缘”,如何不叫座  总之,对于“大学语文”的“尴尬面”,媒体说得很多。现在这方面的话题不是没有,但是明显少了。舆论上谈及最多的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语文修养和水平太低,急需提升,高校教育对此负有责任,必须正视,等等。例如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曾批评当下大学教育的功利色彩和短期目光——太看重专业设置,太看重每一门课对学生当下有什么用,而忽略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他举例说明,真正有原创性的成果,其发明者都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而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好的学校教育,也都是把人文素质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样的言论是有代表性的,在说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及其主干课程——“大学语文”的重要和不可或缺。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从业人员,责无旁贷,应该认清担承的使命,共同努力,尽自己的力量把这项事业做好。把课程和教学改革做好了,大学语文教育在学校的影响力就会增加,汇聚起来就是势不可当的推动力。除此之外,还要“互通声气”,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交流经验,共享信息,逐渐形成一个大学语文教育的学术共同体,切实推进这门课程的建设,加大高校母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力度。

    大学语文教育参与国家文化战略构建

    两年前,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推动下,教育部高教司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又说,“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后来高教司又酝酿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方案,提出高校应开设人文素养类公共必修课,设计中的几个备选方案里都有“大学语文”课。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撰拟了《中文学科发展战略报告》。其中论证中文学科所担负的使命和功能时,指出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文学科的专业人才培养,另一个就是对全体大学生的母语教育。论证中特别强调了两点,这也是“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理由所在,值得于此重申。

    第一,“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整体文化战略密切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里用了前所未有的篇幅来论述文化战略问题,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特别提到“大学语文”类课程,甚至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是前所未有的。其原因即在于着眼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大学教育的策略的新的调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语言文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为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凝聚全球华人特别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意志,为彰显、延续、发扬母语和母语文学中积淀着的中华民族精神血脉,构筑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塑造新时代民族精神提供支持。这无疑是大学语文教育地位提升的最好契机。

    第二,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性质——它是在高校开展母语教育的主要方式。母语教育不但在基础教育中需要,在高等教育中也同样需要。在现今世界文化版图当中,每个有影响力的民族,每个有影响力的国家,都把推广或传播本民族语言当成一项核心任务。相形之下,汉语在国内的推广却存在着问题:一方面,国家把汉语传播看得很重,积极地向国外推广;可是另一方面,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在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大学生中,我们的母语却受到漠视乃至轻视。如果说推动汉语国际传播、推动中国文化全方位走向世界,是中文学科的职责所在,那么,在大学生中推广高层次的汉语教育,传播汉语文化,普及高水平的汉语品赏和应用,更是大学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归属

    目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还遇到一个困难,甚至是尴尬之处,就是其学科归属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理方面的,即就其学术内涵而言,“大学语文”无疑要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准,但朝哪个方面努力,似乎比较模糊,没有定论。二是从实际处境来说,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学科作依托,似乎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正如有的学者大声疾呼的,覆盖面这么宽,影响如此之大的一门课程,与其背后相关学理的支撑,在学科目录上得不到体现,是个严重的偏失。所以,大学语文教育方面的学科建制和学位授予是否可能,这个问题是应该积极讨论的。

    具体而言,“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既有别于中文专业课程,又需以强大的中文学科力量为学术支援;既以面对学生的课程教学为主导方式,又需要高水平的中文高等教育研究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环境。“大学语文”应逐渐形成有独立内涵和特定研究对象的一个专业。“大学语文”涉及的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各专业为基础,又兼有其他相关学科的因素;而在中文一级学科中,又关涉中国文学(含古代和现当代)、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不同的二级学科。“大学语文”专业建设的关键,就是如何重新塑造学科和课程理念,如何在这一特定理念的指导下,融合不同的学科基础,构建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主体;同时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实现有学术意义的突破,形成以语文为本位而又具备多学科知识资源的课程特色。

    “大学语文”的学科内涵具有专业性,而其课程又具有公共性,这就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大学语文的文化素质教育性质应该通过“语文本位”的教学来实现;同时,大学语文教育又离不开多学科的资源基础,诸如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乃至艺术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为此,应在一个共同的理念下,形成高等语文教育的专业特色。

    放宽眼界来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无疑是“大学语文”的学科支撑和学术后盾。从本质上说,中文学科的专业教育与“大学语文”作为公共母语教育的功能和使命完全是一致的,都是要使一代代青年学子对自己的母语保有一份尊重和珍爱之心,学会正确和高水准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维系文化传承的薪火。两者的区别,在于其所针对的对象不同,培养人才的专业标准不同,采取的具体的教学方式不同。中文专业应该责无旁贷地大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母语高等教育,使中文学科在大学生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并赢得新的专业声誉。在各校压缩专业招生和培养规模的同时,中文专业完全可以把相当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上来;不设立中文专业的高校,更应引导中文专业教师把主要精力转移到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上来。这是中文学科在实现专业转型后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中文学科焕发生机的难得机运。

    明确定位是提升水平的关键

    关于大学语文的改革,不同学校和地区最近陆续开会,有些很好的意见通过媒体发散出来。但是也有一些使人不敢以为然的观点。有媒体报道,有老师提出:大学语文怎么上才好,才能受学生欢迎?一定要跳出传统模式,让它更活跃,比如课堂上可以增加更多的说唱、歌舞,甚至教师和学生之间带有游戏性质的互动,等等。这种意见再次提醒我们,“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有基本的、明确的定位。这是当前提升课程水平的前提和关键。

    有一个时期,人们对“大学语文”的思想教育、道德教化功能太过看重;此外还有相反的情况,有人特别看重它对青年学生的“启蒙”作用,选篇和讲授角度更偏重于思想启蒙、人文精神;还有的则更侧重于艺术修养、审美熏陶,强调的是“美文”。在我们看来,“大学语文”就是语文,它不是政治教育,不是思想史,不是人文概论。我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理念,就是:大学语文一定是“语文本位”的。虽然课程叫“大学语文”,但很多时候,教这门课的老师也许对其实质并不清楚,或者说是因循旧套。

    “语文本位”的含义,是说这门课的设置不是有别的什么目的,而是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言应用、文学欣赏都包括在其中,但范围更加宽泛,角度时有不同。这种语文素养,在课程中凝聚为对“好文章”(这是广义的概念,当然包括诗词等其他文学形式和众多非文学的文本)的赏析和解悟,从而使学生对“好文章”的奥妙有所了解和体认——这就是“语文本位”的体现。

    这样一种理念,首先有别于把“大学语文”作为一种思想教育课程。思想教育或思想启蒙很重要,但是应由其他更“对口”的课程承担;同时有别于历代文学史简编。中文学科老师编写教材,讲授课程,很容易走上这条路子;甚至也有别于狭义的“美文”中心。至于用说唱、歌舞来“助兴”或者干脆取代文本的讲析,更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的做法。

    “好文章”的定位,是强调引导学生通过书面语文的品读,提升其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应该有此自信,可以通过对汉语的表达之丰富、精微、美妙、高雅的揭示,用母语的魅力征服和影响莘莘学子。好的文章、好的诗篇,把它的魅力讲出来,讲到点子上,足以震撼心灵,足以征服听众。如果暂时还做不到、做不好,可以改进我们的讲授。但功夫应该下在研读文本、找准肯綮上面,而不是借助外力。

    把祖国语文的妙处讲得高妙的例子其实很多,叶嘉莹教授就是一个好例子。她现在八十多岁高龄,上课主要的内容就是文本分析,讲得声情并茂,三十年前就教室爆满,如今盛况如昨。她就是依靠对文本的精到分析和高超的语言讲说能力。应该相信语文、语文教育有其丰富的内在的魅力——如果还没能充分地开掘出来,那是我们的方法不尽正确,路径不大对头。只有有了这种自信,才能保证“大学语文”这门课的基本立场,才能在我们的坚守中发展出来一条开阔的道路。

    大学语文教育重在素质培养

    应该看到,能够写出好的文章,其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不管是哪一学科、专业的学生,养成这样的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也许不能直接帮助他写出专业论文或应用文章,但那种素质却是从根本上起作用的。“大学语文”课的特点,似乎不在于它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理论论述的或推理求证的或说明描述的体系——如同其他多数专业课程,而在于它容纳了多种文体、多种风格的富有代表性的“文”。这门课就是要把优秀教材选出的具一定典范意义的文章,经过剖析,使其精髓成为学生可以吸收的养分;就是经由“好文章”即经典语文的研习和领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所以,“大学语文”课不好太过“急功近利”,要追求素质的培养,要在根本上下功夫。

    几年前,我们曾提出一个口号:“大语姓‘语’,大语行‘大”’。这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也许不尽达意,但其核心意思是清楚的,就是一是强调“大语”的语文教育性质而不是其他专业性质;二是强调它是大学里的语文教育,而不是中学的,不是所谓“高四”的。那么,所谓“大语姓‘语’,大语行‘大”’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一篇课文,拿来读一下,分析它可以划分成几个段落,每段的段意是什么,全篇的中心思想如何;答案是统一的,标准是固定的,解析是一样的;老师讲,学生听、记、甚至背,考试就考这些;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诗文,都是这几条,都是这一个模式。“大学语文”不是这样的。

    首先,大学生应该区别于中学生,应该把他们看作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者,是与教师共同研讨的对话的伙伴,而不能以一种独断论的形式,把某种现成的结论灌输给他。需要强化课堂讲授的指引性、启发性,要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开放式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可以给出结论,但不是定于一尊的,甚至也可以没有一定的结论。“诗无达诂”,就是语文解读的特色。它与那种纯粹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的内容是有区别的。像一切人文学科一样,语文的学习具有发散的性质,语文文本具有多种理解的可能。

    同时,应该看到信息网络时代语文学习的特殊性。课堂讲授中的问题在引发了学生思考的同时,很可能延伸到网络上去。这就需要我们掌握网络的特性,善于充分利用网络形式,鼓励学生到网上搜寻信息,发表意见,甚至一试身手,写作原创性作品,满足其写作的热情;当然要给以恰当的引导。网络的特点在于开放和互动,放到网上的帖子,学生可以互相观看,相互品评,往往会鼓动起他们的好胜心;有了跟帖,就容易形成不同意见的交流;再有人赏识、“置顶”,教师从旁或表扬或指导或参与,讨论就会更起劲儿,这对于活跃学习氛围,自然很有好处。

    而关于写作能力问题,需作具体分析。是否可以通过“大学语文”课程迅速地、立竿见影地提高,是值得怀疑的。我们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选择,把“好文章”作为样本给予学生,画龙点睛地把最奥妙最关键的地方讲出来,使学生有所启发,也就是用春风化雨的方式,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升。各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往往要讲的内容多,而课时较少。教师像传统作文课那样去为学生修改作文是不大可能的。号称强化写作训练,向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作文数量要求也是令人质疑的。“大学语文”课应起到提升学生写作水准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具体怎样做,途径与方法都不能简单、急切,要看得远一些。总而言之,大学生的特点,“大学语文”课的定位,要求我们突出启发式、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和思维方法。这方面的探讨,希望其日渐深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3969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