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曹颖群: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重大突破——评浙江人民出版社版《大学语文》
【时间:2012/7/27 】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5月 】 【作者: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曹颖群】 【已经浏览4631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建设应与之相应。目前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材种类繁多,编排体系或以人文主题为纲,或以文学文化主题为线,或以读写交际主题为要。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以其鲜明的特性区别于以上几类教材,实现了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重大突破: 一、课程定位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强化了“母语高等教育”宗旨; 二、编写体例新颖,课程性质彰显,创建了“母语主题系统”; 三、内容新颖丰富,选文主辅分层,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 四、编辑阵容强大,学术视野开阔,充分展现了大学语文之“大”。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材建设; 母语主题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大学语文课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经历了初设、取消、再设的过程,近年来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重新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课程被边缘化的情形开始好转。“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 教高司函〔2007〕38 号) 也肯定了“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这一提法。这些积极的信号无疑加速了大学语文回归“正统”地位的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的崛起便在意料之中了。大学语文教材的蓬勃发展即为明证。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登记的公开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多达1400 种,数量之多,当居各课程之首; 然而质量之参差,局面之混乱,也堪当各课程之首。纵观这林林总总数目可观的大学语文教材,从编写意图和编排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人文话题为结构体例,一个单元一个话题,典型如高教司组编、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 华东师大第八版) ,这种体例与人教社和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近似,以一个个人文主题为单元组建教材。这类教材因为顺应近年来高校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的趋势,也符合我国历史上“文以载道”的传统而被广泛接受。一类是以文学史和文化史为结构线索,古代、现代、外国各占一块,如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 高教版2005 年) 。这类教材以时间或地域为线组织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系统性较强,比较适合中文系兼职担任大学语文教师的授课思路,因此也受到一定的好评。还有一类是以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为结构框架突出语文能力培养的,代表教材如张新颖《大学语文实验教程》( 复旦版2007 年) 。张编大学语文强调对语言的感知能力,阅读写作说话均有涉及但编排体系略显混乱,有大杂烩之嫌。

    应该说,这三种编写体例都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编辑意图,第一类凸现了人文主题,因为大学语文是“人文课程”; 第二类凸现了文学或文化主题,因为大学语文是“大学文学”或“大学文化”; 第三类凸现了补课主题,因为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对于这三类教材,资深大学语文教师和大学语文研究专家何二元先生明确表示了否定,他认为以上教材的编写体例都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初衷,而造成偏离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清。换言之,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错误定位导致了教材编写的误入歧途。在何二元先生主持的 2007 年省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大学语文母语主题研究”的“课题论证( 活页) ”中,他提出了“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的命题,认为大学语文教材应该以“母语主题”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并指出“目前尚没有一部教材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确,在2007 年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见到这样的教材,因为王建华主编的《大学语文》于 2008 年 9 月才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下文简称浙版大学语文) 。

    那么,较之国内大量的同类教材,浙版大学语文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它对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突破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课程定位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强化了“母语高等教育”宗旨

    大学语文是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作为培养非中文专业大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一门人文素质课程,是高校里仅有的几门可以文理渗透、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一课程。但对于课程性质的理解,向无定论。虽然人们认为大学语文应该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但何者为纲何者为目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却仍争议不断。普遍的观点即如前所述,或把大学语文视作“大学人文”,或视作“大学文学”,或视作“大学文化”,甚或是“高四语文”。这样的理解自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绝非大学语文的最佳定位,或者说它们只道出了大学语文的某一属性而已。如“大学人文说”,大学语文当然是人文课程,但人文课程绝对不只大学语文这一门课程。为什么同为人文课程,大学语文的地位远远不及“两课”? 原因就在于两课在人文课程的定位外尚有更贴近其身份的定位。正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人文课程来定位大学语文,才导致其被消解,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又如“高四语文说”,这是对大学语文功能的片面化理解,大学语文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为中学语文补课的责任,但不是全部。大学语文在补课的同时,有着更重要的职责,它要为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它还要向非文史类大学生讲授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使之继承中国悠久历史中优秀的伦理道德,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而且这些学习目标的达成,均需在“大学语文”的范畴里进行,远非高中语文所能承载。

    相比之下,浙版大学语文的提法更为科学,它认为大学语文应该是这样一门课程: 它“在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母语素养,培养学生对汉语文特别是现代汉语文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阶段语文教育的关键“在于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获取”; 它的教育重点应放在“唤醒、激发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传授适当的学习方法上,把形成学生主体自觉的语文意识,养成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作为重要教学目标”〔1〕。这样的提法也与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征求意见稿) 对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的期待相符: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所以大学语文教育虽肩负着人文教育的责任而不纯粹是人文教育,它虽具有文学、文化甚至是文章教育的功能却不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它更不是高四语文,而是超脱了应试教育的更高层面的语文教育,它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教育,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母语高等教育。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是一门以提升与深化学生的母语素养,培养学生对汉语文特别是现代汉语文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人文教育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文化修养、拓宽视野、开发智力等重要职能,实质上是对学生进行以培养高层次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想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须在定位时牢牢抓住“母语”这一关键词。把大学语文定义为“大学文学”“大学人文”“大学文化”的任何一种做法,都会危及这门课程的地位,唯有定位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课程,才能确保大学语文核心基础课和必修课的地位,才能最终实现大学语文“立人”的教育宗旨。

    二、编写体例新颖,课程性质彰显,创建了“母语主题系统”

    较之前述几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浙版大学语文教材一方面保留了它们的精华( 以主题为单元连缀选文) ,另一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创新,可谓“存同求异,别出新裁”。它以“语言、语文和人的关系”为主线搭建全书的框架,同时按照总分的关系把选文编为九个单元,分别是〔2〕:

    第一单元是总述,从“汉语,我们的精神家园”的角度开宗明义,揭出个人与母语、人与语言关系的本质: 人即语文,语文渗透于整个人生和人的全部情感、心智和思维活动。第二单元至第九单元为分述: 第二单元“感受汉语之美”通过“文字的音乐和音乐的文字”“对联: 汉语的奇葩”“书法: 汉字的舞蹈”“汉字如魔方”等四个专题引导学生从汉语和汉字的形象性、音乐性、语法、意义和结构等不同方面感受、领悟汉语独特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热爱、珍视母语的情感,唤醒其提高语文能力的志趣、责任感和主动性,并由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陶冶高尚的爱国情操。第三单元“母语是一条流淌的长河”,从月亮、杨柳、酒、桃花、鲲鹏等汉语文学中典型意象的形成、发展、变化来体现母语的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母语传统之丰富深厚,增强学生对母语的感情,培养学生把母语当作精神家园的归宿感。第四单元“词语的灵境”则从自然、人文环境、人生三个不同角度进一步展现语言和人的存在关系: 语言重造了自然,重造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并最终塑造了我们的人生,凸现出母语之于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恰如诗人恒平所言: 畏我心者,心中的大道和天上的汉语。第五单元“语言: 思想的猎鹰”通过“道可道,非常道”和“思维的乐趣”展示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对巅峰级语言的阅读,了解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思想本身的事实,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丰富、提升自己语言能力的自觉性。第六单元命名为“万紫千红总是春”,它试图从人与风格,语体与风格的角度深化学生对语言与人生的关系的理解,从个体角度呈现了语言与人互相发明互相重塑的美妙景观,同时也让学生领略到了不同文体的特征和特长。第七单元“知音: 心灵的相遇”,意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传授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通过语言去体验作家的情感、生命,即所谓“披文入情”、“知文论人”。第八单元“翻译: 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对话”。这一单元看似与汉语无关,实则道出了汉语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即翻译文学是现代汉语的重要来源之一。有识者建议把“外国文学”( 包括少数民族文学) 更名为“母语翻译文学”不无道理。与其他单元承担的任务不同,这一单元着重是从翻译角度展示了方言、外国语、少数民族语言对丰富汉语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感受汉语传统的丰富深厚。第九单元“写作: 阅读的升华”则从写作的角度展示语言和人生的关系,通过展现名家对写作和阅读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以下三个专题: “写作的理由”“在写作中成长”“表达: 语言的痛苦和欢愉”,最终抵达在母语的学习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理想之境。

    上述是教材的总体编排思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九个单元紧紧围绕语言和人的关系这一核心命题组织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母语主题系统”。这一主题系统的创建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一致,与大学课程的性质相符,并进一步凸现和强化了母语高等教育的宗旨。不仅如此,具体到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本教材的体例也不乏新意,且操作性较强。每个单元中,除课文之外,又有单元导读、课前提示、思考与练习、相关链接、本单元推荐阅读篇目等内容,在教学的横向和纵向上作了很好的引导和铺垫,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各单元的学习目标,更好地理解、欣赏文本,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内容新颖丰富,选文主辅分层,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

    有研究表明,大学语文教材中普遍存在如下不足〔3〕( 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以下问题仍普遍存在) :

    1.古文偏多;
    2.主体性欠缺;
    3.变化小。

    其中尤以第三点最为突出。徐中玉早期主编的《大学语文》共选文 99 篇,其中高中教材选过就有 23篇,占总量的23. 2%! 而在其主篇的第八版《大学语文》中,在124 篇中重复的就有51 篇,占总量的41%!其他教材多多少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而浙版大学语文教材仅有 5 篇( 李凭箜篌引、登高、春江花月夜、鲁迅自传、像山一样思考) 曾在中学教材中出现( 而且不是在同一版本同时出现) ,重复率仅为 5.1%。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接力中可能产生的“审美疲劳”问题,使学生在新颖的学习内容中享受高等阶段母语学习与“中”不同的快乐。

    较之同类教材古文偏多的现象,浙版大学语文的选文古今中外作品的比例更为合理: 全书共选文 99篇,其中古代、近代选文 38 篇,占 38.4%; 现代选文 61 篇( 译文的作者均为现代人,从语言的角度故归为现代类) ,占 61.6%; 外文及少数民族译作 22 篇,点 22%。这样的选文比例与本教材的定位相应,即以培养学生的现代汉语文能力为主要目的。

    至于“主体性欠缺”这一点,很多研究者都已经注意到并指出其对课程发展的危害性。如有学者认为当前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集中反映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几个缺失: “无对象”、接受主体“不在”,“没有自我”〔4〕。又如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接力”中的“审美疲劳”现象,再如课程本身长期的被边缘化……以上种种“主体性欠缺”的必然后果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相比之下浙版大学语文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和调整,如在课文篇目的选择上有意地倾向现代文,在结构的编排上努力地遵循母语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并顾及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学习习惯。

    另外提得一值的是浙版大学语文对选文的层次安排。教材将选文分为核心课文和辅助课文两类,前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后者可以选讲或让学生课外自学。但核心课文和辅助课文的划分并不绝对,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做相应调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就数量而言,本教材选文 99 篇,较同类大学语文教材选文数量稍多( 除徐中玉第八版选了 124 篇之外,其余教材大都在 60 篇左右) ,目的是为教师个人的选择提供较大的空间,同时也为学生的课外自学储备必要篇目,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不仅如此,每个单元后面均设有“本单元推荐阅读篇目”,提供数十种阅读文献,学有余力的同学完全可以通过它达到进一步深造的目的。

    四、编辑阵容强大,学术视野开阔,充分展现了大学语文之“大”

    浙版大学语文的编辑阵容用强大二字形容殊不过分,因为这是语文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强强联合、联手打造的“大”学语文。

    先说两位主编: 王建华教授是国内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在汉语言文字应用规范、现代汉语语境及语用学与语文教学等领域有开创性研究,在《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7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 4 部,主编教材与著作 20 余部,独立承担或主持国家级、省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 课题) 8 项,获得各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10 余次,其中国家级奖 1 次,省政府奖 3 次。王建华先生对《大学语文》的理解有着高屋建瓴的卓识远见。主编之二西渡是位青年诗人。诗人以主编的身份参与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这在大学语文课程教材编写史上估计并不多。而事实上,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诗人恰恰是最应该参与的,因为他对语言的敏感超过任何人。在教材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痕迹,以语言与人的关系,唤起母语与学生存在的联系,这样的编写理念只有诗人才会拥有。因为西渡,该教材“母语主题系统”的创建有了保证。

    再看顾问和编委。卓越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和教育部语言文字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担任了顾问一职,这使浙版大学语文有了更高的起点和更深的学术背景及获得更多认同的可能。还有一位顾问是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王尚文教授,他是有着丰富中学语文教育经验的高师语文教育研究专家,浙江省语文课程教学论的领头雁,浙江省功勋教师,2002 年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王尚文先生不仅深谙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而且对我们母语的课程定位及学习规律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研究深度( 著有《语感论》) ,他曾主编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教材《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参与主编《新语文读本》等多种语文教材。他的加盟对于如何解决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的衔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于编委,其中既有高校长期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资深教师和研究学者,如何二元先生,也有文学、语言领域的研究专家,如叶世祥教授,朱文斌博士,陈喜珍教授,更有中学语文教育领域的教学新锐,如郭初阳老师,蔡朝阳老师,甚至还有潜心宗教研究的哲学博士,如朱文信先生。编委中就年龄言,半数竟为 70 后的新人,这样的编辑阵容怎么能不打造出最贴近大学生、最贴近大学语文的教材呢? 正因为这样,浙版《大学语文》是一本在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和发展史上具有了其特殊的意义,它的出现不仅遇合了何二元先生等学界有识者对“母语主题系统”的期待,而且拉开了大学语文课程“回归自我”“拯救自我”的大幕,它实现了对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重大突破,将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产生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大学语文·出版说明〔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1-2.
    〔2〕以下单元描述详参王建华主编.大学语文·出版说明〔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周家洪.大学语文教材的不足及改进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 3) .
    〔4〕傅书华.关于高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若干思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 4) .

    作者简介: 曹颖群( 1976 - ) ,女,浙江诸暨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179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