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陈志国:关于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探讨
【时间:2010/2/19 】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25卷第4期2008年4月 】 【作者: 陈志国(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已经浏览4663 次】

  [摘要]加强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必修语文,是通识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理性回归的体现。
  [关键词]大学语文;通识教育;理性回归

  2006年年底,教育部召开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教育部在会上建议全国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语文课,以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现状、课程定位、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同时提出高校应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教育部的有关建议得到了与会各高校以及语言专家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

  一、加强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语言是民族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作为记录、保存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最高标志。”这说明一个人爱祖国就不能不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也不能不爱自己的母语。汉语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通用语言,是中华民族的标志,维护和提升汉语的地位就是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

  事实上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把语言作为国家民族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方面,保护自己民族语言的地位,控制外来语言对本民族或本国语言的冲击和同化;另一方面,在本土以外推广自己的语言,提升自己民族语言的国际地位。历史上,很多企图征服外民族的征服者都不放弃推行自己的语言,欧洲征服美洲大陆推行本民族语言,及二战期间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强行推行日语都是明证。

  正因为母语对国家、民族极其重要,所以以色列人不懈地捍卫自己的母语希伯莱文,他们从建国之初的90%的人已不会用希伯莱文的悲惨事实中觉悟到:一个没有本国文字和文化的民族,不能立足于世界。通过努力,希伯莱语言后来成为受人尊重的官方言语。法国政府更是不惜血本来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法国甚至为确保自己语言的纯洁性,已经把保卫法语的条款写入了宪法。这说明,语言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主权的象征。保护母语教学地位,加强母语教育,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表现,更是爱国主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具体表现。

  台湾著名学人余光中先生说“: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因为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可以说汉语本身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可复制的文化。语文学科从事的是母语教育,她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天然优势,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更重要的是,中华文明的复兴是谁也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中国走向世界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媲美于世界上任何文化。而中华文化的载体就是汉语文。因此,学好汉语文就是传承和光大中华文化。这是每个爱国的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

  二、大学必修语文是通识教育的必然要求

  大学必修语文无疑是一种矫枉之举,是对以往某些高校过分重视英语教育而忽视母语教育的修正。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大学开设语文课的必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通识教育的概念发端于西方,近年来这一概念在国内也日益受到重视,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其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传授基本知识、技能等的教育,以此来让一个国家的大学生有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而通过开设大学语文,必然会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传统民族文化素养有所裨益,从而让我们的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根基之中。

  从西方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它们是普遍重视通识教育的,而包括文学在内的人文教育正是其中的重点,比如美国通识教育的核心就是讲授西方的人文经典。
  
  从这些角度来说,大学开设语文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能因为与理工科专业学习关系不大就随意忽略,更不能将中小学已开设过语文课作为大学就不再开设的理由。

  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让大学生们少写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显然不应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大学开设语文课应有更高的追求,其与中小学开设语文课应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在教学模式上更应有所改进。

  值得反思的是,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已开设了12年,可是有许多大学生连句子都写不通顺,甚至是词不达意,应该说,这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僵化不无关系。大学开设语文课,因为授课对象是大学生,所以要求任课老师有更加广博的知识,授课语言要更加生动,教学方式应更加灵活,能够给学生生动详尽地讲授文学经典,并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经典。由此,大学语文必然会成为最受学生们欢迎的一门课,甚至能激发起一些在初高中阶段不愿意学习语文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上,大量进行经典阅读,也正是国外高校开展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的成功做法。

  要让大学语文部分承担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使命,就应将其提高到搞好通识教育的高度予以充分(上接第65页)重视,努力进行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喜闻乐见”。

  三、大学必修语文是教育的理性回归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但汉语教育教学近年来却呈现出“外热内冷”的态势。一方面,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另一方面,国内高校语文课程却逐渐被“边缘化”,突出表现为“学生冷落、教师无奈、领导忽视、课时压缩”,一些高校甚至干脆取消大学语文。语文学习的缺失,直接导致大学生汉语认知能力的下降。一些学生基本的字词句表达能力都很差,写出来的东西令人不忍卒读,和人交谈时也是白话连篇、词不达意。前些年甚至还爆出某高校的古诗词鉴赏竞赛第一名竟然是外国留学生的新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汉语教学遇冷,折射出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的功利主义和浮躁心态。如果说中小学是“应试教育”,一些高校表现出来的则是另外一种“应市教育”。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不少大学把眼光盯在就业率上。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砝码,学校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教学中大量增加理工类应用学科的比重;为了体现与国际接轨,学校提升英语的教学地位,纷纷出台“英语四级不过不能毕业”的土政策。今年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把“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必修的院校约40所,同时有1000多所高校把英语作为必修课,二者形成了鲜明反差。

  教育的本义是教书育人,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对于高校而言,其服务对象不是用人单位而应是学生,就业率只是一项指标,而不能成为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是通过基础阶段教学就可以完成的,大学不能成为“断层”。同时,语文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其作用是体现在潜移默化之中的。

  正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所言“,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学习语文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增强其文学修养和道德素养,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去。同时,汉语是民族传统、文化理念、道德准则、思维模式的载体,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接受爱国教育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积淀,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学科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通过语文教学提高语言的使用能力,也能提高人的理性思维水平,推动科学技术从实践层面上升至理论高度,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由此可见,高校必修语文这一决定,是基于汉语重要性的重新审视所作出的,体现了教育的理性回归。当然,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各高校及教育部门还要在教材编写、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探索创新教学方式,保证语文教学课时,真正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个人全部知识的根基,是须臾不可离身的工具。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比外语的作用更大。况且,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决定了语文内涵的无比丰富,更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研修语文理应成为一生的事情,绝不可以在大学阶段贸然荒废。大学生既是国家物质文明建设者,又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承者。为了不至于培养出“空心人”,在大学有必要开设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人文课程。

  (责任编辑:徐冰)

    [作者简介]陈志国(1980-),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100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