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介绍

大学语文(阙建华)
【时间:2009/12/20 】 【来源:无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065 次】

书名:大学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特色教材系列

作者:阙建华、刘雪梅

初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167464

定价:31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09-9-7

 

 

图书简介:

 

编写本教材遵循这样的思路:1.注重选文本身的文学性、审美性和启发性,所选必是传诵已久的文学名篇,凡实用文、政治类的文章基本不选;秦汉诸子、魏晋文章等略有例外。2.以文学史为经,以文体为纬。选文尽量涉及诗文辞赋、词曲小说及戏剧各种文体,但也不刻意求全。3.现当代文学各大师总集全集选集甚众,故尽可能“避熟”,选一些大家不易看到而有意义的文章。外国文学数不胜数,所选几篇多为语体文,故名“汉译外国文学”。4.尽量与中学语文教材拉开距离。文章的结构,每篇文章除“题解”、“正文”、“注释”外,还有“思考与练习”、“辑评”等内容,以作思路上的拓展和深化。

 

本教材是为重点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本课程而编写的,适用于理工科、农林医、经管法、外语艺术、文化传播教育心理等专业选用。教师可酌选部分篇目精讲,韵文部分可要求背诵,大部分篇目作课外泛读和拓展阅读。

 

前言:

 

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几乎是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兴起同步。早在20世纪初,当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时,就规定在预科中开设国文课。30年代,全国的大学基本上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国文课,故称为“大一国文”。当时讲授国文课的教师,大多是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语文前辈、学术大师,如梁启超、闻一多、沈从文、郭绍虞、朱东润、朱自清、吕叔湘等等。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片面学习苏联,割裂了很多综合性大学,兴办了一系列单科性质的学院,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很多没有文科的大学就此中断了大学语文的教育。持续了近50年的国文课程遭遇取消。

 

1978年秋,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首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在南大率先开课。之后,匡亚明先生和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主任的徐中玉先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联合倡议,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大学语文”课,使新中国成立后中断了整整30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新开设。紧随其后,我国的许多大学都相继恢复开设了大学语文。到现在几乎全国所有的高校,以及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和自学考试等,都开设这门课程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日益受到重视。和大陆不同,在港台地区和海外的大一国文,中间没有中断过,保持了一以贯之的教学传统,值得我们学习。

 

全国各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基本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教育部高教司明确规定:“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

 

大学语文课,究其实质,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及经典文学的学习。放眼世界各国,在大学低年级学生中,继续进行本国语言文学的阅读和教育,也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通例。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在教学内容上,多以阅读研习本民族古典作品为主。大学语文在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母语及经典文学的教育。中小学不得不搞应试教育,按照考试出题的概率和形式来组织教学,比较忽略语文文本的文学性、审美性、趣味性和启发性。虽然也要求背诵诗词、文言文、成语等语言材料,却较少引导学生去领略文学作品的美。对于某些文学作品也只是从文字入手,分析作品的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故学生虽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却不能培养起对语文的兴趣,也算是语文的悲哀。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母语中最好的部分不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传授,中小学打基础,语文学习可以实际些,而大学语文则要追求经典高雅与理想。古人早就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从本质上讲,大学语文要学习母语中最高雅的内容。人生中俗的方面可以从生活中习得,雅的方面一定要在学校教育中获得,而最高雅的部分则只有在高等教育中才能获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等教育已是他们系统学习母语的最后机会,如还未能完成母语高雅部分的学习任务,他们将终生与这些内容失之交臂。从广义上说,大学语文不仅仅传授语言和文学知识,还承载着对中华文化传播和推广的重任。大学母语教育应当是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文学、文化基本素质教育的系列课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当前社会实用至上的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校语文教育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母语危机”。母语教育是其他一切基础教育的基础,它为学生接受其他教育提供了一种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工具和媒介,为学生提高认识、激发思维、修身养性、培养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载体。

 

但是,大学语文课时量有限,一般就上一个学期,32个学时,多则64个学时,一般也就讲十几篇文章,显然无法容纳更多的内容。如何遴选那些浩如烟海的名篇,是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都在尝试探讨的问题。在十几年教学中,我们用过五六种这样那样的教材,各种教材的编写方式不尽相同。一般教材或用文学史做线索,以论带史;或按文章体裁做线索,记叙、抒情、议论、说明、应用;或以修、齐、治、平等人生修养要素做线索;或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编排,各有特色,也各有利弊。另外,不少大学语文教材与中学语文篇目重复甚多,拉不开差距。

 

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重新编写这本教材,大致遵循这样的基本思路:

 

一、注重选文本身的文学性、审美性和启发性,所选的必是传诵已久的文学名篇,“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萧统《文选序》),凡实用文、政治类的文章基本不选。当然,由于古典作品文史哲不分,故先秦诸子、魏晋文章等略有例外。

 

二、以文学史为经,以文体为纬,每个文学时代先做个文学史描述,让学习者先有个总的印象。选文尽量涉及诗文辞赋曲小说戏剧各种文体,但也不刻意求全。选文尽可能多,精讲几篇,大量作品让学生课外自己研读体会。

 

三、现当代文学诗文小说戏剧,各文学大师总集全集选集甚众,且印刷发达,市面上较易找到,故尽可能“避熟”,选一些大家不易看到或不易找到的文章,或不甚熟悉而颇有意义的文章。外国文学数不胜数,所选几篇,多为语体文,故名“汉译外国文学”。

 

另外,本书不是中文系文学史和作品选的压缩版,也不做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本。有的老师通过文学史或作品的讲解附带介绍哲学、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知识,也是有益的尝试。本教材在选篇时也尽量与中学语文教材拉开距离,尽可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今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力度很大,版本很多,篇目不尽相同,本书选文如与之有所重复,也在所难免。但正如《文心雕龙》评价屈赋的学习价值:“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学习者程度不同而显出层次之高低,文本相同也可提供一种衔接、比较和参照,故不刻意避免重复。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编写是在2006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语文》(主编王育杰,副主编阙建华)的基础上调整更换了部分篇目,重新编写的。每篇文章除“题解”、“正文”、“注释”外,增加了“思考与练习”、“辑评”等内容,以作思路上的拓展和深化。原来参加编写的北京科技大学王育杰、丁放、张国龙、邵明颖、余娉娉老师,北京工业大学赵卓等老师因故未能参加此次编写,对他们过去所做的工作,仍致以敬意。

 

在全球化影响下,中国社会文化正在发生重大转型。广大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纯文学教学语境已不复存在。文学研究也正在进行着文化研究转向。因此,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创新教学思维,在“守正出新”上做文章,不仅形式要新,而且教法要新。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虽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语境相差甚远,但这些文明的积淀并未消逝,它还是生生不息,仍然能给我们以启发和智慧。教师在讲授时,不能忘记应结合当下大众文化的语境、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以及各种新的文化现象。

 

本教材是集体编撰之作,各章的风格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中一定有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作者及编写分工如下:

 

阙建华(前言、第二章、第三章、第七章);刘雪梅(第九章、第十章);杨春俏(第四章、第五章);王鼐(第六章、第八章);范凤仙(第一章);董利晓(第十一章)。

 

编者

200981

 

 

目录:

 

第一章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述

《诗经》选读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国语》叔向贺贫

《老子》老子论哲学与美学

《论语》孔子自画像

《孟子》孟子论浩然之气

《庄子》选读

《荀子》驳墨子“非乐”论

屈原渔父

宋玉九辩(节选)

先秦儒学选读

 

第二章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概述

李斯谏逐客书

贾谊鸟赋

司马相如长门赋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班固诸子出于王官

张衡归田赋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曹丕典论·论文

曹植洛神赋

王粲登楼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庾信枯树赋

刘义庆《世说新语》三则

干宝《搜神记》二则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第二

 

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高适燕歌行

王维终南别业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杜甫江村

李华吊古战场文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杜牧题定州开元寺水阁

李商隐曲江

韦庄女冠子

李璟浣溪沙

元稹莺莺传

 

第五章两宋文学

两宋文学概述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柳永鹤冲天

苏轼定风波

苏轼后赤壁赋

黄庭坚寄黄几复

李清照蝶恋花

辛弃疾贺新郎

陆游沈园(二首)

姜夔暗香

错斩崔宁

 

第六章辽金元文学

辽金元文学概述

元好问论诗绝句(选二)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小亭送别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白朴梧桐雨(第四折)

高明琵琶记·糟糠自餍

张可久【黄钟·人月圆】(春晚次韵)

乔吉【正宫·绿么遍】(自述)

 

第七章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概述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罗贯中三顾茅庐

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冯梦龙唐解元一笑姻缘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

袁宏道徐文长传

 

第八章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概述

吴伟业圆圆曲

纳兰性德长相思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

曹雪芹宝玉挨打

蒲松龄青凤

洪昇长生殿·惊变

孔尚任桃花扇·却奁

 

第九章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概述

陈独秀敬告青年

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鲁迅风波

周作人我学国文的经验

茅盾子夜(节选)

冯友兰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第十章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概述

季羡林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李锐沈从文:另一种纪念

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

余秋雨这里真安静

章必功《红楼》诗话

余光中寻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第十一章汉译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概述

《荷马史诗》阿喀琉斯的愤怒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节选)

托马斯·杰弗逊美国独立宣言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647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