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林亦农:当代大学语文教育五派主要观点述评
【时间:2009/12/7 】 【来源:《学理论·中》2009年第7期 】 【作者: 林亦农(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课部,长沙 410116)】 【已经浏览3422 次】

    摘要:新时期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一些人文学者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出版了数百种大学语文教材,展现了多姿多态、异彩纷呈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先进理念主要体现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五个重要派别里,它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共同引领了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的大潮。当代大学语文教育也存在明显局限,这就是常脱离大学语文本身去谈语文教育,且无视大学语文学科群既高度综合,又深度分化、广度辐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选文教育;人文教育;文学教育;语文专题;人文语文;大学语文学科群

    继20世纪90年代末“中学语文教育批判”之后,本世纪初的大学语文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语文教育批判”与此前的“中学语文教育批判”一样形成了一股热浪,仅200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报》等权威媒体连续刊载了数十篇相关文章。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一些人文学者就大学语文教育的理念、历史、现状、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展开全方位的研讨,内容涵盖了整个语文学科。可以看出,当代大学语文教育取得了多方面的实绩,大学语文教育的先进理念异彩纷呈,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举不胜举。它们有的继承传统、守正出新,有的大胆革新、与时俱进,有的方向明确、开掘深入,有的抓住主线、特色鲜明,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理念与教材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共同引领了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的大潮。本文将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观点归纳为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和人文语文派五个重要派别,并作简要述评。

    一、选文教育派

    该派的代表人物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徐中玉先生,其代表性教材是多次修订且现在仍在发挥广泛影响的两种前后相承的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1978年秋,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倡议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1980年10月华东师大和南京大学联合倡议,在上海召开了有20所高校参加的大学语文教学讨论会。1981年7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出版,这是我国新时期以来第一本具有全国性质的大学语文教材,它的出版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校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该教材先后修订达四版之多。1996年,由教育部组编,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逐步取代了前四版《大学语文》,并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和“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05年,徐中玉先生再出《大学语文》新版。该版教材打破了以往的散篇组装方式,采取主题词加文选集成单元的模式。该教材在编排方式和选文标准上,体现了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在前几版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该教材体现了徐先生一贯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思想。徐先生认为讲授大学语文这门功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对本国语文较高水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精品的鉴赏水平,而且有利于他们学好其他学科,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培养他们的高尚品质,使他们成为有通才基础的建设人才。他一直坚持以精选中外丰富优秀的文化、文学作品来作为感悟、薰陶、启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材料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这门课程选文应以本国为主,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要选些现当代国内外名家的文学精品。”[1]他认为,选文是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古今中外贤哲们思想、情感的结晶,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能焕发出浓郁的艺术魅力,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学生们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可以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受到潜移默化的薰陶,从而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巨大影响。他主编的教材,选文系真正的精品,有深度、有魅力,并丰富多彩,各臻其妙。他认为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必须把重点放在讲好文学精品本身上,不能像中学语文教学那样把重点过多落实在字词句篇的理解和作品思想“微言大义”的挖掘上,忽视整体把握,而应经过教师引导和课堂讨论,把作品讲活、讲透,使学生把握其中的人文内涵。

    徐中玉先生以作品为阵地来传输语文知识和培育人文精神,抓住了语文教育的精髓,突出了语文教育的重点,为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和大学语文教材却未做全新的改变以跟进时代的变化,加之选文篇目对中学语文教材的过量重复,本套语文教材逐渐被视为传统大学语文的代表,受到较多的来自各家各派的批判。

    二、人文教育派

    该派的代表人物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夏中义先生。2002年9月,他主编的三卷本《大学人文读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夏中义教授在《大学人文读本》的《总序》中写道:“《读本》旨在为当下中国大学生的‘精神成人’提供系统的优质思想资源,这就意味着它是在尝试现代人文视野的重新整合,即通过对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谱系的纵深勘探暨合理配方,以期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全方位、几近全息型的优质思想营养。”[2]此后,评论界人士竭力张扬“取代”说,他们认为“,新锐的《大学人文读本》即将取代传统的《大学语文》,应该让“大学语文”走向“大学人文”。他们认为,仅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讨论大学语文,难以触及问题的症结所在;仅从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立论,也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只有让“语文”走向“人文”,才能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此后,夏先生一发而不可收,力图将其人文教育贯彻到底。2003年,他出版了《大学人文教程》,2004年创刊《大学人文》杂志,2005年6月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主编的《大学新语文》。该教材再次展现其以思想见长的一贯特色,更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他认为,应将大学语文教育定位在人文教育的高度,突破现有大学语文教材偏重知识性和工具性的特征,跳出了民族文化、文学以及国粹的框架,以人类普适价值为参照,将时代性和世界性两个重要元素带入其中,改变目前大学语文教材滞后于时代的被动状态,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带领他们进行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观照,引导他们进入更加深远广袤的精神领地,培养他们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该教材力图打破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套路,它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学的巨大魅力,激发其追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相,培养其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铸造其健全的人格和人文关怀意识。

    人文教育受追捧给教育界以深思和启示:为大学语文注入全新的人文要素,或许是大学语文摆脱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现代大学是一座精神城堡,它点亮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境界,大学语文教育也应像人文教育一样,担当起传承人类文明薪火、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如果能够积极面对现实,兼顾人文教育和审美需求,也许能够在调整和转型中走出一条改革新路。但大学人文教育的任务应由所有人文学科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来完成,不能单纯依靠大学语文教育。如果让大学语文完全变成大学人文,这无疑会消解大学语文。

    三、文学教育派

    选文教育派仍处于局部性的不自觉改良状态,人文教育派又难免陷入包罗万有、负载过重的境地。有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合力编撰并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条改良《大学语文》的新思路:主张直接回到文学元典,强调从文学的角度,以文学的方式,用文学教育代替语文教育,从而大力提升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钱理群教授认为,以《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以文学教育代替语文教育,是“取法乎上”。文学大于语文,文学高于语文,文学也包含语文。“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的区别,在“语文”上无法反映,只能用文学的标尺反映出来。因此,在中学语文之后,继之以“大学文学”,是归本认宗,反之于正。通过理解文学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与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大学文学教育,给学生指出了一条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道路,让他们在文学的世界里和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可以使他们呼吸到高山之顶的新鲜空气。他认为,应让大学生回到作品,回到文学现场,让文学成为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大学文学》也是通过选本的方式来践行其大学语文教育理念的。全书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四编。每一编中,遴选出若干经典文本,首先加以简要解说,次附互文性的参考文献,文末则缀以思考题。从形式上来看,这仍未脱一般教材之窠臼。但深入细察,可以发现该教材从大的编目安排、框架设计到细部的文字表述,都加进了一些“个人的私见”。正是这种私见,成为其闪光之点,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导引读者对文学元典作出最为个人性的读解。

    《大学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发起了一次向既往大学语文教育体制的挑战:一方面,它以明确的文学教育方向,向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当代传统大学语文教育势力圈发起冲击,直言“大学语文”概念的含混不清,独树一帜地提出“文学教育”的全新理念;另一方面,它倡扬阅读文学元典,力图在文学史与文学理论这两个“凶悍的超级大国”不断垦殖名著经典的困境中寻找突围,以恢复文学阅读中饱满充溢的聪明才智、情感想象、美感灵性———这正是人文教育最为本质也是当下语文教育尤为欠缺的内涵。大学语文教育在作品教学中吸取文学教育的多元解读方法和个人性的深入体悟都是非常必要的。但以文学教育之深之偏来完全取代大学语文教育之整体,将大学语文这一基础性修养变成文学专业教育,则值得商榷。

    四、语文专题派

    该派的代表人物是北京大学的温儒敏先生,代表性教材是2003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语文》。该教材给大学语文以“高等”的教学定位,建立起完全区别于中学语文的、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语文教育的崭新形态和教学模式,尝试建立一门富于变革意味的课程。温儒敏先生认为,大学语文应当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以及眼光和品位的养成。他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必须兼顾语文课的工具性,给学生多一点阅读和写作的机会,更要通过这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感悟力和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该教材完全打破了传统惯有的文选讲解的模式,而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外加文选,并引入阅读、思考和写作的“拼盘”式模式。全书共分25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分三个层次,内容合理搭配。第一层是专题讲座,也就是导读,大都由著名专家撰写,具体地介绍与专题相关的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史、文化史、艺术史等方面的知识。它不是面面俱到的介绍,而是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配合文选做讲解与赏析,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第二层次是与讲座导读配套的文选,有的是单独一篇,也有节选数篇的。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材料。选文一般避免与中学教材曾经入选过的课文重复,注重其经典性价值以及文字的精美。第三层次是拓展阅读材料,包括与专题相关的作品以及代表性的研究观点摘录,这主要是泛读的材料,也为那些对专题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线索和指引。这三部分内容中,文选部分最重要。教师讲授以文选为主,泛读部分也是和文选配合的。该教材紧扣“语文”,在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专题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有一个感性的、又有一定系统性的了解。

    该教材是目前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大胆突破传统、形式尤为新颖、特别适合于综合性大学学生的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模式,内容涵盖了《诗经》、《离骚》、《论语》、《老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现代小说和通俗文学等等经典性文学与文化精品,应该说该教材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有较强的学术性,这一使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给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以很大的震动,同时也给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以很大的启迪。但该书内容太专,涉及面也不够宽,不大适合非综合性大学学生使用。

    五、人文语文派

    该派的代表人物是周金声和江少川教授,其代表性教材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人文语文》。该教材将教育教学对象主要定位在普通本科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针对这类院校人文师资和文科专业薄弱以及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将人文与语文结合,确立“精神教化+语文技能”的全新思路。在语文教育观念方面,该教材坚持大语文观和文化语文观,把现行的“大学语文”改良为“人文语文”这一新型课程模式,打破传统的单向度的纯文学教学,既关注生动、优美的文学形式载体,也注意选读哲学、美学、历史、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方面的作品,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更广泛和更具文化内涵的知识,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在编排体例方面,该教材框架新颖。从总的方面按文学文化史的线索分为“中国上古文学与文化”、“中国中古文学与文化”等五大部分,每个大部分里面又包含“名家名著与专题”和“作品研读”两类。这种编排设计,既突出了综合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梳理和整合中学以来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文化观,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与交融。在教学方法方面,该教材突破传统的“一本书”“讲记”模式,引领学生寻找知识的源流,开阔其人文视野,培养其自学能力;它强调搭建知识框架结构,引领学生做泥瓦匠;它导读名著,论析精品,引导学生深入思索,触类旁通。该书引入文学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借鉴日常研读的方式,打破传统教学和教材单篇介绍、详细分析的固定模式,在史论过程中举例评介作品,使学生在整体的发展动态中体悟作品的价值。

    该教材致力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以文化的眼光沟通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拓展系统知识,有意选取了《哥本哈根精神》等这样一些反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完美融合的人格美的文章,还撰写了“《梦溪笔谈》与中国科技文化”这类反映中国科技的专题,以增进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民族自信心。编者在作品阅读部分不发表任何意见,只力求精选名家经典性评论和有启发性的拓展资料,再提出一些有趣的疑问和建议,让学生去完成研讨和演练。以读、思为重心,拓展阅读面,使学生有话想说,有物可写;以说、写为展台,促进学生学识升华和深化,形成独见。这种精心的设计和编排,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六、结语

    当代大学语文教育常脱离大学语文本身去谈语文教育,将大学语文教育中学化、非语文化或泛语文化,大学语文要么变成大而无边的人文教育,要么变成窄而深狭的文学专业教育,都是没有科学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贯穿其中。科学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来自于对“大学语文是什么”、“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等等基本问题的深层追问和不断求索。新时期以来的大学语文教育至少存在以下十二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在纵向上没有明确整个语文教育系统的具体构成以及大学语文教育在其中的位置;二是在横向上没有形成大学语文学科群的整体观念;三是没有厘清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四是没有确立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五是没有明确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六是没能很好地吸取传统语文教育之优长;七是不重视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八是不重视具体训练在语文能力形成中的作用;九是不重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习得;十是大学语文教材缺乏深刻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科学的通识性和厚重的历史感;十一是没有弄清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人文教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十二是没有理顺大学语文教育与各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再加上一些外在因素,如未被教育部列入公共必修课、大学领导忽视、高校开课随意、高校办学理念的功利性等,逐步导致大学语文边缘化,使之变成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笔者认为,只有将大学语文纳入到整个语文教育系统的坐标轴上进行考察,从纵横两个方向对其加以剖析和研究,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大学语文教育。从纵向上看,“大学语文是联结前大学语文和后大学语文的一道桥梁。它既应是前大学语文的总结和升华,更应成为开启后大学语文之门的一把钥匙;它既应是学校语文的终点,更应成为未来终身语文的起点。”[3]从横向上看,大学语文教育不应是一本包罗万有的《大学语文》教材的单打独斗,而应是整个大学语文学科群中各门语文课程的群芳竞艳。大学语文学科发展到今天,它既高度综合,又深度分化、广度辐射,正在和已经形成一个大群落——大学语文学科群。

    大学语文学科的高度综合,需要和呼唤有识之士努力建构一门全新的大学语文通论课程。这门语文通论课程不同于前大学语文和后大学语文,它既应对前大学语文作总结、融汇和升华,又应对后大学语文修养起指导作用。要完成这一神圣使命,这门语文通论课程就应以全部语文发展史、语文教育史和当代语文教育实践为宏观背景,以“语文究竟是什么”和“大学语文究竟是什么”的究问为主线,创造性地提出并科学地论述语文的生活基础、语文的学科本质、语文的思维方式、语文的主要问题、语文的基本内容、语文的研究派别、语文的分支学科、语文的历史演进、语文的学问方法、语文的修养与创造等问题,旨在拓宽大学生们的语文视野,撞击他们的语文思维,激发其语文兴趣,提升其语文境界;在对语文层层深入地追问中,使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语文习惯,习得科学的学问方法,具备科学的语文理念。语文通论课是整个大学语文学科群的绪论和引子,它应成为高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大学语文学科的深度分化,已形成大学语文的能力本位课程和知识本位课程。能力本位课程包括口才课、写作课、阅读课等等,知识本位课程包括语文教育史、语言理论、文学理论等等。在大学阶段,深度分化进程中的大学语文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来开设,比如在高校各专业可开设相应的应用文写作课——在财经专业可开设财经文书写作,在法律专业可开设法律文书写作等等。

    大学语文学科的广度辐射,已将语文跟社会生活和其他非语文学科尤其是哲学、史学、艺术学、宗教学、民俗学等等人文学科联系起来,形成精神本位课程,如有些大学开设的《大学人文读本》等,这类课程是后大学语文阶段的修习核心,是语文修养的终极目标,属于泛大学语文的范畴,可作为大学阶段的选修课。掌握人文知识,形成人文素质,树立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境界,是这类课程的基本目标。

    大学语文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基础上的一个飞越。这个飞越要求整个大学语文学科群中的各门语文课程具有较高的系统性、理论性、综合性、专业性以及作品解读的个人性。它向全体大学师生的知识构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是这种挑战,才给当代大学的教学双方提供了动力源泉,带来了学教激情。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林亦农.大学语文课程的二向三深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4]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4-05-14.
    [5]夏中义.大学新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大学文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温儒敏.高等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8]周金声,江少川.大学人文语文[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彭光芒.大学国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王建国)

    作者简介:林亦农(1970-),男,湖南新宁人,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公共基础课部主任,主要从事写作学研究和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923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