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于莉萍: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思考
【时间:2009/9/27 】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教育科研杂志 1-18 】 【作者: 于莉萍(广西 柳州)】 【已经浏览3344 次】

    摘要:近年,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思成为一个热点,这表明了人们对于大学语文的关注,形成了有利于课程建设的氛围。面对大学语文地位发生的新变化,当前最需要做的还是切实解决大学语文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此问题主要包括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
    关键词:大学语文 定位 教材 教学改革

    2006年9月13日国家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第7部分“民族文化保护”第30条中提出了“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虽然“大学语文”的生存环境依然恶劣,但近几年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思成为一个热点,有些专家学者的议论、呼吁见诸报端,有的通过教材的编写出版宣扬改良改革的方案,有的则通过身体力行的实验证明它的价值。一门课程能让人们如此重视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对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也说明这门课的教学还存在问题。

    1.大学语文的定位
        
    作为公共课,“大学语文”建国初在我国各大学基本上都开设。建国前在许多高校中已开设,只是不叫“大学语文”,叫“大一国文”,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大学语文”。那时多少也知道一些它可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起到文理渗透的作用,有利于达到人文与科技交融,有利于培养通才。但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大学语文”课程随即不再开设,并从此中断了三十年。正常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其它专业教育严重脱节,人文教育几成一片荒漠,教训极其惨痛和深刻!

    针对这种严重违背教育规律,人才培养后果严重的状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此举立即得到了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同仁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经教育领导部门批准,中断了整整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新开设。但是在各高校大学语文课总存在着某种随意性、不稳定性感。校、系领导重视,这门课可纳入正常轨道,课时得以保证;校、系领导不重视,这门课的课时随意减少,甚至砍掉直至停开。当需要向大学生补基础知识时,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当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时,它又是素质教育课;当国家提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并驾齐驱时,它又成了“大学语文”知识课。大学语文究竟是基础课,素质课还是人文知识课?大学语文走到今天,需要探索之后的整合,实践之后的进一步定位。

    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具体任务。语文教育虽然有人文教育所具有的多功能性,但它区别于其他人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找到恰当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发挥独特的作用,切实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这是一门课程体现其教育价值的基本前提。我们认为,大学语文不是对中小学教育的简单延续。教育重点,不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而应该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培养。大学语文定位应是作为文化素质类教育的基础课程,通过文学形式传承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提高学生本国语文的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把知识内容限定在中国文学,把能力要求定位在中文的运用水平,而不是创作、研究,立足精神品质教育这一基点,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品位、思维观。

    2.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

    大多数高等院校的非文科类专业陆续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但往往有违初衷,其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大的环境不利于该课程的生存外,教材本身应该是其主要方面。《大学语文》教材的版本目前较多,但良莠不齐。从笔者所在学校开设该课程的情况来看,十余年共使用了五六个版本。这些版本,一般来说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上、合理定位上、框架搭建上以及教材内容安排上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媒介,它把教师和学生二者联系起来。精心编写教材便是实施好大学语文教育的关键。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一是它涉及到文化传承和人文素质的提高等问题;二是课程本身由于市场经济的功利导向、人们受短期行为的影响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三是学校层次不同而对教材本身的要求存在差异。在此种情况下,对于教材改革的问题应尽可能地做到因势利导,贴近学生的需求。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体例的安排上要考虑如何精选篇目,文化知识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取舍。选择的思想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注意所选课文和由课文带入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比如说北大教师开设了“金庸武侠小说系列讲座”,场场爆满,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学语文课必须走出枯燥、沉闷的课堂,面对无限丰富的社会生活。
        
    我们认为,一部好的教材,应能鲜明地体现出编写者的教育理念。大学语文教材不应该仅仅是修读课程、获得学分的工具,而应该是一本课余读物。书中的精品名篇应该有嚼头,有余味,每读一遍就能有一遍的收获和感受。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应该值得伴随学生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甚至更久远。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应该是人文性、审美性、趣味性、工具性、新经典性的统一,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选文中的古今中外问题。时代在进步,要求在选文的眼光上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我们要重新考虑一下教材中现当代文学类作品的设置。在作品选择上既要突出其美文特色,更要审时度势,贴近时代需求。作品选择在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力求古与今、中与外作品的精、多、全、新。坚持题材风格的多样化,所选作品基本应涵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既要有名家传世的经典之作,又要有新人的鼎力作品。同时我们目前面临着一个全球化的语境,接触到外国文化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教材中的外国作品不应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也不一定要选择那些历史上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而要选择那些能够表达人类普遍认同观念和展示时代进步的作品。

    2.2 选文中的文理交叉问题。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那些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现在一些“大学语文”的革新思路恰恰在这一点上没有充分的考虑,而使一门大学公共课的设置向中文专业课程过分倾斜,反而弱化了“大学语文”本身丰富的内涵,最终使学生丧失对课程的兴趣。

    2.3 编写的体例问题。编写体例应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教材要有较大的课文容量,满足教学对阅读量的要求,同时提供相对系统的作者作品背景资料,为精确而合理地理解作品提供条件。至于理解要点和评价方向一类的指导性内容,则尽可能不安排或少安排,减少对自主思考的限制。篇后“思考与讨论”,应多为启发式,不求指向唯一答案,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从大学语文不短的历史来看,每一种新的教材的出现,都代表着一种编撰思想和观念上的变化。如果我们改变一下眼光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每一本《大学语文》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朝着共同的人文理想不停跋涉途中的一个驿站,它永远是在进行时态中的。

    3.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主要的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这种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学生有了这方面兴趣,在他们以后的一生中,会不断地积累学习,受用无穷。从长远角度来考虑,也就等于提高了素质。

    3.1 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强调审美性和人文性。所谓审美性,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判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所谓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
    
    中小学语文课教学,从识字入手,字、词、句、章、篇,循序渐进,如果我们把“语文”一字理解为“语言工具”和“文章内容”两个组成部分,那么可以说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以语言带文章,侧重点在前者。而大学生经过了12年中小学正规的语文课学习,又通过了高考,对于他们来说,运用现代汉语书面语来正确理解和通顺表达应无障碍,也有能力正常地阅读一些文言文作品。所以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侧重点应该是“文章内容”,是通过阅读,对作者、时代、社会、人和世界得出科学的、深入的、全方位的、融会贯通的、创造性的理解、感受、认识和反应。

    3.2 大学语文应更重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独立思考的主见、质疑辨伪的敏感、触类旁通的联想和不拘常规的想象,都是获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良好学习素质。前人、他人的作品,有正有伪。教材选择的课文当然都是精品,但难免存在“虽正而不至焉者”,还有的在当时当地是至理名言,此时此地则应重新评价。何况分析、评价一篇文章,结论常常是多元的、可变的,没有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今天的大学新生一般都受过良好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但毋庸讳言,中小学语文课应试教学模式的副作用也是明显的,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约束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学习大学语文课尤其应强调独立和创造,克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副作用。我们主张读文章要树立与作者平等交流的观念,不轻信,不唯书,敢于向名人泰斗问一个“为什么”,大胆质疑辩难。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大学生和中学生比,并不是“进一个门出一个门”的简单问题,而是本质上的跨越。中学是无心看风景,大学则是要培养个人的审美情怀。在教学中要注重语文中丰富的传统知识、人文内涵和人性关怀。大学期间的语文学习应当是从中学语文的“是什么”向“为什么”倾斜。在“为什么”的追问中,向传统文化、人文秉性和人性关怀延伸。由这种“为什么”向历史、文化、文献、日常生活知识延伸,使语文教学通过字词,看到背后的文化涵义。除此,还可以看到文化逻辑,与现代文化进行比较,启发理性思考,使学生得到人文修养上的跨越。

    3.3 大学语文课学习内容的主干是文学和美学。良好的文学修养和一定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量对培养我们文明高尚的人格、远大深邃的眼光、灵活敏捷的思路、开阔豁达的心胸和儒雅大方的气质是必不可少的。活跃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形象思维形式,与大学非中文专业,尤其是理工医农等“非文科”专业诸多课程普遍运用的逻辑思维形式,通过文学和美学的学习形成互补,对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当然文学精品还是汉语书面语的运用典范,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大学语文课对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影响更是直接的。在大学非文科专业,像大学语文这样集中学习文学艺术知识,感受美的熏陶,强化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的课程几乎是一枝独秀,课时也极有限。然而这与我们一定阅读量的学习要求并不矛盾。因为在大学,学习语文的最关键方法是自学,是自己主动地去阅读文章,去分析领悟。教师课堂讲授的任务是展开深入的个案分析,展现作品的精妙;介绍前人、他人以及教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评价的角度和方法,提供分析的参考意见,启发积极的思考。
     
    3.4 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针对目前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状况,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不断改进。应该说,中学语文的部分失误就在于老师占据了“所有”时间,讲授了“所有”知识。大学生业已摆脱应试的束缚,而且年龄见长,作为老师完全有可能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倡导自主、讨论、研究式教学方式,鼓励百家争鸣,不搞“一言堂”,盖棺定论。这样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例如,对学生相对熟悉的内容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用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对与美术、音乐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品意境谱曲、作画,这样既能改变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角的状况,又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此外,课程考试也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如考试内容可根据本学期学生自己关注的某部名著或名篇写论文,考核标准也可由单一的期末考试分数的“一锤定音”,改为由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表现、学期末论文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的形式。
    
    在文学性较强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应尽量通过教师自身的讲课魅力吸引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工整美观的板书和神采飞扬的表述感染学生。要合理科学地利用多媒体资源,不要让讲课变成“说课”或“念课”。在这里并不是全面否定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要利用它,但不要被它所操纵,如利用多媒体教室将文字用屏幕进行演示,但应该提纲挚领,而不是把所有讲课内容原原本本做成课件呈现在屏幕上。还可以将一些作品的资料给学生播放,甚至可以将改编得比较好的名著名篇给学生们放映,以增强形象的感染力,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实现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教学互动。

    大学语文课对大学生人格、品位、情感、理想、信仰等方面的影响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的确博大精深,而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任务也的确是任重道远。作为一个大学语文教育者,如何面对文化转型所产生的困惑和挑战,如何把“工具性”语文变成“心灵内化”的语文并培养大学生的感受性、想象力、体验性,寻找一条真正传承人文精神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可行之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964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