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朱平:中国高校语文素质教育探新
【时间:2009/7/15 】 【来源: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10月 】 【作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朱平】 【已经浏览3065 次】

    摘要:普通高校大学语文素质教育在模式创新环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将更有利于促进语文学科建设,创建优秀的人文环境,培养具备良好中文素养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语文;素质教育;先进文化

    在当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才是最终的资本,通过把文化融入产品、服务、经营和管理,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最有效方式。也许,性能或者质量可以借助科技或强化的手段得以提升,但倘若缺失了文化内涵,那么就像一个人没有了性格,也就失去了魅力。十六大报告以空前未有的力度强调民族精神,强调中华文明,极富远见卓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确认、维护和保障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建优秀的人文环境,大学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中文素质应当是青年一代最基本的人文品质,它为专业学习和跨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所以,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绝非只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语文学科的基本衡量标准就是中文知识储备与中文运用能力,作为全国正规开展《大学语文水平测试》工作为数不多的几所普通高校之一,我校取得了一定的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管理经验。就历届学生的测评情况来看,其整体语文水平呈现负增长态势,即随年级升高而递减。同时参加《大学语文水平测试》的不同年级本科生,较高年级学生的平均分和总体测评水平不如较低年级学生,修读过大学语文类课程的学生分数高于未修读过的学生,喜欢中文选修课的学生分数高过不喜欢的学生。只要开设至少一门大学语文类公共基础课,大学生语文水平肯定普遍强于高中生,反之则低于高中生。愈到高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恐惧乃至反感情绪就愈强烈。大学生随年级升高而人文素养呈下降趋势并造成影响科学素质的矛盾已日益凸现,过度强化专业技能而忽视人文精神,可能会对大学生提高中文修养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一、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条件分析

    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较中学阶段发生了较大的迁移,而且由于该阶段完成以后即将面临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社会,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学习品质、研究意识、适应能力、创新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语文素质则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浪潮的激荡下,外部大环境设定了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整体“变脸”的大趋势。

    (一)人文科学特别是语文学科的繁荣是先进文化思想的源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是高校底蕴与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首先要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升。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就说:“一进大学就把学生领进狭窄的小胡同里,你让学生怎么发展?”当代青年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品质,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所以,“精于科学,荒乎人文”的思路是不合时宜的,“文理并重,兼容并包”方为正道。从这个层面上说,必须按照“通识教育”的目标,努力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突破传统教育文理疏离之局限,提高语文学科专业建设与管理水平,优化其内部结构与资源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规划,立足长远,保持特色。由此,普通高校切实转变大学语文教育思路具有了必然性;

    (二)高校教育应注重提升当代青年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以社会为己任、纳世界于胸怀的人文精神。驱逐功利、弘扬兴趣的任务主要是由中文课程来实现的,一旦大学语文教育效能弱化,实际上也就割裂了与德育的互动性。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辅德助益的功能,就必须普及大学语文教育,广为开设大学语文类课程,使之潜移默化地润泽学生的修养和情操。必须不断拓新观念,改革机制,努力创设高质量的语文素质教育体系。中国大学应发挥自身的预见力和判断力,有效地实现自身的社会功能和使命,为社会长期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可以说,未来社会的发展,包括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水平的人文科学。由此,普通高校建构新型大学语文教育观念具有了必要性;

    (三)杭州是巍巍文化大省的省会,长三角经济圈的南翼基地,它作为江南文明的中心区域已有2000年的历史。杭州的文化积淀与山水资源是城市活力的核心“软件”,而其赖以运行的最有力载体就是大学。丹麦公共空间问题专家扬·普尔先生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单纯的因素能像某个区域的大学和大学生一样,对城市的活力产生影响”,城市的全部魅力就来自于她的文化灵魂,失去了个性光辉,再华美的城市也会苍白无力。杭州和浙江的高校应抓住有利时机,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推动优秀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基准点,领会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朝创建一流大学和高教园区的目标迈进。由此,普通高校加快大学语文教育制度改革的步伐具有了当前环境中的可行性。

    二、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经验探索

    时至今日,虽然专业不断细分,但职能却日益模糊,全世界有近1/3的专业人员在从事着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工作,其中大部分是由理工类转向商业、管理、行政类的。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一个人不仅要为就职作好准备,而且要为角色变换作好准备。中文能力——包括对汉语言的理解力、表达力、审美力、评判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欠缺,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交际质量,降低其工作适应性。比如,阅读上的障碍将影响个体接受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制约其鉴赏能力、批评能力的发展;而表达上的艰涩则将影响个体运用汉语言进行项目管理、商务沟通的效能。过度强化专业技术教学可能对学生继续提高中文素质带来冲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见,开设大学语文课,应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的中文素质为基本原则。我校在借鉴其它兄弟院校的成果的同时,经过多年的摸索,也获得了自己在高校语文素质教育模式探索上的一些成功经验:

    (一)切实转变大学语文教育理念。我国传统教育文理分离的模式,使得语文学习应试性较强,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语文知识点,但只能是短暂记忆,并未转化为终生受用的素质;虽然汲取了一些语法修辞、文学故事方面的常识,但并未转换成相应的现实能量。大学语文应建立注重整体性观念的新课程标准,以不至于弱化大学前的语文知识并有所提升。大学教育之宗旨,是为了培养具有完美人格与和谐发展的人,而不致使学生成为单纯的“专业工具”和“职业匠人”。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讲述传统语言文学与文化知识,力求语词分析与作品欣赏相结合,文献查考与文化研究相结合,阅读理解与写作实践相结合,注重以文化的视野、比较的方法、历史的线索和发展的观点透析各种汉语现象与文学观念,引导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语文天地中深刻领悟传统文化内蕴并进行审美观照,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力争创立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当代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取向具有较强的社会化症候,对于热门行业与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表现出迫切的学习需求,却忽视人文修养的提高,即使读书也多倾向于休闲或情感类的杂志,以求贴近生活,宣泄情绪,而不喜欢阅读内涵丰富的经典名著。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将中文基础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开设大学语文、汉语写作等中文基础课,以语言文字为线索分析具体的文学篇章,通过汉语词汇、语法、修辞、音韵、史哲、文艺等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规范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鉴别能力、表达能力;并同时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诗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中文选修课,将文学史宏观理论与作品鉴赏个案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努力创新,以精品意识创立一流中文课程品牌,以多元的文化风格激发学生的文学热情;

    (三)积极抓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在这方面的实践中,注重把握课程设置的“量”、知识传授的“度”相结合,因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应取决于学生实际状况和人才培养目标两个因素。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分区研究的调查显示:首先,中文能力薄弱,口头交流不畅,书面表达欠佳,毕业后的社会适应力因而受到影响;其次,中文修养欠缺,制约了其阅读范围和阅读质量,也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普通高校的语文教材仍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为主,但可以适当减少文科理论方面的内容,侧重文体阅读与写作训练,兼顾应用文和文学作品,并以此构建单元教学框架。由本校中文教师集体编著的《中外经典名著解读》,以注解、资料、评析、思考相结合的形式颠覆了传统语文,提出了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导向——开放性的、例举性的而非强制性的、限定性的。通过对名著名篇的解读,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学修养,并提高其文化鉴赏品味;

    (四)努力完善大学语文测评机制。以往,对大学语文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是由任课教师通过单独命题、个人阅卷来实现,其质量与有效性往往难以保证。因此,我校目前的大学语文水平测试卷的命题已经开始由具体知识点的考查转向对综合理解的考查。和以往不同的是,在保留选择题的同时,评析和论述部分也增添了选做题。试卷淡化并消减了机械性记忆的内容,附加了自主选择的探究性试题,问题设计更多元化更具文化性征,以考查学生的中文水平为主并兼顾了个性化的阅读体会,突出强调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在基本层次上通过“人文社科必读书目”来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评判文学作品的一般能力;其次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由思考空间,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方法、独立思索才是让他们终生受益的财富;三是借鉴大学英语、计算机等专业课程的水平等级考试制度,逐步推行类似的权威性的过级定级测评机制。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激浪中,中华文化正经受着西方思潮的巨大冲击,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不断产生,理论系统、学科体制都应该随时进行自我调整,以激发科学研究回应当代情境中凸现出的现实问题的能量。如果对此缺乏体认,忽略人文精神与社会洞察力的培养,就无法真正提升青年对学术的热情。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的学科领域与其人生理想密切相关,才会充分认同本专业的价值,才会具有奉献与敬业的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的主流,它对于学生汲取知识养分、拓展文化视野、提升实践水平、开掘内在潜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柔性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承接传统,继往开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我们必须依托新形势,切实弘扬先进文化,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雅玲.理工科大学生需要继续学习语文———关于理工科大学生语文素质测试调查分析[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3):74-75.
    [2] 杜维明.人文学在建设精神家园和培养民族精神中的作用[J] .中国大学教学,2004,(1):24-25.
    [3] 杨扬.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评介[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5):5-6.

    基金项目:杭州电子工业学院高教研究课题(0318)
    作者简介:朱平(1975-),男,浙江杭州人,讲师,比较文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688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