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迟伟红:谈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时间:2009/5/10 】 【来源:管理观察·2008年11月 】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迟伟红】 【已经浏览3600 次】

    摘要:大学语文具有语言学和文化学的双重教育功能。大学语文所精选的篇章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文化元典”。它高度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包含着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思想、大智慧,充满着人文的情怀和对生命的关怀。在大学阶段,通过大学语文开展“经典教育”,有利于正本清源,涵养人文情怀,奠定人文底蕴,造就济世之才。
    关键词:大学语文 经典教育 人文素质

    一、大学语文的双重功效

    众所周知,“语文”中的“语”是指口头表达“,文”则是指书面表达。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从工具层面上看,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语言符号的识别能力和对语言的组织能力。从深层次的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文化的学习、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以汉语为主体形式的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说,语文教学具有语言学和文化学的双重教育功能。

    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走进知识大厦的第一道门槛,主要以识字、词汇、语法、篇章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为主线,属于启蒙性质和基础工具性质的教育,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尽管该阶段也涉及人文教育的内容,但一般达不到语言学和文化学的高度。大学语文则是通过名著经典的字、词、句、章,审视其背后的文化涵义,并与现实文化相比较,启发理性思考,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学习名著经典所包含的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内容。在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中,向传统文化、人文秉性和人性延伸,并由此向历史、文化、文献、日常生活和社会知识延伸。概括地说,大学语文的学习,主要是求知、求美,启蒙养正。这里所讲的美,不是通常所说的诸如美容、美发、美体等那种表面的、庸俗的、感性的、肤浅的美,而是指审美趣味和审美情操。大学语文属于“人文语文”“、涉古教育”,注重话语活动的内涵,解析其信仰、信念、价值观、感情和经验。通过大学语文所精选的文化经典,结合现代的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开启智慧,奠定人文底蕴,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以及“文学化”的人生境界,塑造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成功人生。大学语文汇集了百家的学养,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探究。在这里,学生可以领略古今中外的顶尖级大师们的风范,从其经典著作中获得教诲,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蕴。比如,读《论语》,能够让学生想见孔子的教学风范;读《庄子》,可以随他做无边无际的想象,并在寓言中领悟其人生智慧;读《史记》,可以进入司马迁那宏大的叙事空间;读鲁迅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位“民族脊梁”的大爱与大恨。通过大学语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以开阔的胸襟去拥抱世界、洞察人性,妥善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这是成功人生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会使人终身受益。因为它是生存智慧,是人生永恒的法则,是永远都不过时的知识。一个人永生不忘而又受益无穷的,便是这些播洒在他心田的智慧的种子。这从许许多多的名人、大家、伟人身上都能得到印证。

    显然,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更加关注学生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完美,强调的是人文教育特性。具体来讲,它以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文化、军事文化、管理文化、岗位职责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知识内容为主线,进而搭建了一个通识教育的平台。当然,它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实际上,它为巩固和强化中小学所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提供了一个训练和强化的可能,让语言学的知识和文化学的知识一并渗透到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发挥着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功效。

    从实用性的角度看,大学语文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大学生要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进行各种答辩和发表学术论文,这些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事实上,对文章的要求越高,越需要文章的逻辑严密、层次清楚,当然也就越需要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生活敏锐的感受能力。胸有万卷书,自然就能下笔如有神。其次,作为一种人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同时也是思维训练。语言的表达,其本质是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对内心感受的概括和再概括。当然,概括得越抽象则越深刻。再次,不论学习什么专业,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么,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做好工作总结,如何发表具有感召力的讲话等等,都离不开语文。不会表达或者不善于表达,不论是书面上的还是口头上的,都会成为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一大障碍。从目前在校学生的语文水平看,有些学生的表达能力显然还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提升。比如,一位教师曾收到学生的一则短信,短信中写到“:老师你讲的课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字字珠玑、刀刀见血。”这句话褒贬都有,很难让人接受这样的表扬或者批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一名大学生,就意味着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自发性地完善自我的过程。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应该摆脱过去那种被动的“为考试而学习”的状况,而转变为主动的“为发展而学习”。结合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自觉地从完善自我的角度出发,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对语文学习来讲,要在以往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扩大视野,丰富想象力,提高认识问题的广度与深度,进而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大学阶段是奠定学生人格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学校里重视学生对名家经典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出有理想、有抱负、有操守、有气度的新一代。因为人文文化对情感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而大学语文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科学用来做事,人文用来修身”这句名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正本清源,涵养人文情怀

    一些理工类和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在大学里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行了,没有必要学习大学语文,甚至认为大学语文百无一用。我们认为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过分追求功利化和工具化,轻视人文价值,忽视对健全人格和人文底蕴的培养,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从大学语文与人文的内在联系看,语文如同人文这条大河的一条支流,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如果流淌在语文这条河道上,就会体现出尊重语言、热爱语言、珍视语言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人们只有拥有了自觉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才能意识到语言作为“存在之家园”的神圣与伟大,才可能领会到语言能够使受挤压的心灵得到自由的深刻内涵,才可能会象亲近和热爱生活一样去亲近和热爱语言。相反,如果抽掉了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语文往往会局限于工具层面,即把语言当成一种简单的符号工具,或者实用性质的交往手段,从而不可能对语言产生珍视的心理,于是便导致了对语文学习的漠然与漠视。更为危险的是,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漠然,最终会导致人文教育的漠视,进而使得整个教育生态体系出现严重的失衡状态,而这种失衡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然而,当今世界,人文意识与人文情怀的缺失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有学者认为,无边的消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正成为吞噬当代青年学生心灵的两大观念性病毒。2006年6月2日《青年参考》报道:《中国国民读书率连续6年下降》,“浮躁、张扬、焦虑、忧郁,从上到下,从东到西,从学界到商圈,从官府到民间,人文价值、人生价值的自我迷失,能不导致‘阅读危机’的出现吗?”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并且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读书与学做人是大学的本份、传统和表征。正是有了大学文化环境的特殊熏陶,经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学生才可能成为一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气质高雅和行为得体的人。而在时下,流行文化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娱乐、时尚、网络高科技等等,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流行文化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或有价值的。而正统的、正规的、正宗的人文语文教育是一种思想和精神力量,涉及到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对存在真相的探察。它能够培养人的独立精神、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人的品格操守与道德关怀,能够在学生的心目中播洒文明与智慧的种子,让他们能够分辨雅与俗、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去感悟人生。对一个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此等人文情怀是不可或缺的,随意放逐将会导致斯文扫地。

    大学语文注重话语活动的内涵和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的社会属性。当它的内在价值成为了内化的人的素质,人往往就不会轻易地受到外在变化的影响,就会在任何情况下,葆有自己的人文立场而不至于失范,广义的“铮铮铁骨”指的也是这个意思。有一种说法是“大学是社会的灵魂”。这灵魂就应该是存在于大学教育中的变动不居的人文的内在价值,并以此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进而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是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和需要。通过大学语文潜移默化地教育和修养,可以引导学生如何修身(儒家)养性(道家),怎样在社会中安身立命,成为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人。在学校中倡导经典教育,有利于为学生奠定一个完美的文化根基,激发其潜能。惟其如此,学生的人生起点就高,目光就远大,视野就开阔,对社会的贡献就会越大。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们常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厚积才能薄发,根深方能叶茂”“,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经典是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学习经典就好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使人心胸更宽广,眼界更深远,能够使人长见识、有教养。有了相当的底蕴再去学习应用性文化知识,学生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三、经典教育,奠定人文底蕴

    “爱”的能力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根和魂在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经典教育能够使学生们确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就会对传统文化无用论和文化虚无主义的观点有足够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应该成为中国人生命的一部分,性格的一部分,应该融入到血肉里、渗透到心理和精神气质之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学里学的不是中文专业,但他的经典功底却非常深厚。无论是就职演说还是公开演讲,常常是直接援引中华经典中的经世名言,或表明自己的立场,或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表明自己的博大情感,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2007年召开的举世瞩目的“两会”为例,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谈及的主要问题是治国安邦这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又严肃的问题。他高瞻远瞩、果敢坚定、博闻强志、妙语连珠。在语言表达方面真正做到了简洁、凝炼、隽永、文雅。既深挚诚恳、语重心长,又斩钉截铁、遒劲有力,比如记者会的开场白“: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谈到民生问题,谈到快乐,他非常得体地借用当代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含蓄地表达了对民众的敬重。他那关于“一个船队”的比喻,非常生动、形象而且准确、深刻,耐人寻味。在这次答辩中,他时而用管子的“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表明要先整治好国内;时而引用唐代刘禹锡的诗;时而引用魏征与唐太宗的对话;时而引用苏东坡《晁错论》的开篇第一句话“: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时而还用诗的语言表达他对香港同胞的美好祝愿:“紫荆花盛开了,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等等。他对关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十分透彻,有关数字如数家珍,清清楚楚。他那高超而稳健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反映了他那坚韧、睿智而又儒雅的性情和气度。在精神气质上,既显示其胆识、见识、又显示了其渊博的学识和不平凡的人文底蕴。使人油然地生出敬意和感佩其人格魅力。这便是一种人文底蕴、文化基因,代表着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是长期的不断积累的结果。

    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创新灵感。在学习典籍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历史、地理以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大学语文属于立体交叉的跨学科课程,学好大学语文,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专业课程,也有利于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气质好的人才。在情与理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博大健康的爱的能力和民族性格的熏陶。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能使学生们养成儒家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经典教育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有益和有价值的原动力和推动力。

    四、元典精神,造就济世之才

    大学语文里的篇章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文化元典”,其意义深远悠长。它们都是“轴心时代”人类文明精神重大突破时期的作品。在“轴心时代”里,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产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其中都产生了具有“元典”意义的文本。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人们总要回顾“轴心时代”,从“元典”中寻找智慧,并被它重新燃烧起火焰。比如,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古希腊,使欧洲文明重新燃起新的光辉,从而对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受到印度佛教文化冲击后,也是再次回到先秦的孔孟,从而把中国本土哲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也是对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那么,为什么人类常常需要从“元典”中汲取力量?显然这与“元典精神”有直接的关系。“元典”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著作,因为它是一个民族最杰出的思想家的智慧的产物,是一种文明的结晶和升华。它的思考总是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各个时代的人们的终极关怀。同时“,元典”在解答这些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又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非封闭的教条。这就使得“元典”能够超越时空,启发心智,可持续地发挥着巨大的启迪功能。所以“,元典”虽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产物,但它的基本精神却能关照久远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光辉。

    经典著作高度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有着浓郁的馨香,是应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生存的大思想、大智慧,充满着人文的情怀和对生命的关怀,是涵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源泉和基石。经典教育是最真切地与圣人和智者进行精神对话的方法,学生用心灵来倾听智者的声音,不仅可以开启智慧,而且还能够培养浩然之气,赋予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能力。在一个人生命的黄金季节播下经典的种子,就会长出未来的智慧果实。学生的直感能力强、记忆力好,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人类文明的精华和那些流传千年的经典名篇,不论他们是学经济的、学法律的或学理工的。一种文化,只要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各种文化,诸如企业文化、税收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但前提是必须很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文化之根扎得越深,成就之果才能结得越大。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系我们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衰的坚强纽带。经典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要培养学生真正高尚的道德和博大的人格,就必须引导学生吸收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经典,从而打开心智、启迪智慧。经典教育的宗旨是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创造“中华元典”的中国思想家们铸造了东方人的思想核心,他们的世界观、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为后来的思想发展提供了一幅幅“路线图”,那些深刻的、高尚的、能够体现人类文化精神的经典著作,可以使人“直挂云帆济沧海”,永远不至于迷失方向。经典教育以人类文明的精华,熏陶和滋养着人们的心灵。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弥补专业教育的缺失,深化专业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典”是人类思想河流的源头。饮水思源,人类思想史上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创新,都能从源头中汲取力量。比如,孔子是儒学的始祖“;四书五经”是后世儒学言行思想的圭臬;儒家所倡导的“内圣外王”和其所遵循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终是后世传统的读书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后代知识分子实践的基本方式。从汉代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虽有发展和突破,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诗歌源头是《诗经》,两千年来,不论是楚辞汉赋,还是唐诗宋词;不论是屈原的“上下求索”,还是范仲淹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豪情壮志,可以说都是从先贤们的典籍中汲取的营养和力量。经典对许许多多的伟人、大师们一生的影响无疑是深远而巨大的。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错综复杂的时期,更需要从“中华元典”中,诸如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家的“崇尚自然”中,找到“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精髓。如《周易》所提出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及《论语》所倡导的“德治”之说“、天下和谐”的原则等,可以成为解决当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文化良方,是医治拜金主义等现代病的良药。

    总之,“元典精神”是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丰碑,是人类先进文化的优秀遗产和先天的土壤,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不朽之作。千百年来,被中华民族一再实践,不断焕发其勃勃的生命力,从而成为了一种既古老又常青的文化传统,至到今天仍闪耀着情感和智慧的光芒,令人喜爱,令人品味。对人类文化而言,它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大学教育具备了读书的良好环境,我们把“元典”送给学生,让他们在经典文化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把我们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心灵传承下去,久而久之,一种信念、一种胸怀、一种操守、一种人格便会在学生们的心灵中生根、发芽、长成,使其真正成为博学济世之才。


参考文献:

[1]杨志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6)。
[2]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王小舒、龙世立,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07(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623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