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介绍

《新编大学语文》(黄高才)
【时间:2009/3/2 】 【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王冰】 【已经浏览4364 次】

黄高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新编大学语文》简介

编 写 说 明

  虽然关于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性质与定位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家普遍认同的结论,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高职高专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是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足于社会打基础的,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单纯的专业技能教育只能教会学生做事,不能使学生学会做人,因为“科学”只能给人以“器”,只有“人文”才能给人以“道”。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必须“科学”与“人文”并重——既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二者不可偏废。那么,大学语文课在其中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良好的人文素质具体表现为真诚、正直、公道、正义、善良和利他等人文精神,而这一切都来自于灵魂的纯洁与高尚,来自于他感情上巨大的包容性。在净化灵魂、提升思想境界和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方面,文学具有得天独厚、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语文课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昭示着做人的道德准则,倡导着完美的人格修养与至真至美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处处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这些对学生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修养和审美观的形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大学语文课应当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一门公共必修课。

  其次,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人最关键的能力是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汉字是象形文字,汉语言是极易唤起人的形象思维活动的语言,是一种词、句都富有形象暗示的语言;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因此,学习汉语言和文学,可以大大丰富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改善人的思维品质,提升人的创造力。鲁班由带刺的草叶展开联想发明了锯,航空学家由蜻蜓展开联想发明了飞机,电子学家由蝙蝠展开联想发明了雷达……无数科学事实证明:形象思维是科学家获得创造灵感的主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语文课是一门思维能力培养课,是一门创造潜能开发课,是一门创新能力培养课。

  从另一个角度讲,大学语文课的内容文理相互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历史、哲学、文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渗透其中,思想包容性大。文字承载历史,传承文化,传播思想,传情达意;文学描绘生活,映象心灵世界,拨动人的情感神经,引发人的想象和联想。学好大学语文课,不仅可以架通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联系的桥梁,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增加智慧。

  再次,从学生专业技能形成的角度看。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首先必须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在校所学的一切专业知识都是用文字来记载和传承的,与此同时,一切科学的发明与创造,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来描述,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一载体来记录、推广和应用。这就是说,语言的运用能力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极为重要。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仍然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任。

  又次,从学生现实生活与生存的需要来看。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和生活,不能不与人交往,少不了与人合作,此间沟通、交流必不可少,这就必须具备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主要体现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说和写的能力。这就是说,大学语文课还必须承担起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再提升和写作能力培养的任务。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其内容的取舍必须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出基础性与应用性的统一,力求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并行,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编写的。

  从整体上来看,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平中见奇,易里求真。常言道:大道至简。能够以浅显、质朴的语言承载起厚重的思想,传达出至真的感情,塑造出呼之欲出的形象……这样的文章才真正称得起上乘之作。用这样的文章作为语文教学的范本,不仅易于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容易唤起学生强烈的美感体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缩短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使教学事半功倍。正是这个原因,本书选文不刻意回避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篇目,目的是通过这些篇目的“再感知”,让学生有“常读常新”的体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和更大的收获,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借助情商的驱动力促进能力的发展。大学语文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情商,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任,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反过来讲,真正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什么呢?要求得真学问,须下苦功夫,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而情商的培养不仅使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和进取精神增强,而且能够唤起学生的责任感,增加学生自觉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本书从培养学生的情商切入,借助于情商的驱动力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文以载道,思想厚重。文章是思想的载体,以文章为感知对象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丰富学生的思想,涵养学生的精神。因为只有精神支柱立起来了,人才能够坚实地立足于社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古到今,我们的国文教育一直把“文道统一”作为第一教学原则。在本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也坚持了“文道统一”的原则,力求所选的文章思想健康、厚重,确保全书思想内容丰富。本书所选文章,大多具有启示性和感召力,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涵养学生的精神,为学生立足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人文知识丰富。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了字、词积累的任务之后,侧重于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兼顾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工具性。大学语文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通过情感的熏陶和文学形象的激励、感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举,偏重于人文性。因此,本书不仅在选文方面加大了具有精神感召作用的文章的比例,在“阅读提示”部分加重了灵魂塑造的成分,而且通过“相关链接”加大了全书的人文知识含量。

  五、丰富的想象空间。文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文学作品易于触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文学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在于提升人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改善人的思维品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因此,本书第三单元紧扣“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这一主题选文,并且在“阅读提示”中尽可能地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在文内扑捉灵感的火花,在文外获得最大的审美享受,有利于学生想象与联想能力的快速提高。

  六、全方位地揭示大学语文课的作用。这些年来,大学语文课一直不被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门课程的强大作用没有显现出来。其主要症结是教学方向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材内容的取舍上。由于课程定位不准,教学目标失之偏颇,上世纪八十年代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多以文言文为主,一味地强调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致使这门课程的大部分功能丧失,给人以“大学语文课开不开都一样”的错觉。近年来,这一情况虽然有所改观(人们对大学语文课人文教育功能的认识不断加深),但是对课程功能的整体认识依然是模糊的,尤其是对这门课程在改善人的思维品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不足。本书以灵活生动的表现形式,全方位地揭示大学语文课的作用,使学生对大学语文课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大学语文课在提高人的智商与情商两个方面的巨大作用得以充分地发挥。

  由于本书编写时间仓促,不尽如人意处肯定存在。恳请各位老师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能够将你们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地告知我们,以便我们在本书修订时参考。有关本书的意见、修改建议和推荐篇目等可直接发送至本书主编的电子邮箱:gchuang1962@163.com

编  者
2008年1月


目      录

第一单元   接受灵魂的洗礼
一  背影 ………………………………………………………… 朱自清
二  娘啊   我的疯子娘 ………………………………………… 树  儿
三  斑羚飞渡 ……………………………………………………… 沈石溪
四   伤逝  ………………………………………………………… 鲁  迅
五   哦  香雪(节选)…………………………………………… 铁  凝
六   古风  …………………………………………………………杨彤云
七   大堰河  我的保姆 ……………………………………………艾 青
八   散文诗二首  ………………………………………[俄国]屠格涅夫
九   生活是美好的  ………………………………………[俄国]契诃夫
十   麦琪的礼物  ……………………………………[美国]欧·亨利
十一  老人与海(节选)……………………………………[美国]海明威
十二  陈情表  ………………………………………………………李 密
十三  百字敕………………………………………………………唐太宗
十四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十五  与妻书……………………………………………………… 林觉民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记叙文的写作………………………………………
阅读材料:妈妈,我要把金牌挂在您的脖子上……………………………

第二单元   植根思想的沃土
十六  敬业与乐业 ……………………………………………… 梁启超
十七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  适
十八  读书的意义  ……………………………………………… 俞平伯
十九  大学的职能………………………………………………… 伯  阳
二十    读书与书籍  ………………………………………[德国]叔本华
二十一  要有成功的信念……………………《拿破仑·希尔成功法则全书》
二十二  热爱生命………………………………………………[法国]蒙 田
二十三   科学史上的东方和西方(节选)…………[比利时]乔治·萨顿
二十四   《论语》十二则……………………………………………《论语》
二十五  秋水(节选)………………………………………………《庄子》
二十六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二十七  蝜蝂传  ……………………………………………………柳宗元
二十八  豁然堂记 ……………………………………………………徐  渭
二十九  弈喻 …………………………………………………………钱大昕
三十 曽国藩家书(二则)………………………………………… 曽国藩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议论文的写作………………………………………
阅读材料: 增广贤文  ………………………………………………………

第三单元  展开想象的翅膀
三十一  灯……………………………………………………………巴  金
三十二  雨巷…………………………………………………………戴望舒
三十三  再别康桥……………………………………………………徐志摩
三十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 婷
三十五  雷电颂(节选)……………………………………………郭沫若
三十六  神雕重剑(《神雕侠侣》节选)…………………………金  庸
三十七  偷吃禁果(《圣经》节选)………………………………《圣经》
三十八  海燕………………………………………………[俄国]高尔基
三十九  神奇的披风(《哈利·波特》节选)…………[英国]J.K.罗琳
四十   女娲补天…………………………………………………《淮南子》
四十一  夸父逐日…………………………………………………《山海经》
四十二 干将莫邪…………………………………………………《搜神记》
四十三 关雎…………………………………………………………《诗经》
四十四  山鬼…………………………………………………………屈  原
四十五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四十六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四十七  李白诗二首…………………………………………………李  白
四十八  枫桥夜泊……………………………………………………张  继
四十九  蜀相…………………………………………………………杜  甫
五十    长恨歌………………………………………………………白居易
五十一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五十二  望海潮  ……………………………………………………柳  永
五十三  钗头凤(二首)…………………………………………… 陆 游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文学作品的欣赏 …………………………………
阅读材料:想象力:大学存在的理由……………………[美国]怀特海

第四单元   感受语言的魅力
五十四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五十五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五十六 故乡的榕树……………………………………………………黄河浪
五十七 废墟……………………………………………………………余秋雨
五十八 致蒋经国先生信………………………………………………廖承志
五十九   雷雨(节选)………………………………………………曹  禺
六十  珠宝  ………………………………………………[法国]莫泊桑
六十一  热血、汗水和眼泪…………………………………[英国]丘吉尔
六十二  谏逐客书………………………………………………………李  斯
六十三  垓下之围………………………………………………………史马迁
六十四  出师表………………………………………………………诸葛亮
六十五  滕王阁序……………………………………………………王 勃
六十六  前赤壁赋……………………………………………………苏  轼
六十七  明湖居听书…………………………………………………刘  鹗
六十八 西厢记(节选)………………………………………………王实甫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怎样有效地阅读……………………………………
阅读材料一: 语言感受的灵敏度……………………………………秦 牧
阅读材料二:名联欣赏  ……………………………………………………
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参考书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9369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