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李喜民:大学语文:行走在审美教育的大道上
【时间:2008/12/16 】 【来源:新闻爱好者 2008·1(下半月) 】 【作者: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李喜民】 【已经浏览3416 次】

    受制于功利性极强的高考指挥大棒的左指右点,我国中学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功能缺失,使得升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们在语文能力上表现出种种的营养不良症:或欣赏能力欠缺、或想象能力贫乏、或表达能力不强、或人文情怀孱弱等。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致函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要求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这两份文件旨在加强大学阶段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众多高校热烈响应,新一轮大学语文教学热潮业已到来。

    在教育功能的定位上,应力戒仅仅把大学语文作为“高四语文”来讲授,高度重视其审美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大学语文教学去路,才不至于再次遭遇大学语文教学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方法多、途径广、效果好。如文学鉴赏,通常是经由语言的感知、理解,把握作品的意象、意境,从而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在此过程中领会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并进而领略作品的整体美。

    感知音韵美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表达手段,是作者思想感情借以表现的工具。因此语言的美在于能够形象生动地传达内容,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和谐之美。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声音的速度、轻重、停顿、韵律、节奏等读出词和句子的美妙之处,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使课文内容在音韵美的感受中润透学生的心田。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像一首小夜曲,读起来抑扬顿挫,极富有音乐的节奏感,给学生以音乐美的享受。诗的第一节作者连用三个“轻轻的”,仿佛是诗人在用脚尖缓缓走路,不忍打扰这康桥的宁静。从第二节开始,声音逐渐变得欢快起来,又好像是用小提琴奏响欢乐的曲子。本节中的“新娘”二字,要深情地读出美感,“波光里的艳影”一句中的“波”字要作虚声处理,在读“荡漾”时要吸一口气,要读出陶醉感。而第三节中的“油油的”、“招摇”一定要读出动感。第四节应看作是诗的小高潮,其中第二句语调应高些,第三句稍降,“梦”字一定要做虚声处理,否则就不足以体现梦中的朦胧美。第五节是诗的大高潮,应情绪高昂,“向青草更青处”稍快,“漫溯”稍慢,“满载一船星辉”中的“辉”字稍微拉长声音,而“放歌”二字宜用虚声处理。第六节因是高潮后的落潮,语调稍降,语速复又回到慢速,“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之后应有稍稍的停顿,好似诗人陷入对康桥无限美好的回忆之中。最后一节中两个“悄悄”与开头遥相呼应,因此语调应是慢速深情的,声音听来也似愈来愈远,最后的“一片云彩”一定要一字一顿地慢读,方可给人以余韵无穷之感。

    除了上述音韵节奏之美外,语言美还表现在遣词造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由于曲子所表达的情绪为旧时文人所共有,故千百年来传诵不绝,被尊为“秋思之祖”。作品到底美在何处?鉴赏的重点应是品味语言之美。曲子中写景采用景物并置手法,一个名词一个景物,其间不用虚词连接。前三句运用“鼎足对”,造成九个名词、九种景物的并置组合,语言上工整凝练,读来累累如串珠,同时还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一幅黄昏行旅图跃然纸上,给人以无限遐想。

    作品语言之美,还指文章的语言风格与思想感情的和谐一致。比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是一首作者为悼念亡妻而作的悼亡词。全词以质朴无华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真挚感人。尤其是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亡妻窗前梳洗的生活细节,具体生动,以“明月夜,短松冈”景物描写作结,更为情真意切,余味不绝。这样结合对作品意境、感情的体会、感悟,自然会领会词语的妙处。

    赏析意境美

    形象美在审美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形象与思想感情的统一,在作品中构成意境美。作品的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思(“意”)与客观自然景物或生活画面(“境”)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即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领略意境之美,首先是领略作品所描绘的境界如何形神兼备,以形传神。比如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的《雨巷》,在低沉凄婉的调子中,诗人匠心独具,营造了一个象征色彩浓重的抒情意境,细雨绵绵,悠长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彷徨的“我”;芬芳、哀愁、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构成诗的朦胧意境,使读者深切体味到诗人孤独迷惘惆怅的心情。再如柳永的《雨霖铃》,抒发在秋天里与人分别的愁思。上阕先写分别的时间、地点、饯行的场景,这些都是实写;接下来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时人还没走,船还没开,至于晚上船会开到何处还是个未知数,可作者却说那船停泊的地方是在杨柳依依的河岸边,那儿刮着轻轻的晓风,天空挂着一弯残月。可见,这个“景”是虚设的,仅是诗人的一种想象,诗人因抒发离情的需要而设置了这样一种境界。这个画面的冷清、寂寞,正好寄托了离愁,渲染了气氛,这个意境可谓别出心裁。

    体悟情感美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在审美过程中,美不是直接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情感,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将人们带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并引发出各种丰富的情感反应,产生情感交流和共鸣,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滤掉情感中的“杂质”,使情感纯洁和高尚起来。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之美既是情与理的统一,也是情与美的统一,在教学过程应注意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种统一。

    请看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写杜甫重阳独自登高的见闻和感慨。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景色:秋高气爽,猿啼凄切,渚清沙白,飞鸟回旋,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不息,展现出一幅空阔萧条的深秋江山图。这满目秋色,满耳秋声,引发诗人对人生遭遇的无限感慨,景中蕴含着悲怆的心境,深沉地流露出了诗人关心世事的情怀。后四句转入抒情:国事丧乱,孤身漂泊不定,年老多病,愁苦潦倒坎坷,诗人忧国伤时的悲悯情怀,跃然纸上。统观全诗,景是登高所见之景,情是登高观景生发之情。情缘景生,融情入景,写景、抒情融于一体。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是寓情于理。明白易懂的四句二十个字,却传诵千古不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以神来之笔状摹登临所见之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读者引向更为高远的地步,为读者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它既体现诗人进取的精神意趣,更表明了要开辟新境界,就需要不断努力,勇于攀登。诗作由景入情,由景入理,把道理与景物、情感融汇得天衣无缝。

    把握整体美

    以上是从分析的意义上指出文学审美的三项主要内容,实际上,文学审美是不可机械地分割的。童庆炳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作品审美结构的新构想,即把文学作品由表及里地分为浅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浅层结构是指人的感知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把握的层面,包括语言——结构层和艺术形象层。深层结构是人的感知觉无法把握的层面,它是靠思考才能把握的层面,包括历史的内容层和哲学意味层。这样,浅层与深层各有两个层面,而每一个较浅的层面又都指向较深的层面。浅层与深层的结合构成了文学作品和谐的整体美。语言——结构层和艺术形象层所整合而成的浅层结构,相对而言是作为形式美而存在的。如韵律美、节奏美、结构美、人物美、意境美等,都以其具体的感性特征给人的感官以审美愉悦。历史内容层和哲学意味层所构成的深层结构,相对而言是作为内容美而存在的。如生活美、人情美、情操美、悲剧美、喜剧美、理性美等,都能令人心驰神往。因此,我们认为文学作品审美结构的这种理论,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整体美、和谐美,又全面地由浅入深地揭示了文学作品中美的要素,应成为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理论指南,这样更有利于指导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完成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任务。

    综上所言,大学语文教学本质上应是一种以审美教育为主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思辨美、创造美作为自己的主要功能,同时兼顾其遣词造句、谋划篇章的“工具性”功能。大学语文教学一定要体现出与中学语文教学的不同之处,浓墨重彩地开展审美教育应是它的亮点。大学语文教学,应坚定地行走在审美教育的大道上。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王蓓萍、黄岳洲:《怎样鉴赏文学作品》,《语文月刊》,2001(7)。

    编校:郑艳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329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