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冯大建等: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
【时间:2008/12/15 】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 【作者: 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 冯大建;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 迟宝东】 【已经浏览3103 次】

    “大学语文”教育面临困境、亟待改革,已为社会、学界的共识。此一困境成因复杂,牵涉广泛。其中既有外部原因,如:文化氛围的功利与浮躁、中学应试教育的积弊、网络传播环境对人们信息接受方式的影响。也有学界内部的问题,如:语文教育观念混乱、学术定位游移不定—,不少学者都提出以大学人文、大学文学或大学写作来替代“大学语文”。对“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认识歧见纷纭,直接影响了其自身发展。困境的形成,还涉及到高校教育体制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如:人文学科分科过细,造成教育者自身知识结构不全面、不均衡;“大学语文”属公共课,而公共课教师在当下高校教师的晋升激励机制中常处弱势地位,影响了他们的教育热情。此外,教育方式的滞后也常被提及……种种困难之中,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出路何在呢?

    以笔者之见,解决大语教育困境的务实之举还是应当关注大学语文教育活动自身,从大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教育对象和改善技术条件上,澄清观念,打开思路,以求突破,以期建立一种科学、合宜的“大学语文”教育新方式。

    第一、大学教育、语文教育、素质教育构成“大学语文”教育主体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与特征,也决定了教改的方向。以学科体系划分而言,“大学语文”是大学教育之一部。大学是青年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阶段。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帮助青年学生做好知识、心理、能力上成为“社会人”的准备。落实到”大学语文”课程,就是要培养其必备的语文能力。这种语文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中高级语言组织能力、合宜的语言应用观念的培养、以及一定的语文鉴赏、理解和审美观念的树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偏重于文化、文学或写作都是对“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曲解。

    大学语文教育须遵从于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即以经典文本为基础展开的感染力教育活动。文本是语言应用的物质形态,而语言应用不仅具有历史性(包含了特定文化环境、传统的积淀),也具有当下性(语言会随时代发展不断发生着新变)。因此,在以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为功能的教育活动中,经典文本的概念应当是广义的——既需包括古代作品,也需包括现代、当代的作品;既需纳人文学经典,也需要纳人非文学性的优秀篇章。

    而从素质教育层面上看,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独立思考精神也是大学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死记硬背语文知识、教师单向灌输、文章内容的独断解读、学生的被动接受,正是传统大学语文教育最为人所垢病的地方。而这些缺陷的形成,或与忽视了“大学语文”素质教育中“素质、能力培养”这一根本目的有关。此外,还有将素质教育错误地理解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希望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将中国传统的历史、哲学、文学精华全部灌输给学生。这种做法忽视了素质教育体系的平衡性,也使大学语文教育不堪其负,偏离了自己功能。其出发点可谓用心良苦,但实际效果却未见得佳。

    第二、明确教育对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变革大学语文教育方式的现实依据。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大学生常处于矛盾的心态中:一方面认为自己课业重、语文学习无法产生“实际效用”,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又奢求大学语文课程可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寄希望于短期速成,又不愿做出切实的努力。学生的这一心态,自有其内外成因。从现代文化大环境看,经典解构、传统话语权力中心边缘化、商业文化带来的狂欢化语境,容易诱使大学生产生浮躁、虚荣、虚无的心理倾向。当代中国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面临着激烈的就业压力,比较自我,容易焦虑,处事现实功利。而中学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学生对包括语文在内的各种人文学科抱有不同程度的反感心态,根源就在于此。但从正面因素看,大学生多处于18到22岁之间,这一时期是其人格发展定型的重要阶段,他们又普遍表现出自我塑造与自我实现的心理倾向,他们渴望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却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种种因素纠结在一起,就形成了他们对大学语文接受与拒斥共存的特殊心态。

    对于教育者而言,则必须正视这一矛盾性。需要敏锐把握学生的心态、期望与实际水平,积极尝试大学语文教育方式的变革,而不能片面夸大其中的负面因素。从积极的一面看,当代大学生固然有各种缺点,但他们心态自主、观念多元、取向现实、敢于质疑权威、渴望一种平等的话语环境,这样的主体对于激烈变革中的中国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社会迅速变革,年轻一代能从多角度观察、反思社会变革,而不成为单向度的社会个体,对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有益的。从大学语文教育自身看,它本来就是以发散性、感染力、多元化、创造力见长的教育活动,当代大学生的此种心态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当下社会文化环境都处于变革之中,大学生确有着茫然功利短视的一面。但作为教育者,更应看到年轻学生漫长的成长性。语文教育是关乎人一生的教育,除实用性的能力培养外,在学生心中培养起良好的语文观念,培养起对经典文本的亲和力与兴趣也很重要。教育之道,堵不如疏,灌输不如引导,教育不如激发,生而知之不如乐而学之,为师者不妨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兴趣面前,在学生自我塑造的自觉面前,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第三、新技术条件为大学语文教育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更丰富的实现条件。在教育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新技术的涌现往往提供了更好的问题解决之道。对执教者而言,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直观、即时、互动为教育活动增加了魅力。对于在网络、电视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而言,他们视野广泛,信息接受能力增强,更渴望一种体验、互动的学习方式,而网络技术正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在此方面,我校引“大学语文”教改活动或可作为一个实例。其间,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片、影视片段与动画等元素引入课堂。在语文教育中,这些元素可以更好地还原文本的历史语境,提升学生兴趣,加深其理解。同时,网络教育的介人,则将教学从课堂扩展开来,使教育活动呈现出互动、即时的特征。除了45分钟的课堂教学外,师生可通过教学论坛随时交流。学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答、教师也可迅速了解教育效果与学生感受。网络课程的建立,分担了语文教育知识讲解的部分责任,教师可更充分地利用课堂对文本进行深入阐发。语文教育侧重观念、情感、感受的特性被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为浓郁。学生第一次以准研究者的姿态介入到“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他们积极查阅学术资料,并公布在网上。这不仅扩大他们的学习广度与深度,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有益的辅助资料,甚至连老师有时也可从中获益。

    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实践,但在学生多、课时少的现实条件下,往往不能兼顾。网络技术的介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自开辟了“原创天地”教学论坛以来,一个学期内学生的自主创作就超过3000篇,有散文、诗歌(包括古体诗词)、戏剧和散文……“大学语文教育”与网络论坛(bbs)/博客(blog)等形式的结合,使学生自发性的表达与教师的经典文本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为引导,在宽松、自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里,充分地发挥语文教育精神感染的优长。

    大学语文教育的解困破冰,不会一蹴而就。“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也迫在眉睫。作为执教者,当从教育活动自身的研究入手——对其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准确体认,才能建立起科学与合宜的大学语文教育方式——即以优秀语言应用篇章为基础,积极应用新技术手段,以非独断、多元的姿态,通过对学生语文观念的引导,通过文章感染力的熏陶,培养学生充满个性、创造性和发散性的语文思维素养,实现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808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