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王左艳等:试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创新
【时间:2008/12/14 】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7年4月 】 【作者: 山西·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 王左艳,赵玉兰】 【已经浏览5357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应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和谐统一,即以学习运用语言为载体,加强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语文素养,这是客观学情的需要,也符合母语教学的性质规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是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为此,教师要重建教学价值观,同时完成传统教学角色的转换,确立教学对象意识,增强课堂设计意识,具备敏感的语文学科意识,并将这些自觉落实和渗入到教学实践,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目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一、课程目标定位偏差,制约了大学语文本体教学价值的实现

    对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即课程目标是近年学界争论的焦点,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其一,主张突破过去的工具论观点,把大学语文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层面来操作,即定位于文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其二,呼吁加强大学语文的应用性,“将提高大学生汉语能力作为大学语文的基本教学目标”,并且认为“把人文教育作为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是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的异化,使它丧失了自我。”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和谐统一,即以学习运用语言为载体,加强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语文素养,这是客观学情需要,也符合母语教学的性质规律。

    大学语文虽然姓“大”,但是其本质属性仍是语文。“语文”是什么?用周汝昌先生的解释,“语文”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字文章”。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母语读写表达,这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语文教学又是母语教学,其民族性、人文性是与生俱有的。因此,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尤其在语境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增强“中国人”的意识和民族感情是各个层次母语教学的共同使命。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由于中学过早实行文理分科,当今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都需要补课。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对学习本国语言都有严格要求,美国规定所有大学一年级学生都要必修英国文学课,普林斯顿工学院明文要求“学生必须精通祖国的语言,一切美国的大学生,凡是入学新生,基础的文法列为必修课。借鉴国外做法,思考我们现状,大学语文作为最重要的学习运用母语的人文素质课非但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

    大学语文毕竟姓“大”,一定应该不同于中学语文。这种不同不是质的区别,而是“度”的差异。大学语文应是高级母语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起点,大学语文教学应在更高的文化维度上整和与开发课程资源。无论是学习语言还是对文本思想感情的开掘更有深度和广度,如果说,中学语文是无心看风景,那么大学语文就不仅要有意观景,还要驻足欣赏。我们应以母语教学价值观为支撑,确定适应当前教育需求的权威大学语文课程目标,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个行动的总纲,这是加强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课堂教学模式封闭、僵化,丧失了语文教学应有的活力

    各种调查资料显示,大学语文学生逃课的多,考试不及格的多,开学初补考的多。造成这种局面有政策的导向、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等原因。但是,很多学生竟然不想留一点时间和精力学语文,这使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学缺乏吸引力是导致学生远离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

    审视目前的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大多数还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模式,以教师垄断为特征的指令性课堂范式仍然普遍存在。施教者用脱胎于“城南旧事”的传统教法,如何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成长的大学生的需求。温家宝总理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代表时,深刻指出高校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要大力推进启发式教育。总理的讲话切中高校教学时弊。封闭僵化的教学方式将最具人性之美的大学语文变得枯燥无味,程式化的技术操作使学生发出“腻死了”的慨叹。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改革创新,创新的关键是建立新的教学价值观。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教师,实际上是在‘育’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青少年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受压抑,甚至被磨灭。这种情况不改变,教育将成为阻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消极力量。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建立这样的理念:不仅给学生学科领域的知识,而且应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发现探究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这种教学理念与学科本体价值取向一致,是对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课程目标的深层次解读。我们应该建构体现这种教学价值观的课堂教学模式。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滕豪斯(L.Stenhouse)提出了实施人文学科课程应遵循的原则,即:课堂上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秉持中立准则,教学的主要方式应是讨论而不是教授,教师要保护不同观点,并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这五条原则既体现了教学活动的状态,又内含了教师角色转换的理念,即教师由传统的“教”而转为“扶助”学生学,这是实现课堂教学革新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行动策略。

    第一,鲜明的对象意识——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师传生受的传统教学,教师只是立足于“教”,眼中往往只有教材,没有学生。课堂上学生无“愤”无“悱”,教师也无“启”无“发”,长久持续必然使学生丧失兴趣。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过程,但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其所知道的过程,而是师生一起探索其所不知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实现认识领域的拓展与延伸,同时实现师生观念与思维的转变与发展。知识和能力不可能在教师一厢情愿的讲解中获得。当然,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不排斥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当年鲁迅先生站在北大操场的方桌上滔滔不绝地讲,上千名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创造了世界最美的课堂。这是因为先生的博学与睿智开启了学生的心智,满足了他们精神和知识的需求。那种缺乏“人气”的知识传授,一堆“死”的符号型结论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
听而生厌。所以,滥用教师话语霸权,只顾完成教学任务的程式化讲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讲授型教学。无论讲授还是互动,关键是看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胸中有无教学对象,有了对象意识,教学就有可能走进学生。惟有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切中了心灵的需要,他们才会亲近和喜欢课堂。上海大学影视学院聂伟教授结合媒体报道淮河流域污染,指导学生读阎连科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结合社会炒房价、玩股票,指导学生读《子夜》,帮助学生在理念的网眼中找到了活生生的东西,因而喜欢上了他的课。

    教学走进了学生,教学内容成为了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互动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精神品格的完善和发展,提升了他们生活品位、生活格调、生命质量,这样的大学语文要说不爱也不容易。

    鲜明的对象意识对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深入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解读教材高屋建瓴“取法其上”;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在文本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在需求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做好这些,需要能力的支撑,更需要强烈的学科自觉意识。

    第二,积极的设计意识,学有成效的语文课。先澄清一种错误认识:大学课堂是讲堂,不需要教学设计。这种观念会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信马由僵的展开教学,使课程目标飞翔在高空而无从落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的组织学习。”因此,教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始于课前的精心设计。除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着重设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突破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对话、辩论、表演等多种形式,使书本知识走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地投入学习,进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和能力。人文性和实践性强的大学语文课堂只有从“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才能真正实现母语教学的本体价值。笔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所见,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课堂,教师置身于学生之中,作为平等的首席参与和指导讨论。与我们学生正襟危坐的课堂相比,他们更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富有个性的创见,因而教学更富有朝气和成效。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启发探究式课堂,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解读文本、激发学生思维的“主问题”,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主问题要求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即能引领学生直切文章主旨,径奔知能关要,调动起学习的内驱力。例如,讲授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提出如下问题:物的价值在于有无人的赏识,而人的价值何在?是否也着重在有无人的赏识?你怎样解读作者的游览感受?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由此切入阅读,达成了尊重生命本身价值的共识,超越了柳宗元的价值观。设计成功的主问题不仅搭起了学生走向文本的桥梁,而且提升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第三,敏感的课程意识魅力无穷的语文课。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两种倾向,或者是上成了有“言”而无“文”的语言解析课,或者是上成了有“文”而无“言”的文章分析课。它们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以技术切割淹没了语文的灵魂: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对于语文教学中语言学习和文学鉴赏的关系,北师大童庆炳教授有精辟的论述:“以美育为中心来组织语文教学,并不是不重视对课文的字、词、句、篇章结构的分析,而是把这种分析从表层的文章解释,推进到深层的意味、意蕴的审美理解。”“在语文教学中理想的审美教育,仍然是要求教师紧密地结合课文,结合课文的字词句来展开教学,不是空对空讲大道理。”这段论述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学语文教学应由语言之径入文学之堂奥;二是无论语言教学还是文章分析都必须以审美情怀关照,以诗性的感悟照彻,这也是我们应具有的敏感的大学语文课程意识。
有了这种课程意识,教师就会以审美的角度解读教材里一篇篇经典文章,使孔子、庄子、李白、苏轼、曹雪芹走出教材,鲜活地站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在与这些先圣先哲的对话中确立自己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民族精神之根。同样,怀着热爱祖国文化的深情解析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汉语汉字,也会使学生生出“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的惊叹,生出“形美以悦目,音美以悦耳,意美以悦心”的由衷喜爱。审美和情感激活了大学语文本有的灵性,使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变得熠熠生辉,语文学习从而回归到魅力无穷的境界。

    以审美教育构建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充满激情地面对文本,深入走进作品中认识作家眼中的世界,洞见作者的性情,获得自己的鉴赏感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把文本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静止的感情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得心应手地沟通文本与学生的心灵,使之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这是大学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责任编辑:李志清]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470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