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莫云: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当代立场
【时间:2008/12/12 】 【来源:理论经纬 2007.01 】 【作者: 河北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写作教研室 莫云】 【已经浏览3172 次】

    一、人文教育不等于传统文化

    什么是人文教育?简单地说,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教育和训练有所不同:训练是传授某种技艺,教育则是要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大学就是要为年轻人建立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他们在万变不息的世界上闯荡时,有一种内在的资源。学到的知识是可以忘掉的,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以被忘掉。这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目标。语文教育起作用的教育材料是语言文字,是各类文体的文章,文学作品占据了很大比重。语文教育是为人才打“精神底子”的,这样的精神灌注、文化熏陶足以影响终生。

    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却常常偏离这个根本,视野狭窄,固步自封,一讲到人文精神,似乎就非国学莫属。大家忘了,除国学之外,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还有丰富得多的资源。

    例如,在现行的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成为主要教学内容,外国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只是勉强露个脸而已。这固然有利于学生对母语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也代表了一种社会需要,但从学生角度看,他们对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主的大学语文普遍缺乏兴趣和学习热情。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和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另辟蹊径,讲授《九章算术》和《孙子兵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包装的心态,目的是要让语文显得有文化一些。如果这样教育学生,教师恐怕越发要在语文课上漫无边际的引经据典,摆有文化的谱儿,而忘了实际要讲的内容。大学语文既不是语言课,也不是传统文化课,而是文学课。是在厚重的文学作品中含英咀华,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从而使生命更有价值,充满韧性和活力。在现代社会中,这种韧性和活力具体表现为自信、独立、奋进等等。大学语文的价值观教育,就是应该让学生产生基于自身感受的情感上的认同、理性态度上的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在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的当代社会,我们应以清醒的态度分析传统,勇敢地拒绝陈腐、僵化的东西。

    儒家思想曾经统治中国社会2500多年,儒家经典《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直到现在,这部书仍然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睿智的劝导。但综观《论语》,孔子教给我们的是如何找到内心的安宁,是内省式的道德自我完善。一个人的视野有两种:—种向外,无限宽广的去拓展世界;一种向内,无限深刻的去发现内心。儒家思想传承下来的,就是后者。儒家认为真正的君子是“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于人,而且没有抱怨,内心仍有一种快乐。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认为“儒家思想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思想”,儒家思想是“‘君子温润如玉’,学语文让人感到亲切、温和,让人做人也很温和”,问题是在肯定实现自我价值、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不仅需要温润如玉,更应当具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蔡元培语)。换言之,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调整自己,不断地开拓进取,捡起什么工作都能闹腾出一番动静来!孔子所教给我们的似乎更适宜于取得成功之后的“低调做人”。把人文教育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使许多学者回避了他们自身面临的难题:中国传统文化和我们现在年轻人所需要的精神资源究竟有多大关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究竟能为下一代的精神成长提供什么帮助?如果念念不忘遗产,反而忘了现实的生活,那就真等于给大学语文送葬了。教育是学生同人类伟大的心灵间的对话。而大多数伟人的心灵,存在于我们所界定的中国文化之外。只有找到并熟悉这些伟大心灵的人,才能养育真正的人文精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放眼全世界。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深化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外国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资源,我们必须将外国文学中人文精神的积极方面渗透到我们的语文教育中,使学生在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更多的了解外国人对世界的诠释,以此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从中体悟出新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把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结合起来,把精神境界和品格提升到一个新层次。

    外国文学重在人文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资源:自然科学的理念,民主与法制的精神,仁爱宽容的情怀等。在所有这些价值之上,有一个根本的贯穿始终的主流思想——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文学精神是指贯穿资产阶级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是从文艺复兴开始,又在启蒙文学及其后的一系列文学思潮中奠定的作为一切行为人文出发点的精神原则。它要求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以现代理性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去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必然是个人本位的,因为它要求把自己的理性关怀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西方人道精神的重要构成内容一是人的自尊自重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标举战胜逆境和苦难的精神力量,歌颂勇于奋斗的英雄。如《巨人传》中全面发展个人才智、具备完善人格的国王;《简·爱》中勇敢宣称“我们是平等的”,在逆境中自尊自爱的平民女子简·爱;托尔斯泰笔下人物所体现出的社会关怀和道德探索;《约翰·克里斯朵夫》以真诚高尚的艺术对抗虚伪、暴力、物质主义的精神巨人……在外国文学的灿烂星空里,我们置身于深刻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熏陶,这种氛围对培养年轻人内心的价值追求并激励其在生活中努力实现这种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西方文学所宣扬的独立、奋进、坚韧会对中国当前的独生子女小皇帝现象的改观有巨大帮助。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外国文学反倒更有人的气息,更有生命力。在这个地方,他们可以找回自己真实的感觉,懂得人的七情六欲是合理的,他们可以呼吸到异域的清新空气,可以欣赏到更真实、更贴近自己心灵的人。

    在外国文学中,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塑造,青年人在生活中所要面对的许多很实际的问题,往往会在世界经典作品找到极有说服力的答案。就文学欣赏的伦理教育作用而言,外国文学更着眼于长远而不急功近利,诱发读者兴趣而不强行灌输,例如博爱精神,无论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还是西方文学里都源远流长,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谓“忠恕之道”,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是充满了博爱精神的气息。只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这些精神资源往往体现为现成的道德训诫。西方文学作品则是以感性的形式教孩子如何做人,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他们的心田。富兰克林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子,他活着的时候,即使在欧洲文化中心法国,都被视为文化偶像,但是他的自传,表达的却是所谓“小店主”式的生活哲学。像:“傲慢即愚蠢”、“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这样的忠告,人人都可以受益。想要了解美国为什么从一个蛮荒之地变为雄视于世的世界帝国,不读这本书你是不会懂的,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愿意孩子阅读《富兰克林自传》,而不是去背诵《论语》、《孟子》的道德箴言;希望孩子成为富兰克林那样的人,而不是什么贾宝玉、林妹妹,不管《红楼梦》有多么伟大。

    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没有外国文学的渗透是残缺不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应双管齐下,融会贯通,相互比较,形成互动。如此,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春风化雨,才能熏陶出一个真正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三、人文教育的实用化

    目前我们的大学语文课,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师的内容讲授基本上等同于中文专业的“普及版”,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字艰深,存在很大的阅读障碍。学生一走进课堂,就像进入一个和现实完全没有关系的世界,在那里随着不闻世事的老学究梦游一个小时,出了教室,才算回到现实中。“无用”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普遍印象。学生毕业后要面对的现实首先是谋生,找工作,他们的兴趣、愿望、追求要世俗得多,似乎没有闲情逸致在艺术的大地里培养审美趣味和艺术欣赏水平。他们更迫切要知道怎样立身处世、怎样面对社会现实。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应突破中文专业的狭窄框框,把文学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途径而不是目的,立足现实,贯穿古今,以优秀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人文素材训练学生自由思想,自由表达,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好奇、怀疑、反思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实现语文人文教育的“以无用致有用”。

    《金融时报》2005年10月7日的一篇社论,标题是“中国最脆弱的环节:为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大学需要很大的改进”,社论的核心是强调中国的大学质量太差,受到儒家文化中死记硬背的教育传统的影响过多,不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过分强调对老师不加置疑的尊重。在未来的全球化进程中,这种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现代企业。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向现代化。”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747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