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郭春萍:立足文学元典 传导人文精神 提升汉语素质 锻造写作能力——南京财经大学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考
【时间:2008/12/10 】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 】 【作者: 南京财经大学 郭春萍】 【已经浏览3435 次】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保持传统的优势:即通过文学经典和文学精神来传导人文思想和中华文化精神,同时在培养写作兴趣的基础上锻炼学生汉语综合素质。本文给出了改革重点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学;人文思想;汉语素质


  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导重开大学语文,一时蔚为风气。我校从八十年代初,就开设了大学语文,为全国最早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之一。2003年三校合并,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会聚在中文教研室;随着财经大学的成立,又有新的教学力量加盟大学语文教学队伍,教学力量得到加强。南京财经大学语文教研室全体同志都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当作进行自己的事业。经过数年努力,大学语文的教学得到前所未有的改观。

    一、历史优势:立足文学 传导人文精神

    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学语文改革,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目的淡出,人文素质教育得到加强。在市场经济全面到来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一种可能发生的人文危机,就是精神的贫困化,这是与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而生的功利主义倾向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心态相关联的。法国当代杰出哲学家和教育家埃德加·莫兰对此有着十分睿智和深刻的思考,他在《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一书中,系统论述了现代教育的危机,以及应对此一危机加强人文教育的紧迫性。他认为,“人类科学遮蔽了或消解了人类存在的生存的、主观的、情感的特点,而实际上人类一直经验着他的热情、他的眷爱、他的憎恨、他的允诺、他的梦想、他的幸福、他的不幸,遭遇着幸运、欺骗、背叛、偶然性、命运、宿命……”,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文文化。“人文文化是一种总体文化,它通过哲学、杂文、小说滋养了一般智能,回应人类的伟大探询,刺激对于知识的思索和促进认识的个人的整合。”人文文化能帮助青年的心灵在“精神圈”中游动,让精神充盈人生,因而更具有突出的培养人的功能。所以在1990年至2000年之间,在全国加强人文思想教育的大背景下,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也以加强人文思想教育为己任,以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为重点,逐渐淡化语文、语法教学,淡化大学生说写能力的训练。“传播人文精神”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使大学语文明显区别于中学语文,给学生打开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

    第二阶段,立足文学,传导人文思想。文学是人学,其实一切科学都是关于人的学问,历史、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都是人文科学。大学语文的人文思想教育的独特之处就是在文学。大学语文的人文思想传导应以文学审美为途径。文学既是人学,是人类灵魂的历史,而文学的进步实与人性的发展同步;文学既以美动人,以情动人,以形象动人,那么只要把文学之美、之情、之形象讲到位,人文精神亦在其中,诚如鲁迅所言:“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庭的灯火。”大学语文实为文学课程,其本质特征应是审美化的,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实现应是审美而非伦理的。大学人文教育应当通过对教材的讲解,完成对学生“心灵的熏陶”与“心灵的激荡”。这样就区分了大学语文与其他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大学语文课程获得独立的品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这理性的方式只体现了人与事物的一种关系,如拘泥于理性的逻辑的认知,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惟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世界存在的丰富多彩。人的世界是丰富的,人文思想是多元的,而文学是“与现实世界建立一种想象的丰富而复杂的关系”[1],文学的丰富想象更有助于多元的人文精神的探讨与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文学经典和文学精神来向学生传导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中华文化精神”,已成为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基本品格。

    第三阶段,提升学生汉语基础素质,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作贡献。2004年,南京财经大学提出“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应用”的办学方针,提出培养“具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各门学科和课程均面临着如何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以及课程重新定位问题。我们研究讨论大学语文教学在保持原有特色和魅力的基础上,如何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由此我们把“培养大学生对汉语言敏锐而深刻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即提高大学生汉语基础素质列入大学语文课程培养目标,争取为培养财经类通才做出贡献。

    二、改革重点:解读文学元典,锻造写作能力。

    一个世纪以来的大学语文教育,人们对它的性质的认识总体没有越出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工具性包括语文、语法知识以及写作能力的教育,人文性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审美、心理、伦理等内容的教育。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中国语文语法知识包括在文学经典中;同时文学既是人学,是人类灵魂的历史,而文学的进步实与人性的发展同步,人类伟大、丰富、敏感、美好的心灵所产生的文学始终就是真正的思想者们公开或隐秘的思想宝库。大学语文的人文思想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文学教育完成。笔者把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功能和人文性功能分为三个方面,即工具性、人文性和文学性。亦即大学语文课程包括语言、文学和文化思想的教育。而这三个方面是以文学作品为基点和核心来完成的,无论是历史文化视野的拓展和人文思想的教育,还是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都应以文学元典的解读为轴心来展开。

    1.立足文学元典解“道”

    在西方后工业时代和后现代来临之际,经历过人类文明的负作用,西方人首先把目光投向具有“天人合一”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新时期的汉学热是从国外燃向国内;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作为全球一个巨大的、尚未完全开发的市场,也引起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由此以汉语和汉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中国社会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市场经济渐趋成熟,经济和政治实力空前增强,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由此更受到全球的追逐;而在当今中国,一方面由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旧的价值体系崩坏,导致人文精神和信仰匮乏,而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其丰厚的内蕴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人寻找自我的精神家园。凡此种种原因,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经过多年开创出的“以文学传导人文思想”的优良传统需要得到继续的坚持与发扬。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提出“大学文学”这一教学理念。人类伟大、丰富、敏感、美好的心灵产生的文学经典作为人类精神的火炬,始终就是真正的思想者们公开或隐秘的思想宝库,简而言之,文学经典就是人文思想的宝库,大学人文精神的传导应该通过文学和感性思维来进行。西方人文教育始终和粗壮的感性神经联在一起,而中国现代文化一开始就是学习型、追赶型的,用胡风的话来说,现代文化的追求者们喜欢“坐着概念的飞机上去抢夺思想锦标的头奖”,在概念竞赛、思想竞赛、话语竞赛的运动中去接受人文思想,从理性上学习,却缺乏从生命的层次透彻感悟。大学语文教育重在感性层面,重在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大学语文与大学人文教育其它课程不同,不能成为一门单纯的思想观念课,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仅是理性智慧的启迪,而更多的是对感性经验、真情实感的生动形象的体悟,因而是有血有肉、深入心灵的综合性整体效应。这是文学特有的品格,是其它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大学语文的文学教育重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假如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能透过文字所塑造的意境或形象得出一点很有思想价值的理性结论,那样的结论很可能是内化为学生的灵魂和血肉的,渗透其生命过程的,而不是知识的或概念的。由于文学本身巨大的包容性和感染力,深入解读一定数量的文学经典,往往可以在人文修养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文学教育,应该以“文学经典”为中心,让学生“在那里可以和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可以呼吸到高山之顶的新鲜空气”。大学人文教育,应该培养大学生作为一个人,通过理解文学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培养这种综合能力,是其它课程做不到的。

    《光明日报》发表彭书雄的文章《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文学教育策略》也提出了与钱理群和郜元宝二教授同样的观点,认为要树立“大文学”[2]的教育理念,大文学教育是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语言、文化、美学、宗教等学科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所谓“大文学”的概念其实就是以文学为中心来实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文学教育应该通过文本让学生去感受那汩汩流动的文脉,去把握文章深处涌动的生命律动,去体悟文学的美妙与轻灵,去尝试着与这些思想的伟人做一番心灵的交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纬度去谈出或写出自己的理解或感悟,这就是文学教育。

    在当今中国社会,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正成为新崛起的支柱产业,文化产品原创作品少,改编传统经典的多。这一方面说明人文精神的匮乏,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经典持久的魅力。但歪解、曲解和恶搞的作品也层出不穷。文学元典构成中国文化的“源”,其流变、历史影响以及正确处理好“源”与“流”、本与用、经典与时尚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儒者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3],道家云“道—104—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源”正而“流”清,“源”厚而“流”丰,高等学府的人文教育不应以“时尚”为本而应以“高尚”为根。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当然应以文本解读,以对元典的阐发为中心,给予学生的当然应是“品味纯正,而又有着绵绵不绝的创生力量的源泉。”

    2.在文学经典教育中因势利导,导出写作能力的训练

    首先应该说明,全社会把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低下归罪于大学语文课程是不公正的;而要求大学语文在短短的三十至四十多个课时内解决很多的问题也是不现实的,这本身就不符合教育规律;但是作为一门涉及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大学语文对提高大学生的读、说、写能力应承担着责任,大学语文应为学生基础汉语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为学校培养“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为什么大学生语文素质两极分化的现象如此严重:有的学生交上来的论文词不达意,错字连篇,观点表述不清;而有的学生在校报刊发出的文章文笔摇曳、文采飞扬?笔者认为那些文字功底不好的学生,并非真的水平差,都是在应试教育体制和传统教育机制下产生了厌倦心态,也就是说,在写自己不愿意或被迫写的东西时,才会表现出这么低的水平。所以我们的写作训练就应在上课时就学生感兴趣和感动的内容抛出写作话题,然后进行写作的训练与指导。

    在我们传统的“以文学传导人文精神”的主体教学中,要适当地考虑大学生的普遍水平,让他们有兴趣;要在他们有兴趣的问题上引导发挥其对语文学习的潜能和爱好,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学会去表达。让高品味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写作兴趣与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

    3.“加塞儿”训练应用写作能力

    有些学生一张请假条也写不好,一个简单的通知也写不清楚,错别字连篇,逻辑混乱,毕业论文就更成问题。这里有高等教育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和水平下降,以及整个社会功利化所带来的浮躁风气等诸多原因,但学生不认真、不重视这方面的写作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更是主要原因。一个普通教师也会在一个“报告”中多次出现错别字,也有表述不明的情况,原因是他敷衍了事。而他在论文写作中却会字斟句酌决不马虎,这只能说明他对“报告”的写作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精神并未为之紧张而已;同样的情况,一个综合业务素质不错的教师或者行政负责人,在遇到需要写应用文稿时,他会去搜索相关的知识并认真写好。由此,笔者认为相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其他方面,应用写作知识的扩展和能力的提高是容易实现的。

    提高的方法不外是加强训练。大学语文一般是以三节课作为一个单元讲授一个主题,每周一次;有时一个教学单元时间略显富裕,有时三节课讲一个内容课堂略显沉闷,教师可以视情况加塞讲一点应用文的知识,课上没有时间训练就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训练,利用课上时间简单加以点评。

    应该指出的是,为了避免使大学语文变成一个不伦不类的大杂烩,为了不丢失我们所开创的以文学传导人文思想的优良传统,关于应用写作的训练不能超过四次,毕竟大学语文课时有限。另外此项内容的讲解必须是简短而精炼的。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改良大学语文的一种思路[M]∥钱理群,郜元宝.大学文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2] 彭书雄.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文学教育策略[N].光明日报, 2006-05-10(7).
    [3] 孔子.论语·学而第一章.
    [4]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责任编辑:曲辰)

    作者简介:郭春萍(1962-),山东龙口人,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系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和明清散文。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302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