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赵忠军: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时间:2008/12/9 】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 】 【作者: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赵忠军】 【已经浏览3092 次】

    摘要:大学语文课能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学习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部建议把大学语文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的缺失,但如果仍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恐难以吸引大学生,满足不了他们真正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只有转变教育思路,改革教学模式,才能使大学语文成为学生欢迎的课程,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人文素质


    目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汉语热”,但在国内,汉语在大学校园里却遭受冷遇。大学语文也被排除在公共必修课之外,考试这只“有形的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据调查,几乎将全部时间用来学习汉语的学生占19%,而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英语的占了56%。某知名大学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大赛”中,夺得第一名的竟然是留学生队,可见当前中国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实在令人堪忧。据报载,东北某大学一位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去一家银行面试,英语流利、计算机操作熟练的他却败在了与主考官的面谈上,原因是交谈中用错了一个成语。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

    《大学语文》从1978年开设,主要以理工院校或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列为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虽然各校的情况不同,但处境却大致相同。

    (一)大学语文的师资不稳

    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已处于衰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此课程;有的学校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萎缩厉害,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5人。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成为大学语文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这样的安排,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还势必对课程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然有固定的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队伍也比较稳定,但是担任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搞科研、发论文方面都有困难,教师们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有的学校没有大学语文教师,而由新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上课,充其量是把大学语文作为练兵的实习园地,根本无法保证授课质量。

    (二)大学语文的教材无序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指出,教材建设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还有少数学校关起门来使用自编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搬”别人的材料。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二、大学语文成为大学必修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6年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一些专家提出了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建议。这项建议正在得到响应。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语文”在高校课堂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一)大学语文课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作为全面培养人的教育场合,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教育。而这种文化意义上的教育是不分专业的,它强调的是文化价值的传递,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首先是人才,是学生。文学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心灵经历和感情积淀,一个没有名著诞生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不读名著,不读本民族文学的人,其文化素质肯定是不健全的。因此,我们不能仅把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格在技术层面上,而应该站在“大语文”的角度,从思想水平、道德修养、知识视野、审美情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唯此,才能对正处于“灵魂”发育季节的大学生,提供一份可贵的精神营养。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任重道远。学习大学语文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可以在学习中更好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大学语文课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

    一般来说,理工科学生很少注重自身在文学方面的积累与修养,开设大学语文,通过对古代作品的研读,学生不但学会了鉴赏文学作品,并且对那个时代有所认识。一个人是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重的,理工为主的高校长期以来偏重理性思维的锻炼,某种程度上理工科教育会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方面存在缺陷。而大学语文课恰好能帮助理科生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发展感性思维,使其思维方式更加完善,也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学习大学语文是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石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过:“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惟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这句话放到中国大学的语境之下,实在让人倍感伤神:英语热充斥大学校园久矣,高校对英语教育的重视无以复加,而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却被集体无意识地束之高阁,俨然成为一个被放逐在大学门庭之外的落魄潦倒的“流浪汉”。大学校园里洋溢着浓郁的“洋味儿”,吃的是洋快餐,穿的是洋品牌,过的洋节日——圣诞节、情人节,而“国货”却备受冷遇。大学语文重新成为大学的必修课,使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不断延续的希望。大学生对汉语有更深的了解,可以让我们的优秀文化植根于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作为传授语言文化的大学语文,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汉语这个帮助我们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具,如何重新开好这门课,真正地扭转它的“边缘”地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合理选用教材

    近几年有影响的教材其侧重点各有不同,这种情况需要改变。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将推荐五六种风格多样、品位高的精品教材给各高校,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表示,教育部推荐的教材,应选取高质量、不同层次的教材,因为大学语文教材不但应该有序、有特点、重质量,在综合性大学与工科性大学间还应有所区别。大学语文课程由选修课到必修课的调整中,课程本身和教材编写都面临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重新审视。

    (二)改变授课模式

    当前大学语文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语文的中学化”——重“教育”轻“兴趣”、重“应试”轻“审美”、重“传授”轻“实践”、重“文学”轻“思想”。更可怕的是,这些问题被篇章选择、教学大纲予以了“制度化定型”,所有期望改变的努力都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甚至冒险的事情。大学语文不应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之类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髙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另外采取多样的授课模式,将知识性的课程内容放在网上,让学生们自己写作、看材料,课堂上则采用灵活的手段对硬性的知识点进行补充。长期以来,高校里大学语文课程由于延续了高中语文课本的特点,被不少大学生戏称为“高四”语文,缺乏趣味性,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或许有感于此,著名学者钱理群等人明确地对沿用多年的“大学语文”概念提出质疑,并提出一个“取乎其上”的新概念——“大学文学”,强调让大学生直接通过文学经典的阅读,接受审美熏陶,与古往今来的优秀心灵对话,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这种思路无疑警示了大学语文必须明确自己的课程目标。

    (三)重塑学科定位

    赋予大学语文应有的学科深度和学科尊严。就前者来说,高校务必要把大学语文从“工具教育”的沉疴中解放出来,致力于“人文素养”的提升——从“阅读理解”教育跃升为“启蒙创新”教育。说到底,我们期待中的大学语文不应再是“方法论”,而应是“世界观”;而就后者来说,正如教育部所要求的,高校理应认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使其回归“母语教育守望者”的角色。相比全国1000余所高校都把英语作为必修必选课“,大学语文”的光景只能用“惨淡”来形容。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不正常的,因为语文教育被排斥在大学的门槛之前,不仅有辱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尊严,更使得母语教育就此丧失了生长、提升的可能性。

    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察白乐桑先生说,过去想学习汉语的法国人大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古老、悠久、高雅的文化,学中文仅仅凭兴趣。而现在,许多学生为了自己将来的职业等原因开始学习汉语。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法国中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法国学校开设的其他4门外语课的学习人数。也就是说,世界学习汉语的动机已从猎奇转变为实用。外国人都能如此正确的对待汉语,国人就更应该加以认真思考了。

    当然,我们不会狭隘到把大学语文的落寞归咎于英语热,如果要“归咎”,高校管理者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他们的冷落和忽视,正是他们在专业设置的功利心,大学语文才落到了今天这步田地。如果再不认真的反思和审视大学语文的尴尬现状,尽管各高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课,强行把学生拉回到课堂,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缺失,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恐怕难以吸引大学生,满足不了他们真正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只有转变教育思路,改革教学模式,才能使大学语文成为学生欢迎的课程,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编辑/李超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747。

    作者简介:赵忠军(1975-),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841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