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祁峰: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与教材编写
【时间:2008/12/6 】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7年9月 】 【作者: 祁峰1,郭曙纶2】 【已经浏览3119 次】

    摘要:本文从教材语言的特点来探讨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与教材编写问题。首先,结合教材语言的基础性与功能性特点来分析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结合教材语言的有线性、有序性、通用性与专业性特点来具体探讨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问题;最后,结合大学语文教材语言的特点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来谈谈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语文;对象语言;教材编写


    一、引言

    所谓教材语言,是指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教学目的,以教材为载体的语言。根据语言在教材中的地位、性质及其所承担的任务,一般而言,教材语言可以分为对象语言和叙述语言两部分。其中,对象语言是指以语言形式为载体的教学对象。对语言教材来说,例如母语的语文教材或第二语言教学教材,教材对象语言成为直接的教学对象。理解并掌握语言,成为课程教学的直接目的。本文所指的教材对象语言主要用于狭义,即语言教材的教学内容。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大学语文教材的对象语言,即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编写的问题。(本站按:本文标题的实际意思就是《大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编写》)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应该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发现,近年来,全国出现了编写和出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热潮,其中不仅出版了国家级重点教材,而且教材编写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材已有几十种之多,打破了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单一状况,形成了多元互补、多元竞争的局面。可见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教材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各类不同的高校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提供了可能。当然,如果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一要求来考虑,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从教材语言的特点出发,来谈谈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我们知道,教材语言具有基础性这一特点,所谓基础性,指的是教材语言在人的整个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它既包括对象语言的基础性,也包括叙述语言的基础性。那么,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首先应该具有基础性这一特点。又如,学生如何通过教材对象语言的学习来实现语文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提高?这里就涉及到了教材语言的功能性这一特点。所谓功能性,是指教材语言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即教授学生知识,使学生通过教材学习能实现教学目的。我们知道,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所以让大学生通过教材学习来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即语文能力,进而实现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从这里可以看到,教材语言的功能性和基础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建立在基础性的基座上,才能将教材语言的功能性发挥到极致。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对象语言,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以上我们提到的这几个问题,将是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中的新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三、对象语言的选择

    从教材的对象语言来看,大学语文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可选择的内容相对多,如果要面面俱到,势必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是一个关系到教材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教材的选编者应该有一个进行整体规划的指导思想。这里也就涉及到了教材语言的有限性这一特点。所谓有限性,指的是语言本身的一个基本特性,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语言总是有限的。而教材语言的有限性则是从基础性脱化而来的,教材语言不能无限膨胀,总是在一个有限的语言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展示教学内容。众所周知,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点,它在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大学语文课程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因此从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这两方面要求出发,大学语文教材的对象语言可以选用一些文质兼美的中国古代诗文和现当代名家的名篇佳作,选编教材应该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品位与人文价值,而且要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同时大学语文教材的对象语言还应关注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所以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除了选取中国古代、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以外,还应选编一些国外不同时代经典的文学作品。

    下面我们再谈几个关于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选择的具体问题:

    第一,教材对象语言共时和历时的分布问题。我们认为,教材对象语言应该是古今中外作品相结合。从目前全国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均占七成左右。在教学安排上,最好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主,穿插安排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做到把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结合起来,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积极学习世界上优秀文化成果结合起来。

    第二,教材对象语言的编排顺序问题。这里就涉及到了有序性这一教材语言的特点。所谓有序性,是指教材语言选用的次序问题。这是基于教育的特性来说的,教材总是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编排可以按照中国文学史来排序。这样做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熟悉并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加强学生掌握中国文学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传统文化信息。

    第三,教材对象语言的标准和范围问题。这个问题在前面谈到教材语言的基础性的时候提到过,我们还想从教材语言的通用性和专业性这两个特点再加以说明。教材语言的通用性和专业性是就教材语言所分布的学科领域来说的,每一种教材内的教材语言都存在通用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与分化的问题。一种教材其实就是一个学科领域的简要说明或介绍,作为某个领域总是会有通用和专业之分。它不仅是叙述语言的特点,更是对象语言的特点。所以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具有通用性和专业性两个特点。众所周知,大学语文课程要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的熏陶的使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品质,大学语文课程责无旁贷。但是大学语文课程不是简单地增加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含量,而是要突出人文性和审美性。所以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应侧重于作品的思想内涵与作者的创作风格,概括地说,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要强调人文性、审美性、经典性和多样化。至于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选择的范围,最好是以文学作品为主,力求中国古典文类、中国现当代文类和外国经典文类有机结合,并且再适当地加入一些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经典名篇。

    四、教材的编写方向

    下面结合大学语文教材语言的特点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来谈谈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发展方向。

    第一,教材编写要从教学角度切入。以前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报道,说是有的大学语文教材想“一统江湖”。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编写。对于同一部教材,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认为教材对象语言过深,有的学生会觉得比较浅显;有的学生希望教材对象语言的涉及面再拓宽一些,有的学生又要求教材对象语言的某个方面更深入一点。如果要使以上这些现象有所改变,那么我们务必要将本科与专科、文科与理工科、全日制大学与自考成教类大学所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区分。不同类型的高校可以采用适合于本校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因此教材的编写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教材对象语言应该具有针对性。

    第二,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要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既要关注文化积淀,又要注意人文性内容的时代发展,强调大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从而彰显现代人文精神。同时还要尽可能避免和中学语文教材重复。如果选编的教材与中学语文教材重复比较多,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扩大阅读的视野。因此教材对象语言还应具有可读性。如果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能让学生产生一种阅读的冲动,或者是一种阅读的心理期待,那么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因此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教材编写应和其他一些课程区分开来,比如和写作课、文化史课等区分开来。如果硬要大学语文课程承担太多的任务,那么就会使大学语文课程偏离原有的教学目的,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也就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同时也会学到一些语文知识(包括写作知识)或文化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的学习不能取代教材对象语言中的人文性与审美性的传递和感染。

    第四,教材编写还要体现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新理念。所谓立体化教材,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纸介质出版物与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等结合起来,形成多介质、多种手段有机配套的综合形式,为高校教学提供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一形式适应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大大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优秀教学资源充分共享,方便教师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材编写应提供配套的教学光盘,其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要点、课文赏析、名家评点资料、习题及答案、网络资源、试题汇编以及其他有关教学资料等,全方位地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和参考。我们认为,要实现立体化教材建设这一理念,必须要建设大规模的大学语文教材语言的语料库,也就是要建立起一个有相当容量,能基本满足研究要求的多品种、多规格,以当前教材为主,兼及历时教材的语料库,从而为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提供语言资源和教育技术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祁峰.高等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2] 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编大学文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
    [3] 苏新春等.教材语言的性质、特点、研究现状及意义[Z].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资料.
    [4] 夏中义.大学新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1.
    [5]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第八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1.
    [6] 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修订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5.1.

    (责任编辑:曾琼芳)

    作者简介:祁峰(1978-),男,浙江桐乡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郭曙纶,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767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