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肖练武:大学语文的现实境遇与教学改革
【时间:2008/12/5 】 【来源:文学教育(上) 2007/07 】 【作者: 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肖练武】 【已经浏览3008 次】

    一、大学语文的现实境遇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无庸置疑的是,合格的高职毕业生不仅要具备相应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应具备相应层次的人文素质(包括文化素养),所有的职业都是社会职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同时顾及“职业人”和“社会人”培养才能真正合乎人才培养的规律。爱因斯坦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用中国古代儒家的话来说,就叫做“君子不器”。一个缺乏人文精神和素质的人,就仅仅是一个“器”而已,如同茶壶、茶碗一样。如果说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则是为人之本。“人文立本,成人之道;科技利用,强国之器。本和用要分清,道和器要摆正”(楼宇烈《光明日报2007年1月11日》)。许多高职院校把职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职业培训,重技术教育,轻人文教育,把高职生的培养目标过多地限定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上。其实高职教育和其它高等教育一样,其教育对象是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人,而不只是技术的生命载体。一个人的人文精神缺失了,就是一个不完善的“半人”。由于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和现实社会功利主义的双重作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总体上比较薄弱。而大学语文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情感,其寓教于美的教学形式,是其它任何课程所不具备的,所不能替代的。在高职教育阶段,大学语文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回顾大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的历程,八十年代处于兴盛期,九十年代徘徊不前,逐步被边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继续被边缘化,人们在做挽救的努力。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不被重视和边缘化。大学语文在很多学校不受重视,表现在不开课、少开课或以《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取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体制是根本原因。国家和学校对英语考试有明确的硬性的要求,但对大学语文则缺少硬性要求。也许不会有人说可以不重视母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因为缺少教学制度的约束,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故语文等一些“软性”的课程便受到冷落。

    第二,课程定位不准。大学语文一般开一学期,至多两个学期,既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又企图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读写能力有全面提高,基本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开课,负载太多,不切实际。其次,以基础写作、实用文写作或口语训练课替代大学语文,放弃对高职生应有的人文教育也是一种常有的偏颇。

    第三,教材缺陷。目前已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多达千种,当前实际使用的就有100多种,不少的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教材缺陷主要表现在:教材本子过大,有的甚至达到80万字,学生经济负担过重;选文求全过宽,几乎古今中外各种文体一应俱全;课程定位过高,有限的教学时数和过高的课程目标之间呈现大的反差。

    第四,师资力量不足。各高职院校,一般比较重视专业课教师的选配,普遍存在对大学语文的不重视,一般不进新教师,原有的一批语文教师,年龄结构趋于不合理,其中有的择优用作专业教师,有的择优用作行政人员,削弱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力量。

    二、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

    1、课程设置定位。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各高职院校应将大学语文列入公共必修课系列,并在教学时间上作出不少于36学时和2个学分的明确规定。

    2、课程目标定位。培养人文素养,丰富人文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语文能力。由此,《大学语文》贯彻两个“本位”:文本本位——以优秀范文教学,不是概论式的;语文本位,有别于思想品质教育课程。

    3、教材内容定位。民族的,传统的,经典的,审美的。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主,在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努力挖掘和撷取其中蕴含丰富深刻的、对今天仍有普遍价值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散文),本着“弘扬传统,好教好学”的原则,注重典范性,力求文质兼美,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同时,也辅之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以弘扬“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

    三、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1、教师。同一门课程,因教师而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差异每每很大。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队伍。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所谓课程专业化,不是要把大学语文课程变成专业课,而是说教师要有专业的水平,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深入浅出,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所谓教师学者化,是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是文学类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自身具有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较高的知识水平。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具有专业水准的学者型教师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二是已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应当以成为具有专业水准的学者型教师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根据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调查,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60%,讲师和助讲占50%。专业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实在是一件必须高度重视的事。

    2、教学艺术。大学语文课程要求教师掌握教学艺术。艺术不等于技术,也不完全等同于方法。教学艺术是巧妙灵活的教学方法炉火纯青地运用。教学艺术说到底是讲的艺术。讲什么大有学问。教师讲课,应该以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来调动和引导学生情绪的投入与思维的投入。讲的艺术,实际上是不讲什么的艺术,是有所讲,有所不讲的艺术。教师应讲在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二”字上,讲在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然”字上,讲在学生“有所解,有所惑”的“惑”字上,讲在学生“似是而非”的“非”字上。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真正吃透教材,卓有见地的驾驭教材,并内化为心理品质,内化为有血有肉的情感,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激情,有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切实运用启发式教学,恰到好处的和学生讨论互动,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总之,教师应以自己的教学魅力使师生知、情、意沟通,形成一种心灵呼应的心理相容气氛,教师以自己的心熔化学生的心,以自己对教材的再创造影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一起和古圣先哲对话,从而受到启迪和震憾。

    3、课程研究。要加强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应成立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使大学语文成为一门自主管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内涵和学术发展前景的高品质课程系统,使大学语文成为一个特色鲜明、体系完整、内容呼应的整体。


    肖练武,男,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学校管理。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466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