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沈嘉达:从教材编写看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时间:2008/11/25 】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4月 】 【作者: 黄冈师范学院 沈嘉达】 【已经浏览4681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重“教育”功能,轻文本熏陶;重工具性,轻审美性;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等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应该立足于工具性,让学生接受人文熏陶,潜移默化地感知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不能满足于串讲和一般性的知识介绍,也不能无限制地追求所谓的思想意义和政治教化。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材;教学改革;定位;人文熏陶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高等学校也处在了改革的风口浪尖上。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等等,都在进行着变革。进一步说,作为高等学校中不可或缺而又不太受重视的大学语文课程到底该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呢?言其“不可或缺”,是因为无论理、工、农、医还是法、商、史、哲,皆需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这既是大学教学计划之“规定”,亦为现时现世之必需。言其“不太受重视”,是因为大学语文只是公共课而非专业课。课型的确定,意味着该门课程的性质、目标以及绩效的厘定,当然也意味着课时、教学方式及考核目标的核定。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注重“现实”的大学教师以及浮躁异常的莘莘学子那儿形成连锁反应。既然如此,我们还能够指望大学语文课程成为优质课程甚至精品课程吗?我们还能寄厚望于青年学子就该门课程“学有所成”吗?一方面是公共必修课,牵涉到学时学分,系部争着开设以归自身门下;另一方面却是所开课系部对此并未真正重视,开课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专业学子匮乏足够兴趣,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笔者无意于指斥任何人、事,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回过头来想一想,其实,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武断地说,哪一所高校又真正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呢?又有哪一所高校的大学语文被评上国家级、省级甚至校级优质课程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笔者这样讲,并不是说大学语文教学已经无药可医,恰恰相反,有识之士一直未曾中断过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积极探索。正视现实,寻求出路,是个中人孜孜以求的根本目标。

    论及大学语文教材,毫无疑问,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应当最有影响。1980年10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的联合倡议下,在上海召开了有20所高校参加的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成立了“大学语文教材编委会”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并推举徐中玉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教材。从第一版到今天的第八版,《大学语文》已发行了数百万册,影响遍及全国。其后,各地高校根据需要,自行组织编写了多种版本的大学语文(名称略有不同)教材。譬如,就湖北而言,有陈安湖、张国光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有江少川主编的《大学语文》(全日制高等学校课程教材),有何锡章、尉迟治平主编的《中国语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有徐绍建主编的《大学语文》及其《大学语文导读》等。一句话,《大学语文》越编越多,各有特色。

    其实,只要我们略加翻阅徐中玉主编的各版《大学语文》,便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印象:《大学语文》教材无论怎样努力“翻新”,都还只是在既有的框架内转圈圈。我们承认,从第一版到第八版,徐中玉的《大学语文》教材随着编写人员的置换,当然更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内容、体例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篇目变了,内容也“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了。然而,其痼疾依然存在:

    1.重“教育”功能,轻文本熏陶。编者在每一版的序言中都一再强调要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这本身并无过错,问题是,过于强调“教育性”,必然会十分注重教化功能,从而难以适应非中文学生的兴趣与志向。这倒不是说非中文学生就不能“教化”,而是说,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正视非中文学生的学习目的及其效应。如果对此视而不见或有意拔高,必然是授课老师“自说自话”,缺乏针对性,从而丧失了开设该门课程的现实意义。说到底,对非中文学生来说,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十分重要。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感染、熏陶、感受、体验的角度面对大学语文教学,而不是一上来就强调其教化功能。实践证明,在如今更加浮躁的年代,一味强调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2.重工具性而轻审美性。几乎所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在文后都开列了“附录”,包括“古代汉语知识”、“现代汉语知识”、“写作知识”、“诗词格律”等。作为实用工具,应该说《大学语文》开列此附录十分必要。现在的问题是,大学语文课程一般每周两课时,只开一个学期,也就是说总共才36节课,除掉节假日、复习、随堂考查等,实际上课时间在30课时左右。现在我们设想一下,在30课时左右的时间里,要上完如此多的内容谈何容易!极端地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更何况,面对融古今中外文学于一体,汇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文献等知识于一炉的《大学语文》教材,那些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又怎么可能讲好?当然,你会说,《大学语文》并不要求精深,只要“宽泛”即可,但是,“泛泛而谈”必然人云亦云,照葫芦画瓢必然蜻蜓点水,如此,又怎么可能使学生真正有所得?授课教师由于要考虑到写作知识的应用,考虑到基本工具书的介绍等,上课时必然类似于高中语文教学,即“作者简介”、“作品赏析”、“特点总结”云云,这又怎么可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中的赤子之心、字里行间的灵动文气?难怪学子们要戏称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

    3.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由于《大学语文》是一大杂烩,因此可选范围极大。大则无当,编选者因之干脆以编选“经典”为己任(而“经典”又以古代居多)。于是,几乎所有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是“经典教材”,换言之,古代文学作品占据了极大的比例。也许,这本身无可指责,总不能胡编乱选吧?然而,如果全都是所谓的“经典”,由于其年代久远,学子比较难以获得共鸣(无切身体验),更由于意识形态相隔,往往是“经典”作品曲高和寡,学生难以理解,于是干脆敬而远之。还要强调的是,过于注重古代(必然就“轻视”了现今),固然体现了编者弘扬民族文化之拳拳真心,但是对于非中文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体验上、运用上都存在障碍,而要解决这个“障碍”,又确非这区区30课时所能完成!至于说到教学相长,更是难求。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已属不易,遑论“发现”!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走在前列的,当属于两本新教材。一本是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该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知名学者精心编写而成。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囿于传统《大学语文》重在编选中国古代文学兼及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弊端,而将视野投射到文史哲及科技等多个领域,譬如开列了“孙子兵法”、“通俗文学”、“《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九章算术》与中国古代数学”等栏目。显然,编者不再汲汲于思想教育,不再拘泥于中国古代文学,不再受制于“文学”而着眼于“文化”……无疑,《高等语文》有利于培养非中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有利于培育学生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浓厚兴趣,有利于普及现代大学生必备的文化知识。

    另一本由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可称得上是“全新制作”。正如其封面所宣传的,《大学新语文》的宗旨就是“倡导人文通识教育,阐释人类普世价值”。在《序》中,夏中义教授写道:“《新语文》‘新’在哪里?与时下流行二十余年的同类教材相比,《新语文》首先‘新’在它凸现价值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所以它不附中华朝代年表、古汉语语法及诗词格律简介,而是更关切如何让课本在本土语境,对净化且优化大学生精神素质之神圣天职,能有所担当。”编者要使《大学新语文》走出“民国时期便定型的‘大学国文’模式,而获得其不可化约的个性”。为什么要凸现“价值性”而弱化知识性、工具性?夏中义教授认为:第一,知识性、工具性的基础语文,本应由大学以前教育完成;第二,“是出于对中国社会自1990年代以来的精神境况的殷忧……(因之)要复活‘大学’一词的古朴本义”。在过去,“大学”就是“一种让人在精神上变得博大的学问”,“大学语文”就是一门为了给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坚实价值根基的公共课程。基于此,编者选文的方针是“现代人文,经典美文”,那些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史——思想史经典文字”就被拒之门外,而“那些最契合当代学子的青春景况,或曰最能为其‘精神成人’提供类似‘文化人格激素’那样的篇章(且又文辞优美、文气丰沛、文体别致,能在情感、情怀或情操某方面,令读者不读则已,一读惊喜),才有望进入教材”。

    显然,《大学新语文》已经摒弃了传统的坛坛罐罐,而更注重现代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换言之,有利于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美文才有可能进入编者法眼,反之则被弃置不用。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列出《大学新语文》的十三章篇目:

    第一章 青春在旷野呼号
    第二章 大学魂:从剑桥到红楼
    第三章 仁爱,天地人间的最美
    第四章 初恋时未必真懂爱情
    第五章 有一种飞翔的感受叫自由
    第六章 良知是灵魂的钥匙
    第七章 敬畏让我选择天空
    第八章 怀念使人在家也生乡愁
    第九章 为了忘却的记忆
    第十章 英雄神话并非神话
    第十一章 坚忍岂只在绞刑架下
    第十二章 希望于墓地与灯塔之间
    第十三章 自我审视,思我故我在
    第十四章 反讽:平民的暨“打油”的
    第十五章 人需诗意地栖居
    第十六章 像上帝那样思考自然

    现在,我们随意抽取两章选文篇目,看看到底选了些什么。第一章篇目为: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人生哲学的一课(艾芜),发现(莫拉维亚),玫瑰之歌(穆旦),葬花吟(曹雪芹),青春(苏雪林),两地书(许广平鲁迅),十八岁那一年(龙应台),论青年与老年(培根)。第四章篇目为:安妮日记(安妮·弗兰克),相思(罗兰·巴特),诗人书简(茨维塔耶娃里尔克),玛利亚的礁石(谢·沃洛宁),我将重又厮守着你(阿·波秋斯),寂寞(郑敏),我愿是一条急流(裴多菲),脚手架(希尼),有赠(曾卓),百鸟·当你老了(叶芝),古代情诗六首。

    从以上所列,我们很容易看出,编者的主导意图就是教大学生“如何成人(精神成人)”。所选例文不拘中外,无论古今,不唯名角,不唯“经典”,而紧扣当代大学生所思所想,寓“感染”、“熏陶”于轻松学习之中。尤其是文后的“编者的话”,更是高屋建瓴,切中肯綮,非常富有针对性。这样的选文,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

    现在我们简单论及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诚然,大学语文处于一个敏感的地位,牵一发而动全局,涉及面甚广。譬如教学计划修订问题,大学语文定位问题,教学方法改革问题,人员配置问题,绩效考核问题等。就笔者看来,最紧要的是定位问题。此前,关于大学语文的性质,有“工具”与“审美”、“教化”之争。就是说,教学计划中开列大学语文,学生学习大学语文,其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从中受到教育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文化?是作为专业辅佐以丰富自身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更好地接受美学濡染?是,又不全是。说大学语文是一门工具,很难说这句话错了。因为对于非中文学子来说,最直接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如此而已。说大学语文是针对非中文学生尤其是非文科学生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也不跑题。传统《大学语文》教材就异常注重这种教育意义。说它是为了“审美”也没有错。因为“教育”过程和掌握技能过程本身也是“审美”过程。我们很难想象,《大学语文》教学只是纯粹地传授“知识”、“技能”,或者抽象地进行“审美”。究其实,三位一体,各有侧重。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这三者功能能自动实现。事实上,恰恰是不能和谐地体现出来。一是因为大多数教材编写本身因循守旧,了无新意;二是大学语文定位不清,不知到底该侧重于什么,最终变成了高中语文的延伸;其三,缺乏对教师素养、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科学考核,也导致大学语文教学不进则退,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好在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基本解决了教材问题,各高等院校也在日益重视人员配备、方法改进、绩效考核等问题。

    大学语文到底该怎样定位?工具?审美?教化?抑或其它?笔者以为,应该是立足于工具性,接受人文熏陶,潜移默化地感知世界各民族文化。如果定位太高,必然不适合于非中文学生尤其是非文科学生;定位太低,又不能真正体现大学语文中所蕴涵的人类精神质地,也违背了开设该门课程的初衷。大学语文教学中,不能满足于串讲和一般性的知识介绍,也不能无限制地追求所谓思想意义和政治教化,而应该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基于作品,回到人生上来。诚然,要想真正使大学语文教学有一个飞跃,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它有赖于广大同仁不懈的辛勤劳作,有赖于有志之士的勇于创新和不断创造。笔者相信,假以时日,大学语文教学一定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资料:

    [1]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三)[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 何锡章,尉迟治平.中国语文[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沈嘉达(1963-),湖北黄梅人,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32133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