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梁永国: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思考
【时间:2008/11/25 】 【来源:语文学刊 2006/13 】 【作者: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梁永国】 【已经浏览3053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面临着基础教育、大学素质教育和外语热的挑战,其教育地位与整个民族素质教育很不相称,其教育功能也未充分发挥,提升大学语文教育的地位,作好调查与研究工作,是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育; 功能; 地位


    一、大学语文面临的挑战

    1.基础教育的挑战。素质教育推动下的基础教育的改革如火如荼。语文新课标的出台,带来了语文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一系列变革。面对中、小学语文教改的形势,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适宜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问题,从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需要深刻的反思。如何做好从中等语文教育到高等语文教育的衔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2.大学素质教育的挑战。大学素质教育发展本身,也同样对大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挑战。眼下,大学人文课诸如文学欣赏、美学、艺术等纷纷走入课堂。这些课程一般都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并且确实开阔了眼界,对学生较有吸引力。而大学语文,由于自身内容的稳定性、陈旧性,再加上过去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对之没有兴趣,缺乏亲和力。所以有的高校虽开设大学语文课,但也多是作为选修课程,而有的学校则干脆不开。有的学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理念含混不清,长期以来已经形同鸡肋,因此提出以《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作为改良方案[1](P4-5)。那么,大学语文能否被取代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外语热的挑战。外语在中国可说炙手可热,不仅各种考试过级需要外语,现在又出现了双语教学,进而有人提出官方语言双语化。这些利弊得失且不谈,如果连母语都不感兴趣不愿学或没学好,那么去搞双语,其结果是什么,可想而知。高等教育阶段学一门外语,是正常的,但不论做什么,都非得讲外语,而冷落了母语,则就不正常了。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及教育功能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它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有层次的差别。徐中玉先生的《六十多年关系中的感想》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有一段话:“语文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课程?讨论已久。在学习的各个阶段上,这个课程的性质,任务应否完全一样,也值得研究。事实上,把这个课程教成主要是政治课、文学课、常识课、语法课的都有。问题在要有一种比较统一的认识。我赞同把它作为一个基础知识、基本工具课,并认为在学习的各个阶段上,性质大体还是相同的,只是要求不断在扩大、提高,基础由薄转厚,技能由低而转高罢了。”[2](P323)这是很中肯的。

    笔者认为,语文是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表达与交流为核心,以民族文化精神为灵魂的综合性学科,是实践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讨论语文学科性质问题上,主要应注意语言基础、听说读写的基本表达与交流能力和民族文化精神三者的关系。过去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这本身并没有错。但由于应试教育及过分强调了立竿见影的能力,而陷入纯粹技巧训练。现在人们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正确的。这种统一的环节是什么?是言语表达与交流的实践。所以,不讲语言基础不行,不讲人文性不行,不讲实践也不行。也就是说,语文素养是在言语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形成的,脱离这个实践的所谓工具性毫无意义,脱离这个实践的所谓人文性也很难化作人生体验。

    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有三:

    1.开拓视野。大学语文在高中语文的基础上,应以更宽的视野向学生展示更为广阔丰富的内容。这就要求在内容上从文化的视角来选择古今名篇佳作,作为学习的范本。人文科学的、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政治的、社会的、教育的、经济的、科技的等等都要涉猎。而过去的大学语文多把目光局限于文学或人文科学方面。这样的内容实际上较褊狭,不利于开拓学生视野,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学语文之所以被戏称为“高四语文”,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2.文化熏陶。我们的传统文化悠久深厚,源远流长。这种文化“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3]。但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一代代地继承、发展,并不断创新。这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需要。如果丢掉了这个传统,我们的文化建设就没有了根基。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研究、继承就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当然,我们这里强调的不仅仅在于其实用价值,而是更深层面上的文化意义。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4]

    悠久灿烂的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浸润了一代代的心灵,这种人文精神正是做人的根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3.培养能力。语文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其中最为核心的应该是言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堂的活动就是以此而展开的。目前,大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素质偏低,固然与中学应试教育有关,但与大学里不开语文课,或虽然已开设语文课,但只把它上成知识讲座课或作品分析课而不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不无关系。

    三、大学语文教材教法的定位

    (一)大学语文教材

    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从内容层次到编排体例都存在着问题。

    1.内容上,视角狭窄,文化蕴涵不足。一种是以文学为基本内容,在中国文学史的框架中选择课文。其目的,是突出语文的体系性,并对中学阶段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在文学范围内,开拓学生视野。但实际上,这样的语文比中学语文视野还要狭窄得多。而中华人文精神也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上,而体现在各个学科和领域。把语文等同于文学,这是一种误解。

    一种是在人文学科内,即文、史、哲范围内选择课文。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于人文学科知识是不错的。但这也只是对人文精神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人文精神即文化精神,应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广泛的文化视角内选择语文学习的内容,也即以文史哲为主,适当吸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优秀之作。

    2.层次、类别上,目标不明,定位不清。首先,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的起点应是高中语文,但相对于高中语文来讲,有些教材偏难,而有些教材又偏易,甚至低于高中语文。而在本、专科之间相差也比较悬殊,随意性较大。其次在不同教育类别之间,也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比如高职院校过分强调了实用性,采取三大文体加应用文的做法。然而大学语文不是专业课,而是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还须进一步研究。

    3.编排体例上,顾此失彼。在编排体例上,有按文学史体系编排的,有按文体类别编排的,也有按中华人文精神类别分单元安排的。问题不在于哪种体例最好,而在于上述三个重要功能是否兼顾。实际上有的失于文化意蕴不足,有的失于视野狭窄,有的失于缺少语文实践。大学语文属于人文课程的范畴,其内容体现了人文知识的特点。“就人文教材(主要指基础教育阶段人文教材和高等教育阶段非专业的人文教材的编写)而言,既不应该像自然科学教材那样围绕‘知识’展开,又不像社会教材那样围绕着‘实践’展开,而应该围绕着人生意义问题的‘反思’或‘内省’展开,或者说,围绕着日常生活实践中价值规范的合理性而展开。”[5](P177)这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4.教材的编写还应注意的问题是能否利于自学。教材一定要体现出自学的特点。为此,可以把注释更详细些,适当增设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考题,增添背景知识、文化常识、文化精神方面的知识短文等,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钻研。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从繁重的字词注疏和背景介绍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中,让学生在研究、体会、讨论交流中吸收语言,形成能力,加强修养。

    (二)教法

    大学语文是一门实践课。一定要把学生主体的听、说、读、写实践放在核心地位。所以要改变过去的纯粹讲授式课型,而要讲授、启发、研讨交流想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得到实惠,进而激发出学习、钻研的兴趣,由厌学而到乐学。脱离语文实践本位,学生主体没能得到益处,谁还能买账呢?这也是语文课的人文知识特点所要求的。

    四、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

    自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导重开大学语文以来,已有许多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首先是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地位认识不足[6]。大学语文在目前还远未普及,课时也少得可怜,即使开设了这门课,也多是一些点缀罢了。这门课从可开可不开,从少数院校开到多数院校开,再到最终的普及,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其次,对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投入过少,从师资队伍建设到教学设备等等的投入都远远不足。这种形势使得大学语文教育只得在尴尬、艰难的处境中生存。再次,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处于一种低层次徘徊、重复的状态。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本如《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类似的专门研究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正式公开出版的期刊,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学语文地位之低。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大学语文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建设与整个民族素质教育仍然是不相称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务之急是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教育(包括教育思想、教材建设、教研成果、师资状况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学语文教育的意见)做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决策,以使大学语文教育积极、稳妥、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大学文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2] 徐中玉.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 王宁.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5]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版社,2004.
    [6] 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梁永国,男,河北省秦皇岛人,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讲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056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