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郎大地:大学语文今论
【时间:2008/11/25 】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6月 】 【作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郎大地】 【已经浏览3101 次】

    摘 要:大学语文的“语文”二字含义当定位于“语言文章”。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其侧重点应当是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体味而不是字词句篇等工具和手段的掌握;主张平视前人,有独立的主见。语文课不同于大学的其他课程,应当让学生通过文学和美学的熏陶,培养高尚的人格,学会做人;完善思维结构,培养创造性思维;举一反三,主动学习优秀范文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语文”二字有不同的解释,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或语言文化应该都是合理的。而作为“大学语文”课程名称的“语文”,我们将其定位为“语言文章”。大学语文的学习对象是文章,是以书面语言为表现工具的思想感情信息和文化信息载体。数万字、十万字以上的长篇著作,也是思想感情信息和文化信息载体,也是作者写作活动的成果,也当划归“文章”一类。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作者,通过文章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感受和自己的观念、方法、态度、情感记载下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从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军政要务,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实践,国家、民族、家庭、个人的爱憎情仇、喜怒哀乐,直到家务琐事、儿女私情,文章的内容就是人类社会成长发展的忠实记录,是最全面、最细致的综合百科。所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章是科学、思想、文化得以延续和进步的最主要工具。人类的学习活动、社会活动和思想感情的交流、传承活动差不多可以简单概括为读文章和写文章。正因为如此,我们小学、中学的语文课课时最多,学生要用最主要精力去学会读文章、写文章。大学语文的学习任务当然也是学文章,然而我们认为应该强调两个区别。一是大学语文课和中小学语文课的区别,二是在大学里语文课和其他课程学文章的区别。

    中小学语文课教学,从识字入手,字、词、句、章、篇,循序渐进。重点学习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把握书面语形式和内容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和规律;逐步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体会作者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同时学习一般的认识方法和思维形式,学习正确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把“语文”二字理解为“语言工具”和“文章内容”两个组成部分,那么可以说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以语言带文章,侧重点在前者。而大学生经过了12年中小学正规的语文课学习,又合格通过了高考,对于他们来说,运用现代汉语书面语来正确理解和通顺表达应无障碍,也有能力正常地阅读一些文言文作品。所以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侧重点应该是“文章内容”,是通过阅读,对作者、时代、社会、人和世界得出科学的、深入的、全方位的、融会贯通的、创造性的理解、感受、认识和反应。

    20世纪70年代末,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倡导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高校激起热烈响应。当时正值“文革”刚刚结束的拨乱反正时期,中小学教育质量因受文革冲击而普遍低下,许多大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要求。客观地说,那个时候的大学语文课教学有一定的补课性质。20多年后的今天,中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大学生语文功底已经是当年的大学生难以相比的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重心也应该与时俱进,转移到文章内容上来。这既是对大学生素质变化状况的适应,也是由中小学语文向大学语文延伸的自然发展趋势。

    学习文章内容,具体一点说,就是精确理解、科学评论和创造性地运用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态度。要精确理解,就不能仅仅依靠文章的字面意义,而要在历史的、社会的宏观背景和具体环境条件下,在作者思想、情感、风格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去考察作品个案。要科学评论,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立场、科学的世界观和一定的科学方法。因此大学语文强调知识基础的雄厚广博和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知识能力的融会贯通。

    大学语文更重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独立思考的主见、质疑辨伪的敏感、触类旁通的联想和不拘常格的想象,都是获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良好学习素质。前人他人的作品,有正有伪。教材选择的课文当然都是精品,但难免存在“虽正而不至焉者”,还有的在当时当地是至理名言,此时此地则应重新评价。何况分析、评价一篇文章,结论常常是多元的、可变的,没有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今天的大学新生一般都受过良好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但毋庸讳言,中小学语文课应试教学模式的副作用也是明显的,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约束了学生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学习大学语文课尤其应强调独立和创造,克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副作用。我们主张读文章要树立与作者平等交流的观念,不轻信,不唯书,敢于向名人泰斗问一个“为什么”,大胆质疑辩难。还要敏于联系实际,把读书和读社会结合起来,把阅读和实践结合起来。站在科学和先进文化的立场上,解放思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广义一点看,在大学,不同课程的学习差不多都是以“学文章”为主要学习方法。同样是学文章,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都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

    大一点说,大学语文是一门学习做人,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课程。与其它课程不同,其学习任务是建设自身的思想道德情操。这一任务与德育课有相似之处。然而大学语文又不同于德育课,它不是直接传授和探讨正确的人生理想、为人准则、社会约束和自律规范,而是通过阅读理解来体会和感悟事物、人生和世界的美好,增强对美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发现美、体味美和创造美的水平。语文课不是通过自律要求和外来约束去实现对道德情操的塑造,而是借助优秀作品所展示的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形成对美好人生境界的自觉追求,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实现精神升华和自我完善。

    大学语文课学习内容的主干是文学和美学。良好的文学修养和一定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量对培养我们文明高尚的人格、远大深邃的眼光、灵活敏捷的思路、开阔豁达的心胸和儒雅大方的气质是必不可少的。活跃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形象思维形式,与大学非中文专业,尤其是理工医农等“非文科”专业诸多课程普遍运用的逻辑思维形式,通过文学和美学的学习形成互补,对完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当然文学精品还是汉语书面语的运用典范,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大学语文课对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影响更是直接的。

    与其它课程不同,大学语文的学习对象不仅是文章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包括文章本身。语文课要研究文章内在思想方法和逻辑结构、理性的思想线索和感性的情感线索的交融、逻辑说服力量和形象感染力量的合理运用和配合、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要点和途径、外在篇章结构和语言文字的手段和技巧,也就是研究文章的外在形态和表现手法。研究优秀作品的这些方面颇有实用价值,可以举一反三用来读写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文章;同时方法手段的和谐运用本身就是美的创造,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感受美的同时探求美的体现,这是大学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大学非文科专业,象大学语文这样集中学习文学艺术知识,感受美的熏陶,强化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的课程几乎是一枝独秀,课时也极有限。然而这与我们一定阅读量的学习要求并不矛盾。因为在大学,学习语文的最关键方法是自学,是自己主动地去阅读文章,去分析领悟。教师课堂讲授的任务是展开深入的个案分析,展现作品的精妙;介绍前人、他人以及教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评价的角度和方法,提供分析的参考意见,启发积极的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教材首先要有较大的课文容量,满足教学对阅读量的要求;同时提供相对系统的作者作品背景资料,为精确而合理地理解作品提供条件。至于理解要点和评价方向一类的指导性内容,则尽可能不安排或少安排,减少对自主思考的限制。注释也宜少而精,因为当今大学生阅读用文言文写作的一般文学性读物,字词句拦路虎已经不多,即便有一些,自行查究探讨的途径也很多,不难解决。所以可以少作指导,以节约篇幅多安排课文。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不应该仅仅是修读课程、获得学分的工具,而应该是一本课余读物。书中的精品名篇应该有嚼头,有余味,每读一遍就能有一遍的收获和感受。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应该值得伴随学生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甚至更久远。


    作者简介:郎大地(1950- ),男,安徽芜湖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理论。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343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