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李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论略
【时间:2008/11/22 】 【来源:咸宁学院学报 2006年8月 】 【作者: 咸宁学院人文学院 李明】 【已经浏览3055 次】

    摘 要:从历史、现实、国际、国内几方面回顾了大学语文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应遵循以下途径:正确定位;长远规划;逐步推进。在此基础上,把大学语文设置成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训练学生运用母语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别的课程无法替代的。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并不是开设不开设的问题,而是如何开设的问题。

    一、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回顾

    从历史来看,大学语文的开设至今将近30年。为什么要开设大学语文呢?我们有必要回溯当年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 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些意见依然相当中肯,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从现实来看,目前,随着高校扩招,入学生源的语文素质令老师们十分担忧。“我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 95%的学生做不到。”一位老师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有的学生连请假条都写不明白”。从当今大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品鉴水平来看,还有很大需要提升的空间。据一则报道说,江苏扬州一位从事多年高中语文教育的老师向媒体的热线诉称,他的大学三年级的儿子,文字水平差得让他这个当语文老师的父亲蒙羞:一则不足百字的申请书,竟有28个错别字。笔者曾几次参加湖北省高考语文阅卷工作,高考答卷中所呈现出的学生们的语文水平确实令人忧虑。由此可见开设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如果大学生尤其是理工农医生在学校里整天接触的如果只是数字、公式等非语文的东西,而让汉语基础知识逐渐淡化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也就必然差化,甚至连最基本的行政公文、法律文书和一般实用文章的写作方法也不能正确掌握,那么,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其他专业和从事各种工作,势必造成严重障碍,也是有悖于国家的教育方针的。

    从国际来看,世界各国都已纷纷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全世界已经有60多个国家, 1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不少国外大学还设立了中文系,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不但学习汉语的热潮高涨,而且每年定期选派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在国内,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所需教师不断告急。外国人尚且有如此高的学习汉语的热情,作为中国的大学生,年轻的一代,难道不应该更加重视对本国语言、文化的学习吗?

    从国内来看,目前不但许多综合院校在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很多的理工农医院校也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以湖北省为例,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还是非常成功的。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语文教材到2003年已经修订到第四版,印刷12次;武汉理工大学在本校的“十五”规划当中,将大学语文的教材发展作为其规划之一。这些都说明人们不仅已经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而且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在不断推动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

    所以,今天我们不应该还停留在开不开大学语文课程的层面上,而应该深入讨论如何成功、科学地开设大学语文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

    大学语文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该如何建设规划呢?关键在于人们观念的转变,相关机构、领导应该真正深入地关心大学语文的成长。同时有必要总结一下其他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结合咸宁学院的实际,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工作大致还有以下一些工作尚需进一步讨论。

    第一,课程性质未明确。不明确一门课程的性质,许多问题将没有头绪,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课程性质不明确将导致在开课的时候可开可不开,开多少算多少,教学时数不确定,任课教师对此也将无所适从。如果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公共必修课,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第二,观念不一致。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往往取决于校系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程度,有些学校因为领导间意见不统一,没有形成统一的纲领与文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对待大学语文的态度上,往往游移不定。课程的开与不开,开多少时数,在哪些专业开,往往较随意,导致同一专业有的班级开设了大学语文、有的班级没有开设,有的这一届开设,而下一届又没有开设。

    第三,没有专门从事大学语文的教研机构,师资零散,对内、对外都无法开展工作,更无法与校外各级组织建立联系、开展交流。

    目前,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全国设立了大学语文研究会,各省也有相应的机构和组织,但本校至今没有相关机构来负责、统筹大学语文的教学研究工作。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也基本没有,这既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很不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更不利于学校和学科间的交流。

    大学语文是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所以首要任务是成立大学语文教学部,负责组织、规划大学语文课程的相关问题。

    当然,我们也应当正确认识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些困难和难度,不可掉以轻心,而应认真对待,共同商讨、克服。

    笔者认为,就咸宁学院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应遵循以下途径。

    (1)正确定位

    对课程的定位,目标要明确,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对课程建设及教学都应倾注极大的热情,群策群力,只要领导关心,教师重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需增强责任感,不能视大学语文教学为分外之事。我们认为,为了使大学语文课程长久不衰,应该坚持选送最优秀的教师轮流讲授,在教师中逐渐树立关心大学语文、以讲授大学语文为荣的风气。

    (2)长远规划

    一门课程的诞生、成长到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作长远规划,它涉及到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

    目前,我校大学语文课程针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很多地方院校也开展了国际交流,增设了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本校在这一方面还没有起步。但这并不排除咸宁学院以后不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所以,在作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同时,应当结合中文系的传统优势,有意识地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专业,在师资培养方面有所规划,中文系已经有教师考取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说明开展国际交流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故师资建设应该长远规划,立足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优秀教师的言行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名师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他们的讲课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在朴实的语言中常常蕴涵哲理,让人豁然开朗。他们教学时旁征博引,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会感染学生、折服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用自己的风采去影响学生、形成榜样。授课教师应该用高标准、严要求来要求自己,以自己丰富的学识、诙谐流畅的语言,站在较高的视点为学生剖析文学作品,处处展示出巨大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直面人生。

    教材建设规划也不可缺少。目前,我国大学语文的教材很多,有的很有特色,但大多是从某种层次的需要组织编写的,有的年代久远,有的并不实用,反应我们这一类学校特色和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并不多见。如果要使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管理科学、规范,必须要有合适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常规教学、教学考核与评估、学分管理等都要目标化、制度化,都与教材密不可分,不能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现象。咸宁学院应该根据本校自身的特点,将大学语文教材作为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一,形成自己的教材体系,形成自己的教材特色。

    (3)逐步推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大学语文课程涉及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得到解决,所以,应该分重点、分阶段逐步推进。

    大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们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他们渴望学会用独立思考的方法反思历史、理解现实,这正是人文教育课程能够成功的基本保证。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不成功的大学语文教学将大大挫伤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及语文教育,大部分学生对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流露出不同程度的遗憾,他们显然厌倦了对文学作品“五马分尸”式的解读。因此我们应力图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语文学习回归它的本质,培养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聆听学生这一群体自身的呼声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调查学生对课程的建议、意见和一些想法,作为改进课程的参考,逐步改进,逐步提高。

    当然,一门校级课程的建立、普及并不容易。学校也会面临教室、师资、管理等多方面的困难。但我想,只要科学规划、认真调整,这些问题将是不难克服的。在确立以上几条方针的基础之上,再来具体讨论本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方式,实践活动,考核方式等问题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在国内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领导、广大专家、学者的认同。同时,大学语文本身具有极强的基础性、工具性、渗透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爱因斯坦说过,“对世界名著、文学名著没阅读、不欣赏的人,等于高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语文是学习文学的基础,也是学习一切的根本,语文到了大学阶段更应承担起传递民族文化薪火的责任。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无论是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还是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甚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影响世界等等,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所以,咸宁学院科学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迫在眉睫。把大学语文设置为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是教、学双方共同的努力目标。大学语文要通过主管部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消除不开设、或者开设不成功的疑虑,通过课程的整体建设,依靠深厚的文化内涵、优质的教学水平来获得长足的发展。万事开头难,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相信在学校和教师的互相信任与共同努力之下,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心目中,将一改其过去的面貌,发挥其应有之作用,而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湖北,咸宁学院人文学院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937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