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陈靖武:关于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
【时间:2008/11/21 】 【来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2月 】 【作者: 湖南科技大学 陈靖武】 【已经浏览3096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对于大学生开启心智、完善智能、培养人文素养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这门课程在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解决其学科归属,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积极开展课程教学研究,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 大学语文;人文精神;课程建设;教学体系


  一 充分认识大学语文开设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课,走过的是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据有关资料记载,建国之前,我国的高校是普遍开设了这门课的。但自1952年全国实行院系调整后,它便消声敛迹了。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当我们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所走过的道路,对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开展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时,大学语文课程才又重新得到肯定,开始在一些院校开设。尽管还没有明确规定它为公共必修课,开与不开、开多少课时都有很大的随意性,但总算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做得最好的要数全国高等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课程被列为非中文专业本科及专科必考的一门公共课,并且还是全国性的统考课程。

    要不要开设大学语文,首先要认识在高等学校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思想定位。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把大学语文课定位于文化素质或者说是人文素质教育课,是比较科学的。这种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易经·贲》上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以“天文”与“人文”对举,故“人文”的内涵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明成果。而人文精神则是以了解人类文明、认同人类优秀文化并形成自身的品质与素养为标志。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古今中外文学,承载了人类社会的全部文明成果,囊括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尤其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所留下来的精品,更是以其进步的人文精神为后世提供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营养。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不时在发生变化,总体上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势,但是人的尊严与使命,人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乃至亲情、爱情与友情等等,这一切都是构筑社会文明的基石,不会也不应随着时光的迁徙而改变。而且,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是以具体的、生动可感的形象来诠释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把理性的人文观念融汇在感性的形象之中,是活鲜的、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生图画,有着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无限张力,它是在诉诸于人们的情感的基础上让人们自觉地去接受的,这就是文学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2、完善智能结构。现在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这一手段培养人的社会品质,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就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来说,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博”与“通”是不现实的,而且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密,“专”与“精”在某种意义上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能更好地实现人们自身的价值。但是,这里所说的“专”与“精”仅只是就职业这一层面来说的,即人们完成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但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也就是说,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环境下,其社会角色是不断变换的,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社会与个人之间不断地进行着选择与淘汰,人们在一个工作领域“从一而终”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人专业以外的知识与能力一无所有或知之甚少,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广泛地涉及经济学、哲学、史学、伦理学等等,对完善人们的智能结构是大有裨益的。这种智能结构的完善,为人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为就职择业提供多方面的选择。即使不是从求职就业来考虑,完善其智能结构也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需要。比如在文学欣赏、艺术审美方面,连基本的修养也不具备,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的人生乐趣,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的残缺。

    3、开启人的心智。大学语文教材是以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作为其主体构成,文学创作是一种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系统性与创造性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它要对生活进行选择、概括、提炼、加工、改造,故同样需要运用抽象思维作理性的观照,可以说文学创作对创作主体的思维是一种全方位的调动。而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正好是一个逆反的过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知音》)文学欣赏不是一种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同样需要调动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以及想象与联想,去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实践证明,经常性地阅读欣赏文学作品,人们的思路就能拓宽,专业中的思维定势就能得以突破,更能具有发现问题和敏锐力,发展自身的想象与联想的能力,这对于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是大有好处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等:《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第66页)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这种互补作用,也就是我们强调文理必须渗透的重要理由。

    4、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表达,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表达的工具,“离开语言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斯大林:《关于语言学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反对党八股》)在语言表达上既有准与不准的问题,也有美与不美的问题,还要考虑具体对象与环境等。看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著作,无一不是语言文字方面的典范;我们许多前辈学者,也都是文理兼通,治学上有高深造诣,表达上又深入浅出、妙语连珠,这是与他们年轻时代打下的深厚语文功底分不开的。而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人在中学阶段并没有过好语言关,不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功力,因而写出来的东西不是晦涩难懂,就是文理不通。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背诵一点诗文名篇,不仅可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积累知识,储备材料,而且也能从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诚如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了较好的语文功力,我们就不至于在临文时出现“足将进而趄,口将言而嗫嚅”(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的尴尬。

    二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把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说明在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上,人们对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共识,人们已经认识到它在贯彻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理论上的认识并不能代替实际的课程建设,良好的愿望并不能代替预期的效果。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障碍。

    一是课程归属不明。和写作学一样,大学语文究竟属于哪一个具体的学科,找遍当前由教育和科研主管部门所制订和划分的社会科学学科门类,都无法寻觅它的位置。写作学虽然同样没有学科门类的归属,但好歹还是中文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而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则更加等而下之,甚至连放在哪一个院系都具有随意性,更不用说申报研究课题和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了。

    二是没有一支基本稳定的、素质较高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学术研究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大学语文既然找不到学科归属,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上课题难,上职称难,于是谁也不愿意去教大学语文了。这样,有较好专业素养的教师也会退避三舍,一支相对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建立起来。解放前的清华,大一的国文是中文系的教授分班讲授,一流的教授都到各系上这门课,其效果十分显著。而现在,不少高校多让一些刚从中文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来“顶缸”,这些人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随时窥测机会逃之夭夭,或者是考研考博跳出去。试想,以一批类似“打工”性质的教师来开大学语文,要把大学语文教好岂非天方夜谭?

    三是课时安排上相对偏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要适应当今的形势,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外语、计算机等不少课程,都成为公共必修课,政治课、法律基础课也是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所以无论什么专业,教学战线都拉得很长,已经使专业教学主管人员和专业教师们大喊课时偏少,叫苦不迭。大学语文既然不属于统考课程,该课程所生产的实际效果和作用又无法具体量化和检测,于是就成了可以随意宰割的对象,不少学校只开设30-40课时,几乎成为一种点缀。而解放前的清华(包括后来的西南联大)都是开一个学年。就笔者看来,即使在课程繁多、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大学语文也应该开满一个学期,周课时应在3-4节,即总体上在50-70节为宜。

    四是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的教学体系。人类社会的科学知识浩如烟海,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刷新和增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把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予以穷尽。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只有在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上下工夫。可由于大学语文教学队伍的不稳定性,就不可能深入持久地开展课程的教育教学研究,不少学校的大学语文仍然采取中学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与方法,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正是导致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根源所在。因此建立大学语文科学的教学体系,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鉴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要搞好该课程的建设,就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考评方式、职称晋升等问题进行通盘考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这要涉及诸多管理部门,确实有相当的难度。但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 建立大学语文的科学教学体系

    所谓科学的教学体系应该是在学科的学习中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地为教育对象导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教给学生在该学科中如何进行自学和研究的方法。如前所述,大学语文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其能力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要在其有限的课时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开发智能、发展能力,似乎是强人所难。笔者在自己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编写前言中强调:“重要的是,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营造一种氛围,培养一种爱好,形成一种理念,养成一种自觉,让广大学子有所获益,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这应该是我们建立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其科学的教学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以文学作品的鉴赏为中心。文学作品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社会生活中深厚的文化内涵,都以一定的文学形象为载体,只有通过鉴赏,才能开掘出作品的人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决定文学作品价值大小最重要的尺度,但文学形象的立体多维性以及特定的写作年代,需要人们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认识,否则就会犯简单化和片面化的毛病。另一方面,作为作品艺术形式,主要是服务于作品的思想内容,正如古人据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然而艺术形式也有其独立的审美意义。例如《庄子·马蹄》一文,作者以伯乐治马、陶者治植、匠人治木来类比儒家推行仁义礼乐是对人的本性的摧残与破坏,主张绝圣弃智和无为而治,反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其基调是消极的。但是通过文学的形象,也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在人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应该防止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个性的自由发展,这些方面又有其积极意义。作品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说理,文字生动活泼,做到了形象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更增添了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创作实践的归纳与总结,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是从来文学创作和进行文学赏析的基础与前提。在大学里,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不开设文学理论课程,因此要有效地利用教学,渗透一些文学理论知识,这是“授人以渔”和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和贯彻。

    2、通过“以点带面”与兴趣激发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大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而大学语文的教学课时总是有限,这是一个无限与有限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点带面”和兴趣激发,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求和欲望,自觉地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要实现这一转化,达到这种效果,首先得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在作品赏析中获得无限趣味;其次是在作品赏析中做到“知人论世”(《孟子》),即要把握作家所处的时代与社会,介绍作家的主要的作品、了解作家创作风格,认识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承先启后的作用,给学生自己学习和研究引路。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而且能够以自己的学识和教学艺术去吸引与感染学生,让学生经常性地主动地与文学结缘。

    3、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科学研究的能力是衡量专业领域人才的重要标志,而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所有课程教学和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教学中研究方法的教学不可能像专业课程的科学研究那样具有明确的指导性与针对性,但科学研究方法论多有相通之处,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注重这一方面,自然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与启迪作用。例如关于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探讨学术界不同的见解;《红楼梦》的续作者高鹗对曹雪芹整体构思的改变的积极意义以及作用世界观对文学创作的决定作用等,以及文学上的学术研究课题的发现、立论的基础、内容上的创新、方法论上的突破以及文献调
查方法等,都可以使学生获得启发,受到熏陶,引发他们学术研究的兴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对培养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大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理论学习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
    [2] 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M].广西:漓江出版社,1982.
    [3]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陶敏、陈靖武.大学语文[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5] 吴小如:我对人文教育的三点浅见[N].人民政协报,2004-01-12.

    【作者简介】陈靖武(1947-),男,湖南湘乡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307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