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吴校华:刘方成主编《大学语文》注释订误
【时间:2008/11/21 】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5年2月 】 【作者: 吴校华】 【已经浏览4106 次】

    摘 要: 刘方成主编的《大学语文》在词语注释和古书用字说明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是词语注释方面的,有的是古今字、通假字分辨不清。本文指出其中的失误之处并引用资料予以辨析。

    关键词: 刘方成;《大学语文》;注释失误;辨析订正

  成人高考越来越受社会重视,各种迎考复习资料层出不穷,但良莠不齐。由刘方成主编的全国各类成人高校(专达本)招生考试复习教材《大学语文》(以下简称刘本),在2001年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时,就已经存在许多问题。在2004年改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时,虽然有些印刷上的错误已经订正,但注释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笔者拟就其中一些较明显的问题加以辨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词语注释方面

    1.词语注释错误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季氏将伐颛臾》)

    刘注: [夫(fú)]通称“发语词”,起引发议论的作用。相当于今日口语中的“提起那个……”、“要说那个……”。

    按:这个“夫”应该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语文出版社由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浯》(以下简称郭李本)对这个“夫”的解释为“夫( fú):指示代词,那”。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以下简称辽宁版)对此句“夫”的解释与郭李本同。又,作语气词的“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以下简称《古汉语字典》)、郭李本及一般大学教科书都未说过语气词“夫”相当于“提起那个……”、“要说那个……”,可见刘本只是一家之说了。

    2)“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刘注: [相]辅佐、帮助。

    按:“相”在此应是名词,意思是“扶助盲人走路的人”。郭李本对这个“相”的解释为:“[相]扶助盲人走路的人。”徐中玉、钱谷融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以下简称徐钱本)对这个“相”的解释为:“这里指搀扶瞎子走路的人。”《古汉语字典》“相”字条下注有这一义项。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

    刘注: [旋其面目]改变了看法。[望洋]面对茫茫无际的海水。

    按:“旋其面目”训为“改变了看法”不妥,应释为“改变他的面容”。徐钱本的解释为: [旋其面目]改变他(欣然自喜)的面容。辽宁版对这个词的解释为: [旋其面目]转过他的脸。郭李本对“旋其面目”的注释为: [旋]掉转,转变。[面目]指态度、表情。以上三家对“面目”的解释或是本义,或是引申义。而刘本把“面目”释为“看法”,离“面目”一词的基本义太远,不符合一般教科书的公认解释。“望洋”是叠韵连绵词,应训为“仰视的样子”。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该文中的“望洋”注释为“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徐钱本对“望洋”的解释为:
[望洋]仰视的样子。辽宁版对“望洋”的解释为:[望洋]仰视的样子。《古汉语字典》“望”字条下最后的一项即以此句为例,解释说: [望洋]仰视、远视。也写作“望羊”、“望阳”。刘本是把连绵词“望洋”当作述宾词组来解释了,这是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2004年再版,仍不改正,大胆得可怕。

    4)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秋水》)

    刘注: [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武王。

    按:此处的“三王”应该是指夏启、商汤、周武王。禹是夏朝第一代君主,传说他的“王天下”是因治水有功,舜在年老时禅让给他的,他并没有去争王位。夏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了禅让制,与被推举为禹的后继人的伯益相争,并杀死了伯益等人。徐钱本对“三王”的解释为:夏启、商汤、周武王。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刘注: [强近]比较亲近。

    按:把“强近”训为“比较亲近”,对其中的“强”解释得不准确。“强”在此处就是“勉强”之意,“强近”意思是“勉强接近”,“强近之亲”即勉强接近的亲族。王力《古代汉语》该文中的“强近”注释为“勉强接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版的《古代散文(上册)》中该文的“强近”注释为“勉强算得接近的”,都用“勉强”来注释“强”。“比较亲近”与“勉强接近”的程度不同,后者低于前者。

    6)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答司马谏议书》)

    刘注: [胥]通“与”,相与。

    按:这个“胥”是副词,意思是“相与、全、都”。“胥”并不通“与”,“胥”可通“须”,但只有当“胥”作动词时,才有可能通“须”。《古汉语字典》“胥”字条下解释为:“都、全。”但并未提出“胥”通“与”。钱大群、秦至沛编著的《文言常用八百字通释》(南京大学出版社):“胥(xū): 1.动词。通‘须’,等待;2.副词。都、皆。”并举出此句为例。由此可见,刘本在“胥”的注释上只是一家之说。

    7)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

    刘注: [焉]兼词,于之,“对它”。

    按:“焉”在此应为代词,做“尝”的宾语,应训为“之”。“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可译为“等到突然地尝试它而阻力突然来临”。辽宁版对这句的“焉”的解释为: [焉]之,指代“吾欲云云”的内容,作“尝”的宾语。笔者认为应采用《古汉语字典》“焉”的第一项注释:代词。相当于“之”。

    8)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李将军列传》)

    刘注: [斥候]侦察候望。

    按:“斥候”在此应为“侦察敌情的士兵”。《古汉语字典》“斥”字条下第五项释“斥候”为“侦察敌情的士兵”。郭李本对这句中的“斥候”的解释为:[斥候]侦察敌情的哨兵。辽宁版对这句中的“斥候”的解释为: [斥候]指侦察、警戒的哨兵。《汉书·贾谊传》:“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中“斥候”亦是此义。

    9)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李将军列传》)

    刘注: [或失道]有时走错了路。

    按:“或失道”训为“有时走错了路”,对其中的“或”的解释有误。“或”在此应解释为“迷惑。通‘惑’”。“或失道”即迷路、走错路。《辞源》(修订本)“或”字条下第六项解释为“迷惑。通‘惑’。……《汉书·霍去病传》:‘而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注:‘或,迷也。’”引文中的注乃唐代颜师古作。《古汉语字典》“或”字条下第五项解释亦与《辞源》相同。郭李本对这句的“或”的解释为:“[或]通‘惑’。[或失道]即走错了路。”

    2.词语注释不够准确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刘注: [加少]减少。

    按:“加”应训为“更”或“更加”,“加少”即更加少。《古汉语词典》“加”字条下第三项解释为:“副词。更,更加。”杨树达《词诠》“加”字的词性有“表度副词”一说,而这义项下面列的五个例句,其中就有这一句。徐钱本的注释为: [加少]更少。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五代史伶官传序》)

    刘注: [从事]泛指下属的官员。

    按:把“从事”理解为“泛指下属的官员”显得不够准确,训“从事”时首先应强调它是一个官名。《辞源》“从事”条下:“(二)官名。汉制,州刺史之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均称为从事史。又有部郡国从事史,每郡各一人,主管文书,察举非法。汉魏之际增设祭酒文学从事员,晋有武猛从事员。皆由州自行任免,也叫州从事。历代职官,名义相袭,虽有变异,大体不误。到宋以后废。”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把这句中的“从事”解释为:“[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辽宁版的解释为: [从事]官名。原指三公及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的官僚。刘本把“从事”训为“泛指下属的官员”在此处虽可讲通,却未必符合原文本意。李存勖是郑重其事地派一个职有专司的从事去告庙请矢,而不是随便派一个下属去。

    3)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

    刘注: [若之何]怎么办。

    按:“若之何”解释为“怎么办”还不够。“若之何”应解释为“对它怎么办”。《古汉语字典》“若”字条下第七项解释为:奈,怎样。“之”字条下第二项解释为: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若之何”即可释为“对它怎么办”。郭李本对这句的“若之何”解释为“对它怎么办”,徐钱本亦是如此。

    4)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郑伯克段于鄢》)

    刘注: [厚将得众]力量雄厚了将可能获得百姓的拥护。[厚]指土地扩大。

    按:“厚将得众”训为“力量雄厚了将可能获得百姓的拥护”,其中的“得众”解释得不够准确,应释为“得到更多的老百姓”。郭李本对“得众”的解释为:“获得更多的民众。”辽宁版对“得众”的解释为:“拥有更多的百姓。”由此,“厚将得众”就应释为“土地扩大了将得到更多的老百姓”。

    5)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李将军列传》)

    刘注: [生致之]活捉他。

    按:刘本把“致”解释错了,“致”是“使至”的意思,在这里指“解送”。“生致之”就是将他活的送来。王力《古代汉语》“致”有“使至”—解。辽宁版把“生致”解释为“活着送来”,对“致”的解释准确。

    6)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李将军列传》)

    刘注: [燕语]低声交谈。

    按:用“低声交谈”训“燕语”不妥,“燕语”应训为“闲谈”。《辞源》“燕语”条:“(一)闲谈。《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古汉语字典》“燕”字条下第三项解释为:“通‘宴’,安逸,安闲。《史记·万石君传》:‘虽燕居必冠。’”(冠:戴帽。表示恭敬)郭李本对“燕语”的解释为:“[燕语]闲谈。燕:通‘宴’,安逸、安闲。”由此可知“燕”并无“低声”之义,且应在注释中说明“燕”通“宴”。

    7)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张中丞传后叙》)

    刘注: [义]道义。

    按:“义”在此是名词作状语,训为“道义”还不够。“义”应解释为“按照道义”或“从道义上”。辽宁版的解释为:“[义]按照道义,名词作状语。”徐钱本对这句的“义不忍”解释为:“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

    8)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张中丞传后叙》)

    刘注: [志]同“识(zhì)”,记住。

    按:“志”在此应理解为“作标记,标志”。辽宁版的解释为:“[志]标志,这里用作动词。所以志:用来作誓言的凭证。”徐钱本的解释为:“[志]同‘识’,作标记。”《古汉语字典》的解释为:“标志,标记。”由此,“此矢所以志也”就可译为“这箭是用来作标记的”。

    9)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刘注: [姣姣]美好。

    按:“姣姣”在此句里是用作名词,充当宾语,训为“美好”明显不妥,应释为“长相美好的女子”才妥。辽宁版的解释为:“长相美好的女子。”

    10)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西厢记·长亭送别》)

    刘注: [挣揣(zhèngchuài)]挣扎。

    按:“揣( chuài)”音应为上声,即:“chuǎi”。“挣揣”训为“挣扎”讲不通,应训为“夺取”。《辞源》“挣揣”条有两个义项:“(—)犹挣扎。(二)夺取。”在“夺取”义下正举此句为例。诸本《大学语文》注为“努力争取”亦可通,而刘本注为“挣扎”就不通了。

    二、古书用字说明方面

    1.把古今字归到通假字里

    成人高校招生专达本的《<大学语文>复习考试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部分指出要求“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而刘本却基本上没有区别通假字与古今字,把古今字当通假字。

    1)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刘注: [辟]通“避”

    按:“避”应该是“辟”的后起字,而不是“辟”的通假字。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对这句的“辟”解释为:“辟,后来写作‘避’。”郭李本的解释为:“[辟]后来写作‘避’,避免。”曹先擢《通假字例释》(以下简称曹本)“辟”字下:“从文字发展说,避、僻、闢、譬,都是由‘辟’的假借义发展而来的后起字。”

    2)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冯谖客孟尝君》)

    刘注: [责(zhài)]通“债”。

    按:“责”通“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责”与“债”是古今字,在解释时应该是: [责]所欠的钱财。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债”。《古汉语字典》“责”字条下第五项解释为:“zhài(债)。欠别人的钱财。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债’。”并举此句为例。郭李本的解释为:“[责]所欠的钱财。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债’。”曹本对“责”的解释为:“‘责’是‘债’的古字,‘债’是后起字。”

    3)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李将军列传》)

    刘注: [陈]通“阵”,指摆开战场。

    按:“陈”与“阵”并非通假字,而是古今字。《古汉语字典》“陈”字条下第三项解释为:“zhèn(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这个意义后写作‘阵’。”曹本:“阵”,本写作‘陈’,‘阵’是后起字。”

    2.通假字、古今字表述不清

    刘本在表示古今字、通假字时,大多数情况下都用“同”,这样一来使读者无法看出这个字到底是古今字、通假字还是异体字,以下列出一些比较明显的例子:

    1)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秋水》)

    刘注: [虚]同“墟”,住处。

    按:“虚”应是“墟”的古本字,“墟”是后起字。《古汉语字典》“虚”字条第一项解释为“大土山。《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第九项解释为‘集市’。……上述①②⑨后来写作‘墟’。”曹本:“‘虚’是‘墟’的古本字。”

    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郑伯克段于鄢》)

    刘注:同“掘”

    按:“阙”与“掘”在此句中应是通假字。郭李本:“阙:通‘掘’,挖掘。”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阙”下,说明假借为掘。《左传》有“掘”字:文公十八年:“乃掘则刖之。”《左传》有“掘”,“阙地及泉”的“阙”与“掘”就是通假字,而不是古今字,也不是异体字,不应用“同”,而应该用“通”,注作“阙通掘”。

    3)汉军罢,弗能追。(《李将军列传》)

    刘注: [罢]同“疲”。

    按:“罢”与“疲”从时间先后看是古今字,但一般都视为通假字。《古汉语字典》“罢’字条下第三项解释为:“Pí(皮)。通‘疲’。疲劳,疲乏。”曹本:“‘罢’通‘疲’。”许嘉璐《古代汉语》把“罢”与“疲”视为古今字。若把“罢”与“疲”看成古今字,则应注为“罢:后来写作‘疲’,疲惫”。若从众,则应注为:“‘罢’,通‘疲’。”总之,不应注作“罢同疲”。

    4)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李将军列传》)

    刘注: [亡]同“无”。

    按:“亡”与“无”是通假字,应写作“亡”通“无”。《古汉语字典》“亡”字下:“⑥wú(无)。通‘无’。没有。贾谊《论积贮疏》:‘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曹本:“‘亡’通‘无’。”“亡”与“无”,一般古代汉语教材都视为通假字。

    5)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报刘一丈书》)

    刘注: [内]同“纳”。

    按:“内”与“纳”应是古今字,这里用古字。《古汉语字典》“内”字条下第四项解释为:“nà(那)。收容,接纳。……(又)交纳。上述④(又)后来写作‘纳’。”“纳”字下:“[注意]在上古汉语中,‘纳’多写作‘内’,后来才写作‘纳’。”“内”与“纳”本是古今字,这里用了古字,而未用后起字“纳”。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刘注: [羞]同“馐”。[直]同“值”。

    按:“羞”与“馐”、“直”与“值”都应是古今字,而刘本都用“同”,不合理。《古汉语字典》“羞”字条下第二项解释为:“美味食物。……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馐’。”曹本:“‘馐’是‘羞’的后起字。”因此在注“羞”时应:“‘羞’是‘馐’的古本字,‘馐’是后
起字。”“直”与“值”从时间关系来看就是古今字,但一般都视为通假字。曹本:“‘直’通‘值’。”辽宁版亦是“直”通“值”。《古汉语字典》“直”字条下第三项解释为:“价值。《史记·张汤传》:‘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值’。”“值”字条下第二项解释为:“价值(后起意义)。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钗值几何?’”若把“直”与“值”看成古今字,则应注为:“直:后来写作‘值’。”若从众,则应注为:“‘直’通‘值’。”总之,不应作“直同值”。

    中学不讲古今字,只讲通假字,但是成人高考(专升本)复习考试大纲规定要“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因此在注释古今字、通假字时就应用标准的形式来表达。如果“甲”与“乙”是通假字,注释时就应写成“‘甲’通‘乙’”。如果“甲”与“乙”是古今字就应写成:“‘甲’是‘乙’的古本字,‘乙’是后起字”;或“甲,后来写作乙”。

    最后,附带说说刘本在其它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字、音、标点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以下列出部分例子加以说明:

    ①相夫子,远人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将伐颛臾》)

    按:此句中“远人服而不能来也”应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②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按:“夫如是”后应是逗号,而非句号。

    ⑧《李将军列传》: [领属]肃属干。

    按:“肃属干”应是“隶属于”。

    ④《种树郭橐驼传》: [缫(sōu)骚]抽蚕丝。

    按:“缫(sōu)”音应是“缫(sāo)”。

    ⑤《季氏将伐颛臾》中“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两句应像其他版本《大学语文》一样,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然后在注释里说明“据下文和有关考证,‘寡’和‘贫’应互换位置”。如郭李本即是如此。

    以上所列的是刘本中存在的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希望再版时能加以订正,真正做到在2004年版修订说明中所说的那样:“由于其独具的特点和风格,深得全国各地广大师生的好评和认可,……成为最畅销的专升本考试复习教材之一。”


    参考文献:

    [1]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Z].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2.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3] 曹先擢.通假字例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4] 徐中玉,钱谷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5]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研究会.大学语文[Z].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

    责任编校: 秦 良

    作者简介:吴校华(1982-),男,江西余干人,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2004届本科毕业生。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392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