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陈利娟:论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和教材编写
【时间:2008/11/17 】 【来源:咸宁学院学报 2005年4月 】 【作者: 广东金融学院经贸系 陈利娟】 【已经浏览3039 次】

    摘 要:大学语文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其尴尬处境,探讨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和教材编写,重点阐明大学语文是一门加强语文积累、拓展情感体验、形成文化反思的课程,其教材编写应该符合课程定位和学生实际。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教材编写


  大学语文是全国各类高校非中文系专业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除外)必考的一门课程。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其目的大致有四点: (1)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 (2)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3)提升精神文明;(4)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学语文课程,通过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其独有的教育功能是其他以知识传授、理性认识为主导的课程无法取代的。许多有识之士就一直呼吁加强这门课的份量,使其真正成为与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并驾齐驱的高校三大公共基础课之一。

    现实的状况却并不乐观。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甚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简单重复,戏称为“高四语文”;在大学人文课陆续登陆大学课堂之后,不时有媒体发出以“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的呼吁。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正在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不断被压缩,甚至被取消;大多数学生也普遍认为这门课没什么用处,大学语文既不能为他们的就业带来立竿见影的实惠,也不会对其毕业有任何消极的影响,所以上语文课看英语书和其他专业书的学生为数不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也普遍有“矮别人一头”的想法,科研上相对不受重视且申报精品课程的起点低,优秀教师大多不愿承担大学语文的教学,许多学校只好指派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去上课,而“过渡”几年后,这批青年教师也纷纷“转岗”,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教材方面,市面“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有百种之多,“各自为战”的局面也使这门课少了些许权威感,一些高校甚至存在每换一批大学语文老师就相应更换教材的现象,这更让大学语文教学的延续性、严肃性、权威性大打折扣。这些状况的出现和加剧,使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而这又让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危机的逼近。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什么它却遭遇到如此尴尬的处境?除了商业文化及其所携带的新观念的冲击和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等外部原因,主要在于大学语文学科理论与教学体系的研究严重不足,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教材的编写等问题见解纷纭,各高校教师都按自己的理解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使得大学语文课程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任意性很大,无法成为独立学科,继而引发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一系列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大学语文走出困境,首先必须明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确立编写教材的正确思路。

    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历来见仁见智。有人主张应该偏重它的语文“工具性”,应该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审美熏陶;也有人主张应该强调它的人文渗透性,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以“弘扬人”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本位[1]。但是,回溯开设此课的初衷,审视现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新环境和语文教育所具有的独特性,我们认为,大学语文应该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优美的文学作品,使他们在美的享受、情的体验中加强语文积累,拓展情感体验,形成文化反思的一门课程。

    大学语文当然要继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训练他们的听、说、读、写的母语运用能力,以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不再是基础教育,而是专业教育,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中学阶段,学生的自学和实践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另外,信息化社会对知识的广度也有高度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与中学语文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和进行专项训练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同,大学语文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的基础知识在中学阶段已经大致学过了,而更专业的语文知识对非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并不必要。单纯的知识传授和专项训练也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也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审美和情感因素。大学语文课程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阅读的平台,让他们在审美享受中揣摩文章的精妙之处,体会丰富、灵活、创造性的语言规则,从而无形中增加积累。这种积累是一个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拓见识、增长才能的过程,它为大学生的自学和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只有积累深厚了,才能含英咀华,举一反三,逐渐提高听、说、读、写各种语文能力,提高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感受。

    同样,大学语文教育还需拓展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体验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帮助他们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可以很确切地说,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清晰的理性认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开阔的心胸、丰富的情感对于形成健康的人格是必不可少的。大学语文与其他以传授理论化知识体系的课程相比,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学语文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深远优美的意境和真挚感人的力量,带给大学生美的熏陶和深切的情感体验。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将真、善融入审美意识之中,其中所蕴涵的人情美、人格美、道德美等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不仅能唤起主体的表层审美意识,而且能引起感情共鸣,可以使人在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之中体验他人的悲伤与欢笑,以超脱、审美的眼光评判他者的灵魂、人格,以豁达、悲悯的心灵感受鲜活人生,从而拓展人生体验,领会人类丰富的情感和崇高的精神,实现与人类最优秀心灵的对话和交流。这种审美情感体验是一种非功利的精神活动,使学生比较容易摆脱个人环境、立场和视野的局限,多方位的观察生活,认识到生活的博大和人类心灵的丰富,进而有助于宽容而敏锐地面对生活。

    培养大学生反思文化的能力也是大学语文的题中之义。世界各民族在创造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不仅囊括着方方面面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而且蕴涵着各种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这一切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都很容易被传播、吸收,因此十分必要培养大学生有所传承、有所“拿来”的思维及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囫囵吞枣一把抓。并且,中国目前的中学教育主要是在传授知识中培养“求同”思维,大学阶段则应该重点在自主学习发展“求异”思维。毕竟思维只有做到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才符合辩证法。要帮助大学生形成这种对文化的反思,大学语文正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的过程。同时,由于文学本身巨大的包容性,各种文化精神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展现。大学语文课程引导大学生深入解读文学经典的过程,便是引导学生在多种思想、多种文化的碰撞中感受冲击,进而形成客观的判断,提高独立思考力,培养创造性的过程。但是,大学语文课程绝不等同于大学人文课程,它不是通过系统的哲学、文学、历史、心理等知识,以人类普适的价值伦理体系引导学生接受“精神的洗礼”,使其成为理性的、精神上强大的人;而是始终立足于文学作品,以情感的体验来触动学生思考,形成对人生、社会、世界的反思,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成长。由文学作品展开纯粹的价值讨论在大学语文中可以有,但尽量少,大学语文不可能承接太多的教育责任,如果直接阐释价值伦理,它远不如思想政治、大学人文等课程清晰简练。

    总的说来,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习养思维、丰富情感见长的课程,而不重专门知识的传授。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把握编写教材的总体思路。目前市面上大学语文教材多而乱,正是因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认识不清楚,或重复中学语文教材、或模拟大学中文专业课教材编写而成的。毕竟,“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机制,任何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教学方式方法都是通过教材去实施的,没有好的语文教材一切都无从谈起。”[2]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一定要体现课程定位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走专而精的道路。

    首先,要依照提高大学生语文积累的思路编写教材。这一点决定大学语文教材既不能按中学语文教材的模式来编写,也不能按中文专业教材的思路来编写。大学语文不是为了专项的语文训练和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增加积累,因此要把可读性和典范性作为选文的第一标准。编者必须精心挑选每一篇文章,力求课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体现典范的语言规则。另外,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并不需要系统地学习精深的文学知识和理论,因此,体例上不适合以文学史的顺序为编排线索,应该考虑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创设合理的编排模式。具体到每一课,只宜提纲挈领地介绍基础知识和写作背景,研究性思考和资料则需增加分量。其次,教材要能够体现拓展大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要求。这就要求编者要注意突出教材的文学性和时代性。一般来说,经典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真挚感人的情感力量,能够感染大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体验生活、拓展情感;另一方面,与大学生思想比较接近、契合他们情感需求的文学作品也容易打动他们的心灵,因此,选文上要抛弃重古代轻现代、重本国轻外国的思想。既要注重选择深入人心的经典名篇,也要选择注重青年人的学习兴趣和生活感受的现代优秀作品。比如有的教材选用了余杰的描写大学生活的《毕业生》、徐璐的《写不出论文的晚上胡言乱语》、张爱玲的言情小说、席慕容的爱情诗等,这都是有益的尝试。再次,要依据反思文化的意图来编写教材。从这一点出发,教材编写要以创新性为标准。编者可以选择一些前人未选和有争议的有影响力的作品,由此引入各方面的思想争论,教育学生不盲从定论、不迷信权威。也可以选择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人类思维的多样性,提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教材编写一定要体现课程定位,这并不表示大学语文只能有一个版本,毕竟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不同的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不同的要求。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最突出的差异是它的专业或者说职业倾向,各类高校的性质和培养方向不同,所学专业不同,决定学生在校和毕业工作后所需的语文能力各不相同。比如,综合性大学、理工科的学生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偏重读、写方面,更重语文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师范类的学生要注重语文说、写方面的能力,重视大学语文的思想性,这种种差异决定,不同种类的大学,在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要考虑专业特色,有所偏重。此外不同时代、地域、文化所形成的不同的大学生文化,也决定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导向各不相同。体育类学生对体育、侠义、战争、暴力等问题比较感兴趣,金融类学生对投资、竞争、管理等问题有较多兴趣,政治、法律类大学的学生又以作风严谨、行事循理著称,类似问题都是编者需要注意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的多元化是必然的,想一统天下编出本大而全的书并不可行。课程定位和学生实际决定了,编者要在尽量顾全大局的情况下编出有特色的教材。


    参考文献:

    [1] 纪大海.汉语文教育功能观论略[ J].教育研究, 1995,(5).
    [2] 李寰英.语文教材要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系统[J].教育研究, 1993, (3).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经贸系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524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