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李明刘瑞敏:对大学语文教材有关问题的探讨
【时间:2008/11/17 】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年第8期 】 【作者: 大庆石油学院 李明,刘瑞敏】 【已经浏览5004 次】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普及人文知识的一门重要工具学科,在全国许多高校都有开设,但版本多种多样,就是由国家教委组织,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教材“大学语文”(增订本),也非尽善尽美,值得商榷之处不只二、三。

    关键词:大学语文;注释;提示


  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增订本),由于其容量大、文章好、注释精而被广泛采用,与增订前的版本相比,更加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同时也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

    增订本对选文的简介、注释、提示等,做了重新的修订和补充,这样更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主旨,但由于人文科学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它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允许有多种解释和见解,有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甚至世界观出发,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吴组湘和何其芳对《红楼梦》人物的解读)。因此,好多并未有明确科学的说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我们也应该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结论。遗憾的是,增订本在有些地方解释不太合理,有的仍然在沿袭传统的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因此,值得商榷之处还有不少。

    一、关于“注释”

    教材的注释部分是准确地理解文章、把握作者创作意图的关键,也是编写教材最关键、最费工夫、最难的部分。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由于古汉语词的多义性,和古今风俗习惯的差异,诠释说明不容易,解释得清楚科学则更困难。但是只要认真思考和参考,不望文生义,不主观臆断,有些失误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偌大的工程难以做得尽善尽美,毫无纰漏。下面笔者根据自己讲过的文章谈谈对一些注释的不同理解。

    1.《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与王恺争豪》中,注释:“不足恨:不值得懊恨”,这里的“恨”是什么意思,没有解释清楚。而《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的注释,“恨:遗憾”,这个解释就非常准确。《汉语大字典》简编本1996年12月第1版1071页释“恨”,第一项就是遗憾、后悔。《石崇与王恺争豪》中,崇曰:“不足恨,今还卿。”翻译过来就是:不值得遗憾(没什么值得遗憾的), (我)现在就赔偿你。这里充分表现石崇的轻狂和傲慢。当然“恨”字有时也当仇恨,怀恨讲,如《国语·周语下》:“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恨”与“怨”同义互注,是仇恨义。所以注释应视具体语言环境加以辨识。

    2.秦韬玉的《贫女》注释“蓬门:用蓬草编制之门,指家境贫寒”。后半句的解释是对的。但前半句未免胶柱鼓瑟,有些牵强。试问,“野老忘牧童,倚杖候荆扉”、中“荆扉”就一定是用荆条编制的吗?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呔,风雪夜归人。”杜甫的《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里无论是“蓬门”,还是“荆扉”“柴门”,指的都应该是贫寒之家或贫寒人家的门。实际上它还是与“朱门”等表示达官贵族的富豪之家相对。古诗中经常运用这种借代手法,以“蓬门”等代指贫穷,以“朱门”等代指豪富或达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沉沉按歌舞”等都是比较明显的例证。

    3.陆游的《沈园二首》。注释“沈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陆游娶表妹唐婉为妻,然不合陆母意,婚后三年,夫妻被迫离异。唐婉另嫁赵士程,家有沈园,陆游曾在园中与唐婉不期而遇,后唐婉抑郁而死。”这段话有让人疑惑的地方。沈园是私家花园,但基本相当于公园,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陆游于1192年(68岁)时写有一首诗,题目就是“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阙壁间。偶复一到,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其中三易其主,说明了这一点。题的“小词”即是陆游的名篇,流传了近千年的《钗头凤》。那么,陆游和唐婉离异之后不期而遇的小园(沈园)当时会是赵士程家的吗?如果是,陆游经常到人家的园子里去干什么,难道他不清楚唐婉已改嫁赵士程了吗?他不知道在那里会碰见自己的前妻吗?是藕断丝连、旧情难忘,还是想破镜重圆、鸳梦重温?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家(赵士程家)有沈园”令人怀疑,况且看不到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另外,唐婉究竟是不是陆游的表妹,这个问题,似乎已有定论。多年来一些学者专家做了很多考证,事实证明,千百年来一直以为二人的姑表关系,是以讹传讹。“综考有关历史文献和资料,陆游的外家乃江陵唐氏,其外祖父是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名臣唐介,唐介诸孙男皆以下半从“心”之字命名, (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说:“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为姑侄。”)而无以从“门”之字命名的唐闳其人。而陆游原配夫人的母家乃山阴唐氏,其父唐闳是宣和年间有政绩政声的鸿胪少卿唐翊之父,唐闳之昆仲皆以“门”字框命名,而周密错会了前人的意思,以致造成近千年的讹传。“(摘要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钗头凤·附记》, 1376~137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8月第一版)我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假设唐婉真的是陆游舅舅的女儿,那么陆游的母亲对唐婉应该非常了解,毕竟是自己的娘家人,似乎也不至于婚后闹得不可开交,以致最后逼迫儿子休妻。

    4.《宝玉挨打》中的注释:

    (1)注释(19):“贾环:贾政姨太太赵姨娘(庶出)的儿子。”赵姨娘是贾政的姨太太?似乎不太准确,因姨太太的地位,虽然不如原配,但绝非属奴仆。但《红楼梦》中的赵姨娘,甚至连管教自己亲生儿子贾环的权力都没有。她不是旧社会的那种所谓的姨太太,而是妾,妾的地位很低下,是奴仆。

    (2)注释(36):“香菱是宝钗的丫头,袭人是宝玉的贴身丫头。”先说香菱。香菱是甄士隐家的掌上明珠、千金小姐,后被拐子拐走的英莲,后又被呆霸王薛蟠强抢(买)去做妾的那位。《红楼梦》第四回有“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薄命女就是英莲,因为做了薛蟠的妾,身分地位同以前的小姐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落千丈;但之前毕竟是大小姐,因此,曹雪芹将她安排在金陵十二钗副册当中。副册当中唯一的一个就是香菱,关于她,曹雪芹的判词给我们留下了其人的人生轨迹,“根并荷花一径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自从薛蟠娶了泼妇夏金桂,香菱屡受折磨,最后被摧残致死。这是判词里曹雪芹明确告诉我们的,跟百十回本高颚续书的结局大相径庭,同时也说明香菱根本不可能是宝钗的丫头,否则,她怎么会被他人(夏金桂)折磨而死,岂不是咄咄怪事。“袭人是宝玉的贴身站头。”对,但并不十分准确。晴雯也是宝玉的贴身丫头,那么袭人跟晴雯的地位一样么?身份一样么?不一样。袭人本名珍珠,因为她心地纯良,克尽职任,贾母便让她侍奉宝玉。《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我们就可以看出她同宝玉的关系绝非一般,也绝非一般的丫头。宝玉和她偷试云雨事时,她的心理活动证明,当初贾母就是要她做宝玉的侍妾。虽然身份是丫鬟,但整个贾府内谁都清楚,她跟姨娘差不多。到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则公开将袭人的月银提到“二两银子一吊钱”,并告诉王熙凤:“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实际上等于确认了袭人的准姨娘的身份(妾)。香菱(开脸的丫头)是薛蟠的妾,平儿(通房丫头)是贾琏的妾。第七十八回,贾母对王夫人说,她原来将晴雯派给宝玉,是打算“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指的也是做妾。但晴雯毕竟现在还是一个跟宝玉关系密切的丫头,身份同袭人有很大的不同。

    二、关于“提示”

    1.李国文的《卖书记》的提示中写道:“60年代所说诡称的‘三年自然灾害’,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不重生产,一味搞阶级斗争和各种折腾人民的运动,导致民生凋敝,经济严重困难所造成的生活极端贫乏。”这样的解释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准确。现在通常将这一时期即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历史,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在这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甚至发生了饿死人的现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发生严重的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1961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说:“1959年到1961年,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农业的减产,这就影响了轻工业、重工业的的生产以及市场的供应和人民的生活。”“据统计, 1959年我国的受灾面积66 945万亩,其中成灾面积20 595万亩(指农作物产量比常年减产30%以上的耕地),粮食减产200亿至300亿斤; 1960年有97 710万亩农田受到程度不同的灾害,占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其中成灾面积达37 470万亩,甚至有一部分农田因灾害特别严重而没有收成。”(见杨树标、梁敬明、杨菁著《当代中国史事略述》,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一版,第294页~295页)。应该讲三年困难时期,既有天灾又有人祸。光说“三年自然灾害”很显然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避重就轻的,但不说自然灾害同样也是不客观的。

    2.宗璞的《哭小弟》中的“提示”写道:“本文构思别致,结构新颖精巧。文章围绕着小弟的病逝,把现实与回忆、家庭与社会、情与理交互组接,不是单线性顺叙而是把众多的材料分成块状,交错展现。这种将多方面的材料交叉累积的叙写方法,使文章内容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避免了单调刻板。”这样说的确有一定道理,文章的这种结构是放射性结构,或许也可叫蛛网式结构。这样的结构,使文章生色不少。本文以“哭”为中心,向四外放射。开始的前四节的每一小节,都有“小弟去了”,“过早地去了”之类的话。苏轼曾说:“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一唱三叹,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充分表现了作者与小弟之间浓浓的亲情和对小凝不意而去的深深哀恸。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作者之所以用这样的结构方式,是由当时作者的心境决定的,应该说跟作者当时的心情密切相关。试想,亲爱的弟弟刚刚离去,而且又是让姐姐这样颇感意外和震惊,弟弟才华横溢,正当盛年,本该是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黄金时期,在不该离去的时候,却永远地过早地离去了,而这种离去,又留有那么多遗憾,作为姐姐很自然地会感到心意难平,同时又不吐不快。由弟弟想到蒋筑英,想到罗建夫,想到那么多的优秀知识分子和科学工作者的英年早逝,想到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同时,作为读者我们也会想到霍达的《国殇》,也会想到路遥、陈景润,想到施光南……

    3.陆游的《沈园二首》的提示中写道:“第一首诗回忆与唐婉离异后在沈园邂逅的往事,写物是人非之‘悲’。”诗是这样的:“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写于1199年,作者75岁,唐婉此时早已作古,所谓“梦断香销四十年”。公元1155年,作者与前妻曾在沈园不期而遇,给我们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钗头凤》,那么这首诗也是“回忆与唐婉离异后在沈园邂逅的往事”吗?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宋诗鉴赏辞典》的分析文章中与道:“(诗人)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只是此景引起的不是喜悦而是伤心的回忆:‘曾是惊鸿照影来。’四十四年前,唐氏恰如曹植《洛神赋》中所描写的‘翩若惊鸿’的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她是那么婉娈温柔,又是那么凄楚欲绝。”“离异之后的不期而遇所引起的只是无限的伤心。”这样解释,这首诗就是写二人沈园邂逅的往事了。回忆的是往事,但绝非邂逅的往事。“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使我们想起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时此刻,作者的心境,跟当年夫妻二人畅游沈园时自然是大相径庭,完全是南辕北辙。因此,感受自然也是天壤之别。遥想当年,夫妻二人立于桥上,望着桥下那一池春水,如此碧绿清澈,唐婉那轻盈婀娜的体态,倒映在水中,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一对夫妻是那么恩爱,如胶似漆。今天,独自一人,伫立桥上,望着桥下的春水,虽然还如当年那样碧绿清澈,但毕竟物是人非,爱妻已离去多年。然而爱妻那美丽的身影,几十年来,却一直铭记在心里,深深地镌刻在记忆中。对比之下,诗人的感伤和无奈不言自明,对前妻唐婉的一往情深,实在令人感佩。我想这样的解释更符合原诗。

    〔责任编辑:赵云长〕

    作者简介:李明(1963-),男,黑龙江安达人,大庆石油学院讲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刘瑞敏(1962-),女,黑龙江绥滨人,大庆石油学院讲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854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