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肖敏:大学语文之于中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异同
【时间:2008/11/12 】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29 】 【作者: 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系 肖敏】 【已经浏览3438 次】

  在这样一个将实用功利哲学发挥到极致的消费主义年代里,语文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其人文使命和审美使命,怎样与时代构成交融和批判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当今人文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近十年内,关于中学教学,政治和语文遭受了近于灭顶之灾的指责(对语文的似乎要更严厉一些),尽管这些指责不乏偏激之词,但从某一个侧面却表明:过往那种沿袭前苏联的中学语文的工具理性教学模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甚至窒息了中学生和中学教师的审美探知激情。时至今日,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中学语文课本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改编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之于过去要广阔很多的审美视野,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研讨、评介文学作品的能力,而语文读本的出现,亦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开阔了学生的审美视野,虽主要用于课外阅读,却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高中(包括初中)语文教材的演进,实际上表明了高中语文教学界教学理念的提升,开始逐步摆脱过去那种将教学篇目当成一个个豆腐块的工具论模式,而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理念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而在高中语文(包括初中语文)教学在进行较大规模改革的同时,大学语文的改革却明显滞后了。大学语文到底有着怎样的使命、教学目的,及与高中语文的差异性一直都是不太明朗的,而一部几乎全是文言文的大学语文课本,到底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提供了多大程度的接受空间,实在令人思考。正是出于对现存大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质疑,近年来出现了几套由著名学者编纂的课本,很有新意,如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马原、南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新读本》,都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并没有随着这些有深度的课本的面世而有很大的改观。其实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语文在很多大学里连生存都很成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从理论上理清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的关系,学生们在经过12年的语文学习之后,有必要在大学里再学习语文这一课程吗?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大学语文的基本功能

    应该明确的是,中学的语文教育为一个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下了一定基础,那为什么还要开设大学语文(尤其在众多理工科院校中)呢?实际上,从审美接受来说,中学较注重文本分析,对作品的文化内涵则无时间进行进一步挖掘,与此同时,又囿于课时限制,学生自我体会和总体关照的可能性有限,最终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也许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提高。中学语文当然也选入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但却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其选用的篇目包含了较多数量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而大学语文则没有考试的压力,可以在教材的编定和教学重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审美性和人文性,不必局限于单篇诗歌和文章的细致末节的赏析上。不是说文学就没有功利性,但文学最基本的性质是审美性,其教育功能和应用功能则应淡化,那么大学语文中一些教化色彩过重的作品可以剔除,应用类型的作品也可少选,如一定要选的话,可以附录于书后便于学生阅读和自学,但不应占据正常课时。

    从以上表述,可以得知,在中学和大学的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理念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文学欣赏功底了,但作为一个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来说,则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大学阶段继续学习语文。比如学生已经了解到了李煜和李清照的脍炙人口的《虞美人》和《一剪梅》等,但这两个词人对词的发展所做的独特贡献以及词的总体文学审美特征可能来不及了解。那么,在大学阶段,就有必要对这两个词人的总体创作进行点评,可以选择另两首作品,结合词的发展特征来讲授,而且不需要对文本进行像中学教学的细致解读,而将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审美分析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这一古典文体的整体认识,提高对词的独立鉴赏能力。

    二、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手段

    关于大学语文教材,一直都有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即是否有必要按文学史脉络编排。的确,在很多大学语文教材中,是按历朝历代面面俱到数人头排名篇的,缺少一个目标上的明确定位。而目前由于大学语文普遍不受重视的实际情况,很多中文学者不愿讲授大学语文,很多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急促地走上了讲台,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在本科乃至硕士阶段的文学史授课方式带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但这种授课方式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又有一定难度,而且重点不突出,而像中学教学那样按文体分类,着眼于文章学的思路,分为“记叙文”、“议论文”等,对于大学语文来说显得缺少新意,也与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教学初衷不太符合。

    就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说,文学史的思路不应完全摒弃,对于大学生来说,即使是理工科的大学生,也应该具有一定文学史知识,而鉴于这些学生长于理论思维的优势,给予一定的文学知识讲授,反而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学习兴趣。这里所说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结合,不是单纯的文学史知识和文学鉴赏的结合,而是说在授课过程中,审美视野可适当扩大一些,既有一定的文学史和文化知识,也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具体授课中,教师们可以制作一些课件,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中学课本中已经选入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多从人类异化的角度来讲授这部作品,学生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可能仍不太了解。到了大学之后,语文教学完全可以结合更多的现代主义作品(可分为精读和泛读,加大文本的选入),从文化思潮和文学演进的角度来讲授现代主义,但又不是像中文系的学生那样系统的学习外国文学史。在此之前,可以结合《红与黑》等作品来讲授一下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也有利于学生了解一大批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再结合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学生就对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有就可以独立进行西方文学作品的鉴赏了。而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即是大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的,进行太过细致的文本讲解可能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树立现代人格,培养人文素质——大学语文的终极目标

    自古中国存在着“文以载道”的文艺观,文学承担着相当沉重的道德义务,而实际上文学更多是属于审美的艺术范畴,对美的本质力量的追求,对现代人格的宏扬,应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中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方面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大学语文不应该与中学语文对立起来,而应该互通有无,互相弥补。不是说中学语文不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而是说,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面临着专业化的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的现代人格和审美能力,就应该进一步学习语文,而不应仅在本专业的圈子里打转。人的尊严和使命,人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性和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协调,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和追求,这些都是现代性话题,难道不是一个现代大学生应该注意的吗?大学的专业性导向在过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专门人才,但忽视文科教育也导致了一些大学缺少世界性的全局眼光,而少了文化内涵的沉淀。这方面,清华大学有着惨痛的教训,清华的学生以专业严谨著称,同时也被贯以“工匠”的恶名。造就世界一流的大学,无法想像在没有深厚的人文背景的情况下就可以一蹴而就的。

    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文以载道意义上的道德培养、思想培养,而是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培养,那些在文学长廊中熠熠生辉的经典作品难道对大学生们真的就没有吸引力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尽管网上的文学作品多粗糙,但大学生却很喜欢,原因复杂,未必没有对文学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一原因。当西方初入中学的孩子就开始欣赏“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样具有哲学意味的句子的时候,我们又何必怀疑中国大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即在于此。从表面看来,大学语文并不具备太大的实用性,但实际上,一个文学修养很高的理工科学生往往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写作能力,而文学审美修养的提高往往也可以促进自身专业的进步,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很多国际知名的科学家那里找到佐证。

    大学语文的终极目标即在于:树立现代人格,培养人文素质,并不在于给予学生多少立竿见影的实用性知识。如果还仅仅局限于从培养学生实用写作的功利角度,这门课程的存在本身就是可疑的,谁知道它明天是不是被别的更具有前瞻性的本专业课程所挤掉呢?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是相辅相成的,与此同时,中学语文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是仅为大学语文打基础而存在的,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生动的互动关系,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两者却有些脱节,一个明显例证就是课本中有大量重复性的篇目,即使大学教师再怎么花样百出、舌灿莲花,也是有限的。因此,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编定科学的、适合大学教育的语文课文应是当务之急,而大学语文教学也会是一项长期和艰苦的工作。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726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