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吴建萍: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的思考
【时间:2008/11/10 】 【来源: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9月 】 【作者: 西昌学院中文系 吴建萍】 【已经浏览3244 次】

    摘要:《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人文课程,其教学应以提高人文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核心。在具体教学中应渗透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突出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学习相关文学及文化知识,强化审美实践,逐渐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审美能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高校相继在理工农医类专业中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的开设,对于提高理工农医类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大学语文》多为选修课,且教材各异、教法多样,教学目标及侧重点也各有不同,这无疑对《大学语文》教学总体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大学语文》可以说是一门综合人文知识的课程,它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思想及宗教诸领域;其所选课文大多为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也涉及文学史知识,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应不同于中学语文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为重点的教法(字、词、句、段、篇章结构、语法、修辞及写作的综合),也不同于大学中文专业的文学史和作品选读课,不应是中文专业文学史课与作品选读课的简单压缩。《大学语文》内容有其自身特点,因此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应怎样准确定位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大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人文课程,其中包含了许多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应以提高综合人文素质为宗旨,以培养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

    人文修养是一种与科技知识相对应的精神素养,它涉及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爱国情操、社会责任感等领域;文学审美能力是指对文学作品的认知、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而《大学语文》教学则应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具体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渗透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自上世纪末以来,社会思想异常活跃,价值观念多样,人生态度各异。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面对复杂多样的价值取向,往往感到困惑与迷惘,因此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尤其重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有多种形式,大学生修养等政治理论课即是其一,但不能仅限于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也应渗透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我们在传授文学知识、分析诗词意境、剖析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应用有趣的形式将此项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如讲到《论语》时,就应有意识地介绍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执著的人生态度,对“仁”的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讲到孟子文章时则突出孟子思想中“成才磨难说”、“忧患意识”的现实意义,解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此激励学生养成一种居安思危、勇于开拓的竞争意识;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现代意义启发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从而养成顽强的意志力和不断向上的进取精神;借先贤们的人生经历及诗文名句,诸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养成探求真理、获取新知的良好习惯。面对茫茫社会,不少学生流露出迷惘、缺乏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对此不妨借用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等名句,给他们以精神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勇敢面对社会、迎接挑战的自信心。

    二、突出爱国主义精神

    《大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进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传授祖国优秀文化遗产,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教育,但在讲授课文时可有意识地突出这一点。如讲到屈原诗歌则突出其坚持理想、宁死不屈、以身殉国的精神;谈到杜甫诗歌时则强调其强烈关注社会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学习南宋文学时,侧重体现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爱国诗人的爱国情操;学到近代文学时,则注重秋瑾等“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誓死报国的豪迈气概……总之,要通过传授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作为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可联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家乡、对故土的热爱之情,如我们四川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巴蜀大地的灵山秀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才,巴蜀儿女在中国社会文明进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司马相如、苏轼、苏洵、苏辙到郭沫若、巴金等等,这众多熟悉而闪光的名字都是我们的骄傲,由此也能生发出一种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而增强建设好家乡、建设好祖国的信心。

    三、学习相关文学及文化知识,增强文学审美理解力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要提高文学审美趣味和审美鉴赏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文学修养由多种因素构成,文学知识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一定的文学知识有助于文学审美理解力的提高。如讲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涉及创作方法,就应讲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特征及其区别;讲到词则突出婉约与豪放之异。除了一般文学常识之外,还应有一定的文学史知识的介绍,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精神产品,若不知其历史背景则难于准确把握作品的意蕴。因此在讲授《大学语文》时,不能只单纯分析课文,而应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和特点以及主要流派、重要作家作必要的介绍,把诗文名篇放在文学史的大背景下加以理解,才有利于对作品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

    文学修养不仅涉及文学本身,还涉及文学以外的其它人文知识。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知识,尤其是民族深层意识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是大有裨益的。比如中国古代诗歌中普遍存在的“伤春”与“悲秋”现象,就只能从“以悲为美”的诗歌审美传统和民族心理深层的“忧患意识”方面去理解;又比如为什么中国传统戏剧的结尾多是大团圆?为什么中国文学里情感表达总是含而不露?这也只有联系中华民族的深层意识才能正确理解。因此在给学生分析讲解课文时,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适当的拓展,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审美习惯等角度多给学生以启发,这样学生的视野会更开阔,学习兴趣会增强,对作品的理解也就会更深刻。

    四、强化审美实践,提高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涉及人文知识面很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其教学宗旨,但又不能单纯以传授文学知识为目的,而当以文学为主,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

    一个人的文学审美鉴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文学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文学为主要内容的《大学语文》的学习,不同于其它理论课程,它更强调审美的感性体验、直觉领悟。要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蕴有所领悟,就必须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种感性的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审美理解。为了达此目的,我们强调对优秀篇章的熟练程度必须达到一定要求,规定某些篇目需熟读,某些篇目需背诵,并将此作为考核目标之一;强化审美实践的另一手段是要求学生写分析评论小短文,从形象、意境、风格、写作技法等多方面分析优秀作品的审美效果,或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作品意蕴、风格、特色等方面的体验和理解,然后撰写如“我所喜欢的一首诗(一篇文、一个人物)”等习作,可详细分析、娓娓道来,也可三言两语、概而言之。总之,通过不断的审美实践,反复训练,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大学语文》既不同于中学语文,也有别于中文专业课程。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必须找准角度,恰当定位。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主干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应该也能够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简介:吴建萍(1965-),女,西昌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704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