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刘燕: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再认识
【时间:2008/11/10 】 【来源: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年10月 】 【作者: 江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燕】 【已经浏览4846 次】

    摘要:从大学语文的两个基本要素——工具性和人文性出发,我们主张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工具性要素、人文性要素、政治思想要素、习惯技能要素。这四个要素是协同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要素


    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教学实践中看,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远远没有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被认识得清楚而且明确,也远不如中学语文教学目标那样得到众多研究者和执教者的认可并努力实践。可以这么讲,大学语文的教学仍然处于“初级状态”。教学目标的非确定性、非明朗性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影响了学生对大学语文的价值评价。客观存在的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能力、提高语言修养的需要与学生轻视语文学习、不善于进行语文学习的矛盾一直未能的得到很好的解决,往往也是因为缺乏具体明确目标的导向、激励和评价造成的。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系统。

    很多研究者和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具体表述上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是在高中语文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专业课和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1]。有人主张要利用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还要教育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做人和生存[2]。有人将人文性作为大学语文的重要目标,认为大学语文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自觉提高文艺修养,要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其基本任务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但更应该重视人文性[3]。有人将人生态度和生存智慧、审美趣味和情感列为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4]。有人甚至主张彻底改革现有大学语文,使之成为专业性学科,“以语言文章为本位,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语文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研读文章和用语言的审美创造能力”[5]。

    以上各家观点都涉及到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关于语言文字(学)方面(工具性)的,一个是关于人文精神(人文性)方面的。从一般的教育学、教学论所论及的目标及目标要素看,这两个目标要素是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主体要素。布卢姆将教学目标要素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6]。巴班斯基采用整体论方法,将教学目标应为教学目标、教育目标、发展目标[7]。王策三则将之划分为传授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8]。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工具性(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基本上解决的是认知目标、教养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人文性(人文精神)基本上解决的是情感目标、教育目标,包含着道德品质。二者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的地位大致可以确定。但是主体目标并不等于全部的目标要素。有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首先是关于政治观念、政治情感的培养问题,即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问题;其次是关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问题。这二者不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目标,却是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一般来说,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即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而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又是通过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体现出来的。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不仅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而且是坚持教育教学社会主义的方向的需要。当前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论述很少涉及这一目标要素,即便在人文性要素方面也很少提及。如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并以人格精神、儒道传统文化作为对人文精神的例证[5];有人认为大学语文不是培养专才,而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主要是吸收民族文化及至全人类文化的精华,从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代表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人才,将人生态度和生存智慧、审美趣味、情感列为人文精神重要要素,只在“情感”中提到了“爱国情”[4]。显然无论其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要素的概括还是对人文精神的认识都有失偏颇。既然要培养“代表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人才”,自然就不能抛开“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方向。大学语文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母语课,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作为建立在社会客观基础上的主观愿望,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育,理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教育学生要坚持人民利益为宗旨,以先进文化知识为追求,以先进社会生产为投身社会发展为目标,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另一个是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大学生身心发展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高层次理论知识的学习、日益频繁的社会生活的锤炼和知识创新速度加快的客观趋势,要求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语言运用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学习、实践、创新的时代要求。虽然大学生进入高校前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教育,但其整体语文水平离社会生活的要求还相距甚远,特别里是除了中文、宣传、新闻等与语言文字(学)密切相关的专业的学生外,很多专业的学生远没有意识到语文学习兴趣、习惯、技能和语文水平的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缺乏学习英文所具有的自觉性、积极性、持久性。其实,较高的语文技能(包括语文学习技能)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专业学习有关莫大的裨益,而增强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提高学习语文自觉性的任务非大学语文莫属。大学语文必须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习惯、自觉性(意识)、毅力等作为目标构成要素,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唯有这样,大学语文才能和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不至于成为纯粹的背景性课程,或者成为学生心中认为可学可不学的科目。

    综上所述,我们把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构成因素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发挥语文工具性的作用,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素质,简称工具性要素;二是发挥大学语文人文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具有自由、健康个性、高尚人格和修养的人,简称人文性要素;三是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信念,简称政治思想要素;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技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知识能力水平的自觉性,简称习惯技能要素。这四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均等关系,而是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平衡系统的几个方面。它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同,实现的方式也各异,但是不可或缺,任何强调其中一方面忽略其他一方面或几方面,或者以某一方面取代其他方面,必然会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消极影响。上世纪我们的语文教学走了许多曲折的路。五十年代,曾经将语文上课“政治课”和“文学课”;忽视了语言文学的训练,结果是学生缺少基本的语言文学能力,“政治课”成了抽象空调的“口号课”、“语录课”;“文学课”的文学教育目标也一再落空。六十年代为了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和“文学课”的做法,又提出了“语文是一门工具课”,过分强调“双基”训练,但慢慢又走入了一个极端:以抽象的语文知识、语法知识取代了语言文字的实践训练和技能养成,以纯粹的语言工具掌握挤走了语文的思想、情感、审美等因素,造成学生人文精神失落、审美意识弱化、创造性语言运用能力降低、思想情内涵的贫瘠等一系列消极后果。2001年国家制定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工具性、人文性作为语文两大属性,对于澄清误识、廊清历史流弊具有深远意义。但是目前大学语文似乎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那就是过多地高举人文精神的大旗,而轻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过多地进行文学欣赏,而不注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无论是教材编排、教师授课,还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教学研究,都有这一倾向。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大学语文慢慢表露出人格修养课、文学鉴赏课、文化传播课、逸闻野史课的趋势,工具性的失落倾向日益明显。长此以往,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意图得不到落实,课程得以立足的学科特有任务不明,必然会给大学语文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我们认为,这四个目标要素乃是一个有机整体,重其一端不行,平均用力也不行。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必须结合课程任务、教材实况(从教材建设角度看,教材编写也应考虑这一目标体系的需要)、学生水平和学习需要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使目标四要素能够实现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大学语文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工具性要素是语文课的根本要素,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区别于其他学科目标的重要构成因素。所谓根本要素是指工具性要素是大学语文课程得以立足之基础,缺乏这一属性,大学语文就不再是语文课,这一属性得不到保证,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就没有充分完成。但是“根本属性”并不等于“最重要的属性”,并不意味着语言文字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必须放在首位。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将其作为首要目标因素或关键目标因素,主要看学生的语文水平、学习特点以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大学生经过多年语文学习,听说读写有了一定基础,语文(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他们对学习和思维向理性、思辩性、抽象性提升的需要非常迫切;大学语文是公共课,课时少而内容多,将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已没有必要,教学时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进行点拔式的教学训练是足以完成语言文字知识技能的一般性训练。如果还仍然将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要位置,会影响学生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增强,甚而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和人格修养。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最希望教师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欣赏鉴赏能力。从学生的实况看,这两项能力的培养确实应该成为工具性目标中的训练重点。

    二、人文性要素是大学语文的重要要素,如果说工具性要素是普及性因素,是全体学生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而且这一目标往往有明确的尺度去衡量评价,人文性目标就是提高性目标。这是因为(1)它有强烈的个性、独特性,不同人生经历、社会经验、知识视野、审美感受、人格修养的人,而对同一本文所产生的感受不同,不同的大学语文教师、不同的作家、不同的作品给大学生带来的人文关怀也不同;(2)它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学的前提下,使学生观照、感悟和思索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人类与个体的关系、人格力量和魅力,认识人的智慧和力量,超越了具体的语言文字;(3)尽管教师往往带有自己先入为主的意图引导学生向着某一具体的人文精神目标迈进,学生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和感受有深远和浅近的差异,甚至有异质相反的不同。准确地讲,人文性(人文精神)的许多具体内涵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和重塑难以通过外在观察或纯粹的逻辑思维去把握,也很难通过简单的对比、直接的教诲而实现,主要通过反思、理解、移情、感悟、升华等方式得以实现。(4)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时代性,即人文精神的内涵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发展变化。人文精神匮乏并不仅仅是由于语文教学重视工具性忽视甚至扼杀人文精神的结果,其中还有语文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把握不准和脱离时代精神的因素在起作用。阿伦·布洛克说:“我姑且不把人文主义当作一种思想派别或者哲学学说,而是当作一种实验的倾向,一个思想和信仰的维度,一场持续不断的辩论”[9]。显然我们也应该以变革的眼光来看待人文精神。人文性要素的这些特点,以及目前道德失范、人格萎缩、极端重视直接物质利益、科学主义至上等等倾向的存在,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确立人文性目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首要地位和核心地位。这一地位使我们必须对人文性目标的具体维度和内涵进行思索,并结合学生实际、社会需要、时代精神和语文教学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内涵。否则人文性便会成为含糊抽象的概念,缺乏统一性、凝聚性、指向性、可评估性,使得大学语文难以为自己确立“人文性”为核心作提供有力的证明。从当前各家主张看,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者对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的阐述是众说纷纭的,有人笼统地谈人文主义,有人将人格陶冶放在首位,有人将民族文化置于核心,有人将审美感受(文学鉴赏)作为追求。假如不能确立人文性独特的内容,大学语文仍有重蹈工具课、文学课、文化课、德育(思想)课旧辙的可能。

    三、政治思想目标要素是方向性要素,是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的标志,也是大学语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应承担的职责。强调大学语文的方向性,并不意味着要求大学语文教学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先进科学的文化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共产主义理想等出发去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思索、领悟、感受到进步的哲学思想、政治理论、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魅力,为学生把握人类前进方向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奠定强烈的人文基础。政治思想目标要素本来应该包容在人文性目标要素之中(为了政治思想目标要素不至于被人文性目标要素淹没,所以有必要将之单独列出),因为无论从西方还是东方人文主义传统看,政治思想作为一个重要因素,从来就没有被从人文精神中剥离出去。例如十五世纪初在佛罗伦萨反对米兰暴政斗争中产生的公民人文主义,就是把公民对城邦的服务视为最高美德[9]。而中国古代也一直把政治热情和政治理想作为关注现实人生、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人格基础。当前强调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却倾向于淡化政治思想成分,显然没有正确认识人文主义精神的时代特性。

    四、习惯技能要素是大学语文学科与其它专业学科都应该具有的目标要素。一般的教育学、教学论的观点认为,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实则是发挥学生内因和主体性的方式和手段,藉此可以强化教学效果。但是从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带来了的学生对其定位来看,让非中文、新闻专业的同学养成浓厚的语文兴趣和稳定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显然是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摆在大学语文面前的任务是:针对不同专业学习的需求,精心设计和选择培养兴趣和习惯的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形成以语文学习辅助专业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养成有效的以语文学习的方式去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技巧技能,这是大学语文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络的唯一桥梁。其实,语文学习的很多方法、技能、技巧完全可以用之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关键是我们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引导要有意识而为之。

    可以说,以政治思想要素为方向性,以人文性要素为核心,以工具性要素为基础(可能用“前提”这个词更为准确),以习惯技能要素为手段,从整体和系统高度去规划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可以改变大学语文教和学的现状。实际上,这四个要素不存在后者兴起更代前者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也很难作简单而纯粹的要素划分,要想实施这样的目标体系,必须坚持科学的大学语文教育观念,站在相当的理论高度高屋建瓴地思考和设计大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吴燕娜.大学语文教育观念与教学手段的更新[J].石油教育.2003,(1).
    [2] 杨枫.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育之比较[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3] 赵晓梅.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关于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策略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5).
    [4] 孙柳燕.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深层次思考[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5] 黄昌勇.论以作家为中心的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模式[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
    [6] (美)克拉斯沃尔(Krathwohl,D.R.)(美)布卢姆(Bloom,B.S.),等.教育目标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 巴班斯基.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8]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9]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作者简介:刘燕(1975-),女,江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教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469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