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陈德三: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与教学建议
【时间:2008/11/10 】 【来源:鹭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4年12月 】 【作者: 厦门理工学院 陈德三】 【已经浏览9558 次】

    〔摘要〕联系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新审思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提出进一步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以期引起高等教育界对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视,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性质;教学建议


    1978年秋,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的倡议下,南京大学首开《大学语文》课,随即得到全国许多高校的普遍响应。1980年10月成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制定教学大纲,拟定教材篇目,并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经过全体编委的共同努力,1981年7月由徐中玉教授主编的第一本具有全国性质的协作教材(简称全国组编本)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初版本迅即被300余所高校采用,发行高达34万册;后经多次修订,至今已出五版。而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实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托中文专业委员会组编的供本科考生用的《大学语文》(徐中玉、钱谷融主编,1988年出版)和供应用专科考生用的《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1994年出版)先后问世。1996年后,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一些高校和学者也陆续编撰了各种文本的《大学语文》。至此,《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纵观20多年来的大学语文教学,成绩不容否定。但是,由于不少高校教育决策者的不重视,由于社会上重理轻文的影响,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新兴学科,本身不够完美,目前大学语文教育处境颇为尴尬。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需要深人探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巫待解决。

    一、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开设大学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要培养什么能力,要让学生如何学好本国语文?这些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教学目的的不明确主要表现为:一是“补缺”说。认为刚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导向性、课业负担的繁重性和中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导致刚人校门的大学生语文素养较差,尤其是高职单招生和中专毕业生中不少人连高中阶段的语文都没有学完或学得不完整,造成语文知识断裂或扭曲,因此有人认为开设大学语文就是为这些学生补缺堵漏。二是“应试”说。国家规定文科和理科的一部分专业在“专升本”的成人高考中必考大学语文,于是高职高专院校便组织报考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大学语文考前辅导班,目的纯粹是为了迎考。三是“点缀”说。有人认为非中文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是学习本专业的辅助科目,是人文教育的“点缀”课,而没有把它视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这样,学不学,学多学少都无所谓,主观随意性很大。四是“思教”说,把大学语文作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补充课程。诚然,该课程的选文有些是反映爱国主义精神,有些是反映正确的人生观,有些是反映震撼的人格力量和高尚的品格情操的,但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不仅仅囿于此,它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底蕴。

    教学目的是导航器、方向盘。倘若目的不明确,不仅影响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而且在教学上也会出现盲动性,不能科学地把握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向以及课程价值的正确评估。

    2.教材五花八门,文选标准与比例不一。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学语文教材已不再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定于一尊,而是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供全日制用的全国组编本;供自考用的系列教材;一些省市教育厅为“专升本”招考而编写的地方教材;普通高校和学者个人编撰的教材。见仁见智,百花齐放。然而,存在的不足也是明显的:①编写体例迥异,有按文体组元,有依历史时期为序,有按专题编写,有按认知脉络构成“模块”等等;②文选标准与古今作品采用比例不一,差异甚大;③教材内容滞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缺乏现代语文生活气息,特别是教材建设如何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尚须深人探讨;④配套“工程”跟不上,例如缺乏权威性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缺少学生选修课题和课外阅读文本。

    3.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学校决策层看,不少高校不开设大学语文,在非中文专业里,能开设“应用写作”就算很不错了;即使开设大学语文,也是学分偏低,课时严重不足(多数只开一学期,36-54课时左右)。从任课教师看,中文老师一般乐于教授中文专业课,而不太愿意去讲大学语文,他们感到学生语文素养较差,组织教学费力不讨好。从学生看,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大学语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学生认为学习大学语文可有可无,可多可少。

    4.教学方式、方法简单呆板,重知识传授,缺能力训练。教学方式、方法的简单、陈旧是大学生不太喜欢大学语文的一个原因,那种填鸭式的灌输和千篇一律的程序化教学(阅读课文→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人物形象或总结艺术表现手法等),大多学生已不欢迎;至于教师念讲义、学生记讲义、考试抄讲义的陈旧机械方式,更令学生厌烦或排斥。教学内容的重知识传授,缺能力训练几乎成了通病。传授知识没有错,但知识不能泛化和虚化,传授什么知识,传授多少知识,孰重孰轻,孰主孰次,都应该有个度或至少规定一个基本框架;而语言知识转化为培养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的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知识转化为能力,一靠老师授予手段与技巧,二靠学生训练与实践,舍此,没有终南捷径可走。

    二、重新审思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而且有相当完整的一套步骤和方法,大体说来由主个阶段构成:“开头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其次是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第三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1]它往往与经学、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捆绑”在一起进行。语文的独立设科一般认为是在1903年(即光绪29年),当时由清朝张之洞、张百熙和荣庆三位封疆大吏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始设“中国文学”一科,这就是语文课程的前身。经过百年来语文学界的不断探索,语文教育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汉语规范化和母语教育十分重视,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先后8次修订语文教学大纲。第8次是20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这两个“课标”认为语文课程具有多重性质。“课程标准中,揭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体现了我们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两种教育思潮渐渐靠拢的大势,表达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愿望。”[2](p10)大学语文课程在承继中学母语教学的基础上应该有所拓展、有所创新,在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个核心概念的同时,笔者认为应该把开放性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特性。

    1.工具性。大学语文属于语言课程。语言的特征是什么?就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斯大林曾论述:“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存在。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也将是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的。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3]因此,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它一视同仁地为社会所有成员服务。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而社会性是凭借语言结构成分及其组合规则的运用来体现的,这就需要通过语言的习得过程,才能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情意、传承文化、沟通信息。同时,大学语文又是大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从事创业实践和今后参加工作的工具,它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工具没有掌握熟练,岂能奢谈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可见,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本质特性决定的,也是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应用能力的功能性决定的。

    2.人文性。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人文”出自《周易·责卦·象传》:“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指人性和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总称。语言是人们所具有的正常情感和理性的交际工具,也是各种文化的载体。大学语文本质上是一门人文课程,这门课程在教育学生规范、熟练地掌握语言这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同时,应该是一种人性教育、精神品格教育、民族文化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同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我们把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于人生有意义的价值的思考内容称为‘人文知识’,并把它当作人文教育的课程资源加以确认。显然,相对于前面所述的着眼于‘形式’和‘工具’的语文‘基础知识’而言,人文知识是关于‘内容’和‘意义’的知识。它的‘价值’指向的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目标。”[4]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语文的人文知识不同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人文学科中系统的人文知识,它主要蕴含在一篇篇文质兼优的范文里,通过各种文本的人物形象来反映作家个性对人生的态度和“人”的价值的追求,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影响与教育。我国是一个绵延5000多年文明的古国,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任何一个人如果徜徉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阅读过中国文学名著,都无不被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的襟怀坦荡、无私无畏的坚贞情操所感动。战国军事家孙子受殡刑而著孙子兵法;诗人屈原身处逆境,不忘报国,主张改革,以图富强,留下《离骚》、《九歌》等25首诗作;西汉太史公司马迁遭腐刑而著《史记》,其精神光昭日月,其巨著长存青史;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写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烈士豪情和他一生凝聚的民族硬骨头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人……他们或忧国忧民、或叱咤风云、或埋头笔耕、或昂首呐喊,无不顶天立地,光明磊落,久久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如此水乳交融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操理应在大学语文的教材里得到生动的体现,我们自然可以从中享受到语言沟通、文化精髓和审美情趣的无穷快乐。

    3.开放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是辩证统一的,韦志成教授说过:“工具性是语文用于交流交际的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承载物的属性;工具性在‘表’,是信息的凭借和依托物,人文性是‘里’,是语言的内容和灵魂,信息生命之所在;工具性在‘文’,人文性在‘道’,文道统一,体现了语文的特性。”[5]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反映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这一本质属性,本人认为不宜搞自我封闭式的教学,而应辅佐之开放性的特色。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其主要缘由一是该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与补充;二是课程的实施因学校因专业有别甚至因课时的多寡而富有弹性,既有弹性,就应开放,不应强求一致;三是教学方式要从单纯的课堂讲授延伸到第二课堂、家庭和社会,实行全方位开放,这样有利于学生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应用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从课程的内部结构体系看,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的开放特点。无论是按何种体例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它的主干成分均由一篇篇课文组成,多数并配合单元的专题论述,或介绍文学史知识,或阐述各种文体的读写知识,或诊释各种文化现象,或讲解重点的语法、修辞规律,等等。大学语文虽然不同于《现代汉语》,但它所采用的范文却是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结晶,许多课文对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修辞的运用堪称后辈学习的楷模。大学语文不同于《应用写作》,但它又负有对学生培养应用文和其他文体写作技能的任务。如果缺乏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训练以及对事理的真切把握,仅仅凭借若干固定的写作格式,那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教材所精选的课文本身就是值得学生仿效与借鉴的范文,而且题前或义后一般都有写作提示。大学语文不同于《文学概论》、《文学作品鉴赏》,但又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和毛泽东文艺思想欣赏、评价中外文学作品的相通性部分。两者都收有不少中外文学名家名著,但《文学作品鉴赏》重在品味欣赏,吸收文学精华;而大学语文重在阅读分析,既要学习分析作品的方法,又要学习前贤们那蕴含与显示着纯洁的精神世界、强大的人格力量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应该肯定,有容乃大,跨学科性是大学语文开放性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开放的大学语文正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综合学习母语基础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

    其二,从课程的外部联系看,它是全方位多层面开放的。大学语文基础知识要转化为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光靠课堂封闭教学是不够的,它还要依靠个人体验和社会实践。首先在个人层面,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堂教学向外开放,增加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的阅读量,发展独立阅读分析的能力,加强语文积累,增强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代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和鉴赏力:要“注重合作学习”,“注重个性化阅读”,“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2](p11)。其次在校园层面,第二课堂、人文专题讲座、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小品表演、征文竞赛等)都是大学语文亲密接触的对象,学生要主动在生活和学习其他课程方面,规范、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再次在更高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要让学生把大学语文作为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做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关注当代语文生活,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并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当今世界处处都蕴藏着人文、社会和自然的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展览馆、革命纪念地、文物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自然风光等等),突破教材局限,启发学生全方位地学习大学语文,使大学语文学得更生动、更深刻、更富有成果。一言以蔽之,大学语文是一门开放的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

    三、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是大学语文教育理念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起着先导引航作用,它决定着教学目的的确定、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测评。根据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着重提出下面几点教学建议。

    1.除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其他专业应该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是一门专门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人文学科,它在高等教育的各学科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语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它既包含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读写听说的交际能力,又包含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培养语文素养不仅是中学阶段的任务,而且在高等教育阶段还要继续加强。正如徐中玉教授在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中所说:“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没有不设置本国语文这一必修课程的。这是因为,本国语文对任何人来说不但首先要精通,也最有应用价值,而且对大学生来说,不论学习何种专业,都应具有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较多知识,对本国文化精品的一定修养和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民族文化教育素质。”[6]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首先学好本国语文。

    毋庸置疑,时下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比较差的,不少大学生普通话说不准,汉字写不清,文章写不通。北师大中文系语文组曾组织过一次消灭错别字的活动,请1000多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辨认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的几百个错别字。结果无一人能把所有的错字挑出来,能挑出一半的人都很少。华中理工大学曾对全校师生进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在这次稍高于高中语文水平的测试中,达到及格最多的是本科生,也仅有60%,最少的是博士生,仅有30%的人达到及格线[7]。央视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自第8届开始增设综合素质考核单元,尽管90%的考题答案在中学课本里都能找到,而且选手基本上都有大学学历,但是多数选手表现欠佳。比如有的写不出苏东坡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有的将“邹韬奋”说成“邹奋韬”,有的回答不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和书中的主人公是谁……确实难以掩饰选手们语文贫乏的窘境!本人近两年在4个教学班(2个全日制班,2个夜大班)讲授《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课程,每学期开学初,先后对这4个班19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全部阅读过明清四大古典名著者无1人,只有不到20人读过其中的一、二部;读过《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任一册(不要求全部)选本者也寥寥无几。这些学生念的都是中文秘书专业,情况尚且如此,至于理工科学生,语文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水平之低更是可想而知。语文知识薄弱,阅读面狭窄,导致我们的大学生人文素养较差,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缺乏深度、广度与逻辑性,写作能力欠缺,写作内容肤浅苍白。理工科的学生尤甚。因此,我们强调要像世界各国一样,无一例外地把母语教学放在高等教育的核心位置。其实,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为基础。理工科对年轻学生固然重要,但学生不能只懂得如何计算,如何实验。学自然科学,学工程技术,学经济管理等的学生都应当在语言、社会科学、写作能力、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方面接受广泛的人文教育。因为科学技术不能脱离人文精神而孤立存在,必须接受人文精神的关怀和指引。人文教育对提高道德修养,学习做人及开拓思路、发展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和今后事业的成功。这正是非中文专业要普遍开设大学语文的根本意义所在。

    2.加强教材建设,尽快组织专家学者针对各大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编撰全国规范性、权威性的教材

    目前各种文本的《大学语文》已是“百花齐放”,但各种文本的编写目的、编写体例、文选内容等差异甚殊。既然大学语文是一门新兴学科,就应该有其学科特点,有几本比较系统、规范且相对稳定的教材。我们可以博采众长,按大专业的要求(有同有异)编撰几种具有特色的通用教材,供全国近2创叉)所高校选用。下面就教材编写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1)关于文选。不选与中学语文重复的课文,要精选文质兼优、脍炙人口、亲近学生、适合教学的范文。古代、近代、现代作品宜按40%、15%、45%比例选用。范文组排有两种思路可资借鉴:其一,按文体组元,由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戏剧等四部分依序编排。难点是既有文学性又有实用性的科技、经济类的优秀说明文和富有“三贴近”的短小精悍的小戏剧(包括反映当代生活的短小电视剧本)比较难找,但不是没有。其二,按专题构成模块。这方面已有较成功的尝试,例如由北大教授温儒敏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高等语文》首次打破了以往大学语文教材惯有的范文讲读模式,“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并引导阅读、思考和写作的综合模式,使得老师的讲解和学生学习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这种编写模式可以说是进行了一场不小的革命。”[8] 其文选范围涵盖文史哲和科技等领域,并与专题导读配套。这种编写模式含量甚大,对于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和地方本科院校,要在一个学期72个课时学完是难于做到的,解决的办法一是“瘦身”,精简内容;二是增加课时,我多年来在各种场合主张《大学语文》要开设一学年,遗憾的是响应者寥寥。

    (2)关于专题。以往的教材多数是按照中国文学史分阶段概述或者介绍各种文体的阅读与写作和古代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其他的专题则作为附录,供学生选读。当然,这无可非议。不过,专题应该“扩容”,尤其是增加语法、修辞、逻辑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急需掌握的,与写作密切相关)以及和专题有关的文学史、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的知识。另外,现代社会中所出现的充满活力的语言现象,市场经济新事物和通俗文学都是当今大学生所感兴趣的,可考虑列入专题有所介绍。

    (3)关于提示、注释和练习。提示(导读)是必要的,但不求每篇范文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或背景资料,或归纳思想要旨与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或阐述权威的学术观点,扩大信息量。白话文的注释要准确,宜简不宜繁。课后练习注重设计拓展性、探究性、应用性的习题。

    (4)关于阅读教材。阅读范文不编入教本,应单独编辑一册,供学生课外阅读用,以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增加知识积累、亲历文化熏陶。编辑阅读教材要注意的是:首先要选择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人民生活的能反映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古今佳作;其次要重视人类文明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适当选人外国文学中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再次,请著名专家撰写若干专题讲座,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技巧,在阅读中享受语文快乐,阅读与写作,阅读与文学评论,等等,作为该书的附录。

    3.提倡研究性教学,重视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方式上要大力摆脱旧有的填鸭式巢臼和应试式教授。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接触的媒体多种多样,他们不再满足课堂上单调枯燥的讲学氛围,而是渴望一个信息量大、观点新颖、教学互动、和谐且有趣味性的课堂环境。因此,如何整合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具有这种基本功才能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问题就是有待解决的课题,教学与研究要有机结合。我们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活中选择课题去探究、体验和建构,以期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及搜集、分析、整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研究性教学要着重抓住如下几项工作:(1)范文讲解与专题讲座相结合,深化与专题有关的语文知识。同时,提供拓展性研读材料,如阅读教材的有关文选,了解当前学术界的前瞻性研究观点等,并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专家访谈。(2)阅读、作品鉴赏、思考与写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性选择空间,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3)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结合,前有提及,兹不赘述。(4)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辨,组织多个活动单元,以调动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以致用的积极性。活动单元的主题词拟设:认识自我、热爱祖国、亲近自然、关注社会、走人经济。例如亲近自然单元可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辩证关系、开发旅游资源和写作散文、游记结合起来;走人经济单元可把经济学常识、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市场预测与调查的方法和写作调查报告与访谈录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把语文知识运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并从中汲取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功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摸视、低估母语教育。在大学语文的学科建设中,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探讨,还有不少工作需要我们具体去落实、去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1.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制工作的说明[J].语文建设,2003,(10):10-13.
    [3] 斯大林.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A].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语言教研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C].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79.
    [4] 李山林.语文课程的人文知识基础及其教学[J].语文建设,2004,(1):4.
    [5] 韦志成.《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观照[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109.
    [6] 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7] 东方布衣.流泪的中文[N].教育文摘周报,2004-02-25(7).
    [8] 张丽娟.《高等语文》以“生”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3-11-13(8).

    〔作者简介〕陈德三,男,福建惠安人,厦门理工学院社科系教授,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028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