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王桢:徐编《大学语文》注释商补
【时间:2008/11/7 】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9月 】 【作者: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王桢】 【已经浏览5099 次】

    摘要: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中,偶有注释不妥或当注不注的猜况。本文考辨了《大学语文》中6条注释不当的词语,5条当注不注的词语。

    关键词:大学语文;注释商补

    徐中玉、齐森华两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1],是“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质量高而且影响大。不过笔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还偶有注释不尽确当和当注失注的情况。现分别胪列于下,以求教于广大同行和编者。目的是通过共同探讨,为教材的更加完善而略尽绵薄。

    一、注释可商

    第14页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注(6):“比:全,满。”

    按释“比”为“全,满”,那“比屋”就等于“满屋”,指的是单间的屋子,这恐怕不合作者的原意。作者的原意应是指一座连接一座的房屋。“比”有并列义,可引申为接连、连续。《战国策·燕策二》:“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这是指时间的连续。上例“比屋”则是指处所即空间的连续。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选》(中册)选有此文,该书176页编者注“比屋皆然”为“一家一家的房屋都是这样”。这是完全正确的。

    第42页庄子《秋水》:“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注(39):“人处一:意思是个人只是天下人中的一个。”又注(43):“人处一:这里意谓人类只是天下万物的一类。”

    按郭庆藩《庄子集释·秋水第十七》引成玄英疏:“夫物之数不止于万,而世间语便多称万物,人是万物之一物也。中国九州人众聚集,舟车来往,在其万数亦处一焉。”据此,教材的注释似乎将两个“人处一”的意思恰恰弄颠倒了。前一个“人处一”紧承“号物之数谓之万”而言,显然正是“人为万物之一类”的意思。下文“人卒九州”的“卒”通“萃”,为聚集义。整句的意思是说,人们聚居在天下九州,而天下九州是谷米粮食生长的地方,是车船通行的地方,人所居处也不过万分之一而已。

    第49页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注(8):“此情二句:是指这种惆怅落寞的情怀早在当时身历坎坷之际已经产生,并非到今日回首往昔时才有。可待:岂待。”

    按教材对这两句诗的串讲虽然平添了不少文字,但仍然使人感到不很顺畅。“此情”应是紧承“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而言,指的是一种美好朦胧的意境。至于这种意境象征着什么,各家说法不一,我们认为以象征往昔的爱情一说比较恰当。“可待”等于说“恰想”或“正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可”字条第二义:“可,犹恰也。”正好举有李商隐题为《辛未七夕》的另一首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成追忆”意指形成清晰的回忆,“只是”句承上而作转折,大意是即便在当时已经是惘然若失,言外之意是说今日回忆起来更是模糊不清了。

    第55页苏轼《前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注(4):“属(zhǔ):倾注,引申为劝酒。”又第90页谢翱《登西台恸哭记》:“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注(43):“属(zhǔ):劝酒。”

    按“属”只是“劝”的意思,而不包括“酒”在内,“酒”不过是它常带的宾语之一。“属”的“劝”义也不是由“倾注”引申而来,而是来源于它的“嘱托”、“邀请”义。《荀子·强国》:“子发将,西伐蔡,获蔡侯。归致命曰:‘蔡侯奉其社被而归之楚,舍(子发自称——引者)属二三子而治其地。”’杨惊注:“属,请也。”意即“请托”。《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属承相”是指邀请承相田蚡起舞。《后汉书·蔡邕传》:“邕得罪徙五原,遇赦归。将就还路,五原太守王智饯之。酒酣,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章怀注:“属,劝也。”《世说新语·雅量》:“太元末,长星见,孝武心甚恶之。夜,华林园中饮,举杯属星云:‘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句中“属”与“劝”前后互见。以上材料说明,“属”表“劝、请”义是另有来由的,和“属”表“注斟”的假借义无关。这种意义的“属”后来多加“口”旁作“嘱”,进一步引申为“嘱咐”、“嘱托”的意思。

    第144页雎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曲:“一壁厢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注(6):“一壁厢:一边。纳草除根:交纳粮草。除根,当为‘输粮’之误。”

    按这首套曲一共才有两个版本:《太平乐府》九作“也根”,《雍熙乐府》七作“除根”。后者是正确的,意思上也并不是不可讲通,指交纳的草料必须干净,必须除根去土,因为是供车驾及其随从的马匹所用。认为“除根”是“输粮”之误,根据似嫌不足。

    第198页白居易《长恨歌》:“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注(30):“空死处:空见死处。空:徒然。”

    按“空”在这里并非“徒然”而是“只、仅”的意思。释为“徒然”即使添上“见”字为训,仍然难以讲通。“空”表“只、仅”义用作副词在唐宋诗文中有很多例子。白居易的另一首《紫毫笔》诗即可为证,诗云:“慎勿空将弹失仪,慎勿空将录制词。”意思是劝戒谏官不要只用紫毫笔来弹幼失仪之类的小事和起草例行公事的诏令,言外之意是应该用它来为国为民而直言极谏。另如刘长卿《平蕃曲》诗:“绝漠大军还,平沙独戍间,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山。”这是一首赞颂边功的诗,如果把“空”仍作通常的“徒然”解,则与下句“万古在燕山”抵牾。宋陈师道《寄充州张龙图文潜》诗:“齿落空徐舌,衰颜早着秋。”张文潜《寓陈杂诗》:“辛勤一生事,空得数篇书。”都是“空”表“只、仅”义的显证。

    二、当注失注

    第18页张孝祥《念奴娇》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句中“更”字无注。

    按“更”在这里不是通常“更加”义,而是“全、绝”的意思,多与否定词连用,用作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更”字条第二义:“更,甚辞,犹云不论怎样也;虽也;纵也;亦犹云绝也。”“绝”字义举有花蕊夫人《宫词》“十五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陆游《十五日》诗“天宇更无云一点,谁门初报鼓三通”等例。另如杜甫的名篇《新安吏》诗:“‘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其中“更”也是“绝”的意思。这样的“更”字学生容易按常义去理解,因而有加注的必要。

    第52页苏轼《定风波》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7):“萧瑟处:风雨凄凉处。萧瑟:一般用来描摩(摹)树木被风吹拂所发出的声音,亦用来形容寂寞凄凉的情景。”

    按这一句除了“萧瑟处”当注之外,“向来”也和常用义有细微差别,应当加注,以免误解。“向来”可指很久以前到现在较长一段时间,这是常用义;也可指不久以前一段较短的时间,等于说“方才”、“刚才”。上例中应是后一种用法。《后汉书·华佗传》:“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因语之曰:‘向来道隅有卖饼人,济雨甚酸,可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也属同样的用法,可以参证。

    第255页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注(6):“无穷已:没有止尽。已:止,止息。”下句“只”字无注。又:“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句中“闻”字无注。

    按“只相似”的“只”也和现代常用作限定副词的用法不同,不是表“仅有”义而是相当于“总,总是”。这也是唐以后的新兴用法,不注易生误解。唐刘长卿《赠湘南渔父》诗:“钓鱼非一岁,终日只如此。”意谓整天总是这样。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这一例与《春江花月夜》例命易与句式都大体相同。宋张孝祥《多丽》词:“翠袖香寒,朱弦韵悄,无情江水只东流。”均可参证。又“相望不相闻”句中的“闻”字等于说“见”,全句意言这时只能遥遥相望却不能相见,如果仍作常用义“闻听”解,则句意很难疏通。“闻”当“见”讲是由于“通感”而引发的新义,六朝以下的诗文中用例不少[2]。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六:“河内司马惟之奴天雄死后还,其妇来喜闻体有鞭痕而脚著锁。”“鞭痕”和脚上的“锁”显然只能是看而不可能去听的。《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王郎才见公主面,闻来魂魄转飞扬。”“闻”与上句中的“见”字互文见义。宋黄庭坚《读<方言>》诗:“忽闻輏轩书,涩读劳辅颚。虚堂漏刻间,九土可领略。”“闻”在这里也是“看”的意思,但不是一般的“看”,而是“阅读”、“阅览”,和诗题的“读”字相应。

    第284页刘大櫆《论文偶记》:“《典》、《谟》、《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要是未备。”句中“要”字无注。

    按“要”不是通常表主观意愿的能愿动词,而是表转折的语气副词,“要是”等于说“却是”。“要”的这种用法唐以下诗文中常见。韦应物《有所思》诗:“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王安石《与北山道人》诗:“莳果素蔬泉带浅山,柴门虽设要常关。”宋岳珂《桯史》卷一:“余尝亲历其地,其说皆是,第指古台城所在,要未有明据,亦出臆度。”这些例句中“要”都承上文而作转折,显然都作“却”字讲。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

    除以上两种情况以外,教材中还有个别排印或断句错误。这里也顺带指出,以便重印时改正。第144页《哨遍·高祖还乡》套正文:“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按“差夫”之后脱逗号,据曲律与文义都应该点断,《全元散曲》正如此断。又“家应付”之后的标号“⑥”为衍文,当删。第52页苏轼《定风波》注⑦中的“描摩”当作“描摹”。第198页白居易《长恨歌》“峨媚山下少人行”句中“峨嵋”二字正文不误,但注(26)中有三处都误为“蛾嵋”。又同篇注(28)引《明皇杂录·补遗》:“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焉。”按据《开元天宝遗事十种)36页,“淋”当为‘’霖”字之误。“曲”字应在书名号之外。


    参考文献: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赵振铎等《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5);《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5);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断语》(中华书局1962);南朝宋刘敬叔《异苑》(中华书局1986);隋树森《金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53);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中华书局1986)。

    [1]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牡,1999(13).
    [2]王锳.试论“通感生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

    作者简介:王桢(1966-),女,四川成都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外国文学和大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78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