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李伏虎:对李增林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编》的几点意见
【时间:2008/11/5 】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 【作者: 李伏虎】 【已经浏览3798 次】

    [摘 要]《大学语文新编》是部属民族院校指定使用的教材,但在选编教材的宗旨方面,我个人认为,存在选文过滥、篇幅过长,而且有些通论与简析存在罗嗦、不扼要等问题。为此,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仅供再次修订时参考。

    [关键词] 宗旨;体例;错释;错字


    李增林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是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规划统编教材,1999年8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至今为部属民族院校指定使用的教材,全书615页,50余万字。作为民族院校特别编写的教材,其开创之功是应当肯定的。笔者已使用该教材两年多,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教材在编选宗旨、体例、注释、校对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揣冒昧提供出来,以便该教材修订时参考。

    一、选文过滥,篇幅过长

  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作为教材一定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大学语文课的前身应该是抗战后期西南联大中文系罗常培、朱自清等老一辈语文专家提倡开设的“大一国文”课,是文、理、法、商科大学生一年级的必修课,以期提高当时大学生的国文基础。1952年院系调整后,我国高等院校取消了这一课程。这一课程的重新设置,已经是80年代初的事了。时至20世纪,这门课还不是非中文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而民族院校开设更迟。开始我们用徐中玉、齐森华先生主编的、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我校大概在1999年下半年开始使用指定的《新编》,专科一般设在一年级,本科设在二年级,每周四学时,主要针对外语、美术、音乐、舞蹈专业开此课,其余专业一律未开此课。

    举凡世界各民族的民族语文教育的教科书,都是用本民族文学史上优秀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作范文的,中国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因此,选取中国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典范作品,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文学体裁按古代与现代作一比较合理的搭配,则是共同遵循的原则。然而这一搭配并不是所有的教科书都能做得好的。

    为了使“大学语文”课程更好地发挥提高大学生语文程度的作用,我认为应该突出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在时间上,选文应以古代为主,适当照顾现代。这是因为,古典文学中的名篇,已有几百年至上千年的时间考验,学生易于记诵,而目前学生语文程度差的最主要原因是在中小学没有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而现代文一般不容易记诵。当然,要培养学生有一定写作能力,需要阅读大量的中外名著,这不是中学语文课可以解决的,更不是大学语文所能解决的。

    第二,在体裁上,选文应以记叙性散文为主,适当兼顾诗歌、小说、戏剧、论说性散文(即杂文)。这是因为,在读与写的关系上,读是为了写,而记叙的才能是写作的基础。我国从明清以来以八股、策论取士,全社会都推崇论说文,而建国后语文教学的弱点也受到这一传统影响,即使会作文的学生,也多长于议论而拙于叙事。

    第三,选文应力求典范,即选取作家的最优秀作品。如小说,沈从文的应选《边城》、《会明》、《三三》,而《新编》选的《夜》近万字,长而平庸;应用文所选李舒《我、祖国与世界》,虽然是一个大学生在全国英文讲演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讲演词的中译文,且不说将讲演归入应用文是多么不当,单就译文的病句与词的搭配方面就有许多毛病。

    《新编》的主编李增林先生在《编者的话》中将“内容新颖、体裁多样,侧重现当代”作为这一课本的第一特点。他说:“本书力求改变文学作品和古文比重过大的状况,所选文章自先秦至当今,包括中外政治、经济、哲学和科学文化等优秀篇章。体裁打破文学藩篱,而由文章的广阔领域精选篇目,尽量避免选录与高中语文教材重复的文章。力求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其中古文23篇(占24%),今文(包括译为现代汉语的外国作品)74篇(占76%)。侧重现当代,多介绍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贴近现实生活的新内容、新观点、新成就,特别是说明文、应用文部分,多选近年来的新文章。以期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风貌,清晰显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发展轨迹,以利于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欣赏,陶冶性情、熔铸品德、拓宽知识、增长才智,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

    李增林先生在这里改变了文学作品和古文比重过大的传统,而将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神话、通讯、科普小品以至说明文、应用文大量选入《新编》,这就将课本变成了一锅烩。而让《大学语文》通过“……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风貌,清晰显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发展轨迹”的宗旨,虽偏重于“时文”,但想达到如此大的吓人的教育目的是远远不可能的。语文教育应承担德育教育的任务,但不能本末倒置。

    李增林先生指出《新编》的第二个特点是:“立足中华民族,增选少数民族作品,借鉴国外有益成果。”他指出:“本书收入少数民族的优秀篇章15篇(约占全书16%)。这样适度考虑少数民族文化背景因素,适应各族人民互相尊重、骨肉相连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情怀,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增强民族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同时还选收外国文学名著和名作19篇(约占20%)。我们提倡立足祖国、放眼世界,了解并借鉴国外的有益成果,培养继承优秀传统,吸收外国的有益营养以繁荣民族经济与文明的爱国主义思想。”大学语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而民族院校已开设有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的公共课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课,至于学习本民族语言那更是十足的民族特色了。当然优秀少数民族作家用汉语写的优秀作品适当选入是必要的,但将少数民族史诗、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编入则是不恰当的。至于外国文学优秀作品适当选入,则是无可厚非的。

    二、通论与简析应该简明扼要

  《新编》分诗歌、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六大单元,每个单元后都有一篇说明该文体特点的通论。近年来,语文教学战线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脱离学生语文程度的实际去指导作文、设置课程,什么编辑学、秘书学、写作学、应用写作、写作通论等课程满天飞,似乎用几本理论书的指导就能使学生语文程度提高,结果是适得其反,这也正应了一句老话:“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为什么呢?读和写的关系是,读的越多,背的越多,写的越好。忽视学生阅读与背诵的基础去寻求写作的灵丹妙药,只能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而且,在我看来,从读到写是一个模糊的过程,没有办法量化,也没有办法按应该怎么写的条条去写,学生读的多了、背的多了,有一天产生了创作冲动,就不愁作不出文了,而这一过程,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让学生多读多写才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因此,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语文教学的经验,而1949年以后,我们对几千年的古代语文教育传统的否定是值得好好再审视一下的。

    《新编》的通论过长,诗歌部分长达19页,15000字,小说部分长达17页,近14000字。在诗歌分类中介绍清楚叙事、抒情两个大类,按形式介绍明白格律诗与自由诗就可以了。将散文分为记叙文(散文)与议论文(杂文),没有必要陷入古人按内容分类搞得一塌糊涂的覆辙。在小说分类中.弄清长中短篇就够了.没有必要涉及小小说、微型小说。

    《新编》按惯例把散文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我国语文界一些人在建国初把文学体裁四分法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而将散文也四分法为记叙、议论、说明、应用,这是欠深思的。事实上.散文只能再分为记叙与论说两种,应用文不应进入文学殿堂,而说明文是不存在的,说明不是记叙就是论说。编者把应用文编入大学语文,这难道是一种创新?

    此外,每篇课文后的简析过长,提示应该言简意孩,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而不要把话说尽。

    三、注释、校对中的错误与不足

    作为一本语文教材,《新编》中出现了较多的错误,这是不应该的。现将《新编》中笔者发现的一些错误分述如下:

    (一) 注释的不足与错误

    1.第一课《关雎》这一标题注明“(先秦)《诗经》“是笼统的,此处应注明“周南”,这是十五国风之一。该课注释(1 ),“关关,雎鸠鸟的和鸣声。雎(jū)鸠:鸟名,即王雎。”(见《新编》P2,以后页码不再署新编)应该指出,这样注释是不够的,因为《诗经》鸟类注释上虽然有争议,但关雎即鱼鹰却是没有多少争议的共识。《本草纲目》禽部第49卷“雕鹗”条是这样注释的:[释名]鱼鹰;《禽经》雕鸡,周南,王雎,沸没。《淮南子》:下窟鸟。[时珍曰」鄂状可愕,故谓之鹗,其视雎健,故谓之雎。能入穴取食.故谓之下窟鸟。翱翔水上,扇鱼令出,故日沸波。《禽经》云:王雎,鱼鹰也,尾上有白者名白鹰。

    鹰[集解][时珍曰〕:鹗,雕类也。似鹰而土黄色,深目好峙,雄雌相得。始而有别,交则双翔,别则异处,能翱翔水上捕鱼食,江表人呼为鱼鹰。

    2.该课注释(2),“洲:水中的陆地。”三面环水谓之洲,前释是常识性错误。

    3.《桔颂》“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一句注释(25), "终不,终不敢有过失。一本作‘不终’。失过,即失于过。‘过’读平声,一本作‘过失’。”其实,“失过”’即过失,这种联合词组在古汉语中经常可以颇倒使用,如音声,即声音。(P96)

    4.《锦瑟》是李商隐著名的无题诗,几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来,诗无达诂,何况李的朦胧诗很难断代,然而,《新编》却注释得太实,尤其对“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啼春心托杜鹃”两句,编者是这样解释的:“颈联,仍用典故。这时,党派之间势如水火,李派得势,必置牛派于水火之中;牛派得势,必置李派于死地而后快。作者用沧海明珠作证,珍珠含泪来哀悼李德裕的被贬而死,同时也为许多党争中受害者痛心,包括他自己。令狐綯做宰相炙手可热,正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诗人想要实现抱负的志向也就可望而不可及了。"( P26-27)其实,此诗不过回忆50年年华如梦,当你回忆一生岁月时,如珠泪、玉烟,一刹那就消失了。

    5.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新编》将上半阕以下几句这样标点:“春且往,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应该标点为:“春且往!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查阅名家注释,此处有两种标点,即“算只有”后停顿,将后边“殷勤画檐蛛网”放在一起。但另一种是将,“算只有殷勤”点作一句,查词谱,后者符合要求,且更能表达惜春主题。

    注释(8)“‘算只有’二句:算起来只有画檐上蜘蛛殷勤结成的蛛网,整天沽住一些飞扬的柳絮(似是留住了一点春意)。画檐,有彩画的屋檐。惹:粘惹,粘住。"(P34-35)如将,“算只有殷勤”点开.则应理解为:那就是我自作多情了。这样,我们将此段诗意翻译如下:

    春天啊,你留下吧!听说由于落花堆满道路,已经没有你回去的路了。春天啊,你为什么不答应我?那就算我自作多情了。画栋雕梁的蛛网,却整日招惹着飞絮。

    6.《牡丹亭·惊梦》注释(42),“生生燕语明如剪:形容乳燕的叫声像剪刀一样明快。生生,燕子清脆的叫声。明:明快。”这处显然是望文生义,其实,生生是像声词,指燕子清脆的叫声,而明如剪是写燕子欢快地在空中飞舞,它们的尾巴一开一合,在早晨的阳光下像剪刀。如果燕子的叫声像剪刀声,那就是噪音了。

    7. 注释(78),“若拨■(fēng):像拨蒲草一样容易。”这条注释是梁启雄《荀子集解》中引俞越的注,今查《康熙字典》,“■指麦饭”,似比蒲草更近字义。《说文解字》,“■煮麦也,从麦丰声读若冯。”可见,这里的拨 意思是像搅麦饭一样容易。■,即麦饭。(P398)(何:此处疑确字,以■标出)

    8.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注(15),“克终:能够最后做得好的。盖:副词,‘大概’,‘几乎’。寡:少。”像这样注释:“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句是不够的。必须注出语出《诗·大雅·荡之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9. 在《诗歌的创作特点和历史发展》这篇文学知识导读中,把公刘等搜集整理的《阿诗玛》与韦其麟搜集整理的《百鸟衣》错认为创作。(P124)

    10. 在《小说的创作特点及阅读欣赏》一文中的“具体而真实的环境描写”中说:“例如《红楼梦》的环境是宁国府的‘大观园’,《红楼梦》中的全部人物都在这个环境中活动,全部的事件都展示于这个环境中。”这是错误的,第一,大观园是“荣国府”的;第二,大观园只允许宝玉一个男人在里面居住,平时,连宝玉之随从茗烟也不能进,更遑论全体人物都活动于大观园了。

    11. 对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注释(11),“居无何:处在这里没有办法。”(P78)应为,过了不久,不大一会。

    (本站按:此处原缺12.)

    13. 埃德加·斯诺的《鲁迅——白话大师》,简析中说斯诺“为翻译《阿Q正传》和《孔已己》,1933年他会晤了鲁迅,其后写成的《鲁迅——白话大师》一文。”实际是斯诺夫人海伦·斯诺要写一部《现代中国文学史》,埃德加·斯诺拿着海伦·斯诺交给他的一份打印好的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问题单,于1936年4-5月间在上海拜访了鲁迅。此事见1987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安危译的《埃德加·斯诺采访鲁迅的问题单》、《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和《鲁迅和斯诺谈话的前前后后》的回忆。

    14. 鲁迅的《在酒楼上》的作者简介中说,“鲁迅的一生,创作了近400万字的作品,翻译500多万文字,整理古籍近600万字。”(P150)其中翻译500多万文字的“文”为多余应删去外,这些数据不准。鲁迅一生创作杂文159万字,小说散文诗歌40.6万字,合计共200多万字。书信、日记近200万字,整理古籍142万字。

    (二)人名、官名、书名等错误

    1. 莱蒙托夫《帆》一诗的作者应为米·尤·莱蒙托夫,而目录、该诗署名与作者简介3处,均错为“半·尤·莱蒙托夫。”(P2,P109)

    2. 苏轼《卜算子·黄洲定惠院寓居作》一词,作者简介中有,“由起居舍人累迂翰林学士知判诰”,(P31)这一官名应为“知制诰”。

    3. 艾青《礁石》的简析中说:“运用现代诗中普遍运用的象征手法”云云,只说“象征”就行了,因为象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普遍使用的。

    4. 曹雪芹《红楼梦·黛玉葬花》的作者简介中说:“曹雪芹生在南京其父曹■的江宁织造所”,(P137)应为“江宁织造府”。

    5.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蛮子大妈》的译者是著名翻译家李青崖,错为“李青彦”。(P242)

    6. 导言《小说的创作特点及阅读欣赏》中,“二是以接受主体读者或观赏者为中心。”“或观赏者”应删去。(P280)

    7. 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注释(2),“正宗:管皇族的官”,(P287)“正宗”应为“宗正”。

    8. 柳宗元《游黄溪记》的作者简介中,“参加王叔同的政治革新”中的王叔同应为,王叔文。(P290)

    9. 萧乾《再谈“一刀切”》的作者简介中,将萧的译著《尤利西斯》,错为《尤科西斯》。

    10. 在茅盾《驳反对白话诗者》的作者简介中,把茅盾创作的惟一剧本《清明前后》,错为《清明后》。

    (三)错别字(不完全统计)与文词不当

    1. 郭沫若《炉中煤》简析中:“抒写了诗人涌溢的爱国情怀”,“涌”应为“洋”。(P54)

    2. 余秋雨《阳关雪》简析中:“一种‘穷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不朽大道理的追求”,前一“穷”应为“究”。

    3. 《记叙文的特点及写作》引余秋雨《阳关雪》,“简直就像是对失浇的故乡的寻找”,“浇”应为“落”。(P381)

    4. 韦其麟《百鸟衣》中:“明到又爬起来”,“到”应为“天”。(P73)

    5. 歌德《五月之歌》“原你永爱我”,“原”应为“愿”。(P96)

    6. 《小说创作的特点及阅读赏析》导论中:“以收到借一斑以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以小见大,一叶知秋的艺术效果。”“貌”应为“豹”。(P272)

    7. 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中:“请以军视见”,“视”应为“礼”。(P287)

    8. 同上,简析:“又达到了以一斑见全貌的效果。”“貌”应为“豹”。(P288)

    9. 周作人《乌蓬船》中:“岸旁的乌柏”,“柏”应为“桕”。(P295)

    10. 《啊,万木林》中:“随山之高下曲直,皆不木矣。”“不”应删去。

    11. 同上:“更有各式各样的小人物———茹”,“茹”应为“菇”。(P321)

    12. 同上:“在杉木迹地更新什么树种”,“迹”应为“基”。(P322)

    13.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克终者益寡”,“益”应为“盖”。(P400)

    14. 同上,简析:“此疏文中作者以民本思想为立足点……”“文”多余,应删去。

    15. 同上,简析中:“魏征没,联亡一镜矣。”“联”应为“朕”。(P404)

    16. 李舒的《我、祖国与世界》,标题《我·祖国与世界》中间应为“、”号。此文简析中第一句话为:“精彩的演讲虽然离不开得体的体势话和灵敏的现场应变能力”,“体势话”不通,应为“语”。另一处,“另一方面向听众发出充满希望的热情呼吁,可谓首尾圆合,余韵无穷。”(P585)“圆合”应为“照应”或“呼应”。

    17. 《生命的歌谈谈血液循环》一文中:“1616年,哈维在美国皇家医师学院作了著名的关于血液循环的演讲。”(P530)应为“皇家医学院”,“师”应删去。

    18. 周恩来《致柯木隶华大夫家属的慰问信》一文简析中:“作者以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百忙之身”,(P571)此信写于1943年,此时周只是中共的领导人。

    19. 《广告八则》中,华力牌电蚊香广告:“默默无‘蚊’的奉献”中的“的”应为“地”。这篇课文的简析中最后,“媒体的多样性也是广告的一个显著特点,报纸、杂志、广播影视、车体、橱窗等等都可以成为广告媒体。”(P587)此句中“车体、橱窗”是广告载体,应删去。

    其他校对错误

    1. 莫泊桑《蛮子大妈》的作者简介应为四楷,误为四宋。(P234)

    2. 《小说的创作特点及阅读赏析》中:“新小说创始人罗伯—格里耶撰文谴责旧的小说形式。”“—”应为“·”。

    3.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作者简介中:“本篇选自《归唐书·魏征传》”,《归唐书》应为《旧唐书》。

    将以上意见发表出来,以便使用此教材的老师和同学们予以改正,也希望在重版时予以更正,庶几不至于以讹传讹。

    (责任编辑 董河燕;责任校对 董河燕)

    [简介作者]李伏虎(1944-),男,甘肃庆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822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