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高利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若干构想
【时间:2008/11/5 】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3年4月 】 【作者: 绍兴文理学院 高利华】 【已经浏览3187 次】

    摘 要: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应坚持以拓展教学内容为核心的教材革新、以更新教学模式为手段的方法尝试和以优化教学主体为本源的学法探讨这一三位一体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性公共课。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最后一个站点,其开设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无疑已经确立,并引起了普遍的关注。高等教学中大学语文课程理应成为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意义亦不言而喻。

    但从实际运作的层面上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正如有论者所提出的,〔1〕我国学术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余波未尽,这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学术活动中均有反映。我国现代教育特别重视外语和数理化,因为这些知识对于追赶世界潮流,改变落后面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作用。而对于塑造人灵魂的人文社会科学则重视不够,对有百科之母美誉的语文,特别是大学语文,更是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许多院、系的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并没有视为与专业相关的必修科目而存在,对大学语文的课程的地位、作用,教学的目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棱认识,这一切必然会影响学科的进一步建设。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不少高校虽然已经被列入重点建设课程着手建设,但语文教育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在于其长效性和承传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首先,就课程之本教材而言,现有不少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排立意也各有所重,各有千秋,但总的看来形式比较单纯,属于名篇选读名著节录加文体写作指导类,定位上缺乏大学语文必要的个性特征和体系的开放意识,内容覆盖面也有待拓展。其次,就课程眼前地位而言,也不尽人意。在课程设置中,它仅是公共选修课中的一个门类,却没有别的公共课实际的政策保证。它不像英语,与中学自然接轨,并有4级、6级等种种量化的考级系统检测手段与之配套;也不同于政治理论课,有国家教委指定必要的课时作为政策保障,又有升学考研的必试科目作为后盾。它与前期的语文教学是脱节的,而向后延伸又缺乏继续拓展的后劲与保障,其实是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第三,由于课程地位没有实际政策上的支撑,学科建设普遍不受重视,投入不多,产出的直接后果是,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师资的后备力量——青年教师中甘愿为之抛心尽力的人并不多;有的即便从教,也是权宜之计,大多都固守着原有的另外一方阵地。因为不是专注研究,临时客串,那么,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和建设的精力投入也就可想而知了。由于上述原因,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工程的启动步履维艰,教学体系、指导思想及运行方式尚停留在比较传统的运作模式之中,与目前高教变革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显得有些滞后。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经历深刻的历史变革,这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共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上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进行历史上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在日益呼唤人文精神关怀的今天,国家高等教学的课程宏观体系,正在作进一步调整,教育部早在1994年就启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998年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大学语文课程地位及重要性的确认已经是大势所趋,这是新形势下对课程建设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面对二十一世纪教学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作为肩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要在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的格局中占居必要的地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与时俱进,以适应今天的高教格局,自身首先要有所作为,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自我调适,对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作出全方位的变革,以顺应这种新形势。

    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创新,具有指向和先导意义。我们在探讨课程体系变革时,必须充分吸纳现代社会先进的教育思想。既要切合二十一世纪人文教育的实际,强化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把这门课程当作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可供操作的起始点,从而正确认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体系,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势头,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建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新体系,我们以为最重要的是要确立一种新的思路,就是语文教学必须以“三个面向”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逐步实施以拓展教学内容为核心的教材革新、以更新教学模式为主题的方法尝试和以优化教学主体为本源的学法探讨三位一体的改革方针,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全新思路。

    新思路就要有新的个性和特色,这种个性特色是相对于原有的状况而言的,在变革中应侧重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是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与定位,要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与综合优势,突出大语文观念和人文关怀,与以往的语文基础教育应有所区别,要有层次感、纵深意识。二是大学语文教学虽然始终贯穿着思想启迪、道德熏陶的精神内涵,但毕竟不是德育课,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对文学形象的审美感受,是一种语言文学素质的培养。基于上两方面的前提,我们提出以下构想。

    一、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拓展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载体,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地域文化特色

    在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关键,教材是根本。国内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林林总总不下二十种,各具特色也各有侧重。然而历史的进程总不断向已有的辉煌提出新的要求。正如徐中玉先生在他所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四版前言中所言:“一种教材可以原封不动用上几十年的日子早已过去,不但几十年不行,几年还是不动也不行了。如果‘凝固’、‘保守’也算作‘稳定’的话,那么,这种‘稳定’其实是不足取的,因为它实际上乃是‘停滞’的饰词。而‘停滞’将会使我们的一切事业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更加落后。”〔2〕 大学语文自八十年代初在一些高校开设以来到今天已走过了二十个年头,期间中国语文教学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基础语文教学还是高等语文教学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国家教委自2000年起就率先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革与充实。其容量与深度都有很大的前瞻性,一些以往出现在大学课堂里的内容已赫然纳入教材。课外同步阅读的量也大大扩展。现在的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如果仅用几十篇古今短小动人的精美文章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的话,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对语文的感知途径大多并不是依赖教材,兴趣的指向使关注面越来越朝着“域外”宽阔的疆域延伸。这一方面说明学生需求的丰富性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材与当代学生欣赏习惯趣味存在着一定的错位现象。虽然说编写教材倒不应刻意迎合某种时尚或喜好,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鉴于此,大学的语文教材应与以往一贯而来的基础教育的语文教材有所区别。我们在依托教材所选录的必要的古今中外经典篇章外,是否能腾出相当的空间沿着经典作进一步的延伸,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导读教案。旨在提供阅读方法上的借鉴和阅读线索上的引导。吸纳更多精华,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实施这一方案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以往中学的语文教材,大都是经典课文精读,适合于语文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的教育实际,也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使得学生教师不得不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蓝本,无暇旁顾。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中面向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视课程的建设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师资学术自由自主的优势,为语文教学设计一套师生互动的教材体系;要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资源优势,把教材的张力辐射到更广阔有效的文化空间,并且紧密结合区域文化特色,依托区域文化优势,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熏陶。这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撰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值得尝试。

    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有效手段是以革新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的方法尝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记为辅,这种教学方法与名篇选读类的教材十分合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一种比较完整的解读和提示。这个过程的完成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教师解读有一定的启发性示范性,二是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听的同时也参与了这一解读。如果两者都完全进入状态,倒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但通常情况下,两者的自然合壁几率不会太高。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思维也较活跃,要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状态,这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育作出相应的调适。前面提出的设计一套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是改变传统模式的前提,教学内容本身提供的可供延伸的空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除此而外,课堂教学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应有跨越式的思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加以设计,因为现代教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高效率的可供尝试的可能,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课件的制作、视听媒体资料的运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拓展有限的教学容量和空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张力、形式和趣味,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自然导入协作学习的情景之中,即师生一起浏览阅读、欣赏评判、讨论交流,在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中,教师在课前大量的前期铺垫工作以十分自然的方式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劳动都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语文教学则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完善和深化学习主题的目的。

    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需要师生双方充分准备投入、密切协作配合,还需要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料和信息网络的支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向学生介绍媒体资源获取的方法,在有限的课时内浓缩更多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施教者必须具备的现代教学意识和必须适应的时代教学节奏。

    三、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是调动发挥学习主体能动性,最终实现语文学习的本旨

    我们认为教和学的双边互动是教学的一种境界,缺了任何一方的对话协作都将是徒然的。教和学需要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一方面,教师对于教学固然应有充分的投入与前期准备;另一方面,学生要获得真知卓见,要真正进入对话协作学习的境界,更需要足够的认知阅读作为铺垫。许多时候,教师都是为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这方面潜能,使互动成为可能的过程中作出不懈的努力。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实力直接介入课堂对话,才能真正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我们以为强化阅读就是这种对话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针对实际,在课程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作的必要调适,必要铺垫,而这个调适和铺垫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学运行到大学,缺乏的不是文体意识和基本的技能训练,缺乏的是对文体精妙之处的深入而细腻的体会,换句话说,缺乏的是广泛而有效的阅读层面。叶圣陶提出阅读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它是一种绝对不可忽视的能力。作文训练类操作问题其实学生在中学阶段教学中已经接受并操练过,应该掌握的文体常识都已明确,就好像每人手里各已领取了一把可供剪裁的剪子,剪都能剪几下,但能否剪出水准来,就凭各人的眼界和识见了。有的人能剪出上好花样,有人就不能。陆游说:“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3〕这句话确实很有深度。阅读是训练识见,培养审美眼界的。那些在基础教育时没有掌握好语文技巧,或者没有把握好语文基本技能的人,关键问题也在于阅读视野的贫乏而导致的思维表达的枯竭和障碍、生硬和僵化。语感不是能用机械方法可以训练出来的,它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细水长流的积累。阅读的本意可以包括旨趣和目的等方面,旨趣指缘于本性的兴趣爱好,它能刺激阅读者阅读兴趣,使阅读得以顺利持续。目的则是缘于外力触动的某种功利,或是通过阅读获取某种信息,或是修身养性培养欣赏能力,这二者往往是交叉影响互为作用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一切问题诸如理解的、写作的便一一迎刃而解。
            
    长期有效的阅读会形成一种经验,这种经验的培养则需要引导。如何引导?还得回到阅读的本旨上去。一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愿读是阅读教育迈开的第一步。二是要结合语文教学,开出足量的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书目,引导学生读好书,并传授如何获取图书资料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培养学生个人的求证兴趣及主动学习的精神。三是要丰富阅读的手段。现在的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是多元的。除课堂教材外,图书馆、电子阅览、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多样,令人目不暇接。教育部已启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并着手基础性网络课程建设,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和网络走进大学生寝室,物质生活的变化使得他们学习的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再只依靠课本与教师的讲授。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拓宽了教育途径,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目前,国内一些名牌大学的师生对网上国际著名学术资料源的利用率已达到国外顶尖大学的水平。上网查资料将成为师生最常用的信息收集手段。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可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资料,可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具有学习信息的广泛性。网络教学并不着眼于利用网络来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在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品质、人文素质,尝试着把平铺直叙的课堂讲义,设计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可供浏览参与的项目,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学到知识,陶冶性情,在审美的愉悦中来体会文学的魅力,这将是语文教育的本旨。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其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更具人文特征,因为通过阅读,能够获得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为人处世的道理、明察世间万象的方法,这个影响是极其自然的,其美感渗透无处不在,在无形中塑造人的灵魂气质,促成健康成熟的人格的发展,达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要改变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的诸多问题,加强课程的自身建设是关键。课程建设除了制定必要的课程教学规范、修订完善教学大纲、编制习题集、试题库等面上的工作外,实质性的建设工作尤其重要。我们还要在三个方面勇于革新:拓展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地域文化特色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点;革新教学模式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有效手段;调动发掘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本旨。这三者环环相扣,互为连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许多主观的客观的条件和因素的配合,可谓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明确目标,勇于探索,锐意革新,积极付诸实施,必能使这门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运萍.书业质量的文化透视〔N〕.中国文化报,2000-11-8.
   〔2〕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A〕.剑南诗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高利华(1964-),女,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643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