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赵克勇:璧固美矣 犹堪琢之——教育部高教司组编98版《大学语文》指瑕
【时间:2008/11/2 】 【来源:新余高专学报 2002年3月 】 【作者: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赵克勇】 【已经浏览8506 次】

    摘要:《大学语文》中出现释义欠妥、注音谬误及技术性错误,表明现行教材在编纂中略嫌粗放,亟待去伪存真,精雕细琢,使其日臻完善。

    关键词:释义与注音谬误;大学语文;指瑕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的《大学语文》98版已经或正在成为许多民办高校采用的教材。笔者经过两轮教学实践,受益颇多,却也发现璧中有瑕,现就此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意见,作为专家们修订再版时的参考。

    一、释义或不到位或欠准确

    1、《谏逐客书》一文,注“[1]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的一个奏章,题目为后人所加。秦王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这段注有两个缺陷,一是李斯的奏章写于何时没有交代,二是此时的秦王是何许人也,读者不知。为使这段注释臻于完善,可改为“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的一个奏章,写于秦赢政10年(前237年),即秦统一中国前16年,题目为后人所加。秦王赢政为统一中国
广揽人才……。”

    2、《李将军列传》一文,注“[2]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曾为李陵降匈奴事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愚以为,此注在“李陵”前加一同位语“李广之孙”为宜,在“受腐刑”后加一括注“(古代阉割男子生殖器的酷刑,又称宫刑)”为宜。

    3、《段太尉逸事状》一文[简析]中出现“皴染法”一词,似宜作两注,一是括注读音“cun”,二是脚注释义“皴染法为中国画的一种技巧,将浓墨与淡墨间用以突显明暗向背,表现石头或树干等脉络纹理。”

    4、《在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一文中有一段引文:“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这段引文出自何种典籍,注者未作一字说明,使教者在备与教中大费踌躇,使学者在学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笔者为查找引文出处历经八方联络,四海求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如愿以偿,原来这段引文出自《淮南子·说山训》。

    5、《山居秋暝》一诗末句“王孙自可留[7]”,注“[7]王孙: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诗人指自己”。实际上,诗人在此处是用典,且反其原意而用之。典出《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篇:“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注者对此却未予明确,实属遗憾。

    6.《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五花连钱旋作冰[13]”句,注“[13]:五花连钱:指名贵的马。……”这样注释笼统而不确切。实际上,“五花”是指将马鬣毛剪成五瓣,形似五瓣花;“连钱”是指马身上的钱形花纹。这种马是否名马,有待考证,岂可妄称。

    7.《高祖还乡》一曲中自“[五煞]”至“[一煞]”均未见注,注者应该向读者作个说明,以解疑窦。“煞”在元曲中的原意是终止、结束、尾声之意,但在北曲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类曲牌名称。煞有单煞与叠煞之分,叠煞往往按倒序排列,少则三叠,多者达十三益。

    二、或注音不到位或注音有误

    1、《杨王孙传》一文,注“[14]祁侯:缯它,缯贺之孙,袭爵为祁侯。”注中“缯它”读如“zēng tuō".注者却未注明,极易造成误读。“祁候”中“”属生僻字,一般辞书不易查到,于是有人便想当然读为“gǔ,实为误读。其正确读音为“hú",意为水流的声音。

    2,《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一文,注"[4]嫒(xuān)嫒姝(shu)姝:沾沽自喜,洋洋自得。嫒:同‘暖’(xuān)。……”注者言“嫒”与“暖”通,笔者却至今未查到“嫒”与“暖”通的依据。宛志文主编《汉语大字典》在“嫒”字条下注①“yuàn……②yuán……”未见有“xuān”的读音;商务印书馆编纂的《辞源》在“嫒”字条下也只注“yuàn、yuán”两音。上举两版工具书均在“暖”字条下引用了《庄子·徐无鬼》篇言,以例证“暖暖姝姝”,而非“嫒嫒姝姝”。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纂的《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86版)中所列亦为“暖暖妹妹。”

    3、以下是适宜增加注音的地方。

    ①《张中丞传后叙》一文,注“[14]两家句:……诏令张去疾与许远之子许岘及百官议此事。……”注中“岘”字后宜加注音“xiàn"。

    ②《段太尉逸事状》一文,注“[1]……朱泚作乱称帝,”“泚”字宜加注音“cǐ”。

    ③《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注“[45]……殂逝之后……”,“殂”字后宜加注音“cú "。

    ④《左忠毅公逸事》一文,注“[2]……刘大魁、姚鼐继承并发扬光大……”,“魁”、“鼐”二字宜加注音“kuí”、“lài”。(何:应为nài)

    ⑤《更衣记》一文中“甚至被益蠲免了的时候也有”一句中的“蠲”字宜加注音“juān”并释义。

    ⑥《错斩崔宁》一文中“蚩蚩蠢蠢”之“蚩”字宜加注音“chī”  ,“今日赍助你些少本钱”之“赍”字宜加注音“jī”;“委是青天”中“委是”宜加释义“的确、确是”;“……付与女婿做生理的,”“生理”宜加释义“安排生活”;“……一个‘剐’字……”,“剐”宜加注音“guǎ”并释义“古代一种割肉离骨的酷刑”;“积了阻骘”之“骘”宜加注音“zhì”;(何:小说原为“阴德”)“连搠一两刀”之“搠”宜加注音"shuò" ;“不恁的时”之“恁”宜加注音“nèn”并释义“这个、那个”。(何:“恁”当音rèn)

    ⑦《行路难》一诗中,注“[8]……曾在渭水的磻溪上垂钓……”之“磻”字,注“[9]……《宋书·宗悫传》载……”之“悫”字,宜分别加注音“bō”、“què”。

    ⑧《摸鱼儿》一词中,注“[3]……宋孝宗赵昚年号”之“昚”字宜加注音“shèng”。(何:应为shèn)

    ⑨《高祖还乡》一曲中,“新刷来的头巾”之“刷”字与“涮”通假,为“冲洗”之意,读如"shuàn",宜在注中说明;“恰糨来的绸衫”之“糨”字,本与“浆”字通假,读如“jiāng"。注"[33]斧:斧钺……”之“钺”,宜加注音“yuè”;注“[53]……刘邦妻姓吕,名雉”之“雉”,宜加注音“zhī”;注“[63]解……”中之“斛”宜加注音“hú”。

    三、排版印刷有误

    1,《虎丘》一文中“檀板丘积,樽罍云泻”之“罍”字,笔者查阅《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81版)《虎丘》一文,又查阅了几种辞书均作“罍”,并无中间部分“■”(秃宝盖),立此存疑。

    2,《咬文嚼字》一文中“他自己不甘寂莫”之“莫”字当是“寞”之误。

    3,《李鸿章办外交》一文注“[7]恭中亲王:指爱新觉罗·奕沂……”之“沂”应为“訢”。

    4,《高祖还乡》中,注“[2]……据元钟嗣成《隶鬼簿》介绍……”之“隶”实为“录”之误。


    参考文献:

    [1] 淮南子.淮南子.说山训[A].二十二子[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 汉语大字典[Z].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87.
    [3] 扬自翔,等.古今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西北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Z].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赵克勇(1952—)男,湖北人,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中文副教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100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