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刘彦杰:关于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中若干注释问题的商榷
【时间:2008/10/30 】 【来源: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5月 】 【作者: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彦杰】 【已经浏览5464 次】

    摘要  华东师大版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因属自考指定用书,所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但其中部分注释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文言文注释;大学语文;商榷


    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课本作为全国自考指定教材,它较以往的《大学语文》教材有较大变动,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确是一本好教材。但该书在文言文注释中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特提出,以求与编者商榷。

    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十则》)

    课文注释:“有道: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当。

    “有道”指有道之人,是对的。但“道”并不是道德学问的意思。朱熹曰:“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也。”《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朱熹注:“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可见,“道”是指万事万物之规律,事理。‘有道”应指通晓事理规律的人。

    二、“何有于我哉?”(《论语十则》)

    课文注释:“何有于我,即于我何有,对我没有什么遗憾。”大误。

    “何有于我,即于我何有。”这种理解是正确的。但把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为:“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遗憾了”。就失之多矣。孔子谦逊,认为把所写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三点,他一点也没做到。这纯粹是孔子过谦之辞,而不是孔子认为做到了这三点,对他来说就没有什么遗憾了,况且这三点并非圣人之极至。“何有于我”应该是“于我有何?”解释为:“对我来说,有什么呢?”

    三、“弃弃其学而学焉,”(《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课文注释:“完全抛弃了他原来所学的儒学,而跟许行学习农家学说。焉,兼语词,焉,兼语词,既指代许行的农家学说,又表达一定的语气。”有误。

    把“焉”看作是兼语词是不错的。但“焉”并不是兼代词和语气词,而是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的语词功能。相当于“于之(是)”。《论语·宪问》:“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海乎?”“忠焉”即“忠于之”,忠心于他的意思。《左传,隐公元年》:“制,严邑也,虢叔死焉。”“死焉”即“死于是”,死于虢这个地方。“尽弃其学而学焉”应译作:“完全抛弃了他所学的学说,学习于许行”。“焉”在在这里是“于之”的意思。即学习于他,向他学习。

    四、“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文注释:“触伤强大秦国对我们的感情。逆,违背,触犯。欢,欢心。”不妥。

    这里对“逆”与“欢”的注释都是对的。但译文‘触伤强大秦国对我们的感情”便不知所由。秦国对赵国历来都没有好感,结合历史事实及上下文均看不出两国有过什么感情。此处有增字为训之嫌。应直译为:“触犯了强秦的欢心”。

    五、“简牍是资。”(《毛颖传》)

    课文注释:“是语助词,有将宾语提前,强调行为对象的作用。”不当。

    把“是”看作语助词是不正确的。“是”在这里作代词,正常的语序是:“简牍资是。”“是”作为动词的宾语置于动词之前。这是古汉语特殊语序的一种形式,也是先秦汉语常见的一种形式。《诗经·葛覃》:“维叶莫莫,是刈是濩。”“是刈是濩”,就是“刈是濩是”,割它煮它。《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不复,寡人是问。”“寡人是问”即“寡人问是”,“寡人讨问这件事。”同样,“简牍是资”中的“是”也是代词,而非语助词。“是”在这里指代“毛颖(毛笔)”。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散文拟古顷向严重,此处“是”与我们经常见到的“唯利是图”,“唯予马首是瞻”的“是”词性和作用均不同。

    六、“或随有瘳。”(《狱中杂记》)

    课文注释:“有的染了病,随着就好了。有瘳,病愈。”不确。

    “瘳”,《说文》:“疾瘉也。从广蓼声。”《说文系传》:“忽愈若抽去之也。”“瘳”指病愈,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有瘳”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有”是助词,用于动词之前,起到助成音节的作用。上古汉语这样的用法比较多,《诗经·击鼓》:“不我以归,忧心有忡。”《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显有烂。”《狱中杂记》作者方苞,是清桐城派散文的领袖,他的散文有明显的复古倾向。故而“有”出现在动词“瘳”之前补足音节。“有瘳”并不是一个词。

    七、“非仁术乎?”(《狱中杂记》)

    课文注释:“仁术:善行,好心”。不妥。

    “仁”在古代是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是“爱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又说:“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在孔子看来,“仁”在不同层面有不同标准,对不同的人,“仁”有不同的解释。“术”是指办法,策略。《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术,方法。“仁术”是指仁的法则、方法。“仁术”又是孟子用来宜扬“仁政”的策略。《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仍仁术也。”可见,“仁术”是以“爱人为核心的一整套方法,单讲“仁术”是“善行、好心”是片面的。

    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课文注释:“是知之:这里的‘知’字与前面的几个知‘知’字涵义(知道、懂得)有所不同,是聪明,态度明智的意思。”不够明确。

    首先,“是知之”应为“是知也。”此处属排印错误。其次,“是知也”中的“知”没能够解释清楚。知,《集韵》:“知义切”。应读作(zhì),通“智”。《说文注笺》:“知,智慧之引申,故古只作知”。《论语·里仁》:“里仁为美,居不住仁,焉得知?”陆德明注曰:“知,音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若居住在行仁道的地方是最好的。选择在不行仁道的地方居住,哪里算得上聪明呢?本句正确解释应当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自考教材除上述列举的文言文释义有误外,还存在着一些其它错误。如《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有:“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注释为“莫或欺之”。而书中三次出现“莫或之欺”。笔者所见之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四书集注》(岳麓书社)、《十三经疏注》(中华书局)等书中同处均为“莫之或欺”。该书很显然是错了。三次出现,三次均错,很明显不再是排印的错误。那么,究竟错出在哪儿呢?这样的错误,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惑,乃至贻误一批学人。希望编者在重印、修订时引以为鉴。

    (贵任编辑:一石)

    刘彦杰,女,(l972—),湖南师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798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