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孙重安: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之比较
【时间:2008/10/20 】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 【作者: 湖北师范学院 孙重安】 【已经浏览3828 次】

    〔摘 要〕 大专院校不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存在着“大学语文只是简单地重复中学语文”的片面认识,很有可能走进“大学没有必要学语文”的误区。可事实证明,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者具有示范性、实用性、基础性、感知性等特点;而后者则具有雕塑性、人文性、思辩性、研讨性等特点。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再度学习语文,必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再上一层楼。

    〔关键词〕 中学语文;大学语文;两者差异


  大学还要学语文?领到教材,看到课表,不少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马上产生了疑问:这不是重复高中、甚至初中的语文学习吗?简直是小儿科,耽误时间!这当然是误解,很有可能要走进“大学没有必要学语文”的认识误区。

    诚然,与中学语文相比,大学语文也是文章选编,在局部也确实还有重复。但从宏观上整体上看,两者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现在姑且把它们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教材体系、教本容量、教学方法等因素放在一边不谈,单是教学内容,在笔者看来就各有特点。而这各自不同的特点,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大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再学语文很有必要,完全值得。

一、中学语文的示范性较强,而大学语文的雕塑性较强

  中学阶段,就文章体裁而言,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一种不少;就文学体裁而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无所不包。记叙类型,则有写人、叙事、绘景、状物;议论方式,则有立论、驳论;说明方法,则有分类别、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与记叙有关的,还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补叙;与议论有关的,还有举例论证、引证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与说明有关的,还有综合说明、分析说明。真是诸元毕具,应有尽有。用叶圣陶的话说,这些都“不过是个例子”:不过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学习阅读的例子,学习说话的例子,学习写作的例子;当然也是进行品德教育、传承文化传统的载体。大学语文则特别强调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锤炼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现行《大学语文》(这里指华东师大版教材)正是通过编选“品格胸怀”“为政爱国”“社会民生”“人生世态”等专题文章,教育学生立德、立功、立言;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价值取向;用心关注社会人生状况,学习待人接物方法;甚至含有传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之类人生经验的意味。虽然它也包含中学语文的种种要素,但其侧重点明显地放在提高人的人文素质上。中学阶段虽然也不排除“陶冶”与“锤炼”之类,但与大学阶段相比,它们仍有“自发”与“自觉”之异,“被动”与“主动”之分。

二、中学语文的实用性较强,而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较强

  中学阶段学生读书学习,不能肯定地说百分之百是为了升高中、上大学;但不能回避的是,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中考、高考每年都有“指挥棒”,教材的内容编排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围绕“指挥棒”转。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在每个教学单元之前,都编有“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把握文意,理清思路”之类的教学、阅读提示。这些提示无疑是每年考试大纲规定的重点、考点和得分点。根据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各项规定,语文课本就将上述诸“点”根据一定的标准、难度、顺序、规律,有计划地逐一分散安排在各单元各课书中,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甚至限制性。大学语文则不同,它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这种“人文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还表现在课本中“亲情人性”“传记逸事”“怀古咏史”“论文品艺”及“写景记游”等内容的选择安排上。它所关注的都是人的本身,力图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人格修养、艺术修养、审美修养和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由于大学生已经没有了中考、高考的巨大压力,不受中学语文重点、考点、得分点的强力制约;并不刻意追求中考、高考应考那样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也不大讲特讲升学比例。这样,大学语文选文范围自然要自由得多、开放得多、广泛得多,人文性自然也要强得多。

三、中学语文的基础性较强,而大学语文的思辩性较强

  高中以前的学校教育毕竟属于基础教育,教学大纲时有“简易”“浅近”等形容词对有关知识作出必要的限制,教材也不可避免地随之打上了“初级”“起始”的烙印。虽然其中不乏繁难的篇章,但仅是有数的几篇而已。单就记叙文而言,更多的是字词相对平易、结构相对单纯、线索相对清晰、主旨相对明显而又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它们与中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心理特征相适应,符合中学阶段的教学规律,并在长期的中学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一致认可。与之相比,大学语文的思辩性则较强,这当然不能够从文字的多少、篇幅的长短来看。按照这些标准,大学语文并未显出特别的“优势”。但大学语文即使是《论语》、《孟子》中语录式的段落,就颇费琢磨、颇耐咀嚼;更不用说先秦时期《楚辞》《庄子》等诗文中所特有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联想所带来的博大精深、神奇莫测和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维、理性思考、人生追求了。而这样的篇章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触目可见。阅读、学习这样的篇目,不仅要有较深的学识根基、较厚的知识积累、较广的知识涉猎、较高的认识水准,还须辅之以丰富的生活经历、深刻的人生体验、严谨的思索分析。唯其如此,才能有所感悟、有所理解、有所收获。那种蜻蜓点水的浏览,漫不经心的欣赏,甚至急功近利的所谓学习,是不会有什么显著成效的。

四、中学语文的感知性较强,而大学语文的研讨性较强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客观要求,为了使教材更有亲和力、吸引力、表现力,使学生能较为轻而易举地感知课本、接近课本、走进课本,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们,更注重教材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叙事类课文一般情节曲折、兴味盎然自不必说,即使是学生认为最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很多不是选择说明对象本身就具有很强吸引力者,就是选择科学小品、以第一人称拟人手法说明科学道理的。至于议论文,更是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说理有力、语言流畅、机智幽默、情理兼具的优秀篇章。说到诗词曲赋,则以凝炼的字词、明快的语句、优美的声韵和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节奏,来打动学生、愉悦学生、教化学生。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视觉优势,每册课本的前面,一般备有四页彩图;每页彩图上,有三至四幅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案;不少课文还配有插图。其力图贴近图文对照、图文并茂这一优秀传统的编辑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一切,无疑给学生最终吃透课文、消化教材,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最便利的条件。而大学语文则不同,它具有较强的研讨性。姑且不提教材中那些繁难篇章,尚需学生去钻研、去探讨,就是每个单元特定专题本身的同题材而不同体裁、同内容而不同方法、同题目而不同技巧、同类型而不同风格等诸多要素,也为大学生研究它们的文与道、同与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众多的课题。其中每篇课文后面的“提示”与“辑评”,将历代学者的真知灼见和古代各家的见仁见智集中在一起,在提供学生理解课文钥匙的同时,也为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准备了必要的平台。至于那些彩页、插图之类,则一概没有。毕竟,大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与“学者”、“思想者”为邻,不一定非要有中学语文特别是初中语文那些花花草草、红红绿绿的点缀不可。

    总之,示范性与雕塑性、实用性与人文性、基础性与思辩性、感知性与研讨性,构成了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在宏观上、整体上的基本差异。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学习大学语文是简单重复而将毫无所得或收获甚少。“山外有山,楼上有楼”,大学语文比中学语文明显地登了台阶,上了档次。走进大学再度学习语文,就犹如再上一重山,再攀一层楼。虽然离“凌绝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只要你涵泳其中,察微探幽,寻芳揽胜,就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享受那“一览众山小”的喜悦和愉快。

    (责任编辑:徐柏青)

    [作者简介] 孙重安(1948— ),男,湖北武汉市人,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932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