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陈本俊:《大学语文》问题不少
【时间:2008/10/19 】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3年4月9日 】 【作者: 陈本俊】 【已经浏览5029 次】

  《中华读书报》3月19日的《教育双周刊》刊载的《高中语文课本亟须语言规范化》一文,指出了高中语文课本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实,大学语文课本又何尝没有问题。就《大学语文》来说,问题就不为少见。如对一些古典诗文的注释,就存在不少欠妥之处。下面略举几例。

    《与宋元思书》中有“夹嶂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等句。编者对“负势”的注释是“指凭借着山水的气势”。这就把“寒树”当成“负势”的主语了。其实,这里各分句的主语都是“高山”;如果“负势”的主语成了“寒树”,后几分句的主语也只能是寒树,但说“寒树”“千百成峰”是不通的。

    对《归园田居(其一)》中“虚室有余闲”的“余闲”,编者注释为“很多闲暇时间”,等于把“余闲”解做“很多”,这是不妥的。其实,“余”就是剩余,多余,这里当指劳作之余,与“学足三余”的余大致相当,而不是“很多”。对“虚室”,编者注释为“静室”,也有欠妥当。虚就是空,是相对于“尘网”中的喧嚣扰攘而言的。

    《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两句,编者解释说:“《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是说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秋天的景致也是很好的,王孙完全可以留在山中。”这里,编者误解了《招隐士》的原意。《招隐士》中,作者用“春草生兮萋萋”“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等语,刻意渲染了春天“山中”的险恶、恐怖,以此呼唤王孙归来。因此,“随意”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是秋天了,)与“春芳”有关的山中的险恶、恐怖都已随人(自己)意消歇,所以,王孙(我)自然是可以留连山中的。

    对《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中的“宛转”,编者释为“缠绵悱恻的样子”,这是不大合适的。六军不发,玄宗无奈,只得从陈元礼所奏,使高力士缢死贵妃。此处“宛转”当同“展转”(辗转),是形容贵妃死前痛苦挣扎、扭曲翻转的惨状。

    除了注释部分,该书的评析部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对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编者的注释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杀匈奴甚众,却被削职,冯唐为之辩白,文帝即派其持节去赦免魏尚。”应补充的是,魏尚是因报功时多报六颗首级的小过而被判了刑的,冯唐向文帝进谏后,文帝“复以为云中守”。在注释下面的评析中,编者说,苏轼“以冯唐自比,表明报国之心甚切”。其实,这里,苏轼不是以冯唐自比,而是以魏尚自比。苏轼本在朝廷为官,因与王安石分歧严重,卷入了变法和反变法的激烈斗争。为远离是非之地,苏轼自请离朝,后历任杭州、密州等地方官。该词“何日遣冯唐”后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正是表明了他希望朝廷不计其小过、恢复对他的信任,委以魏尚般的重任。

    此外,这本《大学语文》所选诗文,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学语文课本已选用的,有的甚至是初中课本选用了的。大学是中学之上的更高的学习阶段,在课文的深度、广度、难度上,理应体现出这一区别。出现这一情况,说明编者对中学语文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对课文深度、广度、难度的认识和把握也不尽得当。

 

附:大学语文当授人以渔

汪家熔


    4月9日《教育双周刊》发有陈本俊先生的《大学语文问题不少》一文,举了课本中注释、评析和选文3方面的问题。书名称《大学语文》的课本有若干若干种,陈先生文章里没有指出这些问题是哪本书里的,倒是无伤大雅:这类问题很普遍,然而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课本,还有更重要的问题:目前一些大学公共课的语文课本的编撰,没能全面贯彻教育部对该课程的设置目的:仅注意于对范文的阅读,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

    根据教育部的定位,大学语文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既然是素质,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无论搞理搞工搞文,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认识,文字表达的修养,仅仅靠中学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曾在1980年说过:“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文史哲的学生就必须有计划地直接跟经典接触,阅读某些经典的全部和另外一些经典的一部分。”按这要求,大学语 文怎样才能达到?

    今天的大学生的《大学语文》课本与19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执教时的中学生课本不可同日而语:既用不着分段和标点,也不必查词典找参考资料——编课本的老师已经全部代劳。更有甚者——教科书格式,每课必须有“思考与练习”或“问题与讨论”,稍难的题目老师已经用注释形式代为解答了。但是,大学教学的目的也包括丢掉技能培养吗?
    随手有一本《全日制高等学校公共课程教材大学语文》。打开第一课,名《机械人》,摘自《列子·汤问第五》。全文337字,除题解,竟有42个注。上世纪30年代,主要供中学生用的《开明活页文选》是不加注的。该不该加注,决定于设定的读者对象的一般水平:高于平均水准的字词则注,否则不注。如果供同样文化水准的学生用课本,更应严格少注,给学生锻炼机会。叶圣陶认为,在一篇文章里,以为生字生语的,各人未必一致,只有各自挑选出来,依赖字典辞典的翻检,通过自己的把握 ,才能得到相当的认识。奈何今不如昔焉!

    或曰有备无患,方便读者,多加注释并无害处。但是,注释仅仅扫除了读者在一定处所遇到的阅读障碍,它并不接触读音,不讲字词的其他意义和用法,更不接触褒贬等语感、情味,给予读者的不是这字或词的全部内容,仅是词汇的片面。长期囫囵吞枣地在脑中增加词汇,容易养成学生不求甚解的习气。有疑而经过查辞书,获得正确、全面理解,“成为习惯,然后每认识一个生字生语,好像积钱似的,多积一个就多加一分财富的总量”。学生惟有“词汇财富”的增加,才能达到教育部大学语文“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中的“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语文》课本只能是极少数在《辞海》上没有、或没有特定义项的词汇才有加注释的必要。让大学生“学会”自己查工具书,自己分析课文吧!

    (转自中华读书报)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870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