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徐行言:回归语文本体——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再思考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西南交通大学 徐行言】 【已经浏览2888 次】

    一、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历史回顾

    自1980年代大陆普通高校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以来,20多年过去了。20多年来,“大学语文”课在普通高校的发展可谓几经起落,忧喜参半。一方面,大学语文课不仅在各类高校都取得了一席之地,而且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各校大都建立了稳定的语文教师队伍,编写出版了各种不同体系的新教材,高教司直接参与教材的组编,一批教材列入了国家的重点教材规划,越来越多的知名学者参与了教材建设和授课,还有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毫无疑问,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不仅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们曾经期望的将大学语文列为高校必修基础课程的目标并未实现,大量的学校大学语文课的地位还不稳定,随时面临着被压缩或取消的危机,许多教师还在艰苦的条件下以发奋努力的工作争取着自己的地位。我以为此中虽有相关院校领导和专业负责人认识上的局限,也与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课程自身定位的漂移和功能的不明确不无关系。

    回顾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进程,我以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三种主要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各校陆续开课,广泛开展关于恢复开设大学语文意义与课程定位的讨论,一部分舆论强调课程的补课性质,教学中较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突出语文的知识性、应用性、工具性,部分教材沿袭传统中学教材的分类体例,分别按记叙、议论、说明等不同文体进行范文的编排。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随着高教改革的提出,教学目标上开始着眼于推进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教学中更关注增强文学修养和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强调作品艺术价值的挖掘,教材大多以文学史为线索,代表性的如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修订4版)》以及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南京大学出版社本等。

    第三阶段: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肯定传统文化价值和重建人文精神问题的提出,教学重点转向从价值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思想情操,或以大学生的“精神成人”亦即思想情感价值观的熏陶培育及精神品格的塑造为切入点,按思想主题或题材对教材进行编排,代表性的教材如华东师大出版的教育部组编本以及最近北大出版的《大学新语文》等。总的来看,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所交叉,三种模式在层次上也无高低的差别,只是根据不同时期或不同院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在课程定位上各有侧重,教学实践上各具特色,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也充分显示了我们大学语文界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上的不懈探索与开拓。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正在中国不同层次教育中逐步得到贯彻或渗透,实践又向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以为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面临着来自三个方向的挑战

    一是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深化,中学语文在教学目标和范文选择上都不断向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体系靠拢,大学语文教材的篇目与中学语文重复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致使大学语文设课的依据遭到质疑——难道它仅仅是中学语文的补课或延伸吗?

    二是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平均素质的下降,大学生读写能力弱的问题又成为突出的矛盾,学校教务部门和相关专业则要求本课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许多学校领导和专业课老师也往往以此作为要求开课的理由和评价本课程成效的标准。然而仅就提高写作能力而言,由于内容体系和学时的限制,现行大学语文课的直接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一些修过大学语文课的大学生实际读写能力并未能得到明显改善,致使我们工作的意义与效果不断遭受质疑,一些学校和专业的大学语文课因此而萎缩或取消。

    三是目前各类高校推行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大都采用限定学分由学生任选或分类限选文化素质课程的方式,大学语文课仅作为众多的素质教育选修课之一,被推到竞争的旋涡中。由于大学语文课的内容较宽泛、功能不够明确,且部分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叠,导致大学语文课纷纷被古典小说、唐宋诗词、应用写作、影视欣赏等其他内容更单纯的中文或艺术类课程取代,选修大学语文课的人数大幅度下降。

    归结起来,我以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当前存在两个有待解决的突出矛盾,一是如何在内容和功能上与其他文学类或思想文化类课程有较明确的分工,二是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真正提升大学生的读写能力?此中的关键是要找出别的课程无法取代,中学语文又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为此,我们不得不回归原点,重新思考大学语文课的定位问题。

    二、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重新审视

    应当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确立大学语文课的定位呢?当然首先需要解决何谓“语文”,以及大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这样一些老生常谈的基本问题,同时也需要充分理解教育对象当前的实际需求。

    说到“语文”的内涵,历来有所谓“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学”之争,其实质不外将语文教育的重心定位在工具性还是文化性的分歧。笔者以为无论持何种见解,都无法回避语文课的核心任务,那便是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大学语文定位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认识则是在大学阶段开设的语文课是否还应当考虑工具性和提高读写能力的问题。如果实事求是地看,我们认为当前多数大学生熟练运用母语凝聚思考和表达思想的问题仍远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当然不同的学习阶段读写能力的要求与内涵可能不尽相同,小学语文需要以识字训练为基础,因此语文中文字的因素相对重要。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已经包含对阅读、理解、表达的全面训练,但从目前的实践看,语言教学中知识性因素仍居于重要地位,如现代汉语知识、古汉语常识等。“文”则包含了文章与文学阅读,以及基本文体的习作。而大学语文中的“语”则应当立足于更加综合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训练,“文”则可包括文学与狭义的文化,即提升到对更具深度的文本和更广泛知识的理解和文化价值的判断。

    我们认为,在经过中小学12年广泛而系统的语文基础训练之后,在大学要继续学习语文课的意义仍在于在新的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加娴熟地运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学习、思考、表达和交流。因此,作为大学素质教育基础课的学时有限的大学语文课,应当着眼于帮助学生在新的高度上形成语文意识,深化学生对语文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自觉把握,使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课内外学习中以各种方式展开读与写,思维与表达的有意识的锻炼,通过自主地汲取和练习,不断增强自身的语文能力。

    然而,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表达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其中既离不开对语言文字规律的掌握运用,也必然包含着对人与社会、对知识、文化和价值的深刻领悟。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无疑应当引导学生在上述两方面均产生质的飞跃。

    以此为基础考虑大学语文课的定位,我们以为至少应当考虑三个因素。一是综合性,即兼具知识、价值内涵与综合表达训练,以区别于其他分门别类的知识性或技能性文化素质选修课;二是应用性,即应当更关注读写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只有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才会使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实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并由此确立大学语文课的稳固地位;三是高层次,这并非指所选作品内容层次的高深,而是课程的逻辑体系和理念应当是进入大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的,以保证学生通过学习,能在素质和能力上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

    据我们调查,多数大学生花在课外阅读包括文艺阅读上的时间并不少,课余写作包括写博客的人也不少,关键问题是这种阅读和写作常常被作为一种休闲和调节的活动,与提高自己读写能力的要求没能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大学语文在体系设计上应当主要着眼于帮助学生建立不同于中学式篇章读解的高屋建瓴的语文学习整体观,使之能够在新的层次上认识语文学习的规律,将传统语文教育的多种功能凝练为以提高读写能力为中心的语文意识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培育自身的感受与表达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从上述认识出发,我们把学生的语文能力提炼为下列五个要素:

    一是对人类情感与心理世界的体察与领悟力——一切阅读和表达的起点是对事物的认知,而语文所关注的认知对象首先是人,尤其是比天空还广阔的人的情感与心灵世界。因此,体察和理解人类复杂微妙而又变化万千的感情世界就成为语文阅读的基本功。

    二是对生命现象的感知与想象力——语文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文学修养,而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以形象思维作为认识世界与表现自我的主要方式,因此,学会对各种原生态的生命现象进行直接的观察、感知、以及由此激发的联想和想象,成为我们理解人和自然并用语言加以描绘的基础。

    三是对文本所传达的精神价值与思想哲理的洞察力与批判力——无论文学或科学的文本,除了描绘形象之外,还必然会传达作者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这些思索的成果和思想的结晶不仅可以引导人生、启迪智慧,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对各种社会与自然现象的批判性反思,并掌握对知识和思想的不同表达方式。

    四是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感受力、组合力、表现力——中国人学习语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汉语作为表达媒介的文本,因此,学生对汉语的语言魅力、表达特点、形式规范及其变化的可能性、以及各种修辞手段、语体风格都应有敏锐的意识和娴熟的运用。

    五是对所论对象进行逻辑梳理的判断力、分析力与思辨力——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不仅需要理解和把握某一特定对象或观点,还需要深入认识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各种思想观点之间的联系、区别与层次关系,以便找到阐发思想、组织文本的合理线索与思路。因此,逻辑地整理世界和表述思想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认为,只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对上述五要素形成自觉意识和浓厚的兴趣,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从而引导他将其他人文选修课和课外学习的知识都纳入到一个熔炉中,经过主体的熔炼,最终凝聚为有效的读写能力。

    毋庸置疑,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就需要重新建构大学语文教材体系与教学模式。
 
    三、对大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新构想

    从前述认识出发,我们拟就建构一种大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和教材新框架的可能性作一点探索和尝试。具体方案是突破现行大学语文教学以建立知识体系或价值体系为出发点的主导模式,着眼于帮助学生在新的高度上形成语文意识,深化学生对语文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自觉把握,增强应用性,增进时代感,把语文的情感性、思想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将知识传授与提高读写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切实增强自身的语文能力。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按培养情感领悟、形象感知、思想洞察、语言组织、逻辑思辨五种意识和相应能力的架构组织教学单元,在每一单元中首先以理论解说开篇,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宗旨,认识该项能力在语文学习与应用中的意义,以及培养训练的方法。然后选择相应的作品加以解剖,按照选定的角度,重点分析其主要的特色,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语文意义。最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读与写的实践训练。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在中学阶段积累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从其他课程习得的知识与理论,以及在课外阅读和业余生活中获得体验全部调动起来,共同促进其语文意识和读写能力的增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理论架构与单元划分模式只是为了体现对语文要素加以分解和对语文能力进行分项提示与训练的宗旨,对特定文本某一类特征的刻意关注与发掘。我们深知,每一篇典范文本所蕴含的语文意义与价值都是综合的、复合的,尤其是优秀作品,往往既饱含情感又富有哲理,同时还可能显示出语言上的成就,任何人为的拆解和划分都难以做到无懈可击。因此语文课程的逻辑框架和分类标准也只是从特定目标出发的,相对的、暂时的,并不排除各单元内容的相互渗透与交错,也并不必把它视为一成不变的教条。

    我们的观点是:让大学语文回归语文,而不是变成单纯的大学文学或大学人文,这也许是大学语文应对当前挑战的一种明智的选择。我们相信,通过加深对语文规律的认识,加上理论联系实际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一定能达到一个新的平台,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492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