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席嘉:浅议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武汉大学文学院 席嘉】 【已经浏览3363 次】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主要区别,大学语文与学校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主要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应是为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提高文学修养打好基础,因此要注重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做好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衔接,着眼于学校人文科学教学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特点 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课在我国是一门与现代大学同步发展的课程。为了在文理分科、专业设置越来越细的现代教育模式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上世纪初期起,我国一些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南开大学等都曾把大学语文(当时叫大一国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著名学者沈尹默、马裕藻、沈兼士、闻一多、朱自清、陈垣等都讲授过这门课。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学习苏联模式而取消了大学语文。文革结束以后,全国高校大都恢复开设这门课。因此,从我国现代大学的建立发展算起,大学语文课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从文革后的拨乱反正算起,也已经开设了三十多年;但这门课的地位始终受到质疑、挑战,不少高校时开时停,师资队伍很不稳定。“大学语文遭遇尴尬”、“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大学语文应否‘罢黜’”等字样也见诸报端。目前,大学语文课又面临一个新的发展契机,2006年9月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笔者个人理解,这里所说的“中国语文课”非大学语文莫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大学语文教师,尤其是笔者这样的专职教师的责任。为此,笔者就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相关的几个问题发表一点拙见。

    一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区别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根本性的区别是什么?有人认为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大学的教学内容比中学深。不错,大学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是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以数学为例,中学学几何、代数、三角函数等初等数学课程,大学就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高等数学课程,区别是明显的。但大学语文不可能照搬大学数学的模式。如现在中学语文的内容包括了《诗经》《楚辞》《左传》《孟子》《庄子》,这些著作都是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的瑰宝,难道能为了避免重复就都不讲了?现在高中教材已经选了《离骚》的一部分,再“深”一点,就只能选《天问》了,《九歌》《九章》都不能讲了。况且,现在中学教育也强调素质教育,也在不断改革,选篇也在不断深化,高三的阅读教材中已经选了《追忆似水年华》《等待戈多》《百年孤独》等作品的片段,大学语文如果以深度、难度为标准,只求“不重复”,那么就只能拾遗补阙,大量的名篇都得去掉,还有可能改不胜改!

    有人认为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要高些。总体上看可能如此,但具体分析却未必。诚然,大学教师学历可能高些,专业知识可能更深些,但中学教育也在发展,不少资深中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上都有特色,口才和知识的广度恐怕不逊于大学教师,而且现在一些重点中学,新上岗的语文教师大都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不但基本功比较扎实,对当代文学热点也相当熟悉。因此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未必一定能超过中学教师。

    有人认为大学语文课可以在教学方式上求变出新,如采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互动等。但这也不是大学的专利。比较而言,倒是中学语文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讲演、写作。

    那么,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区别体现在哪方面呢?我们认为,区别不仅要在课程内寻找,而且要在课堂外去发现。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包括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和开发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诸方面,相比较而言,中学和大学教育在前两项上是难分伯仲的(虽然也有深浅之分),而在后两项上却存在明显区别。我们不是说中学教育不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是说中学正是在这一点上无法和大学相比。中学阶段由于有高考的压力,学校必须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上投入主要精力。而且尽管中学教育也在改革,也在发展,但这种局面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是很难根本转变的。因为高考竞争是教育资源紧缺的结果,而只要存在高考“指挥棒”,中学教育就还得跟着转。如范文的讲解分析,中学虽然也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但教师一般都要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记忆背诵,以便应考。但大学语文课一开始就可以告诉学生,对文本不仅允许、而且提倡有不同的解读。
 
    另一方面,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中学和大学阶段也有很大变化。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虽然也还处在人生的学习阶段,但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能力应当有一个飞跃,因此学校对大学生的要求,就不仅包括掌握知识,而且包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和运用学到的知识。大学的课程不象中学那样安排得满满的,老师也没有把作业布置得多多的,学生有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且在学什么、怎样学上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正可以帮助学生在适应这种转变的过程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人文科学知识。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的看法是,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后者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同时也尽可能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前者主要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和技能都只是作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大学语文这门课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构成中的作用而言,是否可以这样表述: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不但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而要在文学修养、文字表达和言语举止上都和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身份相称,学好大学语文是大有裨益的。

    二 大学语文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区分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人文素质层面,如通过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感悟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二是文学修养层面,如通过学习大学语文,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进而启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加强创新思维能力;三是语文技能层面,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中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掌握文字、语法、修辞知识,提高写作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这一教学目标和大学中的不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是存在重合的,但大学语文课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色。

    首先,大学开设有多门素质教育的课程,包括两论、哲学、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等,如果单从思想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大学语文其实不如这些课来得直接。例如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可以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可以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学点心理学。但大学语文的文学性、审美性特点却是这些课程很难相比的。具体说来,通过大学语文课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文化知识面,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丰富和调节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因此,大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虽然从总体上说没有上述课程来得直接,但有自己独特的领域,可以以其特有的方式提高学生素质。

    其次,不少大学开设了多种文化和文学类选修课程。以武汉大学为例,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设了大量人文选修课。如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等,象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当代诗歌、电影文学,乃至易经导读、孙子兵法,都颇受学生欢迎,课堂常常爆满。此外,还经常有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当然也包括相当一部分人文社会科学讲座。这些课程或讲座,比大学语文更专更深。这些选修课和讲座是否就能取代大学语文课呢?也不能。因为大学语文有其包容性强和涵盖面广形成的优势,这是其他选修课很难相比的。

    再次,大学中还开设了一些以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如现代汉语、应用写作、科技文书、论文写作等,有的是一些院系的必修课,有的是全校选修课。我们认为这些课程和大学语文也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运用在中小学阶段应当打下一定基础,进入大学后,这方面的技能训练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掌握跟专业相关的写作知识和技能,这是经济文书写作、法律文书写作等课程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大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或为了弥补自己中学期间的不足而选修一些技能训练类课程,如大学写作、论文写作等;三是巩固入学前的写作基础,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技能。只有第三类是大学语文课的任务,因为这一任务既属于技能训练,又与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质相关。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也应当有别于其他技能训练课程。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的看法是,大学语文与其他人文类课程,以及技能训练类课程相比,也具有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大致可以表述为:大学语文以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加强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形象思维能力,丰富和调节他们的精神世界为着眼点。这一着眼点与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课侧重不同,因此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以各自的学科领域为教学基础;与文学类选修课的涵盖面不同,具有包容量大、综合性强的优势;与技能训练类课程相比,则更着重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学生的某一项技能,这并不是说忽视学生写作等技能训练,而是举纲张目,通过加强文化素养,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让技能训练超越课堂教学的范围。

    三 大学语文课的几个着眼点

    我们认为,要真正体现大学语文课的价值,更好地发挥这门课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大学语文课要着眼于为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提高文化修养打基础

    大学语文课程一般只有2到4个学分,几十个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达到有关部门或教科书确定的从提高素质到训练技能等一系列教学目标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把达标时限设定为整个大学阶段,则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必须的。因此,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思路,不应只限于学好这门课,而应扩展到为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语文学习、甚至一生的文化修养奠定基础。

    提高人文素质,加强文化修养,不是仅仅靠掌握知识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仅仅靠教师的传授就可以获得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不仅须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须要通过探索性的思考将获得的知识系统化,最好还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感悟。大学语文课正是为大学生目标明确地开始这一过程,自觉有效地进行这一过程提供指导。这种指导包括将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指点学生大学期间可以关注的文学--文化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具体知识点背后的宏观文化精神,培养兴趣,启发思路,使学生修完大学语文课后,能够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完善,逐步达到学校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

    因此,大学语文课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把教学侧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上。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哲理、文采的讲授分析,教育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提高人文素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

    (二)大学语文课要着眼于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正因为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是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的教学目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

    经过从小学到中学了十几年系统的语文学习和训练,大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应是有基础的,但根据我们的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又是很不均衡的。少数人水平较高,古今中外的典籍名著多有涉猎,有的还发表过作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零散,写作也展不开思路。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外部的社会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一方面,中学期间的应试教育模式往往把语文学习变成一种单调的记忆背诵和枯燥的训练,加之一次次考试的压力,使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另一方面,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英语轻汉语,重西方文化轻中国传统文化的趋向,使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产生忽视或轻视的思想。这种状况造成部分大学生对学习中国语文知识态度冷淡,缺乏动力,也就谈不上发掘潜力、培养能力了。

    针对这种情况,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其在学习中始终能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这样有利于形成活跃的气氛,使学生更多地体会到审美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内在需求。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大多很强,过多的说教往往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效果反不如将道理融入日常教学的潜移默化之中。何况与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交流,获取知识的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要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艰辛为乐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循循善诱。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和考核方法都可以围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进一步改革的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很多文章都已作过探讨,而考核方法的改革还未受到充分关注。我们的想法是,大学语文课为减轻学生的压力,不应强调知识点、字词句的掌握,也不要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路,这些内容如果大学生有兴趣,他们会超出课堂讲授的范围,自己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许多知识点甚至可以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行消化;如果他们没有兴趣,只是为考试去死记硬背,考过试也很可能会还给老师。而且考试方式和教学方法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搞标准答案还会限制教师讲课中求新求变的发挥,而这种发挥有时是讲课中最精彩的部分。考试方法的改革可以是增加平时考核分量,也可以设计相对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要求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大学语文课要着眼于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外学习在大学中不仅是课堂学习的补充,而且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里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已很少开设语文知识和技能课程,大学语文可能是唯一的语言文学类必修课,而授课学时又很有限。因此这门课程的另一项任务,就是指点大学生课外充实文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课外学习的方法很多,渠道也很多。如很多大学都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但大学生入学之初大多不会有效利用,或是还没有形成上图书馆的习惯,或是虽然常去借点文学书籍,但主要还是为了消遣。大学语文课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授课需要指导学生读一些课本以外的名著名篇,进而通过讲课或课堂讨论指点学生读书、分析的角度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自学能力。

    大学中人文知识的获得主要应着眼于课外,只要大学生自身有内在需求,就是课堂教学不能面面俱到,他们也能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找有关的资料来弥补不足。此外,写作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如果在大学学习期间能通过课外练习,持之以恒,也会有一个从应试型向实用型转变的质的飞跃。而大学语文课应当在这一转变中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价值最充分的体现,应是能使学生得益于课内的同时,更多地得益于课外。很多大学生兴趣广泛,关注点转移也很快,讲课中涉及的一些问题,从传统文化精髓,中西文化比较,到当代社会、文学热点,都经常引起他们的兴趣。为此,教师一方面可通过旁征博引,课堂讨论,布置思考题等方式把学生的关注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另一方面也可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文章作为自学的参考,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习惯。

    (四)大学语文课应着眼学校人文教学资源的整合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目前很多有实力的大学都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武汉大学并规定了学生必须修满的人文类学科学分。诸多的人文选修课会不会对大学语文课产生冲击呢?我们认为只要稍微深入一点思考,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人文选修课的发展,不仅不会影响,而且会促进大学语文课的建设。因为大学语文具有涵盖面广、包容性强的特点,正好和很多人文类课程形成一种互补关系,能起到一种引导作用。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学生选修人文类课程时只是凭自己对课程名称的第一印象,深奥的如易经导读,流行的如国外电影欣赏,都往往有几百人选,有时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人。但问到选修的目的,有人只是出于好奇,有人是图个轻松有趣。而一些同样有价值的课,因为名称吸引力不大,选的人就不多。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学校人文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大学语文从总体上看还属于人文科学的综合基础课程,对哲学、文学、思想、文化、语言、文字、写作理论与技巧等方面领域都有所涉及,但也均不够深入,正应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对学生选修其他人文科学课程起到引导作用。一方面通过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对相关课程有进一步了解,根据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明确选课目的,减少盲目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需要,以及通过交流中对不同学生的了解,有意识地推荐一些课供学生选修时参考。这样就能使大学语文课更好地和其他人文选修课衔接,形成一种互补关系,也有利于学校人文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

    
    作者简介:席嘉,男,1954—,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信箱: whuxj@163.com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267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