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李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的人文教育——关于“大学语文”机遇与开拓的思考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兰州交通大学中文系 李莹】 【已经浏览3119 次】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尤其是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把握时机,不断开拓“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学人文教育;大学语文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要求。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这对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转变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体现在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人看待自己行为和评价他人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每一个公民,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大学是青年学子聚集之地,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把握机遇,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的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每个教师和研究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人文教育的使命
 
    1.人文教育的内涵

    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知识可分类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而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其引导人们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升华人生,其对提高人文素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有必要指出的是在人文学科教学中,人文内涵是一种评价性、体验性的学问,在某种意义上,人文学科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那么,大学在人文教育中也理应负有特殊的使命。正如有评论者指出:大学存在的“根”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今天我们理解的“人文”,内涵比较丰富,可以泛指理想之“人性”的思想观念。而作为“人文”核心的“人文精神”,则是一种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意义上的态度和理念。在很多情况下,人文素养对于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至关重要。如果说生理机制是一个生命体成其为人的物质条件,那么人文素养则是决定这个生命体是人还是非人,或是人才还是非人才的最主要的内在因素之一。

    因此,一个人是否成人、成才除了外在环境的作用之外,还取决于自身人文素养的因素。从历史的发展观点来看,人文教育不仅在外部形态(教育方式)上存在不断的变化,而且就其内质而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决定了人文教育在今天被赋予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和使命。这种要求和使命在当下就表现为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密联系。

    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化从根本上不是取决于“物”的现代化,而是取决于“人”的现代化。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就是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文化素质等能够不断得到提高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高瞻远瞩的时代意义。它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一种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其深刻的内涵和所涉及的内容都可以包含在人文教育的范畴之中。

    可以说,大学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基本体现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精髓既有个人的文化道德修养问题,也关系到社会关怀问题,同时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阐述也是一致的。因此,人文教育在实现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国家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提出的有关国家、集体与个人相互关系的内容,有关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公民行为准则与公共生活、公共利益关系的内容与大学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内质上存在了一种“共通”。

    3.以“大学语文”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意义深远
 
    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是以人为主体,以文化建构为底蕴,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表现、生命确立、生命发展的法则、原理和规律。关于人文科学的作用,有学者曾进行了这样的论述:“人文科学深刻地影响着文明社会的演进”;“它对大学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和渗透性的”;“人文科学是渗透于各社会科学学科以及自然科学之深层结构的平台,并且同时以一种特有的文化方式参与了实践以及相关知识学科的进化,这种渗透与参与,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保护发掘、变革并重构文化传统,弘扬人文精神的历史传承功能。”“人文科学对整个科学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结构起着一种营养基的作用,人文科学的繁荣总是意味着某种稳定的精神品质与教养,某种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某种能够激活源源不竭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明酵素。”[1]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人文学科,强调人际和谐,重视修养践履,尝试实施以人格塑造为本位的教育观,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发展的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学语文”必须改变原有的一味强调工具性或单一审美的教学观念,把人格培养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充分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染。与此同时,“大学语文”的教育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他们对语言方面的知识并不需要十分精深,他们需要的是从整体上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因此,对任课教师而言,“大学语文”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字上,而以“语”为辅。教学的目标也应集中在培养大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理解、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青年人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上。

    参照北京师范大学公布的一份“关于‘大学语文’改革教学的调查报告”,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在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判断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相对客观的答案。

    其中,接受调查的文、理科126名学生中有97人(约占77%,其中文理科各占50%)认为“大学语文”课有助于自己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该课程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涵盖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作品,颇富系统性与学术性,给受教育者打开了一扇展示文学新视点的窗户,也得以接触到了一个更加纷繁多姿的艺术世界。

    还有学生指出,最大收获是由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作业方式——论文——带来的。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查找、筛选及综合资料的能力,提升了语言文字功底,形成了自己的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吃掉’并‘消化掉’的满足感,一笔挥就的酣畅感,令我乐于接受知识。”

    此外,也有76名学生(约占60%,其中理科生占53%,文科生占47%)认为“大学语文”课能够使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得到培养与提高。“大学语文”课丰富了学生自身的感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语言、文学的方法和技巧,逐渐养成独立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培养和发掘了学生对文化精品学习的兴趣和继续深入探索的潜力。借助“大学语文”课进行的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逐渐地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身边存在的社会现象,个人思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学会欣赏文学、品味文学”,开始学会和尝试使用新的学习或思维的方法。

    二、“大学语文”课的开拓与思考

    “大学语文”课是大学人文教育的基础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如何使“大学语文”更好的承载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在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构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

    1. “大学语文”发展概况及学生现状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建国前就在许多高校中开设了,不过当时该课程命名为“大一国文”。到了建国初,“大学语文”依然在我国各大学有开设。但到了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大学语文”课程随即就不再开设,并由此开始整整中断了三十年。正如徐玉中先生所说的:正常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其它专业教育严重脱节,人文教育几成一片荒漠,教训极其惨痛和深刻。

    针对这种严重违背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状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徐中玉先生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共同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此举立即得到了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学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经教育领导部门批准,中断了整整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新开设。自此之后,全国高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逐年增加,蔚然成风。

    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状况来说,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弱化了理想教育和人格培养,使教育仅仅停留在的知识学习的层面上,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心灵变得愈来愈苍白、贫困。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那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心灵,渐渐演变成一个包含着某种意义的符号而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现在的青年人面对的是感情脆弱、道德滑坡和价值观念的混乱。

    当下,“大学语文”所面临的状况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语文水平很一般,而且水平较差的学生还不在少数。具体而言即是有些大学生语言文字的能力很差:不会写实验报告,甚至连信和一般应用文也写不好;有些更是错别字连篇,文理欠通,词不达意;语文基础不好,阅读量太少。简而言之则是科技知识丰富了,人文精神欠缺了。因此,对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和文学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定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大学语文”的人文使命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应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架构体例,并以此为依托,结合当下的社会历史要求(目前,可具化为胡总书记所提倡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意识和观念。

    “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其中所凸现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安贫乐道的精神,“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忧患意识、生命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以及仁爱等人文精神是最突出的思想传统。可以说这些蕴藏着人文精神的艺术形式(这里即是指文学作品)长期以来激励和引导了无数士人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精神建构,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历久不衰的精神财富。而同时,这些延续下来的精神内质事实上也仍旧符合了我国现实国情的需要,符合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如前所述,“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仍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培养上。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所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文化中,不容置疑的是,文学是其中一个最为厚重的组成部分。它凝聚了历代先贤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宝贵体验,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人格品德、审美情趣,最终积淀为深厚的民族精神。由此,我们应该注意到一种历史现象——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而言,都有其各自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而这些相对表层的东西会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发生改变、变异。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民族所具有的某些哲学与社会倾向,某些关于道德的看法和取向,对自然的了解和感悟,表达思想的方式,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来看,是改变较少的东西,甚至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正如当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提倡的内容中就依旧包含了我们民族精神所延续下来的内质(例如爱国、诚信、知礼、仁爱等内容)。

    古代文化、文学精品是特定历史的产物,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先贤们思想情感的结晶。历经时间考验,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显示出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证明,它们所焕发出的浓郁的艺术魅力,具有了穿越时空的价值。因此,这些精品有必要让当代大学生去深读,真正地去领略其中的魅力。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便有了一个共同的思路,即我们须在传统的文化遗产中,努力挖掘、攫取出其中蕴涵着的非常丰富深刻的、对今天仍有普遍价值和意义的思想资源。并且,我们对“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须把重点放在讲好文学精品本身上——经过教师引导和课堂讨论,把作品讲活、讲透,使学生把握到其中所蕴涵着的人文精神实质。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就意味着大学的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充实人,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大学语文”教育也由此包含了更多的人文教育的色彩。

    3.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
 
    既然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语文教育的支撑,而目前我们又亟需一门公共基础课来承载这项教育使命。因此,在当前的教育阶段,“大学语文”的设置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完备。而“大学语文”改革的前提是要建立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让语文的外延在某种程度上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语文紧贴时代、紧贴生活,对大学语文的教育模式做出适时调整,集中精力去研究“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问题。如此才可能激发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课程所面对的接受者是经过了12年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理工科大学生,因此,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要把大学语文教育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上来,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者达成一种共识——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语言文字水平的提高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总体把握,了解其人文内涵,培养接受者的人文精神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用必要的文学理论框架来建构教学活动,以教材中的篇目为例,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评判的基础上,使他们学会“迁移”,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不断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基本明晰文学史的大线索,教授他们阅读欣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勾画出中国文学人文精神的基本轮廓。以人文精神来划分单元的方法,立足于学生对规律性知识和阅读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得到最大的收获。

    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逐渐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2]所谓课程专业化,并不是说把“大学语文”课程转为专业课,而是说授课教师要有专业水平,能够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文学作品,深入浅出,让学生品评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所谓教师学者化,是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最好是文学类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同时,在教师中树立起关心“大学语文”的氛围。

    此外,要改变“大学语文”课的教法,必须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内容。教师一人从上课讲到下课,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大学语文”教育的要求。授课教师应该尝试结合课文实际,去选择一些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发言、讨论,甚至争论。这样才能逐渐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断创新。

    4.以“大学语文”课为核心,开设相关选修课,形成人文教育系列课程
 
    目前,我国工科院校中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在大部分情况下,处于一种危险的“被边缘”状态。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大学人文教育目的来说是极不平衡的。笔者建议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开设相关的人文选修课,形成大学人文教育的系列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哲学、西方哲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课程),并且要将这一系列的课程的开设长期坚持下去。因为,通过人文教育来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养,是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开展的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任务。人文教育需要长期地、反复地启发熏陶,那些以“大学语文”等人文课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而收获的“人类精神文化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审美能力提高”等诸多巨大价值,一时之间是无法用物质性的价值标准进行衡量的。此外,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之中,教师也需要适时的融入现实生活的内容,融入社会历史要求的内容,融入适于时代的、先进的观念,才会收到大学人文教育的有效成果。

    以“大学语文”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都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足够的重视,也自然能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较高水准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有利于他们对于其他学科的进一步学习,最终有可能成为有“通才”素养的建设性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邹诗鹏.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视界融合”.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陈中林.大学语文: 在两难抉择中寻求次优—兼论《大学语文》教育的时代转型.鄂州大学学报,2005,1.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121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