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吕桂兰:提高综合语文能力为核心,发展思维能力为基础构建大学语文课程模式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吕桂兰】 【已经浏览3057 次】

    内容提要: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特点以及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当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其思维能力为基础,以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文字知识为载体,以人文素养的提高为内涵,建立“能力核心”的大学语文课程模式。

    关键词:大学语文; 能力; 模式


    一门课程到底应该讲授什么、怎么讲,也就是这门课程的定位是什么,不仅仅取决于这门课程自身有什么,更重要的取决于培养目标定位、社会需求和培养对象的需求。我们一般根据以上几点构架课程体系,从而体系中的每门课程也便有了它的较为具体的使命。

    尽管关于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有多种表述,但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即为国家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何为高素质人才?其素质包含哪几个层面的内容?我以为对大学生而言,至少应包含知识层面、休养层面和能力层面。教学中,在这几个层面的把握上,每个学科、每门课程因其性质不同而各有其侧重点,但整个课程体系的功能是整合各学科、课程的优势,打造社会需要的、有利于人一生发展的所谓“素质”。

    综观学校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大学生现状和其未来发展需要,我认为大学语文的课程应建立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大学生思维能力为基础,以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和研讨为渠道,以人文素养的提高为内涵的课程模式。

    所谓综合语文能力泛而言之,是指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所涵盖的内容超越了我们通常说的听、说、读、写,它实质上是一个思考分析概括归纳的思维过程,听、说、读和写只不过是这种思维结果的外化。

    一 、 大学生的现状呼唤这种教学模式

    目前,大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容乐观。首先表现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偏差,对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且不够全面,即缺乏思考能力;其次,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布置写一篇文章,教师说出一个千字以上底线要求时,听到的往往是一片唏嘘。最后的结果也常常是千字不到、错字难免、观点模糊、逻辑不清的一篇什么东西。别的学科的教师也常常感慨,这语文是怎么教的,学生怎么学的,我以为这确实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复杂,责任归咎于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也的确有欠公允,但语文课程定位不清、教师依据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效果偏差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认为,“能力核心”的语文课程构架和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无论是小学语文、中学语文,还是大学语文,其教学目标均应是提高学生应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只不过各个阶段要求的水平标准不同而已。

    二、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特点

    大学语文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科,正如有的同志所讲,它是一个课程群或也可称之为“课程包”、“课程模块”。它和文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许多高校把它归到中文系),但它绝不能等同于文学,不能成为文学课程的压缩。中文系文学课程要研究文学的源流、各种文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的原理等等,总之,它更侧重于文学本身,就教学目标而言,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研究能力和文学审美、文学创作能力;而大学语文则不然,虽然它的内容来自文学,但文学内容已然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凭借、载体,文学、文化等人文内容成为培养、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条途径。它侧重的是灵活运用这些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它所关注的是文学以外的东西,是作为教育对象的“人”的发展,而不再是文学本身,在这里,文学的规律的探究是处于附属位置的。

    大学语文既和文学、文化密不可分,有同志就把它等同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有的高校还酝酿着用更加细化的课程代替现有的大学语文课,我认为这样不妥。高校可以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开一些人文素养课程,但以此替代大学语文是不妥的。首先,就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而言,它是负载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但它绝不是和思想品德、哲学、艺术鉴赏、文化发展史等同一类型的课程。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间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言:“大学语文”应当还是“语文”。

    那么,大学语文又如何区别于高中语文?如果说高中语文更注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大学语文则应注重学生高层次的思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内容上来讲,高中语文教学以文章篇目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完成字、词、句、段和篇章结构的教学,各篇文章之间可以没有写作时间上的传承和内容上的联系;而大学语文则宜以“史”为线,将文学史、文化史、作家作品整合成系统的教学内容,供师生去学习、思考、研讨。让学生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探幽发微,得出自己的见解。

    三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昭示我们作些什么

    目前,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白时代需要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社会需求一方在能力层面更注重人的什么品质呢?

    随着电脑存储量的不断增加和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每天面对着来自网络的诸多信息;面对大量的信息,人所要做的主要的不再是记忆(电脑可以代替人脑完成),而是更高级的创造性工作——首先是信息的选择,即从诸多信息中挑选出于己有用的信息,二是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归类,三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如合成、重组、改变等,四是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信息或知识产品。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综合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意谓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作为课程体系中处于公共基础课位置的大学语文在这方面能作些什么呢?我以为,无论是信息的量、信息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上,还是信息的时空跨度上,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可以和大学语文相抗衡,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判断、归纳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条件得天独厚,大有可为。

    四、课程模式描述

    为更好地体现能力核心,从课型设计上,宜设计成理论知识教学和拓展性专题研讨两种基本课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理论教学部分宜和高中区别开来,提高层次,以文学史为线,将文学和文化知识、代表作家作品贯通起来,成为体系。教学中,对于文选,教师可根据情况,增加学生课外阅读作品的量,避免课堂教学完全变成具体作品的解读,要使课堂教学具有足够的信息量和分析理解的高度,从而区别于高中语文。在拓展性专题研讨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内容,提出较为适宜的论题,也可鼓励学生提出论题,引导学生立足当代,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联系所学内容,超越教学内容,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分析归纳,直到形成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的文字。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讨论课演讲课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597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