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黄鹤:语文·美育·人文——也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华南理工大学 黄鹤】 【已经浏览3256 次】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课程虽应有基本定位,但亦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不同性质或层次来具体定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须通过语言和文学的传导以及其美育功能的发挥来实现。对课程定位,我们的理解是:以语文课程培养审美情趣,以审美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对课程建设,我们的探索是:从“美”的语文到“美”的教育,从“大”的人文到“大” 的语文。我们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是:第一、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从师资建设到教学手段全面改革。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美育;课程建设


    一、我们的课程定位之理念
 
    大学语文课程虽应有基本定位,但亦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不同性质或层次来具体定位。大学语文具有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的作用,这已是定论,此处不赘言。下面,笔者以理工为主兼有多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的大学语文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视角,谈谈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地位。

    大学语文具有鲜明而厚重的人文性,这是当今社会的共识。虽然多年的讨论和连篇累牍的论文对大学语文课程作出了各种阐释和定位,但将其视为“语言—文学—文化”、“语言—文学—人文” 已成颇为一致的看法。其代表性的观点有:
 
    “我一直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仍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培养上。”“大学语文的综合任务,即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审美的能力。这些方面,“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1)

    “‘大学语文’主要的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2)

    “要让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进校就懂得,从此后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大学语文就是走向大学的第一课,它应当是大学高级母语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起点,也必须是一个与中学语文完全不同的亮点。” (3)
 
    “大学语文要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大学语文是知识课、文学课,更是一门人文精神的传播课。”(4)
 
    这种扩展旧有“语文”概念、给大学语文重新定位的现象,表明了中文教育界的一种努力或信念,即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不断改进,使其成为这样一种课程:超越一般的文字教育与文学教育,覆盖整个思想文化领域,以满足现今高等教育模式下大学人文教育的需求。

    在多年从事文学、美学的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与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并由此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形成了如下的见解:
 
    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从狭义看是指为学生开设文史哲学科的课程;从广义看是指在价值、信念、道德、审美、情感等方面对学生加以精神引导。因此,人文教育应贯彻关心人、尊重人、完善人、激励人的精神,传达对人类现实境遇、精神状态、未来命运、人生价值、追求目标等的终极关怀。

    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重要的一脉,它负载着对大学生进行价值、信念、道德、审美、情感等多方面教育的责任。但是,这些必须通过语言和文学的传导,通过其美育功能的发挥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美育→人文”可作为我们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基本定位,即以语文课程培养审美情趣,以审美教育提高人文素质。

    经过十二年的学习,跨入高校门槛的大学生们应已具备了相当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学文化知识。即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事例,以证明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低下或者文学知识缺乏,但事实远非那么严重,总体看来,我国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未逐年降低或倒退。从非文学类专业、特别是理工类学生的学习旨趣、心理趋向等看,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放到首位了,而对精神文化的更高要求及对深层次审美情趣的追求,才是他们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诉求和动力。(5)

    二、我们的课程建设之探索
 
    我校原是华南地区著名的理工类大学和全国重点院校。现虽然已经发展成增加了十多个文科学院的多科性大学,但仍以理工类院系为龙头。基于上述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理念,我校在“人文—美育—语文”课程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下面分别加以阐述,以与各校的大学语文、人文课程的教师交流切磋。

    其一,从“美的语文”到“美的教育”

    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是一门美的课程,它具有语言美、形象美、韵律美、人性美等多方面的特色。对这种种美的传达、理解、浸润的本身,就是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过程。因而,大学语文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据此,我们作了如下努力:

    1.创建新的体系——构建“人文-美育—语文”课程体系:由建设包含“传统文化、审美教育、应用技能、学科视野”四大课群的人文课程系列,到拓展“审美教育”课群,建成含多个知识模块的《大学美育》课程体系,再到重点建设主干课“大学语文”等,使之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和亮点。这样就形成了逐层深入的三级结构课程体系,体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层次性和课程建设的创新性。

    2.探索新的模式——探索大学语文课程的理工院校模式: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凸显大学语文的审美功能,融母语美与文学美的教育于科学教育和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之中,弥补学生文学艺术素养的缺失,促使他们在学习科技或经济的同时,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体验生命的美好,成长为人格健全、情操美好、志趣高尚的人。

    3.开展新的实践——实现课程讲授与审美实践的统一与互补:在第一课堂,大学语文教师们通过古今文学和文章的讲授,引领学生叩响审美之门,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心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而设立第二课堂、建立实践基地、开展田野调查、参与创作实践等,则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实现课堂美育与社会美育的结合

    这种“美的教育”可以引领大学生们在人生途中摒弃丑恶、战胜自我、抵御侵蚀。如果我们每个学校、每位教师的大学语文课程能够充分发挥这样的美育功能,则国家幸甚,学生幸甚。

    其二,从“大的人文”到“大的语文”

    大学语文课程在中国高校的人文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将基础性的大学语文课与多元化的人文课程结合起来,实现其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可说是高校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种有效选择。

    在课程体系上,我们构建了“大”的人文系列课程体系:经过10多年努力,开出了包括“传统文化、审美教育、应用技能、学科视野”四大课群、80余门人文课,并将《大学语文》与《中国文化》定为人文主干课——分院系限定必修课。在“大人文”的框架和氛围中,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有了雄厚的基础:教师以教授几门不同的人文课来加强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积累,来拓宽大学语文课的视域;学生以选修的文史哲及其他社科课程来辅助大学语文的学习,这种更为广泛的涉猎能使他们深入体会语文课所讲授的千古名篇,领略其中优秀而深刻的思想。这样,大学语文课程的知识含量就大大丰富了,其人文蕴涵也大大扩充了,这门课程不仅成为有别于中学语文的“大学语文”,更成为有别于传统“语文”的“大的语文”。

    从“大的人文”到“大的语文”,这样或许会影响对某些课文的语言或考据知识的细嚼精讲,但它确实使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受益非浅,而且除了素质教育的价值之外,它还迫使我们在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

    三、课程建设的措施与结果

    面授:第一课堂的改革
 
    首先,在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设计与讲授中,我们注意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采取尊重经典、面对现代的立场,在贴近学生的当下审美趣味的同时,注意对之加以引导。让学生既欣赏传统文学经典,又关注当代语言文学的发展。

    其次,注意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学术前沿最新动态结合起来,以感性审美体验反观文艺美学理论。通过课文阅读和讲解,带领学生领略传统之美、思想之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同时不忘引导他们关注当代审美文化现象和当代先锋艺术之美。

    第三,力求打通文学与艺术、文学与文化、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等的阻隔,使不同学科、学派的某些可能相通的方面得到互释和印证。这些主要表现在篇目的选择和对课文的理解、讲授上,也表现在制作几门课共享的课件资源库、几门课共建科研和实践小组等方面。

    第四,开设课内“文学-文化论坛”,每次课预留15分钟让学生上讲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表达的勇气和善于表达的技巧。还以“文学讲座”、“艺术和美学沙龙”等形式扩充与延伸课堂,让学生接触更为广博的领域,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和创造美,同时参与学术论争,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以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

    实践:第二课堂的拓展

    首先,我们组建了“人文—美育—语文”的数个第二课堂组织,例如“笃行剧社”、“思辩学社”、“人文华工·科技华工”、“清明诗会”、“大夏艺社”、“灯塔计划”等等。这些组织不仅多组建于大学语文课堂,由大学语文教师担任指导老师,而且对第一、二课堂的互动、书本与实践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几年来,这些第二课堂组织中的部分成为了本校乃至本省市高校的人文旗帜。

    其次,我们建立了“人文—美育—语文”的数个实践基地。例如“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广州话剧团(13号剧院)、广州美术馆、中山图书馆“周末民俗大讲堂”、广州珠村(乞巧文化村)等等。这些基地多是由大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去开辟和建设的。有了课程实践基地,学生们从单纯的书本欣赏走向了实际体验,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进行审美实践,培养欣赏和表达能力;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触类旁通,从而弥补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分离和对立而带来的缺陷,更好地提升人文素养。

    第三,通过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实践活动”(SRP)计划、“百步梯创新大赛”等,利用课堂、课外、校庆和承办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多种机会,由大学语文等主干课程组织了多次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人文调查,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及调查和采访、口语和写作等能力创造了机会,同时也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研究积累了数据、案例、图片等资料。

    结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首先是师资队伍建设:我们的“大学语文—美育”课程组吸纳了具有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学术背景的青年教师充实队伍,任课教师队伍虽年轻化却教学经验丰富,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同时又极有教学能力和学术潜力的组合。新老教师们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而且职称和年龄都形成了合理的阶梯形结构。
  
    其次是教材建设:近五年来课程组不仅使用经典的全国组编教材和各省市著名高校的教材,还编写出了能反映课程改革的系列新教材。编写时既参考已往经典又引进教学前沿新成果,充分突出创新性的内容和个性特色,形成较为完整的“大学语文-美育”教材系列。还配套编写了适用于学科领域的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以及参考辅导书。例如,广东省高教出版社的《大学语文》、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文学经典读本》、《唐宋词点评》、《外国文学作品导引》、《中国传统文化释要》、《美学基础》、《岭南文化艺术》、《客家文化审美导轮》等,黑龙江出版社的《区域民俗学》,珠海出版社的《校园戏剧教育诗》等等。这些教材力争既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又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第三,多媒体课件与教学网络建设:我们很早就抓紧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开发,几年前就做到教师必须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并开设了“华工美学教育网(www.meixue.com.cn)、华工人文素质网(renwen.100steps.net)、华工大学语文教学网、华工笃行网等。作业和考试改革,试行网上披阅作业和递交课程论文,师生上网交流审阅意见,建立课程的QQ讨论群。这些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使课程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但是电子教学手段的使用也存在问题,因而我们要求教师们克服弊端,继续探索更完善的方法和手段。

    第四,重视以科研教研促教学。课程组近五年来立项或完成了二十余项相关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省、市、校、与社会机构合作的横向项目。例如“革命历史小说研究”、“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文学课程创新研究”、“新世纪大学生人文艺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互动研究”、“加强素质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大学生人文素质测评体系初探”等等。教师们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近30篇论文,如《时代审美脉搏的历史辨析与精神透视》、《岭南民间文化的沉迷与开掘》、《文思与文采--古代文论范畴的意义扩展》、《中国古典意象说疏论》等学术论文;《当代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审美不能丧失精神高度的制约》、《人生的艺术化与厚德载道——论校园戏剧的美学导引》、《追求道德与精神的完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操作》等教学论文。这些科研和教研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

    笔者作为“人文—美育—语文”课程的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在南中国、理工科的特定环境里研究、讲授大学语文课程和美学课程,进行“语文与其他人文课的互动”的改革,这些做法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潜移默化的成效就会逐渐彰显。

    例如,颇有名气的华工人文第二课堂活动组织《笃行剧社》,就是在大学语文和戏剧欣赏课堂上创办起来的。9年来,由课堂情景剧到校园文化剧再到省高校戏剧节,一直到多次登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舞台而获最高奖,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由课堂文学和戏剧讨论进入校园人文论坛,由写小诗小剧本到参与社会调查、山区爱心助教、青海藏羚羊保护、社会法律援助等。

    由于有了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尤其是美育课程的大思想资源库,学生们就不仅有了科技知识、有了咬文嚼字吟风弄月的能力,而且有了对精神层面的终极追求,如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对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的追问;学生们也不是只会埋头电脑或只会满嘴空论的书呆子,而是成长为有理想、有志趣、有美感,又有口才、有文采、有逻辑的高素质人才。从“笃行剧社”、“人文华工”、“思辩学社”等第二课堂社团走出去的学生,有的经北大、清华等名校深造后已是术业有专攻,有的到美国、欧洲留学后已经学业有成,有的当上了颇为成功的企业家、律师、传媒人,也有的成为了优秀的国家公务员。此中,大学期间的“人文—美育—语文”课程及其活动对他们成长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注释:

    徐中玉:《徐中玉先生谈大学语文教育》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网www.nccrs.com.cn/nccrs/expter/ 15K 2006-3-20)
    温如敏:《正视那些困扰“大学语文”的实际问题》(新京报2005年11月03日)
    王宁:《高校素质教育的第一课》(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4日)
    王步高:《试论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21日)

    笔者在进行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理工科大学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的整合研究》和教育部高教研究会课题《理工大学人文课程内容与体系研究》时,组织了3次以大学生、3年以上的毕业生等为对象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学”、“美育”课程的大型调查。其中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反馈可以说明这一点。

    本文部分内容参照了本人拙著《论语文课程与人文教育的互动与互补》(载《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中国语文教育的回应》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6)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372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