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朱丹:只有科学定位,才有稳固地位——“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困境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朱丹】 【已经浏览3180 次】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 当下的困境缘于其缺少科学的功能定位。要科学地确定“大学语文”的功能,就必须弄清语文的本质,承认语言运用训练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就必须从高等教育的属性出发,把握住“大学语文”应有的层次要求和个性特点;就必须弄清社会对大学生语文技能的要求,正视大学生的语言文字技能不能满足社会要求的现实。“大学语文”只有科学定位,才能走出困境。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功能;定位
 
   
    近来,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引起媒体的关注。“大学语文”的地位、教材、教学,堪忧的大学生母语水平,成为议论的焦点。[1,2]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以为,造成“大学语文”困境的根源在其缺少科学的功能定位。

    无庸讳言,当下对“大学语文”的功能问题,很多学校、教师根本就没有认真深入地考虑过,而只是人云亦云。一些“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者也只是从自己的理解甚至个人的学术优势出发来确定其功能。从一些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来分析,当下对“大学语文”功能的定位大体上可以归为强调实用、强调素质两类。前者高举“工具”大旗,将“大学语文”的功能简单定位于语言文字技能的训练;后者高举“人文”大旗,将其片面定位于文学素质或文化品位的提升。于是,当下的“大学语文”或成为“高四语文”,或成为应用写作课;或变成了文学欣赏课、文化讲座,甚至有人试图“鸠占鹊巢”,要用“大学人文”代替“大学语文”。凡此种种,造成了“大学语文”功能定位的混乱。更为糟糕的是出现了门派之争,以至彼此揭短,互不相让。一些“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就自说自话,各行其是,甚至陷入了商业炒作的泥沼。许多大学语文教师也就无所适从,而只能“以我为主”或者跟着教材转悠,“大学语文”也就面孔多多而失却真容,以至于让学生、家长、社会“看不懂”。于是,“大学语文”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日趋式微,滑向边缘,走向消亡。

    那么,应该怎么来给“大学语文”的功能科学定位呢?
 
    “大学语文”是语文课程而非其他。“大学语文”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语文”应当尽力满足社会对大学生语文水平的要求。所以,科学确定“大学语文”功能,最根本的还是要弄清“语文”的性质和任务,弄清“大学教育”的属性,弄清当下大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满足社会的要求。

    其一,从语文的性质和任务来看。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语文教育界曾有过不了了之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激烈论争。尽管后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再后来的课程标准都采用了包容性的阐述,但其理论依据一直未能得到权威的澄清。因此,这种包容性的阐述也就未能广泛实在地落实到实践中去,许多地方的语文教学也就或沿袭“工具 性”的老套子而继续着“人文性”的失落,或成为文学、文化教学而远离了语言文字技能训练。也就是说,“工具性”、“人文性”的关系仍旧没有理顺,“工具派”、“人文派”之间的壁垒依然未被真正打破。这当然不是仅指中学语文教学,也包括大学语文教学——上述“实用”与“素质”的纷争就是明证。造成“大学语文”课程功能定位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存在着这个未解的“死结”。

    其实,只要接受“介质论”,这个“死结”便可迎刃而解。“介质论”的基本观点是:“语文”离不开“语言”;语言的本质是介质,是思维的介质,思想形成的介质,是表现、传播思维成果的介质;语言只有在被运用时才成为介质;作为介质的语言对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依赖性;语言与文章、文学、文化的关系仿佛理科与工科那样,系基础与运用的关系;语文是语言作品,通过语言理解他人的思维成果的实践活动,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现、传播思维成果的实践活动的总称。[3]只要明确上述认识,就可以知道语文教育以语言运用教育为基础,必须兼顾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这也就找到了语文教育必然是“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过程的理论基石,就可以知道语言形式的教学必然伴随着思想的熏陶、文化的濡染,思想文化教育必然包含在语文教育当中。由于包括语言运用规律在内的思想文化无所不包,无法用一门课程来教学,所以,现代教育开设了诸多课程。也正是缘于此,思想文化的教育就不可能,也不应当成为语文教育的主要方面——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语文教育,而只能叫做思想文化教育。所以,尽管作为介质的“语文”必然要与思想文化发生关系;语文作品也好,语文实践活动也罢,都不能离开思想文化而存在;但是,语文教育的主要方面或称基本任务,还是应该在语言运用的训练。以语言运用训练为主要任务,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特点。语言运用训练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小学、中学语文也好,大学语文也罢,其基本的任务,都应当是语言运用的训练——当然,这种语言运用的训练必须孕含着思想文化的教育。

    其二,从大学教育的属性来看。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其办学层次高于中学,其教学要求自然也就高于中学。这个“高”既体现在知识技能要求上,也体现在思想文化素质上,还体现在学习能力等方面。与中学语文相比,“大学语文”更强调“文化”内涵,具有更重的“文化”分量。大学教育正处于学生的心理成熟期、世界观形成期。大学生不再像中学生那样一般只埋头于书本学习,而普遍开始了对人生、社会、自然及其相互间关系的观察、思考、实验、探索,开始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大学又是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宝库,是培育人类思想萌芽、促进民族精神自新、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丰富精神生活创造的动力源泉。所以,高扬人文旗帜,重视精神陶冶,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感受,拓展思路,深化思想,正确认识世界,树立高远理想,培养儒雅气度,建立健全人格,应该是“大学语文”的题中之义。看不到这一点,“大学语文”就很容易沦为“高四语文”而难以名实相符。只有坚持这一点,“大学语文”才能具备作为大学教育课程所应有的属性。

    但是,强调“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分量,并不意味着“大学语文”可以脱离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只谈思想文化。“大学语文”应该,而且只能是在训练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思想文化的渗透,提高思想文化知识的密度,增加思想文化知识的深度,而不能架空语言运用训练,把“大学语文”变成“大学人文”。增加“文化”内涵,是为了使“大学语文”达到其应有的层次要求;强调语言运用训练,是为了彰显其作为语文课程的个性特点。而加强课程与教学的人文——文化教育色彩,加强语言运用实践,正是当今世界各国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两个方向。[4]

    不仅如此,大学教育还在自学能力和习惯、思维品质等等方面提出了比中学教育更高的要求。较之于中学,大学更加强调自主性学习,更加倚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加重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和思维品质的优化,更加看重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也都应该在“大学语文”的功能中得到体现。

    其三,从大学生的语文水平来看。语文的社会“公器”性质决定了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接受社会的评判。社会评价体现了社会要求,是衡量大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当前社会对大学生语文水平的评价如何呢?《扬子晚报》2005年5月12日报道,扬州一位从事多年高中语文教育的郑老师称,其上大三的儿子写申请,百字错了二十八,“让他这个当语文老师的父亲蒙羞”!《金陵晚报》2005年6月1日报道,某大学班级竟有95%的学生无法文从字顺地完成一篇千字文!有的大学生连假条都写不明白!一位外企管理人员感慨:“这些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才子们,在用中文表达时,却结结巴巴。一个用母语都表达不清的人,我们又如何相信他能很好地用英文与客户沟通?”你看,社会对大学生语文水平的评价竟是这么低!

    在我们国家,社会的要求常常表现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而国家对大学生语文水平并无明确的要求——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学语文课程标准,愚以为这一空白应该尽快填补。但不管怎样,熟练、规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应该是一条最起码的要求。所以,当下大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是不争的事实,“大学语文”理应发挥作用,承担起相应的义务。

    从上述视角澄清相关认识之后,就可以对“大学语文”的功能作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位了。就可以明确,“大学语文”的功能应定位于让大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语言运用技能,增强听、说、读、写和思维的能力,接受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正确认识世界,树立高远理想,培养儒雅气度,建立健全人格,实现和谐发展,掌握适合于自己的语文自学和运用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和运用祖国语文的习惯,优化思维的品质;为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

    明确了上述认识之后,再来思量当下对“大学语文”功能的种种定位,就会发现其普遍存在只及一点不顾其余的毛病:或只针对着大学生的语文技能低下,而未看到大学生缺乏人文精神、文化品位,亟需心灵的陶冶与精神的培育;或只看重文学修养、文化品位对大学生的意义,而未顾及其课程名称系“语文”而非“文学”、“文化”,忽略了“语文”概念的内涵——“语文”远不止是“文学”,又不等于“文化”。大学语文教育应当既具备语文教育的特质,又具备大学教育所应有的高度。舍其一点,就不再是“大学语文”。

    弄清了“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之后,再来审视当下的一些“大学语文”教材,就会发现它们普遍存在着定位不准的问题,有许多实在不能算是“大学语文”课本,只能称为“高四语文”,或“应用写作教程”,或“文学作品选读”,或“文化知识读本”。“大学语文”教材须以语言运用为纲,既有语言运用范例(语言作品),更有语言运用实践活动,通过作品内容的选择和活动内容的设计,体现深远厚重的思想文化内涵,令其达到“大学语文”所应达到的高度,使“通过语文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性”成为可能[5]。

    弄清了“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之后,再来权衡大学语文教学,就会感到只是讲读几篇课文、梳理一下文学或文化流脉、思考几个文学或文化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努力突出语言运用教学,切实加强与文本、作者的“对话”,高度重视语境(大到时代社会的状况、作者的生平思想,小到写作缘起、前言后语)因素的剖析,积极开展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文运用实践活动(包括听说读写和思维等多个方面),以此来指导学生学习成功运用语言,训练语言运用的技能,提升思想文化水平。

    弄清了“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之后,就会感到,大学语文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和思想文化水平,而且要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既要引导他们“开发对一定事物的学习能力”[6]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让他们勤于学习,将学习视作自觉的需要。既要重视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智力因素的提升,又要重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7],促使智商变成智慧才力,促使情商化作人格魅力,形成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自控能力、亲和能力、组织能力。

    弄清了“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之后,就会感到仅仅在课堂里学习语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语文学习从语文课堂扩展到其他课堂,扩展到课外学习,扩展到日常生活,真正实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学生在运用语文的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使其语文水平得以随“大语文教育”的“一体两翼”[8]扶摇而上。
 
    诚然,“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也不能“一刀切”,而必须根据学校性质、生源特点、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具体实际而确定。比如,北大、清华那样的研究型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技能型高校里的“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就应该有所区别。前者应当更具人文理论色彩,后者则更须强调职业语文技能的培养。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实事求是,因校制宜,随“类型”而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么变化,都必须是“大学(或高职)语文”,都必须体现与高等教育相匹配的语言运用技能和思想文化品位的提升功能,符合高等素质教育的要求。

    功能定位是课程的立足之本。我相信,只要能够科学定位,“大学语文”就一定可以摆脱当下的困境,重新在大学教育中获得稳固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卜之﹒大学语文教育的理想与伤痛——徐中玉先生访谈录[N]﹒中国教育报,2005-9-15(11)﹒
    [2]刘芳﹒“大学语文”走向边缘化[N]﹒中国青年报,2005-11-1(6)﹒
    [3]朱丹﹒语文性质需修正 职教特色应落实[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上):55-56﹒
    [4]倪文锦 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7-293﹒
    [5]倪文锦 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
    [6][德]F﹒W﹒克罗恩﹒教学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52﹒
    [7]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8-111﹒
    [8]张国生﹒怀念张孝纯先生[J]﹒语文学习,1995,(10):35-36﹒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276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