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中学语文比大学语文更“紧急”
【时间:2008/5/31 】 【来源:新京报:2005年11月05日 】 【作者: 空山泠雨(北京教师)】 【已经浏览2820 次】

    日前《新京报》接连刊发三篇文章,探讨目前大学语文处于的“紧急状态”。如何提高大学生和公民的语文素养,的确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笔者对此比较悲观,“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在大学教育里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因为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中学语文”的严重失效。

    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学上十年的话,只要不是特别愚笨,也该手艺精熟能够独挡一面了。但何以很多中国学生学了十多年的语文,在走进大学之时,写作能力、表达水平仍然低下,而且对语文充满了反感?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原因也许是:多年来的中学语文教育,深陷技术分析的陷阱而漠视实际写作能力的培养。

    这一点,翻翻中学生的作文本即可了然。一个中学生,一般两周才写一篇作文,一月两篇。语文课天天上,作文却两周才写一篇,不是太奇怪了吗?语文是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写作。所谓的字词、阅读、理解等等,只要写作能力提高了,都可以迎刃而解。有谁听说过一个人下笔洋洋千言却不识字或读不通一篇文章?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孜孜于看、讲、听、分析等等,真正的写作训练却少得可怜。一个人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这样简单的道理,却多年来被我们的语文教育者视而不见。

    从事任何一门学问、艺术或技术,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形成特定的敏感。古人其实很明白这一点。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写作训练,或者诗歌,或者文章。能否写作,是古代读书人的标志。古代读书人没有不会做诗的,更没有不会写文章的,而且往往出口成章,文采飞扬。古代的老师也并不讲什么词、短语、句子、修辞等等,他的方法很简单:读、背、写。有位作家说,写作的问题只有在写作中才能解决。而我们的学生高中毕业时,读过多少?背过多少?写过多少?他们可以做选择题、填空题、分析题,可以分析句子成分,概括段落大意,可以过五关斩六将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却不能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成一篇清晰、完整、生动的文章。

    当然,老师和学生也有他们各自的苦衷。学生要高考,老师要追求升学率。就拿全国统一高考来说,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却只占很低的分值。现在的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总分150分,作文仅占60分。这60分的作文,只要不跑题,语言相对通顺,就可以获得40分左右的分数。作文,并不是拉开考生差距的主要题型,也难怪学生们不重视写作了。

    “中学语文”教育严重失效所造成的可怕空缺,不是一年半年的“大学语文”“补课”所能弥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语文”选修还是必修,开设还是不开设,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真正令人忧虑的,是“中学语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855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