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程华平:如何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时间:2008/5/30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7年8月22日第3版 】 【作者: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秘书长 程华平】 【已经浏览4321 次】

  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精神,我们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以及课程目标,主要是:注重人文性,加强工具性,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对于这一定位,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注重人文性:择善而从

  大学语文课程主要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这些作品能够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想,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必定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理性智慧的启迪,更多的是对感性经验、真情实感的体悟。

  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品德素养,可在他们学习过程中、所读名家名作的感受中、日常生活言行中、各种社会关系中,自觉地得到启发。名家名作中蕴含着不同内容、不同表达方式的人文精神与高尚品德,对我们都是极好的营养。当然,名家名作未必没有局限,并不需要全都照搬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一定要独立思考,善于扬长避短,择善而从。

  加强工具性:以读促写

  大学语文课程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也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始终坚持把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目标与追求。根据以读促写的原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紧抓语文素养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写作水平的进步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四个环节。大学语文课程以经过反复筛选的古今中外精美的文章为实体,注重题材的广泛性,文体的多样性,每篇选文各有特色,整体丰富多彩,力求以典范性的选文,体现出各体文章的表现方法与写作风格,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揣摩,领会各体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通过必要的习作锻炼,提高学生汉语的阅读能力、文字的应用能力与语言的表达能力。

  追求综合性:整体提升

  加强人文性,注重工具性,目的是要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不可分的,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必须通过人本与文本的统一这个途径来实现。大家讨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应用性等,不管这个性那个性,说到底是综合性,大学语文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课程传授文学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对本国语文较高水准的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许多学生对语文早已丧失应有的敬重与兴趣,大学语文的讲授,固然要解决学生汉语阅读中的障碍,但不能重蹈中学时代枯燥识记的覆辙。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继续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当然仍要注意,但还得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人生哲理性,总目标仍是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秘书长程华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494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