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朱玲:谈大学语文的定位
【时间:2008/11/15 】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 】 【作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 朱玲】 【已经浏览5455 次】

    【摘要】明确课程定位是大学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大学语文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走出“人文素质教育”这种宽泛的目标所带来的困扰。要通过文学形式传承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提高学生本国语文的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学,提高欣赏水平;深化汉语母语教育,提高表达水平;强化语文教育的情感培养、人生引导作用,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大学语文:定位:课程目标


    近年,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思成为一个热点,有些专家学者的议论、呼吁见诸报端,有的通过教材的编写出版宣扬改良改革的方案,有的则通过身体力行的实验证明它的价值。一门课程能让人们如此重视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对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也说明这门课的教学还存在问题。归纳起来看,讨论的焦点主要是怎样开好这门课,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思想。百家争鸣,各种尝试之后需要整合,需要教育者明确课程定位、研制课程标准,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齐心协力向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坚持下去,才能看到成效。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课程的状态

    大学语文课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这一点经过20多年的宣传和努力己经达成共识。但也正是这样一种很宽泛的认识,赋予大学语文太重的责任,使之陷入困惑。人文素质应该是各种人文教育课程共同作用最终在教育对象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教育效果,具体到某一门课必须有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教育目标,从自身的内容特点和角度出发,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恰如其分地评估大学语文的地位作用,是使它切实有效的重要前提。

    大学语文是一门课,不是一个学科,没有形成体系。它到底长得什么样儿?各任课教师凭着自己的想像来构建它,于是在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审美功能与交际功能等各种选择中摇摆不定,难于落脚。

    从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考察,它往往以一种拾遗补缺的角色出现,或曰“给理工科学生补课”,或曰“弥补中学教育的不足”。从教学研究的角度看,语文教育研究缺乏定量分析的传统,经验性的东西多,对教育效果的评估往往是一种感觉,更多的是教育者的感觉,甚至是教育者自己的困惑大于学生。

    2 教材的状态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成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一种新的教学法或教学理论的提出,往往需要通过代表性教材来加以体现和传播。教材可以看作是某一学科教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和突破口。因此,大学语文教育领域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纷纷编写出版教材,在20世纪80-90年代,以文学史为线索、以写作知识为重心、以文章主旨为单元的几种模式比较清楚。近几年的探索多种多样,在报端可见《大学“人文”取代“语文”?》《以“大学文学”替代“大学语文”刍议》《语文突围:人文本位与新经典》的标题,分别介绍《大学人文读本》、《大学文学》、《大学语文新读本》等教材。我们也看到一些比较有个性的教材,如钱乃荣主编的《中国语言文学导论》梳理汉语的特点及流变、中国文学的精神及其流变,给教师提供自由选择的知识和资料范围。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以史带文,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杨建波主编的《大学语文》创建文学编与语言文化编的体例,用纵横交错的结构,以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带动教学。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涵盖面广,信息量大,介于课堂用书和自学用书之间。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语文教学模式。吴满珍主编的《大学语文》着力于文字、文学、文化的传授等等。有异有同,各有千秋。可以看出思想解放活跃的一面,没有什么框框,指导思想或者说编写原则上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无论是不满现状的思变、根据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所作的反应,还是适应高教发展形势所作的调整,大胆的有新意的探索对大学语文的研究和建设总是有益的。

    3 教师的状态

    在全国各高等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数量应该是不少的。这支队伍中,有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筚路蓝缕、开启山林的老一辈,也有这20多年来陆续走进的中青年,尤其是近年来大量高学历人才的补充,聚集了一批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大学,语文课既没有政治课的权威,又没有英语课的考试压力,全靠教师自身的投入和魅力在支撑,这种“境遇”锻炼了一批教师,他们勤于耕耘,在磨砺中成长成熟。教学教材改革探索的成果亦证明了这一点。但同时应该承认,大学语文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属于公共基础课,而且多是选修课。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使教师的科研受到影响、职称晋升受到影响,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大学语文往往是教专业课之余的“副业”,或是教专业课之前的“练手”。另外,由于任课教师一般是中文系的教师,教师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容易受专业课教学习惯的影响,出现“曲高和寡”、与学生的基础和需要不接轨的现象,或者因为不是专业课而降低标准,少有要求。

二、大学语文课的定位

    鉴于以上情况,大学语文走到今天,需要探索之后的整合,实践之后的进一步定位。它需要在不同层面上做工作,首先是教育管理部门要进行宏观调控,在进一步明确它的功能地位的问题上,组织专家分析各类教材,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提出规范或导向。学校要从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出发,确定课程性质、稳定课时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学校的大学语文课都“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⑴,因校而异。在有的大学里,它的空间越来越大,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比如我所在学校的大学语文课从以前的公共选修课变为限选课,继而又成为中文、新闻以外各专业的必修课,分小班上课。这种变化对教学的要求高了,教师的压力大了,教师的投入会促进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具体任务。语文教育虽然有人文教育所具有的多功能性,但它区别于其他人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找到恰当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发挥独特的作用,切实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这是一门课程体现其教育价值的基本前提。首先,与中学语文教学加以区别。与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语文是更便于与中学相关教学内容衔接的一门课程。学生有连续不断多年学习的知识基础和心理认同,这是有利于教学的因素,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在教学内容上二者有共同点,但又是两种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处于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要求。大学语文比中学语文“大”在哪儿?笔者认为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学语文在知识上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倾向性,它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系统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在素质培养上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素质、思维品格等方面施以影响的多种功能。为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建构中国语言文学的知识体系、为他们的精神成人提供引导和帮助,从而提升大学语文的层次。

    然后,明确大学语文的任务。本国语文教育是公民的终身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是这种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高级的语文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不是可以这样表述:通过文学形式传承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提高学生本国语文的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把知识内容限定在中国文学,把能力要求定位在中文的运用水平,而不是创作、研究,这样符合各专业大学生普遍的也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学,提高欣赏水平。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对各种文体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熟悉民族文学宝库中的成果成就,理解中国的文学精神。引导善于读图的大学生进入文学的意境,提升学生的文学感悟力和审美趣味,为他们以后继续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其二,深化汉语母语教育,提高表达水平。大学语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教学中将文学欣赏与语言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的机会。民族文学是民族语言高级形态的应用,最能显示这种语言的魅力。大学语文教育是提升学生母语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加强作品的语言分析。这种分析突破一般性地介绍汉语知识的做法,重在语用效果分析。从文学的角度入手讲授语言,学生感受到的是具体语境中的语言现象。从上下文的关系和表达效果上来分析遣词造句和修辞方式的运用规律,使语言的运用和内容的表达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引人入胜地领略语言赋予文学的魅力。学生看到的是立体的、活生生的民族语言以及它赋予民族文学的风貌和神韵,从而感悟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点和汉语的表现力;体会汉字、汉语与中国文学各种文体特征的关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诗词文赋的认识达到“知所以然”的层面。认识语言的变化传承以及语言水平对表达思想感情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对提高自己语言修养的意义与途径有切身的体会,将语言知识、写作表达的技巧内化为语言素质,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且“读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把汉语的这种特色、这种韵致体味出来了,就会有‘我的中国心’了,这颗心会不朽的。”⑵ 通过大学语文加强大学生的母语素质教育,有利于改变重外语轻母语的现状,对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发展民族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语言修养的高低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影响一个人生命体悟的能力,而且能翔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影响到思维的广度、深度、准确度与灵活度。语言能力是人的智能结构中的核心因素,是人人必备的能力。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极为广阔的作用面,关涉到人们的交际、学习和劳动、工作,关涉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大学生是民族的朝阳,等他们成才了,作为社会的知识层,将是言传、教育、媒体的主宰。整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人文氛围就在他们的口中、手中诞生、体现。所以说,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将关系到社会的语文环境,关系到未来民族文化的发展。

    其三,强化语文教育的情感培养、人生引导作用,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语文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是无所不包的。而在现代教育中,语文只是学生各门功课中的一门,它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主要教育功能是情感教育。培育健康的情感情趣、提升精神品格应该是它的灵魂。对于人的成长来说,理性启迪与情感培养是同等重要的。这两个方面同时得到加强时,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否则就会导致人的畸形发展,失去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品格。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文学抒写人情、人性的特征,强化情感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情感联系,扩大他们感情体验的范围。从作品透视人生,从文学透视生活,通过作品所表现的五彩人生以及作家于姿百态的人生历程,引导学生对各种生活现象、人生问题进行审美判断和人文思考,从中学会关怀、感动,也学会批判与创新。在理解艺术的同时,解读人生,领悟人与社会的关系,择善而从,描绘出自己的人生底色。

    明确定位,解决的是方向和内容选择的原则。解决教学效果问题,重要的是怎样教。语文教学与研究对教师个人的意志、悟性、情感及想像力有较大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础,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保证今人胜古人,教师及教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能动因素。大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有广博的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和很好的才情,以及一定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小组进行了改革试验,充分展示了名师风范,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实验以后怎么办?丁宁等几个学科的教授能把“大学语文”进行到底吗?要把大学语文进行下去,还是要靠整体的课程建设、长期的队伍建设,依靠广大的任课教师。学校要从体制上解决大学语文教师的后顾之忧,稳定队伍。语文教师应以传承民族薪火的责任感,加强自身修养,以主动积极的态度进一步发掘大学语文的潜力,提高它的品位,使这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课程以其亮丽的光彩吸引学生,以优质的教学水平让人们感受它经久弥香的魅力,发挥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枢纽作用。


参考文献

⑴ 大学语文: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4-02-15 ②
⑵ 王蒙.李商隐的挑战[J]文学遗产,1997,②:10

责任编辑:默语)


收稿日期:200r04-15
作者简介:朱玲(1957-,女,陕西米脂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汉语应用、大学语文教学。

    本站链接: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656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