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母语教育

王健椿:加强母语学习提高汉语水平
【时间:2007/9/23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7/05/22 】 【作者: 王健椿】 【已经浏览2663 次】

    近年来,出版物中语言文字的差错明显增多。据报道,去年6月至12月由中国逻辑学会、中国编辑学会等八单位组织的“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挑错结果惊人,达14800多个,已到“不可容忍的程度”(桂晓风语)。据专家认定,仅去年7月14日一天被查的中央和省级大报,错情即达1200多。有一份报纸,一期内错误高达184个,平均每版差错23个。“病例”中用词不当、概念混淆、不合语法、不合逻辑等问题占很大比重,直令母语蒙羞,令编辑赧颜。
    
    此次报刊挑错活动,我以为切中要害之处,在于不仅仅是找错别字和标点误用,更包括词汇、语法、逻辑错误及常识错误和概念混乱等现象,而这些错误正是当前影响报刊、图书质量的最严重的问题。以笔者阅读所见,错别字固然刺眼,但更多存在的则是用词不当、语法不通、逻辑混乱等现象。而由于以往对纠正这类错误并未着力强调,久之,一些编辑以其昏昏,得过且过,报刊图书中的质量问题遂日益严重。故此次中国逻辑学会等单位诊病“报刊”,发现错误“可观”,实不足怪。
    
    毋庸讳言,当前编辑人员(包括电视、广播节目的编辑)素质良莠不齐,编辑水准整体滑坡,主要表现在对于母语的掌握和运用上基本功较差。以最基本的遣词造句为例,一个人从上小学即开始学习词汇,经过中学、大学,加之平素的自学,到工作时,对于词语的运用应当达到基本正确、准确的程度。但事实却是,目前书报刊中,误用、乱用、生造词语和望文生义的现象俯拾即是,而编辑往往视而不见。如屡被提及、误用早该绝迹的“莘莘学子”,明明是指众多学生,而某大报仍出现这样的句子:“我如愿以偿跨进了浙江师范大学的门槛,成为高等学府的一名莘莘学子。”“一个莘莘学子经过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时,对他自己而言,是成功。”错得令人忍无可忍。又如“阑珊”一词,意为“将尽;衰落”,如“春意阑珊”。而某报却出现这样的句子“灯光阑珊的老城隍庙显得格外绚丽”。在去年多哈亚运会期间,央视体育频道某记者在会前介绍多哈某处的市情时说,“现在天上乌云蔽日,所以这里生意差了许多。但楼下还是灯光阑珊,生意很旺。”真令人笑煞。显然他们是把“阑珊”当作“灿烂”来理解的。
    
    笔者在阅读中发现,一些编辑之所以对文章中的错误绿灯放行,是因为他们对这些错误浑然不觉。如天津某晚报采访纪连海,记者写道:“(纪连海)经常在想,我现在这种状态,应该算是成功了。可当初我一文不名时,就不算成功吗?”怪哉,“一文不名”是指一个钱都没有,怎么能用在这里呢?难道纪连海当中学老师是不拿工资的吗?再如某法制类报纸的一篇文章,标题赫然为“医生的妻子突然猝死”。岂不知“猝死”本来就是突然死亡的意思,难道因为她是医生的妻子,就要“突然突然”地死亡吗?
    
    一些大报的名记者、名编辑也出现了不该出的错误,尤其令人遗憾。如某大报记者在该报去年10月10日和今年2月9日的两篇文章中写下这样的句子:“写作是灵魂的寄居所,……这是我生活全天候中最快乐的时光。”“我听了,心栖栖有所动:她把读书也列入……必须做的事。”第一个句子中,“全天候”一词源自外文(allweather),原意是“不论晴雨”,即不受风雨限制。我们说,有的飞行员可以飞“全天候”,就是说他不论白天、夜晚和复杂的气象条件,都能够飞行。而该大报记者把“全天候”用在这个句子中令人莫名其妙,与她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不搭界。显然她并不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第二个句子中,“栖”字本意为鸟停在树上,泛指居住或停留。如:栖息地。未见有两个栖字连用而形容内心感觉的,倒是有“戚戚”一词,形容心动的样子。如《孟子》“于我心有戚戚焉。”想该句中的“栖栖”应为“戚戚”,作者当是过于自信,凭错误的记忆而写下了错误的句子。而编辑对此仍不作为。
    
    还有一些人,为了逞才不懂装懂。如,我国古琴曲中有一支《梅花三弄》,描写梅花的傲迎霜雪。全曲主调出现三次,即取泛音三段,异徽同弦,故称“三弄”。而某学人杂志曾刊有一文,作者在谈到王小波的文字风格时,写道:“时而呈梅花三弄之姿,时而现宝剑出匣之势。”这里该作者显然是将“梅花三弄”与“宝剑出匣”对举。但不知他所指的梅花“三弄”之姿是何姿态,其与王小波的文风又有何关联?如此望文生义,不求甚解,岂不遗笑大方?而编辑照样无动于衷。还有的人在形容人的相貌时“眉眼不分”。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的形象,常用“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细而弯,用“卧蚕眉”形容男子的眉毛粗而浓。如《三国演义》中写关羽的相貌:“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水浒传》中形容宋江:“眼如丹凤,眉如卧蚕,唇方口正,额阔顶平。”“卧蚕”因其形象性而成为“格式化”修辞语言。可是某大报的“人物”专栏在介绍青年数学家刘克峰时,却这样描写他的形象:“浓眉下,一双卧蚕眼顾盼生辉。”天啊,这会是一张怎样的脸?两只粗蚕般的眼睛趴在两条浓眉下,岂不是很怕人吗?又怎么谈得上顾盼生辉?
    
    有时,对于词语的误解、误用还会在意思上导致较严重的错误。查《现代汉语词典》,“启示”一词指“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故“启示录”多用于对某些重要重大事件积极意义的汲取和总结。如《文化体制改革启示录》《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战争启示录》等等。而一家出版社的书名竟为《文明帝国的罪恶——美国虐囚事件启示录》。“启示录”用在这里大大错矣!美国人残忍地折磨、蹂躏、虐杀阿富汗战俘、伊拉克战俘,难道对人类有什么积极意义值得汲取吗?美国人的罪恶、暴行只能让世界人民震惊,进而认清“文明帝国”的凶残本性。因此,书名中的“启示录”应改为“警世录”才对。
    
    近年来,对褒义词、贬义词的乱用似乎也已令人见怪不怪。如,名人效应形成的“光环”常被称为阴影;对罪犯有人尊为“这位杀人恶魔”;有人形容艺术家重复自己的艺术风格是“故伎重演”。至于对“趋之若鹜”一词的贬义褒用更呈趋之若鹜之势。如北京某读书类报纸中的句子:“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本身就有太学之称……更会让那些优秀人物趋之若鹜。”某地方日报的文章中写道:“社会的重视促使心理咨询成为让人趋之若鹜的朝阳行业。”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除大量存在词语错误外,逻辑语法错误也很严重。而由于一些编辑缺乏基本的逻辑语法知识和训练,很多可笑的病句得以招摇过市。限于篇幅,不再例举。
    
    书报刊中为什么会存在许多错误呢?就编辑队伍而言,除了责任心不强外,恐怕主要还是知识积累少、文化功底浅、专业能力差的缘故。可是为什么会出现少、浅、差的现象呢?难道今天我们的文化单位中,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还不够多吗?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了大量资金,高等院校的数量、规模和硬件设施大大超过以往,但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水平与国家的投入并不成正比,很多人的工作表现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其实很多学者都已经提出过,那就是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思路。如今我们的高等教育日益变成培养匠人的职业教育;教育的分科日益门类化、窄小化,甚至按照市场的需求删繁就简、量身定做;而基础知识、人文内容却日益减少。这样培养出来的专门性人才,反而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以编辑来讲,本应该是杂家、“通才”,而现在做编辑的离这个目标却渐行渐远。更有一个今天决策者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原因,那就是这么多年来我们所奉行的自虐式的、强制性的外语教育,导致母语地位被严重侵夺。其结果是,很多人并没有把外语真正学好,而对母语的掌握则愈来愈差了!这样的教育已经培养了将近两代人,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566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