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黄高才:“应试不是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时间:2007/7/29 】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07-05-23 】 【作者: 本报记者 茅卫东】 【已经浏览3394 次】

    编者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多慢差费”被诟病已久,以至于现在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语文课被很多人认为是为中小学语文教学补课。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在哪里,出路在何方?西安博爱汉学院黄高才副教授对此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大学开设语文课,不是为中小学语文教学补课
   
    中国教师报:过去,我国高校只是在部分专业开设了语文课。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为什么对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会有这样一个新的要求?
   
    黄高才:关于“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问题,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强调。这主要是由语文这门课程强大的教育功能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人文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一个人如果缺少人文精神,就可能迷失人生的方向,走上祸害人类的道路,并且其智商越高,对人类的危害性越大。在整个大学课程体系当中,大学语文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最关键的一门课程。它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
   
    实际上,大学语文课的强大教育功能不仅仅表现在人文教育这一个层面上。概括地讲,大学语文课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改善思维品质、提升创造力、激励感召、提高情商、开阔视野、增加智慧、唤起美感体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交际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作用。
 
    中国教师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改善思维品质、提升创造力,激励感召、提高情商……”这些不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吗?要求所有的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语文课,是不是意味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失败了?
   
    黄高才:中小学语文课与大学语文课的教育功能肯定是有重合的地方。但是,中小学语文课相对而言偏重工具性,主要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人文性只是兼顾。而大学语文课重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两者定位是有区别的。(本站按:不赞同这个说法,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不可分的)
   
    大学开设语文课也不是因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失败。前面我说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国家教委就已经提出要在大学开设语文课了,但是因为师资﹑教材等多种原因,致使这门功课开设的情况不是太好。这一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提出“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问题,主要还是出于提高全民人文素质的考虑。
   
    说大学开设语文课是给中小学语文教学补课,这也是事出有因。大约是1998年,北师大曾对当年招收的新生进行了语文测试,其初衷是为了让语文成绩达到80分以上的学生免修大学语文课。然而,测试结果大大出人意料:1000多名新生中,达到免修成绩80分以上的只有六七个人,学校只好决定,全部新生都必须选修大学语文课。此事当时在教育界引起的震动不小,“补课说”也因此产生。大学开设语文课,肯定有一些“补课”的成分,不过,这不是最主要的,主要还在于这门课的作用太强大了。(本站按:补课说“事出有因”的“因”应该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找。)
   
    不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包括中小学教师在内的绝大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是十分忧虑的。虽然我们还不能简单地用“失败”二字来概括它,但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方向偏了,教学目标远远没有达到,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与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差距太大。

    应试不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中国教师报:从什么时候起,中小学语文教学方向偏了?偏向哪里?
   
    黄高才: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子就出现了偏差。最突出的表现是忽视了语文课的审美功能、思想濡养功能和思维品质改善功能,只注重了知识传授。其结果是使本来极其鲜活、富有生机,极易引起学生兴趣,能够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的语文学习变得呆滞、拘谨和索然无味。这样一来,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教学效果却很差。
   
    中国教师报:请具体谈谈语文课三个功能被忽视的问题。
   
    黄高才:好的。其一,这些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忽视了语文课的审美功能。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其《论读书》一文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十几个字可以说概括了读书的全部意义。事实上,语文课教学首先应当从培养审美能力的角度入手,继而发展学生的情商,然后再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学最科学、最有效的一条途径。当前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审美教育,致使本来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活动变得沉重而压抑,教师拼着体力教,学生硬着头皮学,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其二,忽视了语文教学培养思维能力、改善思维品质的功能。想象与联想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与基石。启发想象、引导联想应贯彻在语文教学的始终。这一点做好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大开,可以迅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毫不夸张地讲,想象与联想能力培养不起来,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再多,语文能力也不会有大的提高。
   
    其三,忽视了语文的思想濡养功能。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能力的高低实际上是由思想修养所决定的,思想浅薄的人语言必然是苍白的。《论语》、《孟子》和《老子》这些国学经典之所以句句耐读,在于其博大的思想内涵,而不在其语言形式。不注重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思想,谈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无异于纸上谈兵。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博大如海,他就有消化和包容一切思想的能力,这样的人拿到什么样的文章读不懂啊?
   
    中国教师报:审美、思维、修养,这些都非一朝一夕的培养就能见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是否主要在于当前很多学校考试频繁,家长、学校、学生对考分过于关注?
   
    黄高才:我倒不这么看!现在一说到教学质量问题,大家习惯于说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我个人认为,应试压力对正常的语文教学的冲击并不是太大。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主要在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人心浮躁,研究学术的人越来越少,学校教研氛围薄弱,致使教学方法失当。
   
    举个例子来说吧。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只要掌握了常用汉字表中列出的2500个汉字,一辈子就够用了。但现在的高中生学了12年语文,有几个人把这2500个字都掌握了?写一篇千字文章出现几十个错别字的高中生大有人在;就连写个请假条,也是错字、病句好几个。这些与应试压力有什么关系?为了让学生考高分,教得学生连字都认不得、写不对,有这道理吗?这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现在有的小学教师,学生写错一个字,罚抄100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把字写得歪歪扭扭。100遍写完了,意思和用法可能还没有掌握,因为他没时间琢磨这个字呀!
   
    教师这么做,根源在于急功近利。用这种简单而高强度的方法教学生,教师省心省事,有时也能取得好点的成绩,但学生的语文兴趣全被弄没了。时间久了,教学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情况,不仅是语文教学中存在,应试其实只是一个挡箭牌而已。

    大家都在做的并不见得是对的
   
   
    中国教师报:新课程倡导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比如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重视课堂生成,让学生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等等。这几年的语文课堂有一大改变,这就是大量使用多媒体。可是也有人说,语文课不应该使用多媒体。对此,您怎么看?
   
    黄高才: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少量地用一些可以,但如果大量地使用,确实弊多利少。因为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主要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自由大胆的想象中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同时使读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得以迅速地提升,从而形成阅读与写作能力。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原有的优美意境变成了简单的画面,其结果是破坏了读者对作品想象再造的重要环节。不仅如此,文学作品思想的厚重感不是通过画面能显示出来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这些名著改编成电视剧后思想厚重感降低就是一个例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媒体教学手段可能对理科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可以说是一种方法上的倒退。(本站按:不赞成,不会用的人才这样说。)
   
    中国教师报:那您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又怎么看?
   
    黄高才:不宜提倡!语文有其特殊性,像语感、联想能力、思维水平等,这些不是靠研究而来。语文能力的第一层面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而这四种能力都是以语感为基础的,学生的语感好,这四种能力就强。而语感能力的形成除了依靠诵读之外,再没有第二种方法可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语文和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研究性学习方法用在理科课程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是得不偿失的。文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而研究性学习是对事物进行理论性探究的方法,是提升逻辑思维水平的方法,这是研究性学习方法不宜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根本原因。(本站按:赞成,研究需要资料的积累,人生的提炼,课堂现场拍脑瓜想点子,徒然搞坏了学风。真正的研究性学习,最早也是在论文写作阶段才开始。大学生搞“补课”,中学生搞“研究”,正如现在网上说: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大学的,大学学小学的……) 
  
    思想、想象、语感,写作能力的三大要素

    中国教师报:现在的作文选据说销量都很大,您是不是也反对学生购买作文选?

    黄高才:是的,这些东西对学生的学习根本就没有多少帮助,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我建议教师多向学生推荐一些作品赏析类的文章。现在有很多同学拿到文章后不知道如何分析。多看一些作品赏析类的文章,阅读、分析、理解和消化吸收力自然会大大增强。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分析各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品评、体味一番,一是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二是可以丰富思想,从而大大增强阅读分析能力。

    另外,读一些通俗的哲学著作与伦理学著作也很有必要。
    
    中国教师报:作文选热销,反映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问题。您认为中小学生作文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是什么?
   
    黄高才:目前中小学生作文能力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学方向的失误和训练方法的失当。从教学方向失误这一点上讲,主要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思想的培养。因为写作实际上就是表达作者的思想,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你让他拿什么表达?这就是学生没什么可写的根源。我们中国传统的蒙学教材好就好在它的思想内涵博大。大家不妨试一下,就用《增广贤文》训练学生一学期,你再看学生会说不会说,会写不会写;从训练方法失当这一点讲,有两个偏差的地方:一是忽视了想象与联想能力的训练,二是忽视了语感训练。想象与联想能力差,思路就狭窄;语感较差,就很难把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中国教师报:如果学生有生活经验和有思想感受,语感对作文影响会很大吗?
   
    黄高才:可能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写作表达能力一个核心性的构成因素是语言的感受力。语感强,断句能力就强,捕捉词句意思的能力就强;语感强,写出句子来就语气贯通,语意贴切,文从字顺。现在,绝大多数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提不起笔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感太差,写出来的东西语气不贯通,词语搭配不当,语病随处可见。

    中国教师报:有没有快速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
   
    黄高才:“快速”是相对的。你三年培养不好,别人三个月能培养成功,别人的方法就称得上“快速”。从这个意义讲,快速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是有的。在这一方面,我曾经做过几轮实验,效果十分理想。我的做法是:第一阶段选几篇文字优美、思想内容好的散文,带着学生不厌其烦地读,有的文章甚至读几百遍。这样训练一到两个月,学生的语感就会形成;第二阶段选一二十首意境很美的诗歌,启发学生自由、大胆地想象,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培养起来;第三阶段带着学生熟读《增广贤文》,丰富学生的思想。经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这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节:第二阶段训练所选的一二十首诗歌中包含了各种常见的写作表现手法,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些方法有一个深透的理解。 
   
    语文教材应该更加严谨
   
    中国教师报:作为大学语文教材主编,你对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感到满意吗?
   
    黄高才:客观地讲,与上世纪60年代末期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相比,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好多了。其突出表现是文学味足了,审美性强了,内容丰富了,人文底蕴厚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教材编写的严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选文的规范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就现行的几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来看,知识性错误、语病和文字差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选文的随意性问题比较严重。
   
    中国教师报:有的语文教师自己选择上课的内容,你觉得合适吗?
   
    黄高才:中国有一句老话:“殊途同归。”只要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有利,应当允许教师自主选择。在中小学一线教师中,有相当多未被发现的高人和奇人,他们的学识、思想有时候远在教材编写人员之上。与此同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也是我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极个别人完全凭自己的好恶选择文章让学生来学习,有的甚至拿网络上的一些文章来教学生,这种情况是应当禁止的。特别是网络文字,往往极不规范。毕竟,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好学生的语感,用语言不规范的东西教学生,对学生大脑中正确的语言潜规则的形成是有害的。

    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借鉴传统教学
    
    中国教师报:您分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偏差,对现在一些流行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批评,那么,您可以为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吗?
   
    黄高才:首先,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的国文教学方法和经验。早在清朝时期,民间就流行一种说法:“读了增广会说话。”这其中的秘诀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读书要读深读透,只有读深读透了,知识才能为我所用,才能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二是所读文章的思想底蕴要厚,其思想底蕴越厚,对我们思想提升的帮助越大,对我们语文能力的形成越有利。
   
    现在不少教师走入了“多读”的误区。读是语文学习的法宝,这没有错,关键是怎样一个读法的问题。这里的“读”指的是诵读、研读、品读和心读,而不是泛读,更不是现在一些人所热衷的速读。诵读、研读、品读和心读可以统称之为“精读”,它与泛读与速读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精读不但是获取知识、接受感情的熏陶和思想的濡养的途径和方法,而且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手段。速读则不然,它是已经形成的阅读能力的单纯应用。换一个角度讲,读了100篇文章而没有一篇读深读透,实际等于没读。语文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一个“透”字,文章读透了,才能受到其思想的感染和感情的熏陶,化文章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才能体会到其表现手法运用的妙处,才能形成语文能力。
   
    其次,教师实施教学,一定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学习与理科课程的学习不同,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收获越小。举个例子说吧。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中有一个相思难眠者的形象,你能说出这个人的真实身份吗?不能。如果你给学生讲这是一个漂泊在外的男子因为想家、想亲人而彻夜难眠,坐在船头看江上的点点渔火、听夜半寒山寺的钟声,惆怅伤怀。你这样讲没错,但你的讲解却限定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失去了想象的灵感。所以说,语文课应当多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尽量不要作详细的分析。

   
    黄高才,男,1962年2月出生,陕西泾阳人。西安博爱汉学院副教授,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内知名语文教育专家。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九年,担任《职教语文》杂志总编辑八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语文教材研究工作六年。出版语文专著三部,主编、主审和参编大中专教材六部,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主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主编。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黄高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845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