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大学语文·君子·边缘化——读“半部《论语》”有感(徐同林)
【时间:2007/7/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徐同林】 【已经浏览5859 次】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9)

    [摘  要] 大学语文逐步边缘化,不时引起人们的警觉和关注,甚至焦虑与讨论。这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尤其是初期阶段,恐怕一时难以避免。基于语文事关君子的养成和现代人的风范,对其边缘化我们既不必颓然绝望,也不可袖手旁观。我们要用全球的视野和现代的手段,来挖掘、整理和发挥优秀的传统资源,以便积极应对不断增长的语文(汉语)教学需求。例如,孔子及《论语》就有这方面的难得而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子贡  大学语文  君子  边缘化
  
  语文能给我们什么?似乎什么也不能,尤其在此讲求实用、实惠、实在,盛行功利的当今。于是,就出现一种见怪不怪的悖论——语文“无用”,“难学”,“无效”,所以就不必学,自然也就不用教了。学生不学——老师难教——校领导也就认为大学语文课(中小学必修,且不详论)可有可无,可开可不开了。大学语文的逐步边缘化引起了人们的警觉和关注,甚至焦虑与讨论。(参见刘芳《课时学分萎缩必修变选修“大学语文”走向边缘化》,《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日;刘擎《中国大学语文正处于“紧急状态”》,《新京报》2005年11月2日;温儒敏《正视大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问题》,《新京报》2005年11月3日;刘成友《从大学语文到大学人文》,《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0日。)
  然而,事实上,对于一个处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来说,语文又是不可或缺的。缺什么也不能缺语文。你学生不学老师不教学校不开倒好,可偏偏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人家老外却蜂拥而来争先恐后视若珍宝。媒体不断报道,“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比赛,留学生夺魁中国学生失败”……。几乎没有人不诧异的。泱泱大国,赫赫学府,竟然中国大学生的母语败给外国留学生的外语。现在成千上万,甚至达亿的外国人学汉语。(王小波《海外学中文者近亿汉语教学风行全球》,北京《经济参考报》2005年11月8日。)全球掀起方兴未艾的汉语热。我们必须从语文的固有要义来应对国际国内的汉语(语文)教学需求。

  我们认为,语文是关乎君子的课题。熟语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口是文雅的语言,手(拳)是粗暴的武力。孔子早就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君子的前提是“文质彬彬”,语文是不可或缺的。能够将华美的文采与实质的内容完美结合的,才能算是君子。人们都知道宋太祖时,名臣赵普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但我们认为,《论语》中体现的孔子本意应该先是引导人们做君子,首要的又是学习诗文。人们都熟知《论语》的开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却不熟悉不重视不回味与之相呼应的结尾——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两厢对照,首尾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即如何成为君子。成为君子就必须学习、实践、知礼和知言。而要做好前三项,学习、实践、知礼,又少不了最后一项,知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论语》这部书是要人通过学文知言而去做君子。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外文化都不谋而合地追求包含“言”的“三不朽”。说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记得胡适在一篇题为《略谈人生观》的文章中提到:“我说的社会宗教,乃是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此种观念,就是三不朽:立德,是讲人格与道德;立功,就是建立功业;立言,就是思想语言。在外国也有三个,就是价值(Worth),工作(Work),语言(Words)。”可见,中外都一致重视语言艺术,并作为不朽的追求。
  语文,尤其是母语,作为文化乳汁,是任何君子的成长亦或文化巨匠的建树所不可或缺,甚至是终身不可以“断奶”的。孔子反复强调诗文的无比重要性。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卫灵公》)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其影响无比深远,例如诗圣杜甫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铮铮誓言。
  古人如此这般,当今的“老外”也所见略同:
    词语能使你卓越。(Words can make you great.)
  你老板的词汇量比你的大。这是他成为你老板的原因之一。(Your boss has a bigger vocabulary than you have. That’s one good reason why he’s your boss.)
  你的词汇就是你的个性。(Your words are your personality.)
  售货员有好口才售货量可以增加到四倍。(The proper phrases in the mouths of clerks have quadrupled the sales of a department store.)
  词汇量有限,你成功的机会就有限。(If your vocabulary is limited, your chances of success are limited.)
  普通人的词汇在二十五六岁时几乎停止增长。(The vocabulary of the average person almost stops growing by the middle twenties.)
  引文作者,威尔弗雷德·芬克(Wilfred Funk),记者、词典编辑、出版商、作家;诺曼·刘易斯(Norman Lewis),纽约州立大学英语指导教师,1942年合作发表《三十天获取更有力的词汇量》,Thirty Days to A More Powerful Vocabulary一书。该书是美国出版史上最为畅销的“自学手册”之一。以上摘自该书的第一章。(另见董亚芬主编《大学英语·精读》修订本第5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11-14页)
  ——古今也都一致地对语言艺术追求不懈,并以此作为人生不朽的目标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教授2002年9月1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作题为《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位序》的演讲中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讨论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说,教育有四个重要的领域,即四个learn (见《文汇报》2002年9月29日第3版) ——
    1. 学会获得知识(Learn to know)
    2. 学会做事(Learn to do)
    3. 学会和别人在一起(Learn to together)
    4. 学会做人(Learn to be)
  结合起来,可以用现任中国驻外大使、前外交部发言人、南京外国语学校校友朱邦造关于“学语文的四个关系”的一段话来参照(《扬子晚报》2003年12月22日B12版):
    1. 要处理好学外语和学中文的关系,外语重要,但实际工作中,中文更重要;
    2. 要处理好语言和知识的关系,学语言重要,但实际工作中,知识更重要;
    3. 要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能力更重要;
    4. 要处理好智能和人格的关系,智能重要,人格更重要。
  简言之,由学语文,学知识,到学做人,也就是由学语文,到做君子。这才是语言的内核,即所谓“君子不器”。正如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教授所反复强调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学语文关乎大学生做什么人和怎么做的问题。钱谷融教授也说,文学即人学。

  然而,时下投机取巧横行,老实君子碰壁的现象时有发生。君子似乎正日益靠边站、边缘化了。眼前,功利,实物之外,还管他什么是长远,静虚,精神。于是,语文的学习只为了应试,为了高考。既然考过了,还要学他做啥?能简则简,能少则少,能去则去。君不见,高雅的诗歌早已销声匿迹,低俗的文字已经放下身段。有所谓的“市场”,就可能大行其道。于是,——
  语文不学习,“出言不慎”引起马家■们杀人。他们感情冷漠,自我为中心,虽有知识,却缺乏人情、人性、人格。这个在中学期间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的马家■,在只要所谓的成绩好就是好学生的评价环境中,却一步步趋向人格的畸变与坍塌。有研究者披露,马家■语文平平,中学一度迷恋武侠小说,大学没有学大学语文。
  媒体介绍,此案引起强烈反响、激烈讨论和深刻反思。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导钟明华教授对马加■事件非常震惊。他认为,从这一事件我们还应反思,人格的完善比知识的完善至少是同等价值的,不应有偏颇,成人和成才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更重要,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也认为,马加■悲剧的最本质特征是人格扭曲。什么是教育,教育除了传播知识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情感。(2004年03月17日新华网,作者: 梅志清)中山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古南永老师说,这个案子给人的震撼很大,他呼吁学校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技能上的教育,应增加修养、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多注重修养性、觉悟性的情感教育。他说,“教育的目的是‘成人’,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心灵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2004年03月17日金羊网-羊城晚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马加■的犯罪心理分析报告》认为,教育的缺陷在于,我们的教育是不均衡的,只偏重于智力教育,忽视了一个人的其他方面,比如人格教育、情商教育、人生教育,还有道德的、法律的、是非的等等方面的教育。(南方网讯)
  无独有偶,这种不均衡的教学,甚至使我们的高才生不会爱,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以至会见漂亮网友只会自己“喷血”!
  君不见——大学生千里会见漂亮女网友,惊喜过度喷血5千毫升。
  媒体披露,该生姓方,安徽某著名理工大学的学生,(2004年)“五一”假期,他从合肥赶往广州与日思夜想的网恋女友见面,想不到女友竟如此美艳,他惊喜过度当场瘫倒在地,昏迷不醒。该方姓同学是安徽某理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也是个网络发烧友。两年前,他在某聊天网站认识了一位住在广州网名叫“紫微”的女友,话语间甚是投机,彼此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那以后,他们约好每天晚上都在网上见面,只要一天不聊上两句,他都会整夜睡不着觉,精神变得恍惚不定。尤其是年初,彼此在网上互传相片之后,方同学更加一发不可收,连做梦都喊着网友的名字。恰逢“五一”长假,他们便约好在广州见面。5月3日,方同学乘坐火车迫不及待地赶到了广州,马不停蹄地来到海珠区一家咖啡厅。刚一见面,方同学怎么也没想到,站在眼前让他日思夜想的“紫微”比相片上的人儿更加水灵可人,谈吐温柔优雅,简直就是他的梦中情人,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于是抑制不住心中喜悦和激动,一阵抽搐就不省人事了。据主刀的粱主任介绍,手术前后患者总共出血达5000毫升之多,如此惊喜过度引发休克性血气胸尚属少见。
  令人遗憾的是,2005年上半年笔者从合肥同行处获悉,该生已经离世了。
  他大学也没有上大学语文。而古今文学中,爱情正是永恒的主题。《诗经》300篇,第一首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许许多多的作品描写“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故事。我们应该让莘莘学子通过文学阅读,间接地经历这些情感体验,并会恰当地表情达意。而不至于只见一面,就不知所措,甚至就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
  不必再罗列这一幕幕血淋淋的悲剧,然后归咎于语文的不学,或语文的学得不好。我们只想跟大家一起重温一下孔子的语文教学。他是培养学生成人、成为君子的不朽的“导师”。我们还认为,他也是最好的语文老师之一。

  我们且来看看,孔子是如何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君子的。孔子的语文教学艺术值得研探。毕竟他培养出那么多杰出人才。先看有关的几则故事。
  其一、孝情——如何对待父母及其丧亡。
  子贡问孔子曰:“死人有知无知也?”
  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也,犹未晚也。”(《说苑·辨物》)
“百善孝为先。”《孝经·广扬名》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故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是道德的基础。《孝经·纪孝行》载,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尤为不孝也。”《论语·学而》也明白地陈述道:“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也是本分与仁爱的基础。答案本来是惟一的,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子贡“死人有知无知也?”的提问,孔子没有提供惟一的正确答案——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而是说“你死时,自然知道了。”解答多么富有人性化和启发性。
  其二、怎样与人相处——似与马家■杀人案有关的。
  子路曰:“人善我,我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
  子贡曰:“人善我,我善之;人不善我,我则避之。”
  颜回曰:“人善我,我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夫子曰:“由之所言,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韩诗外传》九)
  实际上,这三位学生是各有个性的,子路卤莽,子贡机警,颜回则仁厚。他们各自道出人际关系的法则。子贡曾问友,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但这一次,孔子并没有机械地从三个答案中选择一个。而是系统地把握,整体地观照,具体地分析。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处置的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肯定三人各自的可取之处,又不言而喻地旁敲侧击了其不足之处。今天读来,不由人不反思我们的待人处世,有无失当之处。朝夕相伴,数载同窗的同学室友,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答案不在夫子所言之中吗?这是我们人人时时处处都要判断和选择的。否则,就会陷入孤独与陷阱,甚或导致流血冲突。蔡元培在他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就说到同学相处这个意思。
  其三、怎样与异性交往——似又与某大学生会美丽网友喷血有关的。
  孔子南游,适楚,至于阿谷之隧,有处子佩琪而浣者。孔子曰:“彼夫人其可与言矣乎!”抽觞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子贡曰:“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楚,逢天之暑,思心潭潭,愿气一饮,以表我心。”妇人对曰:“阿谷之隧,隐曲之泛,其水载清载浊,流而趋海,欲饮则饮,何问妇人乎?”受子贡觞,迎流而挹之,奂然而弃之;促流而挹之,奂然而溢之,坐,置之沙上,曰:“礼固不亲授。”子贡以告。
  孔子曰:“丘知之矣。”抽琴去其轸,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子贡曰:“响子之言,穆如清风,不悖我语,和畅我心。于此有琴而无轸,愿借子以调其音。”妇人对曰:“吾,鄙野之人,僻陋而无心,五音不知,安能调琴?”子贡以告。
  孔子曰:“丘知之矣。”抽絺綌五两,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子贡曰:“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楚。于此有絺綌五两,吾不敢以当子身,敢置之水浦。”妇人对曰:“客之行,差迟乖人,分其资财,弃之鄙野。吾年甚少,何敢受子?子不少去,今窃有狂夫守之者矣。”
  诗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
  (《韩诗外传》一)
  周游列国,又四处碰壁,难免枯燥乏味。然而孔子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开讲人际交往实践课程,并将美育融入其中。他从自己的随行人员中精心挑选最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子贡来做示范,跟乡野的村姑“嬉戏”。从而让学生们体会怎样跟异性交往,从容地表达爱慕。这就必须始终尊重别人,还要察言观色。第一次对话交流时,人家姑娘出于对远方的过客的礼貌,在犹豫中给他舀水,但没有亲手递到他手上。这表现出怀有戒心,也表明自己不是苟且之人。第二次又出于礼节,以鄙野无学(实际是无心)为由,拒绝为其调琴。第三次面对子贡的咄咄逼人,姑娘不得不断然回绝,并且还绵里藏针,借所谓暗中的狂夫,作为自己的保护神。让子贡他们着实领教了一番姑娘家的厉害!令人回想,令人尊敬。孔子三次要求子贡“善为之辞,以观其语。”鼓动他去实践修辞,也让其他学生观察分析。想必最后一定有精彩的讨论和总结——诗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画龙点睛。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多有一些这样的“善为之辞”的实践,和“以观其语”研讨,那就应该减少一些因情而流血的憾事了吧。
  引人注目的是,这三则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人物——子贡。大家知道,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之一,而且名列前茅,被列为“十哲”。孔子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文献)四门“学科”中,特别嘉许十个得意门生,《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贡名字赫然在列。这不是偶然的。既有老师的刻意栽培,也有自身的刻苦锻炼。
  孔子高度重视君子的语文修养,子贡也认识到修辞的重要性。《论语·颜渊》载,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他充分认识到质与文的统一性,甚至文的相对独立性。子贡还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论语·子张》)概括而言之,子贡的语文观是重文慎言。
  刘向《说苑·善说》载:
  子贡曰:“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诗》云:“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夫辞者,人之所自通也。主父偃曰:“人而无辞,安所用之”。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政,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
  这可以说是他的作为军事外交家的语言观的核心思想。他是这样思想的,也是这样成功地实践的。
  子贡能言善辩,才华横溢,通达事理,既是春秋时代杰出的军事外交家(参见储道立《军事外交家子贡》,《军事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又是著名的富商。司马迁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子贡遵循孔子的指教,后来真正成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子路》)那样的国士。对此《史记》中有极其详尽的记载。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司马迁不惜用数千字的笔墨来记叙子贡的外交才能,而对其他弟子的记叙多者也不过几百字,少者则仅记其名。司马迁总结评论道:“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另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每遇危厄,也往往是靠子贡出马解危为安的,如有一次,孔子困厄于陈蔡之间,“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孔子在世时,子贡就已名扬四海,有人甚至认为子贡“贤于仲尼”(《论语·子张》)。《孟子·公孙丑上》记载子贡:“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子贡的“成人”,成材,和成就,与其自身努力固然有关,但是与孔子的“语文教育”也是密不可分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
  孔子就是这样随时随地教育弟子子贡他们观乎天文、地文与人文,从而引导他们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
  ——“君子坦荡荡”,相信君子不会经常处于边缘化,大学语文也理应如此。不管是面对数以亿万计的中国学生,还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

《大学语文·君子·边缘化——读“半部论语”有感》发表于《现代语文》2006年第4期
拟同意贵站刊用。


    作者简介:徐同林(1960— ),男,文学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文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及古代诗文研究。江苏南京 210039,025-80838455
    (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2005年4月第二期学员、军队院校大学语文协作组组长联席会暨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指导组成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筹备会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6277 位浏览者